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西洋鲑降海变态过程以及管理操作

2018-06-22邵伟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光周期鲑鱼变态

邵伟

摘要:大西洋鲑是洄游性鱼类,在其生活史中,有一环节至关重要,就是由淡水生活向海水生活过度的过程。养殖过程中,过度是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关乎经济效益。本文总结阐述了影响降海变态的鱼体规格,水温,光照周期,投喂量等四個因素以及判断降海变态是否成功的耐盐性实验方法!

关键词:大西洋鲑降海变态耐盐性实验

大西洋鲑又称大西洋三文鱼,主要集中在挪威、智利、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由于大西洋鲑鲑鱼肉含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最强抗氧化剂虾青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随着市场对三文鱼需求的增长,捕捞野生三文鱼并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人工养殖三文鱼是必然趋势。从2010年起我们公司从挪威,日本等先后引进多批大西洋鲑鱼卵进行孵化培育,降海变态,海水养成。笔者结合所在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大西洋鲑的降海变态过程以及该过程中的管理操作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1.1降海变态的条件

大西洋鲑是洄游性鱼类,由淡水生活转向海水生活(由淡水幼鲑转变为降海鲑的复杂过程称为降海变态过程),是其生活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自然环境中,大西洋鲑的幼鱼在淡水中一般生活1-5年。在欧洲养殖场,每年的9月-10月,长到7.5cm-8.5cm(变态临界规格)的幼鱼,随着日照时间的变短,这些鱼优先发生降海变态过程并表现出快速生长,在第二年春天之前长到12cm之后入海。未达临界规格的幼鱼缓慢生长,仍作为幼鲑生活在淡水中,若在第二年9月-10月达到临界规格就完成降海变态。降海鲑的年龄主要取决于生长速度,饵料供应充足,生长就快。所以说,在养殖条件下,要尽可能供应充足饵料,生产最小年龄的可以存活的降海鲑,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1.2降海变态过程中鲑鱼外部形态的变化

大西洋鲑幼鱼转变成降海鲑后,身体会变得更加细长更具流线型,皮肤由幼鲑的条斑状花纹变得更加银白,具有银色光泽,(银白色是海洋生物的保护色)因此生产上,降海变态过程又称大西洋鲑“银化”,鱼鳍更加透明并有一个黑边,鳞片更加稀疏更容易脱落。鱼的行为也由逆水游逐渐转变成顺水游。同时,食欲增加并开始增大摄食量。发生这些外部形态改变并不能确定降海变态成功,但没有这些外部形态改变的鱼肯定没有发生降海变态。

1.3降海变态过程中鲑鱼生理上的变化

大西洋鲑在降海变态过程中,通过各种激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器官系统。有研究表明,生长激素(GH)可以增加皮下渗透压的能力,促进鰓内氯化细胞的增殖,增加Na+,K-ATP活性(在高渗透压下可以促进盐分通过鰓),激素皮质醇和甲状腺激素(T4)也可以增加Na+,K-ATP活性。在降海变态过程中这三种激素都自然上升,数月后下降,这三种激素在幼鲑向降海鲑转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大西洋鲑而言,降海变态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渗透压的变化,为了适应水环境的转变,鱼体必须增强调控离子和流速的能力。

1.4降海变态过程的逆转

已经完成降海变态过程的大西洋鲑若不能及时进入海水,其具有的对高渗透压环境的适应能力就会减弱并逐渐消失,这一过程称为降海变态过程的逆转。已经具备了适应海水能力的大西洋鲑若还在淡水中生存,在水质较差或者其他不适宜的环境下,更容易渗透压失衡、掉鳞、易感染细菌和真菌,导致很高的死亡率。因此,已经完成降海变态过程的大西洋鲑要尽快转移到海水中养殖。

