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6-14黎春妮吴伊莎吴燕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延续性心功能护理人员

黎春妮 吴伊莎 吴燕丽

广东省汕尾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汕尾 516600

慢性心力衰竭[1-3]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该疾病是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最终结果。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的增加,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的人数也日趋上升,由于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一种多发性疾病之一[4-6]。由于该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仅仅给予患者必要的临床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能得到保证,而随着人们对于临床护理服务要求的不断提升,加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时,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7]。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选取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通过将两组患者均分两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为本次研究对象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54~89岁,平均(70.4±2.6)岁,其中心功能Ⅰ级的患者有22例,心功能Ⅱ级有20例,心功能Ⅲ级有10例,心功能Ⅳ级有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55~90岁,平均(70.3±2.6)岁;其中心功能Ⅰ级的患者有23例,心功能Ⅱ级有18例,心功能Ⅲ级有12例,心功能Ⅳ级有7例。被选入本次研究的120例观察研究对象均属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患者,120例患者中均不存在严重意识障碍、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对于本次实验研究中所涉及的内容、操作方式、实验方法以及所用时间等我院科室、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均属于知晓状况,并支持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后,所得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我院科室治疗期间实施最为普遍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则在普通护理干预方式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延续性用药护理:由于绝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对于如何使用药物会遗忘,护理人员应多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交谈,告知其各种治疗药物的用药时间及用药方法,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并增加巡视患者的次数,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在患者即将出院时,应给予患者出院用药指导,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8-10]。(2)延续性行为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与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让患者知晓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对疾病的不利之处,嘱咐患者应禁止食用高盐食用,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避免进食高脂肪食物;同时,根据自身疾病的好转状况,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11-12]。(3)延续性出院宣教:在患者疾病好转即将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在出院后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加强运动锻炼,运动锻炼的强度与时间应以自身的耐受程度为宜,切不可操之过急。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实验研究结束后,护理人员将科室自制的评分表发放至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让患者对护理人员本次临床护理的工作进行评分,评分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各项操作技术、对疾病的知晓程度等,按照百分制进行评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心理健康程度、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等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6]所制定的心功能分级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估。在评估完患者的各项指标后,护理人员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后,采用数据软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护理研究中所出现的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工作的满意程度数据采用t检验,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数据采用χ2检验,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8.28±2.7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6.90±2.32)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67.29±2.5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82.53±2.64)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x ± s,分)

2.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比较

延续性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心功能Ⅰ级的例数(53例)明显多于常规对照组两组患者患者心功能Ⅰ级的例数(33例),而心功能Ⅳ级的人数(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4例),本次护理实验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患者由于患有心肌病、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损害,导致患者的心肌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最后出现心室泵血及充盈功能下降,该疾病的患者主要有呼吸困难、体液潴留及乏力等临床症状[13-1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旦发病[16],患者的心室充盈能力及射血能力均会受到影响,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肺部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而言十分不利[17]。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不断的提升,对临床治疗与临床护理服务提升了更高的要求,从以往的单一、简单、传统的护理模式逐渐向全面、延续、全程的护理模式转变[18-19]。本次研究中,将参与研究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普通的传统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取延续性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及行为护理,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生活及饮食护理,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适当的锻炼,按时服药,有效的促进了疾病的好转;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患者的肢体功能、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心理健康程度、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等各项功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能有效的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临床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吕素洁,孙玉燕,邢爱军,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6):733-736.

[2] 吕素洁,李金锋,邢爱军,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4):481-484.

[3] 黄玉友,占绘华,李小嫩.强化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2):1840-1841.

[4] 任敬,刘小英.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命体征、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评价[J].河北医药,2017,39(12):1907-1909.

[5] 任敬,刘小英.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及效果评价 [J].河北医药,2017,39(13):2061-2063,2067.

[6] 吴敏敏,何茉莉,许国娟,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148-150,153.

[7] 张粉利,张桂侠.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情绪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河北医药,2017,39(18):2868-2870.

[8] 陈佩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分析 [J].中外医疗,2017,36(26):133-135.

[9] 刘辉,郑豫珍,杨丽萍,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61-1066.

[10] 邵欣,李峥,孙红,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648-650.[11] 敖梅,谢春燕,阮舒华.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与康复,2017,16(3):221-224.

[12] 张利敏.出院计划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9(2):173-174.

[13] 罗美琴.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2107-2108.

[14] 孙瑾.个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73-174.

[15] 徐红霞.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4):170-171.

[16] 潘光美.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22):3143-3144.

[17] 金世玲.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及预后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2):4-7.

[18] 向丽平, 贾秀清. 以出院护理计划为指导的连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8):103-105.

[19] 黄海霞, 陶宝明, 梁静,等.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荷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6, 31(23):18-20.

猜你喜欢

延续性心功能护理人员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参蛤散对腹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