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会议酒店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诊断及改进研究

2018-06-13尹芳霞张有道

中国市场 2018年18期

尹芳霞 张有道

[摘要]新兴的会议酒店近年来发展迅速,因其季节性强等特点,对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需求更为明显。文章基于实际调研,分析某国有会议酒店人力资源外包现状,诊断和分析存在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对国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机制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会议酒店;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诊断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8093

1引言

随着我国承办国际会议的数量和规模逐年飙升和扩大,酒店行业作为会展行业中重要的链条之一,会议酒店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会议酒店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人员流动率高、经营季节性强的特点,酒店在选择人力资源外包时,会遇到外包市场缺少法律法规规定、外包从业者专业水平差异显著、酒店自身对外包项目缺乏决策依据等外包风险。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工作,发挥外包优势,减少管理成本,降低外包风险,增强酒店竞争能力,已成为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点。

2人力资源外包理论概述

21人力资源外包的定义

Gray、Youngblood和Greer在1999年合作出版的《人力资源外包》一书中,提出“人力资源外包”概念,即将企业内部反复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交给擅长做此事的外部企业。Willcock(2001)认为人力资源外包是组织为了获得预期的管理结果,将其做得不够好或者没有必要自己全部都做的相关业务交予第三方去做和管理。Simth和Zimmerman(2003)对人力资源外包的定义是:当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管理和程度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最大收益和竞争力时,将某些非关键环节剔除出去,交由专业服务的第三方进行合作。国内学者彭剑锋认为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部分工作和职能任务,例如招聘、培训、福利等管理,从原来的企业内部自行承担,变为由企业外部的专门服务商完成。

22人力资源外包的分类

首先,从外包供应商所在的地理位置划分,外包服务是否离境可分为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其次,从外包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性质划分,可分为基础的产品制造外包,即“蓝领外包”;以及技术开发、售后、客服、咨询等服务活动的外包,即“白领外包”。最后,国外学者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将人力资源外包分为获取性质、开发性质、综合性质、交易性质的外包服务。

23人力资源外包理论概述

231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在《论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他认为在假定私人所有生产投入的情况下,手中握有有限使用权的企业家或者代理人在市场中指挥着生产活动,虽然他们并不直接参与到每一个交易活动中去影响市场价格,但这种不直接参与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它让企业重新思考在市场交易时应该承担的所有成本,启示企业应该将整个外包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成本进行计算,只有在外包时产生的所有费用能够大大低于外包所能带来的收益,企业才应该做出外包的选择。

232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通过研究国际贸易往来中的成本交易总结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企业都有其优势产品和擅长技术,每个企业的生产技术也存在着高低差别。技术水平先进的企业,专业化水平比较高,所以生产率也较高;反之,生产率较低,投入的成本也较高。企业对自身有优势的地方进行最大化的利用,对劣势的地方进行外包,整合外部资源,扬长避短。

233劳动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随着工厂规模的不断增大,机器的出现越来越多,劳动力的分工就出现了。在企业内部,一件产品的生产,会有特定的工作流程和若干工艺环节,每个劳动者负责专门的每一个流程,每天操作的工具和完成的工作都是相似的,重复工作使专业化水平提高,劳动细化使工作效率提高。如果将企业内部的分工放在社会的大系统中,则每一个行业都有其专业的生产流程。劳动分工理论对人力资源外包的启示在于,专业化水平的高低代表劳动效率的高低,外包就是如何将管理的效率最大化。

3国有会议酒店的特点

31国有企业的特点

国有企业作为实现国家经济职能的工具,追逐利润的同时还扮演着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维护市场稳定、维持国民经济稳定的特殊作用。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使得它在遇到困难时,国家会对它给予一定的补偿和关怀,保障其顺利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国有企业相比自负盈亏的企业,缺乏解决困难的魄力、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活力。

32会议酒店的特点

会议酒店服务内容有客房预订、宴会安排、会议室布置等,服务质量受参会人员和会议组织者的评价,对于会议参加者的特殊要求,酒店也要做好备案体现服务特色。会议客人按人口特点可分为国内客人和国际客人;按地理坐标可分为本地和异地会议客人;按会议的性质可分为政府、医药、学术等会议客人。

