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业改造撬动课程改革

2018-06-09翁光明解俊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职业标准产教融合

翁光明 解俊

【摘 要】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载体。解决当前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专业改造,通过专业改造的路径分析,促进教育内容向社会延伸,推动校企协同育人。

【关键词】专业改造;职业标准;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8-0057-02

【作者简介】1.翁光明,江苏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泰州,225300)党委书记、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语文教学;2.解俊,江苏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泰州,225300)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网络教学。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近日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作为基层职业学校,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是摆在每个职教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专业改造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带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人才的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吻合,在职业教育大发展背景下,专业设置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学校未进行认真调研和科学论证就盲目开设新专业,结果学生招来了,实训和师资条件不具备,质量得不到保证;还有的专业与其他学校雷同,特色并不明显,因而缺乏生机和活力。这就迫切要求学校开门办学,进行专业改造,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组织形态和服务供给,将教育内容向社会延伸,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泰州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之一。新的形势要求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提高质量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就业为行动导向,以服务发展为主要目标,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路径,以专业改造为抓手,撬动课程改革,提高专业群集聚发展水平,面向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以专业改造撬动课程改革

针对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状况,依据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生产方式转变的要求,学校及时组织调研论证,制定了“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印发了《专业群建设剖析工作方案》。学校明确了以专业改造撬动课程改革持续发力的发展方向,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专业结构调整,打造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现代化专业群,形成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为两翼的专业格局。

学校调整了7个专业大类的建设指导委员会,重新成立了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各专业就“如何提高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吻合度”进行调研和研讨,办好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优势专业,压缩和停招供过于求的数控技术应用和缺乏师资设备的航空服务等中职专业,调整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与需求不能对接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和人才培养方案滚动修订机制。

(一)以国际视野办好核心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德国北方科技学院、凤凰出版传媒开展专业共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引入国外教学与认证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的对接,培养国际规格的机电一体化工程师和汽车维修师。

(二)以时代眼光升级新兴专业

电子类专业与江苏数字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鑫创投(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无人飞行器、工业机械手方向的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分别与联想集团和上海智翔集团合作办学,增开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方向的课程,实行校企协同一体化育人。

(三)以区域视角改造传统专业

数控技术专业与数码大方共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与3D动力、CAXA大学专业共建,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发展、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昆山市奇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共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快,个性化、差异化要求高,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高技术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至此,全校各专业均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一系一品一专业”的专业布局。到“十三五”结束时,将建成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技术、信息技术、会计等4个专业群,形成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为两翼的专业格局。

三、专业改造的路径分析

(一)建立国家、行业、企业、国际等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

学校发起或参加了多个国内外产业联盟,校内共建了AHK机电一体化工程师培训认证中心、中德诺浩汽车学院、联想服务器一体化学院、智翔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学院、中鑫创投工业机器人学习中心、江苏数字鹰无人机学习中心、科技创新教育中心、创业教育中心、歌德创客中心、奇迹三维创客中心和12个校级技能名师工作室、1个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等平台,有34个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以推进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

(二)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

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中德AHK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鑫创投(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数字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想集团、上海智翔公司、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七家企业共建专业课程教学平台。企业深度参与所有课程,并强化实践操作教学,充分利用各个平台功能进行考核评价,便于统计分析,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一些课程的考核评价由校企共同完成或由企业单独完成,使得实训操作的评价更加贴近企业要求,最终各个专业毕业生必须通过AHK认证和行业、企业认证。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引进国际先进课程,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逐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學校与企业共同招生、共同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共同安排学生实习就业、共同跟踪服务毕业生,实现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化”、实践训练的“现场化”、技能鉴定的“标准化”、毕业实习的“职业化”,从整体上形成由“完善的知识体系”“熟练的职业技能”“完备的职业技能证书”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职业标准产教融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研究
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