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成长为他本该成为的模样

2018-06-20高闰青

青春期健康 2018年12期
关键词:蒙台梭小亮大哥

■ 文 高闰青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人才,关键看他在童年时期接受了怎样的教育和引导。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关键看家长有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予有力的呵护和培养。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对知识充满好奇和获取的热情,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占有心理,儿童会在这种心理的引导下推开知识的大门。好奇心是激发科学研究的动力。而且,这种对事物的好奇心还会影响他们对待相关的其他事物上面。”如果孩子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正确对待,也许会给孩子留下终身遗憾。

“破坏大王”人人怕

每次见到侄子小亮我都会有一种亲切感,但又觉得有些遗憾。小亮从小淘气,他的淘气带有一定的“破坏性”,凡是家里的东西,都多少会留下他的“手迹”。尤其是家里的钟表、收音机之类的小电器,总是不翼而飞。等找到的时候,不是被拆得七零八碎,就是又组装成了一个新玩意儿。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对知识充满好奇和获取的热情,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占有心理,儿童会在这种心理的引导下推开知识的大门。好奇心是激发科学研究的动力。而且,这种对事物的好奇心还会影响他们对待相关的其他事物上面。”

上世纪80年代,因为条件有限,大哥唯一的一双皮鞋是补了又穿、穿了又补,只剩下鞋头还算平整。没过多久,其中一只皮鞋突然不见了。大哥找了好长时间才在床底下找到,只是鞋头那块平整的地方已经被剪掉了。在大哥的“严刑拷打”之下,小亮终于承认,他把那块比较平整的皮剪下来做了一个弹弓。

类似这样的事情他小时候做的实在是太多了。更为严重的是,他不仅在自己家里“搞破坏”,还到亲戚家、邻居家“搞破坏”,害得亲戚朋友只要一见他去,就会先看好家里的东西,担心稍不留神就会“遭殃”。为此,小亮小时候没少挨骂、挨打,全家人也非常担心:这个孩子像个“败家子”,学习也不怎么样,以后怎么办?

高中没考上,小亮勉强读了一个武术学校。后来,他提出来想去学修手机,大哥不同意,他就想寻求我和弟弟的支持。我和弟弟问他:“修手机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你自己初中基本没上过物理课,高中又没有考上,怎么能看懂那些复杂的电路图?”他非常自信地说:“没关系,相信我,我一定能看懂,我也一定能学好。”就这样,他报名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手机修理技术培训班。

培训结束后,他就在路边支了一张桌子,开始给路人维修手机。那时候有手机的人少,仅靠修手机赚不了几个钱。他就把我弟弟送给他的旧手机翻新,然后便宜卖出去。后来他又低价收购一些旧手机,维修翻新后卖给别人,赚一个差价和维修费。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后来在大街上租了门面房,开起了手机维修店,也经销手机。

5年前,小亮又开了一个分店,让大哥负责给他经营。由于他修手机的水平比较高,在我们家乡被称为“万能修”。他不仅会修手机,也会修家电。

才能或可修飞机

对于小亮的成长,家里人一直在反思,总觉得他的成长有很大的遗憾。我曾经问过小亮当时为什么要拆那些东西?他说就是好奇,钟表为什么会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为什么里面的指针不一样长?为什么指针走得不一样快?他之所以把钟表拆得七零八碎,就是想打开看看里面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至于拆收音机,就是想知道为什么里面有人在唱歌、在说话?这个人是怎么进去的?听到孩子的这些话,家里人没有一个不愧疚的。尤其看到他现在的发展状况,家人才意识到,我们没有正确地认识他童年时所表现出来的发展特性。

其实他小时候喜欢拆东西,就是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表现,但是却被家长看作“破坏”行为。他喜欢制作小物件,也正是他动手能力强的一种体现。但是,没有人发现这是一种能力,只是为他不好好上学而恼怒、训斥、打骂。也正是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致使小亮初中阶段出现了严重的叛逆。

蒙台梭利曾说:“孩子在童年原本都拥有一对翅膀,但在他们震动翅膀准备飞翔时,他们的‘翅膀’却被生生地折断了。孩子一旦接触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们的想象力就会失去自觉性,只能在物质世界里漫无目的地找寻。”这也就是侄子后来厌学、逃学、贪玩的主要原因所在。

尽管后来他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不能不说童年时期的一些经历给他的人生留下了很多遗憾,至今提到那些事情他都会耿耿于怀。我也曾经感慨地跟小亮说:“假如当时能够意识到你的‘破坏’是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体现,然后积极地引导并有针对性地培养,说不定你现在不是在修手机,而是在修飞机。”小亮听完也半遗憾地附和说:“很有可能呀!”

聪明的孩子爱发问

其实,小孩子天生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带着自己太多的好奇和无数的疑问去观察这个世界,去探索事物的发展。孩子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潜能的体现,这是儿童一种非常可贵的特质。好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探索世界的原动力,并使他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慢慢成长。但是,孩子最初的好奇心、求知欲只是一个萌芽,如果环境适宜,它可以长成智慧的参天大树。如果这个萌芽被压制,那么好奇心和求知欲将被扼杀,甚至会泯灭孩子的童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场景:家长带着孩子在路上走,孩子指着路边的小狗说:“为什么狗用四条腿走路,而人用两条腿走路?”“为什么人不能像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为什么……”面对孩子这些无穷无尽的“为什么”,家长刚开始可能还有耐心作答,时间长了,有的家长便会不耐烦,或敷衍了事,或欺瞒哄骗,甚至会责备孩子:“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慢慢地,孩子不再问“为什么”,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泯灭了。

其实爱发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他想对一些问题寻求答案,解除心中的疑惑。这正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良机。

有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因此,家长要认真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要轻易扼杀这个宝贵的萌芽,应该积极地营造环境,正确地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让孩子顺利地成长为他本该成为的模样。

猜你喜欢

蒙台梭小亮大哥
美国蒙台梭利协会的学校标准和认证制度研究
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科学化之刍议
蒙台梭利教学法课程实施的问题研究
蒙台梭利教学法引入中的选择困惑及其运用中的思考*
济公传
憋出内伤
气死的鱼
大哥
小亮答疑
小亮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