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散打课程开发研究

2018-06-19朱扬涛

武术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重要意义困境

朱扬涛

摘要:武术散打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深受学生的热爱,但因为散打具有对抗性和技击性,为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尚未到中小学中开设和普及。文章主要研究中学开设散打课程的重要意义,并就中学开设散打课程面临的困境及优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散打课程 重要意义 困境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39( 2018) 4-0045-04

散打属于对抗性体育项目,也可以称其为散手,在运动过程中对抗双方通过攻防格斗技能赢得胜利,是一项可以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的搏击运动。目前,我国中学尚未全面普及开设武术散打课程,但是武术散打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笔者研究了中学散打课程的开发以及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够对中学开设武术散打课程起到借鉴作用。

1 散打课程的概述

练习武术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在学校开设武术课程对发扬中华武术文化也起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一些开设武术课程的中学中,武术套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偏离,而且教学内容和难度不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导致武术缺少实用性,很难激发学生对学习武术的兴趣。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爱好散打等具有较强对抗性和技击性的武术运动。武术散打没有特别复杂的动作,学生很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练习的设备、器材也很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将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体现出来,而且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会提升。所以,在中学阶段可以适当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开设武术课程,比如散打课程,但要注意课程的内容与难度符合中学生的需求。

2 在中学开设散打课程的重要意义

散打作为一项古老的体育项目,无论是对传承中国文化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起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是笔者对中学开设散打课程重要意义的几点分析:

2.1 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一些医学研究表明,武术散打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肺系统以及运动系统等都有着积极作用,而且长期练习散打的人无论是速度、灵敏度、耐力或者柔韧度等方面都要强于普通人。中学阶段,学生的身体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在中学阶段开设散打课程有着重要意义。

2.2有利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一些文献报道中显示,有将近32%的中学生心理存在问题,比如缺少意志力、团结精神等。近年来,也有很多科学证实了加强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积极影响。在武术散打练习过程中,通过击打沙包或者移动手把都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而且在实战后,学生的心理会处于兴奋激活水平,能够有效调节和治疗心理抑郁或者因为长时间抑郁造成的各种心理疾病等。

2.3 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敢于竞争的精神品质

作为一项对抗性的体育项目,散打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敢于竞争的良好精神品质。在练习散打过程中,双方会通过身体接触和对抗斗智斗勇,而且这种对抗会在长时间练习后逐渐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一旦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学生能够独立面对和解决。

2.4 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将成为中学体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掌握体育技能。通过各种途径、媒体等加大武术散打的宣传能够有效吸引学生,而且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散打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2.5推动武术散打的可持续发展

武术是一项传统的体育文化,它与学生的思想、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密切联系在一起,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练习散打,推动武术散打在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在中学开设散打课程。虽然散打具有对抗性和技击性,会给学生的身体带来安全隐患,但是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可以将散打作为平台让中学生练习更多的武术项目,有利于中华武术和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6 散打课程对于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散打在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武术文化形态,并且自然的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等思想,促进武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的基地——学校,因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和发展武术的重要使命。同时,为了促进武术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发展,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将武术列为中小学體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发展了重要作用。此外,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推行武术文化同样起着教育意义。散打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甚至一些西方体育项目很难与其比拟,具有绝对的优越性。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更加有义务、有责任,大力发展武术文化,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具有较强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在中学开设散打课程无论是学生自身发展、教育改革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都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学校有必要开设散打等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武术项目,并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项目中。

3 当前中学开设散打课程的有利因素和困难因素分析

在中学开设散打课程需要具有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师资队伍等,笔者从学生和学校角度分析了开设散打课程的有利因素,并从多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学开设散打课程的困难因素。

3.1 中学开设散打课程的有利因素

3.1.1从学生角度

中学阶段,学生的身体正处于发育关键时期,器官逐渐完善,肌肉的力量不断增强,有助于练习散打。同时中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能够快速掌握散打的动作要领,通过不断练习可以让学生全面掌握散打技术,甚至可以在这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另外,中学生的心理日渐成熟,能够比较明确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一般情况,男生更倾向于技术性较强,具有一定难度的对抗性活动,而女生喜欢健美操等动作轻快,看起来比较优美的项目。学校可以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开设一些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1.2从学校角度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也重视到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在很多中学里体育场所比较完善,而且体育场所是开展课余活动、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笔者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实际调查发现,有大部分的中学都设有篮球场、排球场以及各种体育器材,能够满足中学生体育课的需求。所以在基础设施方面,大部分学校可以满足开设武术散打的要求。

除此之外,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体育教学模式方面也发生了改变,促进学校体育向终身化、多元化以及娱乐化方向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传统的竞技体育格调相比,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

3.2 中学开设散打课程的困难因素

3.2.1练习散打的器材需要完善

目前,在很多中学里现有的体育器材只能够满足一般常规的体育训练,缺少专门用于散打教学的训练场馆和器材,比如拳套、沙袋等。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学校应该加强各种散打器材的完善,这也是开展散打课程的重要基础条件。

