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年要防好梨黑星病

2018-06-21付社岗

西北园艺(果树) 2018年3期
关键词:黑星叶柄杀菌剂

付社岗

今年4—5月多雨,温度和湿度极有利于梨黑星病的发生发展。春季梨树萌芽前后、花序分离期没有彻底清园,幼果期用药单一,不重视保护剂和治疗剂的配合使用,再加之去年8—9月份梨果采收前的温湿度有利于黑星病菌扩展,很多果农忽视了最佳用药防治时机,病菌残留基数大。以上因素会导致今年酥梨黑星病比往年发生重,来势猛,不但光果(不套袋果)受害,套袋果同样也受到侵染,影响当年梨果产量和品质,同时影响树势和来年的花芽分化,果农应做好防控工作。

1 病害症状

梨黑星病是一类真菌性病害,在全国梨产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嫩梢、叶柄、芽和花等部位。详见图1。

图1 梨黑星病叶片果实感病状

叶片发病,最初表现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随病情发展先在叶背沿叶脉长出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整个叶背布满黑霉,造成早期落叶。在叶柄上表现为近椭圆形、略凹陷的病斑,上面布满黑霉。当黑霉环绕叶柄一周时,叶片干枯脱落。

新梢发病,从基部开始形成病斑,初期褐色,随病斑扩大,病斑上产生一层黑色霉层,病疤凹陷、龟裂,发生严重时可导致新梢枯死。发病新梢是重要的初侵染源。

果实感病,初为黄色近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病、健部界限清晰;随病斑扩大,病斑凹陷并在其上形成黑色霉层。处于发育期的果实发病,因病部组织木栓化而在果实上形成龟裂的疮痂,从而造成果实畸形。

嫩芽发病,鳞片及芽基布满黑霉,病芽生长不良或枯死。

果柄上的症状与叶柄相似。

所有发病组织上的黑色霉层都是病原体的菌丝体、分生孢梗和分生孢子,这是当年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的基础。叶片发病严重,可导致提前落叶,引起树势衰弱;果实发病后完全失去商品价值,新梢发病重者死亡。

2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芽鳞、病果、病叶和病梢上,或以未成熟的子囊壳在落地病叶中越冬。春季由病芽抽生的新梢、花器首先发病,成为感染中心,靠风雨传播给附近的叶片、果实等。梨黑星病的病原菌寄生性强,病害流行性强。一年中可以多次侵染,高温、多湿有利于发病。降雨量大或空气湿度过大,容易引起病害流行。陕西蒲城酥梨产区4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

另外,树冠郁闭、果园通风透光不良、树势衰弱,或地势低洼的梨园发病较重。梨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梨系品种最感病,沙梨系品种次之,西洋梨较抗病。

3 防控技术

1)优选品种。新建园或高接换头首选抗病品种,如西洋梨中的红星梨较抗病,且效益好,在陕西大荔县栽植有成功经验。

2)合理修剪。通过合理修剪,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

3)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叶面喷布微肥,避免偏施氮肥造成枝条徒长。

4)剪除病梢。从新梢生长之初就开始,及时检查、剪除发病新梢,对上年发病重的区域和单株要更加注意,剪除病芽、病梢的同时及时喷药保护是目前控制梨黑星病流行的最有效办法。

5)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既可提高果品质量、降低农药残留,还可防止套袋后病菌侵害果实,进而减少中后期喷药次数。建议选用抗老化能力强的优质果袋。

6)药剂防治。视降雨情况,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15天喷1次杀菌剂,以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配合使用效果最佳。针对黑星病效果较好的治疗性杀菌剂有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2 5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4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有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果实套袋后选择1∶2∶240波尔多液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黑星叶柄杀菌剂
斗 草
斗草
扭动的小蚕
扭动的小蚕
QoI类杀菌剂环境风险浅析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伊犁苹果黑星病发生及其防治
黄瓜黑星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