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学习思想的生成动因研究

2018-06-11江潮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动因主观习近平

江潮

[摘要]习近平学习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学习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观点和新思想。习近平学习思想是在客观动因和主观动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解决国内社会矛盾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需要是习近平学习思想生成的客观动因,强烈的问题意识、突出的创新意识和自觉的实践意识是习近平学习思想生成的主观动因。

[关键词]习近平 学习思想 主观 客观 动因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8)01-0014-05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18.01.004

坚持问题导向,进而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适应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提出一系列有关学习的新论述、新观点和新思想,形成了系统、全面的学习思想。习近平学习思想是在客观动因和主观动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于习近平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过程中,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 ],研究习近平学习思想,从客观动因和主观动因两个维度对习近平学习思想的形成进行解读,深刻领会习近平学习思想的形成脉络,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重视学习、热爱学习的氛围,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学习思想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学习思想散见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当中,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关于学习的观点和看法。明确责任,思考“为何学习”的问题;找准方向,理清“学习什么”的问题和把握方法,掌握“如何学习”的问题是构成习近平学习思想的三个维度。

明确责任,思考“为何学习”的问题。学习是提高全体共产党人自身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实现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才能够提高自身的执政本领,才能始终保证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列宁同志曾经强调学习对共产党人成长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习近平针对党面临的“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的问题,作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2 ]的重要论断。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不确定因素日趋增多。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本领提出了考验。习近平深刻洞察了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作出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3 ]的深刻认识。

找准方向,理清“学习什么”的问题。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世情、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国情、长期执政和全面执政的党情,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以保持工人阶级的性质,保证党的战斗力;加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纪国法,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学习党史和国史,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学习中汲取历史上的廉政文化、法治和德治等优秀思想;加强学习科学知识和管理经验,牢固树立“能力本位”观,进而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处于有利地位,赢得主动。习近平高度重视党内的学习教育活动,继承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组织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43次,学习内容涉及历史(7次)、党的建设(5次)、社会建设(5次)、国家安全(5次)、全面深化改革(4次)、马克思主义理论(4次)、经济建设(3次)、文化建设(2次)、生态文明建设(2次)、创新发展(2次)、法制建设(2次)和全球治理(2次)等诸多领域,很好地带动了全党全社会的学习氛围。

把握方法,掌握“如何学习”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对“方法”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4 ]习近平高度重视学习的方法问题,习近平学习思想中蕴含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勤学与善思相结合和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习近平将知识和实践比作雄鹰的“两翼”,要想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长远的发展,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必须同时进行,两者缺一不可;将勤学与善思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学而不思,也不能思而不学,辩证地看待勤学与善思的关系;将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结合起来,通过集体学习来实现集体创新,进而获得更多的创新资源。深刻领会并掌握习近平学习思想中蕴含的学习方法,会对提高党员的个人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习近平学习思想形成的客观动因

习近平从政经历丰富,从最开始在梁家河插队当知青,一直到担任国家主席,他经历了地方各个层级的锻炼,善于发现问题一直是贯穿其工作的一条主线。在漫长的从政道路上,注重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一直是促使习近平学习思想不断形成、完善的重要因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解决国内社会矛盾的需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习近平学习思想生成的客观动因。

(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思考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习近平不断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是推动习近平学习思想形成的最根本的客观原因。邓小平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多次强调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时代主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深入发展。但是,党面临“四大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严重影响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党面临“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挑战。如何解决党面临的问题是习近平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深刻认识到党内存在的这些问题,通过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和深入地实践考察,习近平探索出解决党内存在问题的良方。他多次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全体党员要加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以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党的战斗力;要加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纪国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强学习党史和国史,不断从对党史、国史的学习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力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加强学习科学知识和管理经验,不断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牢固树立“能力本位”观。此外,习近平高度重视学习的方法问题,多次要求全体党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將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勤学与善思相结合和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针对党内存在的问题所作出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解决国内社会矛盾,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思考如何解决国内社会矛盾,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不断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是推动习近平学习思想形成的最基本的客观原因。当前,党群、干群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制约,社会贫富差距居高不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带着问题去地方实践调研,调研主题主要集中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发展理念、精准扶贫以及党的作风建设等领域,系统考察分析这些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举措。2014年以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38次,集中讨论解决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各种问题,取得丰富的理论成果。新时代要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党全社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需要全党全社会敢于啃“硬骨头”;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切实使全党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习近平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6 ]因此,全党全社会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自觉性,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聚力“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

