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练习,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8-06-12韦婉娟

教育界·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

韦婉娟

【摘要】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练习,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成了学习数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新课改下,应如何巧设练习,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巧设练习; 数学教学;有效性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练习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新课改下,应如何巧设练习,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设计趣味性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再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效。但数学的抽象和严密性又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过程中,要重视练习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意志、兴趣、习惯,在自主、快乐中学习数学。

(一)精编数学游戏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学习也是如此,如果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题目或数学游戏,学生必然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我在教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时,设计了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并巩固了数学知识。例如,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组织学生做“龟兔赛跑”的游戏。游戏两人一组,在地上(或硬纸板)画一条有20级石阶的大路,路的尽头画一棵大树,一人手持乌龟卡片代表乌龟,一人手持兔子卡片代表兔子。准备20张扑克牌(1,2,3,…,10各2张),每人抽出两张牌,谁摸出的两张牌数字的和大,谁就往前走一步,如果一样大,两人都不走,看谁最先跑到大树下。由于二年级学生学了乘法口诀,就可将游戏设计为“摸出的两张牌数字的积大的学生就往前走一步”。这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致很高,而且由于每次摸牌都要计算得数,比大小,在不知不觉中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加法”(或者表内乘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设计一些“欢乐大比拼”“夺冠ABC”“勇攀高峰”等竞赛练习。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学生在游戏这种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做题,学习兴趣强,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

(二)模拟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加强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源泉。联系生活實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体验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一年级“方向与位置”时,我设计了让学生观察思考自己和同学在教室、队列等的位置和方向的练习,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

在设计模拟生活情境的练习题时,要难易适中,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过难过易都会影响到学生做题的兴趣。总之,努力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把“被动练习”变为“主动练习”,以达到练习的最佳效果。

二、设计操作性练习,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学习如果脱离实际,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倡导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不失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如学习“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利用上下学时间统计学校门前的公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还可设计渗透安全教育知识等练习,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了解数学知识的空间。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数学学科的特性,动手类的练习题目是学生最喜欢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挥小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实现趣味性和思维的有机结合。如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后,我出了一道引申题:“一张长16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卡纸,用来剪裁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能裁几个?”学生的答案千篇一律:16×9÷(3×3)=16(个)。我马上让学生动手,开展小组合作,用画一画、剪一剪的方法验证答案。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参与了操作,彻底明白了自己做错的原因,也学会了一种解题方法。

三、设计开放性练习,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新课改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适当引入开放性题目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一)开放作业的情境,把实际生活场景搬到作业中来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任何情境的学习。我在教学中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数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教学第十册“简单的统计”后进行作业设计时,我设计了体检性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当医生给同学体检量身高,当统计员求全班平均身高等,对简单扼要的统计方法产生深入的认识,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这些开放的情境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二)开放作业的内容,让学生离开课桌,走出校园

我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的内容,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整理各种所需的数据,从而更好地完成作业。

例如,在学习了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后,我让学生为教室画一张立体图,为老师设计合适的包装方式等。练习如下。

1.现有4盒磁带,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

2.若有8盒磁带,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

让学生回家亲自实践,分析,写一个最佳设计方案并说明理由。这样的作业光靠“纸上谈兵”是永远得不到答案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调查研究,才能得到答案。

总之,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教师需要合理地采用相应的策略,巧设练习,这样学生才会做得主动,做得轻松,真正从“要我练”变为“我要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伟.巧妙设计练习,提高教学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2(21):30.

[2]林锦泉.巧设练习 提高效率——对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的思考[J].教师,2015(16):44.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