3.2.2缺少专业的散打教师团队

目前,因为散打课程还没有普及,所以缺少专业的师资团队。在一些开设散打课程的学校里也缺少专业的散打教师,即使是大学学习武术专业的老师也很难担任散打教师。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原因自傲与高校散打课程效率不高,而且在普通师范类大学的体育院系中开设散打课较少,导致会武术套路的不会散打,会散打的却不会武术套路。这种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散打课程的开展以及专业教师团队的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开展散打课程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随着武术课程在中学的普及推广,中学必须加快散打教师团队的组建与培养,推动散打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3.2.3缺少专业的医疗

散打具有对抗性,所以,无论是实战还是训练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碰撞造成创伤。尤其是训练时间不长或者身体素质较差的练习者更容易受伤,而且专业的运动员也会发生运动创伤。由于散打造成的创伤会对后续的训练、比赛等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随着散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练习者各方面的素养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避免运动创伤造成的严重后果,为学生练习散打技术提供安全保障,提高医疗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中学开设散打课程的同时还应该准备一笔专门用于医疗的费用,而这些条件对于很多中学来说都有一定难度。但还有一部分学校是因为领导、教师的不重视以及缺少足够的办学经费,所以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到散打课程中。

3.2.4学生家长不认可散打项目

相较于跆拳道、太极等武术项目,散打更加激烈,所以很多家长认为练习散打过于危险,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甚至会极力反对学生练习散打。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跆拳道、空手道等运动项目发展的时间较长,而且不像散打那样野蛮,多了一些文雅,有助于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4

对中学开设散打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的建议

4.1 加快教学全面化改革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散打课程不仅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与社会需求相適应,对培养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体育新课程标准,促进实践和理论的协调发展。在中学开设散打课程前,学校应该加强培养高水平的散打教师,或聘请专业的散打教师,保证散打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以便更好的实现散打课程的教学效果。

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该适应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顺应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并制定和完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计划,才能推动散打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4.2结合中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要想实现武术散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校的大力推广,提高散打的影响力。由于技战术的对抗力度强且复杂,对于练习者的各方面素质要求都非常严格,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很难推广。所以在中学开设散打课程需要对散打运动技战术进行简化、轻松化,要适当的降低其对抗力度,比如在教学内容方面,设计一些适合中学生练习的基本拳法、腿法或者组合技术等,减少攻防对抗,以初级拳法腿法摔法为主要教学,配合练习攻防技术;在服装设计方面,尽可能将服装设计得时尚靓丽,吸引学生;在防护方面,选用比正常比赛加厚的护甲护头连体护腿及做好安全防护。同时,制定合理的散打课程内容和运动负荷,并在课前和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学生的运动负荷。总之,要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攻防意识,这样才能让中学生安全地进行学习,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4.3 创新和开发散打运动的功能

4.3.1将散打技术编成散打团操或搏击操

从安全角度和动作的难易程度出发,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散打的积极性,学校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加强创新,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搏击操。在散打课程中适当增加搏击操元素,不仅符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还可以创编一些散打团操,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散打不同于健美操、体操、舞蹈等体育活动,同样的动作在舞蹈、体操中可以展现出肢体美,但是散打则表现出攻防性,通过肢体动作将劲力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合理运用散打的技术,将其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形成连贯的组合动作。另外,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增加音乐背景和节拍,让学生体会到散打运动的新鲜感。将散打动作创作成团体操,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兴趣,快速掌握动作要领。

4.3.2设计简单的擒拿格斗

学校可以将散打与擒拿格斗的动作结合起来,比如踢、打、进、退等动作,体现散打的攻防特点,提高练习者的技战术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根据武术散打的攻防特点,可以设计创编简单的容易掌握的技术动作,并在中学推广,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强身健体,树立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4.3.3构建课外活动平台

学校应该为学生构建课外活动平台,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学习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通过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学校可以在体育俱乐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开放性的课程,比如散打、健美操等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创编适合他们的散打团体操,或者将动作要领用文字和图解方式记录下来,方便课堂上实践练习,而且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善。在创编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利用比赛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性格。

5 对中学开设散打课程的几点思考

中学开设散打课程是适应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是强身健体,培养健康心理的重要学科,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加强体育锻炼十分重要。散打是武术项目中的一种,具有对抗性和技击性,对于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严格,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散打课程还没有在中学阶段全面推广,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如果在中学开设散打课程必然会起到积极的影响。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实践教学情况,笔者认为,要想顺利开展散打教学应注意几点: (1)在设计散打课程时可以邀请学校领导参与。作为一项新的课程,在设计时除了体育教师外,还应该邀请学校领导参与到讨论中,获得他们的支持,能够顺利解决散打练习场地、各种器材等问题。 (2)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练习器材。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练习器材,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比如用布缝制简单实用的沙袋,不仅可以节省费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加强散打教师团地的培训。散打教师是课程开设和教学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因为大部分中学尚未开设散打课程,在师资队伍方面有待加强。学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散打技术、动作要领、教学方法以及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的急救方法等,为学生练习散打提供保障。 (4)在练习散打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动作原理、要领,还应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武术文化,让学生感悟武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对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旭东.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改革策略研究[J].中州体育,2010(3).

[2]张 皓.中小学开设武术散打课程的相关探讨[J].武术研究.2010.

[3]臧克斌.試论散打运动走进中学课堂的可能性[J].华章.2010.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重要意义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