2降海变态过程中的管理操作

2.1选择大小合适的鱼

降海变态是大西洋鲑在特定时期发生的一个复杂过程,有一个临界规格:体长7.5-8.5cm,只有达到这种规格的鱼,才会收到温度、光周期等环境信号改变的指示发生降海变态,小于临界规格的鱼不受影响。因此,在养殖生产上,定期的利用分鱼机将不同大小规格的鱼分离开养殖。一般等一个鱼池内绝大多数的鱼在临界规格以上才开始引导降海变态过程。我们车间习惯上等鱼均重达到20-25G/尾时,取样小鱼都在临界规格之上,这个鱼池才开始降海变态的准备。

2.2降海变态过程的温度,光周期,投饵量的调整

2.2.1降海变态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鱼的摄食行为和生长率与温度和光周期密切相关。温度高虽然可以促进鱼整体的生长率,但是会增加鱼的发病率和降低降海鲑成功入海的比例。温度低会延长降海变态过程的时间。我们车间是封闭式循环水养殖,选择合适水温14-15.5度进行降海变态。这一温度是大西洋鲑最适合的生长温度,而且只需12个周可基本完成降海变态过程。

2.2.2降海变态过程的光周期控制

光周期是调控整个降海变态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刺激因素。光周期变化直接影响作用于大西洋鲑的神经分泌系统。所以光周期在降海变态过程中扮演着信号使者的角色,至关重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取光照周期: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黑暗期间要保证全部黑暗,光照强度0lx)的短日照照射,持续6个周的短日照,继而在进行长日照刺激,也就是24小时全天光照。光照时的光照强度都是1000lx。总的时间是12个周。之前进行过5个周的短日照和5个周的长日照的光周期控制,此时转变成的降海鲑入海成功比例不如12个周的高。

2.2.3降海变态过程的投饵量控制

降海变态过程中的投饵量受光周期影响较大。降海变态前,日投喂量一般占鱼体总重的3%。短日照光期间,日投喂量一般占鱼体总重量的1%,并且开灯前15分钟停止投喂,开灯后5分钟开始投喂,投喂时长一般设置10秒。可根据每日残饵量及时调整日投喂量。恢复长日照光照后三天开始,大西洋鲑摄食量明显增加,可根据鲑鱼抢食情况逐渐增加日投喂量,最高可达鱼体总重的5%。具体日投喂量要根据每日残饵量,鲑鱼抢食情况及时调整,做到既不浪费饲料,又不影响鲑鱼的正常生长。12个周结束后,鲑鱼体重可达到100-120g/尾。

2.3降海变态是否成功的检测指标

在12个周的光周期控制后,大西洋鲑鱼体的外部形态有很大改变以及鲑鱼行为也由逆水游转为顺水游,但这些并不能确定降海变态成功。我们还要进行抽样进行盐耐受性的离子调控实验。一般是抽取鱼样6-8条,放入盐度35‰的15度左右的海水中24小时后,抽取血样检测血钠浓度,以测试其血液中离子调控能力。若血钠水平在160-170mML之间,氯化物在140-150mML之间,就说明这批鲑鱼具备了在海水中进行渗透调节的能力,可以准备进入海水养殖了。若血钠水平高于这个区间,说明这批鲑鱼还不能入海水。

除了检测血钠浓度,可以进行高盐度耐受实验。方形玻璃钢槽,配好40%浓度的海水,放入具有代表性的鲑鱼样本4-6条,水温控制在14-16度,用空气泵充气,养96小时观察鱼的存活率。只有降海变态完全成功的降海鲑才能存活。只有存活率达到100%后,才可以准备入海水养殖。

参考文献:

[1]倪寿文,桂远明,刘焕亮.草鱼、鲤、鲢、尼罗罗非鱼淀粉酶活性比较[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2,7(1):24-31.

[2]倪寿文,桂远明,刘焕亮.草鱼、鲤、鲢、尼罗罗非鱼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初步探讨[J].动物学报,1993,39(2):160-168.

猜你喜欢

光周期鲑鱼变态
大豆光周期适应性研究进展
不同光周期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棘胸蛙养殖技术(四)——变态期饲养管理
大纹白蝶如何变态
星球传说 鲑鱼人1
星球传说 鲑鱼人2
今天的光周期是多少?
计算今天的光周期
鲑鱼回家
变态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