4某会议酒店人力资源外包存在的风险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18份,其中: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员工有69人,7~9年的员工有18人,表明调查对象工作经历丰富,对风险的识别和判断具有较强说服力;基层和中管理的员工总计有73人,高层管理有15人,表明绝大多数人都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有专业的见解;本科及以上、专科学历的员工总计有108人,表明酒店员工队伍文化水平高,有较强的理论基础。

41外包准备阶段的风险

调查结果显示:有822%的受访者认为选择外包内容的风险很重要;有788%的受访者认为潜在运营成本在风险准备阶段需要多加考虑;有7628%的受访者认为内部员工抵触和流失的风险也需要考虑。综合准备阶段的数据,有更多的人选择外包内容的风险需要在人力資源外包决策时谨慎考虑。

42外包选择阶段的风险

调查结果显示:有8813%的受访者认为选择人力资源外包合作商的风险很重要;有8729%的受访者认为签订合同的风险很重要需要多加考虑;有9068%的受访者认为法律环境的风险最应该在此阶段被重视。综合选择阶段的数据,有更多的人选择法律环境风险,需要在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时谨慎考虑。

43外包实施阶段的风险

调查结果显示:有8813%的受访者认为监控外包商的风险很重要;有6865%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融合的风险很重要需要多加考虑;有856%的受访者认为外包服务质量不可控的风险最应该在此阶段被重视。综合实施阶段的数据,有更多的人选择监控外包商的风险,需要在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时谨慎考虑。

44外包退出阶段的风险

调查结果显示:有8729%的受访者认为商业信息泄露的风险很重要;有7118%的受访者认为业务能力缺失的风险很重要需要多加考虑;有6271%的受访者认为对外包服务依赖的风险最应该在此阶段被重视。综合退出阶段的数据,有更多的人选择商业信息泄露的风险,需要在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时谨慎考虑。

5某会议酒店人力资源外包优化建议

51建立科学的外包选择机制

酒店与合适的外包商合作将直接影响到其整体管理服务目标的达成与潜在的风险,因此在内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外包商选择机制是非常必要的。酒店如何从参差不齐的服务机构中找出专业程度和业务完成能力优秀的外包商,除了要清楚酒店自身的各种情况,还要对外包商的资质、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和知己知彼。酒店可在内部成立一个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人力资源外包评价小组,同时,就外包商的信誉、专业、报价、资质、品质等多方面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在选择外包商时可以采取竞标的形式来择优选取。

52起草合理的外包合同协议

外包合同应由酒店法律工作人员和人力资源部共同拟定,双方应对外包需求达成一致,对合同所有细节经过充分交流,确定合同的具体条款。首先,外包工作开展前,酒店管理者要制定出可供指导后续外包的说明书,对外包的动机和内容进行细致、明确的规定。其次,集结酒店各管理层的领导和员工对外包说明书进行讨论,取得领导的签字确认和员工的举手表决,争取达成一致。最后,要和外包商对服务的具体内容、双方权责利等事项进行充分沟通,作为正式外包合同的基础。

53制订详细的外包培训计划

针对某会议酒店短期外包人员和长期外包人员的情况,人力资源部可以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人力资源部在与外包商沟通中,可以将目标数量提高,给自己一个可以选择更好的专业素质人员的区间,从而为后面的高效培训提供一个较高的起点,人力资源部也可委派酒店专业从业人员开展企业内训,以保证外包人员的服务质量。

54建立系统的外包预警体系

在培训完成进入正式外包服务阶段时,酒店有必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设置评估标准和外包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外包商进行评分。如未达到标准,甚至违反协议,可认定外包服务不合格,应启动预警机制。酒店可安排人力资源工作人员作为专职人员,就服务人员的工作成果、外包工作进度等,及时、有效地与外包商沟通交流,在外包工作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要确保外包商能及时协调人员,降低酒店损失。

参考文献:

[1]GALANAKI E,PAPALEXANDRIS NOutsourcing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ervices in Gree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2005,26(4): 382-396.

[2]巴磊数据化管理趋势下的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91,94.

[3]王婷婷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识别与管控[J].现代商业,2015(30):100-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市委宣传部委托项目 “兰州市人才队伍激励机制理论” (项目编号:51801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尹芳霞(1991—),女,汉族,甘肃永靖人,西藏大学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张有道(1973—),男,甘肃镇原人,兰州交通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