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扇状壳体铸件铸造工艺设计及铸造质量控制方案

2018-06-22王昌明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5期

王昌明

摘要:在各类装备中扇形构件应用较多,往往该类零件需要达到较高的技术要求。针对该类型零件机加工装夹不便,铸件铸造生产中造型及浇注系统设计效果不佳等实际问题,在铸造工艺设计时,集零为整,整体造型,采用压差浇注方案以满足铸件技术指标要求。在铸造过程中对浇注系统等进行优化,最终保证产品质量。

关键词:扇状;整体造型;压差浇注

1 引言

舵放壳体(见图1)是某型号产品结构件,材料:ZM5。该产品呈扇状,框架形结构,铸造技术要求产品达到Ⅰ类标准。

铸件图

图1 舵放壳体

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2.1铸造方式选择

舵放壳体内部质量要求较高,一般重力浇注不能满足要求,为保证产品质量及性能指标,铸件采用压差浇注。压差浇注较重力浇注有如下一些优点:金属液在压力推动下进入型腔,并在外力作用下结晶凝固,进行补缩,液体金属充型比较平稳,避免金属液对型壁或型芯的冲刷,减少了铸件产生夹杂缺陷的机会;同时型腔内液流与气流方向一致,从而减少了产生气孔的可能性,提高铸件的合格率;铸件成形性好,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充型,提高了液体金属的充填能力;铸件组织致密,机械性能高,抗拉强度与硬度一般比重力铸造提高10%以上;提高了金属的工艺成品率等。[1]因此,压差浇注是较好的一种选择。

2.2 铸件结构设计

由于零件外形尺寸不大,除前后端面放加工余量4外,其余部分加工余量为3。单个铸件呈42度扇状,不仅机加工不便,也不利于铸造生产。铸件采用压差浇注,浇注系统设计及布置需要满足一定要求。若单个铸件进行造型、浇注,不仅工艺出品率低,而且浪费能源,增加工作量。

扇状外形不利于浇注系统布置,金属液也不能均匀充型,铸造质量不易控制和保证。压差浇注方式,浇注系统常用缝隙浇道浇注,单个铸件不利于缝隙浇道分布。而扇状外形给结构设计提供了较好基础,将一定数量扇状铸件分布于圆周,缝隙浇道就能均匀布置。根据具体尺寸计算,将5个铸件整体造型,均匀分布于圆形铸件上。铸件结构也设计为舱体状,整体铸造、整体加工,最后切割为单个零件。

2.3浇注系统设计

舵放壳体采用四箱造型,分别是一箱底板、两箱型腔、一箱盖板。横浇道分布于底板与升液管连接,横浇道与缝隙浇道相连,金属液经缝隙浇道填充型腔形成铸件。

2.4冷铁及辅助工艺设计

镁合金铸件在铸造过程中易出现疏松等缺陷,在铸件厚大部位及壁板连接处设置冷铁(见图6所示)。

2.5 铸造工艺参数设置

压差铸造浇注时大致有升液、充型、增压、保压等几个阶段,在铸造参数选择时,一般考虑浇注温度、升液时间、升液压力、充型时间、充型压力、保压时间、保压压力。参数选择时,还要考虑铸型的类型,型芯的种类等因素。根据舵放壳体的铸造工艺设计,其浇注参数见表1。

3 铸造质量控制

铸造作为一个特殊过程,产品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铸造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执行,保证产品质量可控。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外模造型时,应将缝隙浇道处过渡圆角修整到工艺要求,避免该处金属过热出现铸造缺陷。

(2)坭芯造型过程中外形应保证尺寸,不得出现缺肉等缺陷。

(3)坭芯修整到位后,需刷涂料,并进行烘烤。烘干是为了除去坭芯水分,提高透气性,减少发气量,使铸件不易产生气孔、砂眼、夹杂和粘砂等缺陷,从而保证铸件质量。

(4)合金熔炼时,搅拌应充分,避免出现熔剂夹渣等缺陷。

按照既定工艺进行铸造生产,五件产品中有4件铸件圆角处产生缩陷(见图2),由于鎂合金结晶温度间隔大,比重轻,比热和潜热小,凝固快,不易达到顺讯凝固。因此,镁合金更容易产生疏松倾向。[2]舵放壳体外围缝隙浇道补缩作用不能达到内圈位置,导致内圈位置处易产生疏松甚至缩陷。

解决方案:将距内圈较近的3#坭芯外围布置冷铁(见图3),调整铸件冷却顺序,以加强金属液补缩内圈能力,从而解决缩陷缺陷。

工艺改进后,浇注产品质量稳定,经X光、荧光检验,产品均满足技术要求。

4 结论

1.针对扇状铸件装夹不便及铸造工艺设计不便,因产品制宜,合理设计铸件结构及浇注系统,充分发挥压差浇注特点,保证产品质量。

2.整体造型,整体浇注的方法很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在一些单个铸件不易造型,不易布置浇注系统的情况时,整体造型是不错的选择。整体造型、整体浇注思路还应用在支承块、轴承环等铸件铸造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曲卫涛.铸造工艺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2]胡忠.铝镁合金铸造实践.国防工业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