APP下载

19个辣椒新品种筛选试验

2018-06-23赵明国尹爱国李立国

蔬菜 2018年6期
关键词:莱芜松江辣味

赵明国,尹爱国,李立国

(莱芜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莱芜 271199)

辣椒原产于秘鲁和墨西哥一带[1],因其色泽鲜艳、香辣味和富含维生素C而成为一种世界性蔬菜[2-3]。辣椒不仅是蔬菜,更是调味佳品和重要的天然色素,是制药原料和其他工业原料,种植效益高[4]。近几年,我国辣椒面积逐年增加,已跃居世界第1[5-6]。山东省莱芜市是传统的大蒜种植集中产区,每年种植面积都在1.33万hm2左右,但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大蒜—玉米”栽培模式,随着近年玉米价格逐年下滑,经济效益低下,新的种植模式亟待研究推广。莱芜地域、土壤、气候等非常适宜辣椒种植,大量调研发现“大蒜—辣椒”种植模式,可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和辣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试验通过对辣椒新品种的引进、驯化种植,旨在选出适宜莱芜市种植的优质丰产抗逆辣椒品种,为下一步“大蒜—辣椒”种植模式的推广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辣椒品种及来源见表1,1~5号为鲜食辣椒品种,6~19号为干用辣椒品种,其中6~10号为单生朝天椒,11~19号簇生朝天椒。

表1 不同辣椒品种名称及来源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7年3—9月在莱芜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牛泉镇贺小庄中试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砂壤土,前茬作物为大蒜。露地栽培。

1.2.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6 m2,设3次重复。按照不同类型辣椒品种栽培密度要求,1~5号品种株距为40 cm,行距为120 cm,单垄双行种植,667 m2种植2 600~3 000株。6~19号品种株距为22 cm,行距为60 cm,单垄单行种植,667 m2种植10 000株。每个小区随机抽取10株挂牌编号,作为重点观察和测量对象。2017年3月13日采用塑料大棚基质育苗池育苗,每平方米用种10 g,5月11日移栽定植。田间管理按照当地常规栽培管理模式进行,按时进行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1.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017年5月11日,在每个品种育苗池内5点取样,选20株观察测定苗期长势。移栽后株高、株幅、分枝数、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和辣味等项目测定参照《辣椒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7]的规定执行。产量测定:干椒品种一次性收获,采取砍棵晾晒的方式采收,测算1季栽培辣椒的总产量;鲜椒品种在7月下旬开始第1次采收,以后每隔7~10 d采收1次,计录每次采收质量,全部采收完毕计算总产量。

1.2.3 数据处理

采用D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表2 不同辣椒品种苗期生长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期生长情况分析

由表2可知,2类辣椒品种苗期生长存在差异,总体上鲜食品种生长势略好于干用品种。移栽前大绿、松江红8号和巨红3个品种幼苗均最高,达35 cm,其生长势及根系长势均较强;鲜食品种中新早红长势最弱。干用品种中K7苗高达30 cm,根系发达,长势较强;其次为小樱1号,苗高25 cm,根系发达,长势中等;火箭111和小米椒长势最弱,苗弱根差;其他品种苗高介于15~20 cm,根系中等。

表4 鲜食辣椒品种果实性状与产量比较

2.2 植株生物学性状比较

从表3看出,19个辣椒品种株高、分枝数、株幅有差异。在株高方面,5个单生干椒(坛-12、火箭111、K10、K7、小樱1号)表现最好,显著高于鲜食品种和簇生干椒品种,其中K7最高为92.6 cm,5个鲜食品种间(大绿、红辣香、松江红8号、巨红、新早红)无显著差异;在分枝数方面,9个簇生干椒品种(C001、C002、C003、C004、C005、C006、C007、C008、小米椒)显著高于其他品种,C006最高为14.2个;在株幅方面,鲜食与单生干椒系列品种显著高于9个簇生干椒品种。总体来看,单生干椒及鲜食品种分枝数少,植株高大,冠幅大,长势更强,但是抗倒性明显不如簇生干椒品种,而单生干椒品种抗倒性好于鲜用辣椒品种。