思考如何聚力“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是习近平不断思考的重大使命问题,是推动习近平学习思想形成的最重要客观原因。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中华民族遭遇5000年来最为严重的生存危机,实现国家独立成为当时无数中华儿女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于内忧外患之际,肩负起历史重任,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从理论研究层面和实践探索层面进行研究学习,不断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取得新的成就,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了。中国共产党自1997年第一次提出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后,2012年又一次明确了这一伟大目标并为之奋斗,同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这一伟大愿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然也必须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和愿景的领导力量。习近平号召全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能力本位”观,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习近平学习思想的主观动因

习近平继承和发扬了共产党人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在理论学习和调研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习近平学习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学习思想。习近平善于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主动进行理论学习进而进行理论创新,善于实践调研进而制定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强烈的问题意识、突出的创新意识和自觉的实践意识是习近平学习思想形成的主观动因。

(一)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习近平学习思想形成的应有之义。习近平坚持问题导向,将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发表一系列的重要论断。针对党员本领不强、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指出要全面从严治党,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和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证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加强领导核心。针对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着产能过剩、增长动力减弱的问题,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 [7 ]。针对生态环境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冲突时,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8 ]的先进理念。当前我国脱贫攻坚的形势严峻,处于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习近平高度重视全国的扶贫工作,30多次赴地方考察调研时都涉及扶贫这一主题。五年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年均减贫人数超过1300万,一批贫困县“摘帽”脱贫,贫困县到达历史最低水平。正如习近平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9 ]。

(二)突出的创新意识,弘扬创新品质

突出的创新意识是习近平身上所固有的重要品质。纵观全人类的发展史,创新一直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习近平重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这一直体现在其工作的整个过程,在梁家河当知青时,他带领村民探索创建沼气池;在正定工作时,他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在宁德工作时,他通过调研实践,创新性地总结出“四下基层”工作理论;在浙江工作时,他利用浙江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实力,创建创新型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丰富习近平学习思想。习近平高度重视创新,围绕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将创新工作放在核心位置,在许多重要的场合提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一至理名言,告诫全体党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10 ]。实践创新永無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党要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认真学习习近平学习思想,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觉的实践意识,倡导实践调研

重视调查研究是习近平学习思想形成的重要推动力。习近平高度重视实践调研对促进学习的重要作用,始终贯彻“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工作路线。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11 ]。习近平在正定县工作时经常下乡同基层干部群众交流了解情况,在宁德工作期间用3个月走遍了9个县,在浙江任职期间用1年多的时间跑遍全省90多个县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续坚持实践调研,到基层考察调研50余次、累计151天,纵横跨越中国版图。实践调研能够了解第一手的资料,能够帮助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12 ]。当前,党中央推行的一些重要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经过长期实践探索过程中制定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2013年3月,习近平通过列举“纸上谈兵”、“虚谈废务”的两个典故,号召我们要有实干精神,不能空谈理论。习近平还强调,在进行实践调研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理论的学习,他将知识和实践比作雄鹰的“两翼”,要想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长远的发展,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必须同时进行,两者缺一不可。

四、习近平学习思想的生成机制

通过对习近平学习思想生成的客观动因和主观动因两个维度的分析总结,习近平学习思想是在客观动因和主观动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解决国内社会矛盾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习近平学习思想生成的客观动因,强烈的问题意识、突出的创新意识和自觉的实践意识是习近平学习思想生成的主观动因。通过研究习近平学习思想生成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有利于我们分析习近平学习思想的形成脉络,牢记党员使命,掌握习近平学习思想蕴含的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了解习近平学习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丰富内涵。通过总结分析,习近平学习思想的生成可以用图1形象地展示出来。

习近平学习思想是习近平在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针对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在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深化。习近平学习思想生成的主观动因和客观动因是密切联系的,两者相互作用,客观动因的存在是促进主观动因产生的原因,主观动因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学习主体认识的深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深化认识客观动因。习近平学习思想就是在主观动因和客观动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即客观动因促进学习主体问题意识即主观动因的产生,进而进一步促进学习主体进行理论学习和调研实践,从而解决问题。同时,学习主体在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深化了对现实问题的认识。习近平学习思想就是沿着发现问题,通过理论学习和调研实践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形成的,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因此,习近平学习思想的形成机制可通过图2形象地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7][8][11][1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0]习近平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创新[EB/OL].(2015-11-1)[2017-12-16].http://www.chinanews.com/ll/2015/11-01/7599416.shtml.

責任编辑:覃玉滨

猜你喜欢

动因主观习近平
课程思政的动因、理路以及堵点治理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对立与存在
标题党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风险度量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