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对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2018-06-19姜美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情志胃肠道穴位

姜美娴,李 京,韩 涛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 110034;2.沈阳军区总医院, 沈阳 110016)

乳腺癌术后化疗占临床治疗主导地位,但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一直备受困扰,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骨髓抑制等[1-2]。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护理手段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转向中医护理疗法[3-4]。因此,我们选取具有降逆止呕的中药饮片,按照一定比例制成药饼,以穴位贴敷的方式,起到疏通经络,发挥止呕的作用。因外科手术、放疗、靶向等方法导致的乳房形态学改变、恶心呕吐、经济负担等问题使患者出现情志障碍,故采用情志护理疗法。现将我院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肿瘤科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化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均有婚育史。2组临床基线特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1)西医诊断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的《乳腺癌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5]中对乳腺癌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乳腺癌中医辨证标准》[6]。2)纳入标准:①病理学检查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且术后第1周期化疗便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②排除化疗禁忌症;③对贴敷所应用的药物不过敏者;④血压、血糖等控制良好;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合理的饮食方式,主要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多饮水。对照组给予昂丹斯琼片剂进行对症治疗,口服,8 mg/次,早晚各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及情志护理治疗。贴敷穴位为中脘穴,足三里穴和内关穴。将温胃理气、降逆止呕类中药如陈皮,姜半夏等,研末水调成糊状,制成药饼置于穴位敷贴内。对贴敷处皮肤进行清洁处理,固定药贴,手指适当按压穴位贴,以达到刺激作用。每穴10 min,早晚各1次。自化疗前1 d开始贴敷,每 12 h更换1 次,连用3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情志护理方法有疏导安慰,情感宣泄,移情法,正确看待形体改变4种[7-9]。

1.4 观察指标 血清指标采集:实施治疗后,于次日清晨8时进行空腹静脉血采集,进行胃泌素、ACHE酶活性、血浆抑制素以及胃动素水平的检测。取血大约6 mL,2 h后离心(2 000 r/min)10 min,取上层血清放入尖底管中,保存4℃的低温冰箱保存待测[10]。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中医忧思志积分比较评估选用中医《五志测量问卷》[11]。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呕吐控制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1。

表1 2组呕吐控制总有效率比较(n = 20) 例(%)

2.2 2组6 d内呕吐控制有效率比较 见表2。

表2 2组6 d内呕吐控制有效率比较(n = 20) 例(%)

2.3 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n = 20)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n = 2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胃泌素/(ng/L) 胃动素/(pmol/L) ACHE酶活性/(u/L) 血浆抑制素/(pg/mL)治疗组 治疗前 172±6.5 189±6.85 5600±90.39 104±25.00治疗后 144±3.2#△ 132±4.51#△ 22150±68.89#△ 248±21.23#△对照组 治疗前 170±5.6 193±5.60 5876±90.43 117±19.21治疗后 155±7.8# 168±3.62# 19840±84.71# 233±18.56#

2.4 2组治疗前后中医忧思志积分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中医忧思志积分比较( ,n = 20)

表4 2组治疗前后中医忧思志积分比较( ,n = 20)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 05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7.15± 8.28 32.23± 6.79#对照组 45.68± 6.09 41.33± 5.71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中以呕吐最为常见,且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较长[12-13]。本病同属于中医内科学当中的呕吐范畴[14],呕吐多由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15]。中药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刺激机体体表穴位起到调理脏腑的作用,即“外治之理,乃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乃内治之药”,“经络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正如《素问·举痛论》中明确指出的“百病皆生于气,怒则其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思则气结”,这足以说明情志因素亦是发病的内在因素,而呕吐的发病机制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故而合理的情志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16-17]。

穴位贴敷选穴中脘穴最早见于《甲乙经》,该穴位于任脉,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与任脉的交会穴,因其解剖位置的关系,尤以胃的疾患为先,具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益气的功效[18]。内关穴为八脉交汇穴之一,通于阴维脉,正《普济方》中曾言道“心胸痞满,吐逆不定,水谷不化,内关取之”,所以内关穴具有疏肝理气,降逆和胃的功效,且其止呕效果尤佳。足三里穴可以协调胃肠道进行有力而规律的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的免疫防范能力,因此,刺激足三里穴可以实现健脾益气,舒畅中焦气机。

情志护理手段主要包括:1)移情法是指转移患者对于病情的过多注意,以转移患者对疾病恐惧心理,以免影响治病疗效;2)疏导安慰法是指对患者进行疾病本质的讲解与告知,通过心理层面上的关系递进,对患者鼓励安慰,增强对其治疗抱有希望;因疾病造成形体上的残缺对于女性产生不良情感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应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使其正确认识这一变化,并且能够逐渐地接受该变化;3)情感宣泄是指无论是从患病的角度还是治疗的角度,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巨大且沉重的打击,使患者的意志薄弱,丧失希望等,因此积极支持患者、鼓励患者发泄不良情绪是极为重要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对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临床效果显著。从患者的身体层面及心理层面都做到了调畅情志,舒畅气机等积极作用。

[1]张莉.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2):116-117.

[2]冯园园,林敏,张梅芳.耳穴埋豆在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中的作用[J].上海护理, 2015, 15(3):58-60.

[3]王海燕.乳腺病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85-1426.

[4]陶颖娜,徐迅.健脾益肾法对乳腺癌患者情志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18):79-80, 82.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63.

[6]聂冬,尤庆山,栾谨微,等. 72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失败后个体化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J].中华肿瘤杂志,2013, 35(12):941-945.

[7]吴玢,郭智涛,李雪真,等.中医情志疗法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 2015, 35(5):1052-1054.

[8]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乳岩的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2009:372-375.

[9]季林香.耳穴按压法联合止吐药预防64例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J].肿瘤学杂志, 2010, 16(2):148-149.

[10]董爽,于世英.化疗所知恶心呕吐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6):687-691.

[11]燕文高.中医心理学荟萃[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73.

[12]李经纬.中医大词典[M]. 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46.

[13]张庆祥,闫平.论《内经》的医学模式及其意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1(4):277-279.

[14]马剑.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对策[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0, 30(9):627-630.

[15]王丽春.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12(14):171-172.

[16]吴亚丽,陈少夫,潘莉莉,等.电针刺对于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及胃肠激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14(12):709.

[19]高忻洙,胡玲.中医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 2010:321.

[18]徐伟,孙维峰,汪立新.中药抗化疗呕吐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7, 15(1):65-67.

猜你喜欢

情志胃肠道穴位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