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中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2018-06-11刘晓兰胡彬娄立娟杨丽萍袁智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药学功效药物

刘晓兰 胡彬 娄立娟 杨丽萍 袁智

[摘 要] 在中医类专业中,中药学是专业基础课,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对学生完成该专业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内容条目繁琐,难以形成框架,学生常常进入学习的瓶颈,难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根据长期的中药学教学心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提出“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SPL-PBL”“实物标本-多媒体网络”构建在一起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旨在提高《中药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普及推广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为其他课程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 键 词] 中医类专业;中药学;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052-02

中药学是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称之为本草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能功效和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基础课和临床课的沟通桥梁。从中医类专业角度出发,中药学是临床处方用药的基础学科,是学习运用方剂学的基础,也是执业(助理)中医师临床用药治疗的落脚点。

一、中药学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分析

(一)模式单一僵化

高职高专院校中,中药学课程学时一般安排在72学时左右,但由于多种原因,学时有时候会进行一定压缩,导致课程内容多,教学任务重。传统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多是将每一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内容,以板书讲授或结合多媒体课件逐一说明为主、学生接受为辅的灌注式教学。课程设置上,实践教学安排极少。

(二)学生缺乏学习中药学的能动性

中药学内容繁杂,关联课程众多,学生初次接触中药学,觉得药物数量众多,记忆内容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颇感困难,难以入手。中药学教材均由概述和具体药物的来源、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组成,这种单纯理论教学的模式和固化的教材内容,使学生觉得味同嚼蜡,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本校中医基础教研室在2017级中医类专业班随机抽取50名学生做了“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调查问卷”,结果表明,93%的学生认为单一的板书讲授枯燥乏味,多媒体辅助教学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足,但仍有75%的学生期望通过新型的教学方法改革,加强他们对该门课程的感性认知。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及应用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本校教师尝试对中药学课程的传统理论授课模式做了改革,并整理思路(下图所示)引入了“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SPL-PBL”“实物标本-多媒体网络”等构建在一起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后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

课题组选取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中医学专业1班、2班共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班随机抽取50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2017级中医学1班,男女各25名,平均年龄为(19.35±1.30)岁;观察组为2017级中医学2班,同样选男女各25名,平均年龄为(19.46±1.42)岁,两组学生相关资料无明显差异。

(二)采取的教学手段

作为对照组的2017级中医学1班采用传统的固定理论教学,板书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以教师主讲为核心,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个药物的讲解,要求学生课下提前预习,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习题。作为观察组的2017级中医学2班采用“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SPL-PBL”“实物标本-多媒体网络”等构建在一起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前期让学生课下查阅药物的美丽传说,同学间相互交流。课上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药物的性能分析药物的功效,再从功效推演出药物的临床应用。在讲解具体药物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在多媒体课件机械放映的同时,让实物标本饮片走进课堂,形成视野上的冲击,不仅可以看,还可以手摸、口尝、鼻嗅等,不仅仅局限于中药标本实验室。课后组织班級放映《本草中国》,普及传承中药文化,学生反响热烈。

(三)评价方式及结果

1.对教学改革方法满意度调查

课程结束后向两个班级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发放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学生以不记名方式填写满意或不满意。现将随机抽取的两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模式满意度的结果展示(表1)如下。

对照组中满意的学生28人,不满意的学生22人,满意度为56.0%;观察组中,满意的学生43人,不满意的学生7人,满意度为86.0%。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2.测评期末考试成绩

《中药学》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按照已制定的符合高职高专院校要求的《中药学》教学大纲以及临床医生的准入资格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类型出题。题型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其中A1型题属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分值合计30分,A2型题属于临床应用病例分析题,分值合计30分,B1型题属于最佳药物组合配伍题,分值合计40分,卷面总成绩100分。班级所有学生安排统一试题,统一时间,考核方式为闭卷。期末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考察这一学期学生掌握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具体药物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使用注意等情况,更要使其具备临床辩证选配合适中药的临床操作能力。虽然不能作为验证该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标准,但是在绝大程度上说明了该教学模式是确有成效的。

现将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的期末考核结果(表2)展示如下。

该结论采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在《中药学》的期末考核成绩中,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考核学生的病例分析选用药物这个知识点上,效果突出。两组结果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结果讨论

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多是将每一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内容,用板书讲授或结合多媒体课件逐一说明。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这种枯燥乏味的模式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结合高职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分析,中药学教学现状、加之长期从事中药学的教学心得,提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基于“药性一功效一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机体临床用药的反应为依据,既可以正推由药性推导功效,功效推导应用,也可以反推由应用推导功效,功效推导性能。基于“SPL-PBL(层次递进教学法一解决问题学习法)”的教学方法,中药学总论部分主要强调一些共性特点,在教学中以SPL为主;中药学各论部分具体药物的教学以PBL为主,让学生抓住药物的个性特征,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基于“实物标本-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方法,是让中药实物标本走进课堂、留在课堂,与多媒体课件展示的药物图片进行视觉上直观的冲击对比,加深学生的三维视觉印象。本着合理化的原则,优化组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改革后的模式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深奥的理论大众化,实用的技能直观化,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增加,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宣扬推广了我国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丰富了教学内涵。学生评价良好。

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SPL-PBL”“实物标本-多媒体网络”等构建在一起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运用优于传统讲授教学法,结果表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且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焱.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132-133.

[2]王君明,崔瑛,贾玉梅,等.中药学教学改革模式探讨[R].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2013.

[3]戴王强,韩彬,李军,等.中药学教学改革及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244-246.

猜你喜欢

中药学功效药物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浅谈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
墨镜的功效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中药学专业药事管理学多样化授课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同角三角函数的神奇功效
警惕药物的致癌性
同时并用几种药物需注意: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
医生的话:谈谈药物牙膏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