2.3 果实性状及产量比较

从表4看出,5个鲜食品种果形均为长指形。在果实纵、横径上,大绿、松江红8号和巨红纵、横径均显著高于红辣香和新早红,说明前3个品种为大长指形,后2个为小长指形。辣味通过品尝口感测定,大绿、松江红8号、新早红表现为甜或淡,基本无辣味,巨红微辣,红辣香辣味足。单果质量表现较好的为巨红(22.3 g)和松江红8号(20.1 g),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新早红单株结果最多,为39.0个,最低为大绿,仅为19.5个。667 m2产量最高为松江红8号,达1 524.00 k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红辣香在产量指标中表现最差,单果质量仅为10.1g,单株结果31.7个,667 m2产量为893.55 kg。根据果实外观形状、辣味和产量等方面的表现,结合莱芜地区市场消费习惯,松江红8号适宜在莱芜种植推广。

从表5看,在引进的13个干椒品种中除坛-12为短锥形和C006为短指形外,其余品种均为短牛角形。果长最长为K10,达6.51 cm,显著长于其余品种。果实最粗为坛-12,达1.87 cm,其次为K10的1.53 cm。坛-12无辣味,火箭111、K7、小樱1号极辣,8个簇生干椒品种均为微辣。K7和K10单株结果数分别为334个和309个,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单果质量方面,坛-12、C003和K10表现较好,且显著高于其余品种。产量调查显示,干用辣椒的667 m2产量排序为K10>K7>C004>C008>C006>火箭111>C002>坛-12>C007>C005>C001>C003>小樱1号,以K10最高,667 m2产量为444.4 k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小米椒因为受病毒病影响,无法测产。综合果实外观形状、辣味、产量以及大蒜茬口轮作的易操作性,簇生干椒品种C001、C002、C003、C004、C005、C006、C007、C008、小米椒不太适宜与大蒜轮作,适宜种植推广的品种为K10和K7。

表5 干用辣椒品种果实性状与产量比较

3 结论

试验对引进的鲜食类和加工干用类两大类共19个辣椒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详细分析,筛选出3个适宜莱芜地区栽培的辣椒品种。松江红8号在5个鲜食品种中表现突出,长势强,抗性好,辣味淡,符合莱芜地区消费习惯,平均单果质量为20.1 g,667 m2产量最高,为1 524.0 kg。干用品种又分为单生和簇生,簇生品种C001、C002、C003、C004、C005、C006、C007、C008、小米椒育苗期和移栽后长势中等,产量和抗病性表现差,又因单畦双行种植与莱芜大蒜套作操作难度大,均不宜推广种植;单生品种K10和K7长势强,辣味足,产量高,667 m2产量分别为444.4 kg和315.5 kg,适宜在莱芜地区种植,为下一步开展“大蒜—辣椒”轮作试验提供了基础。

[1]黄智文,徐晓美,王恒明,等.辣椒品种的耐热性研究试验[J].上海蔬菜,2014(6):11-12.

[2]戴雄泽,刘志敏.初论我国辣椒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辣椒杂志,2005(2):1-6.

[3]高怀春.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研究[M].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4.

[4]贺洪军.加工型辣椒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5]孙雁,周天富,王云月,等.辣椒玉米间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增产效益[J].园艺学报,2006,33(5):995-1000.

[6]要晓伟,梁银丽,曾睿,等.不同有机肥对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1,39(10):157-162.

[7]李锡香,张宝玺,沈镝,等.辣椒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蔬

猜你喜欢

莱芜松江辣味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胆大心粗”的爸爸
男子为孕妻准备100多道辣味菜
山东孙子研究会赴莱芜、泰安等地开展党史参观学习活动
山东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党支部赴莱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鲁苏界)改扩建路段ETC门架系统建设方案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都是辣椒惹的祸
爱吃辣的树鼩
德国研究发现一种意大利奶酪能有效中和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