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玑民间龙狮奏乐文化与方言曲调寓意

2018-06-08刘连山刘春莲

戏剧之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

刘连山 刘春莲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考察法等方法,对珠玑地方民间的龙狮奏乐文化内涵进行了探索研究;珠玑地方上人们把生活需求的愿望,寄托在舞龙舞狮的节日里,通过方言奏乐曲调的流露方式参与祈祷活动。

【关键词】珠玑地方;龙狮奏乐;民间文化;方言寓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055-02

珠玑是个历史悠久,也是广东珠三角以及海外华侨后裔寻宗问祖的圣地。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流,交汇形成多种语言,纵使土著也被客家化,同时对古代岭南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1]。关于珠玑古巷地方上的龙狮奏乐文化,没有专家或学者去做特定的研究,尤其是奏乐与地方的方言寓意的研究。课题深入村落群舍,拜访资深长者,探索地方上龙狮奏乐文化与富含寓意。在失传危机之际,及时对奏乐文化寓意的收集与整理,使之得到传承与发展。

一、舞龙舞狮在不同节庆日具有不同的奏乐意义

(一)春节大联欢方言曲调的方言寓意

珠玑地方龙狮奏乐与方言的密切关系,解放之前,春节活动的奏乐比较长,开罗问候语是:哐---(拉长音),噔---(拉长音),铜锣、镜锣先响,镜镲紧随末音,重复2次,主奏配乐较简单:扥扥扥·扥祈祷扥,扥扥扥-扥各道扥,扥扥扥·扥祈祷扥,扥扥扥-扥各道扥(重复)。地方寓意是等等等,五谷丰登、等等等,各路行得(路路通之意)。天生老人说约在1949年冬-1951夏对原先奏乐作了更新,开锣的问候语:谢谢·党党-谢谢·党党(重复2篇,第二次比第一次要快),谢党、谢党,谢谢党,谢谢党,谢谢党谢党谢党,谢谢谢,当谢党,谢谢谢谢当谢党,谢谢党,谢谢党,谢谢党谢当谢党……重复前曲。乐意里体现出了珠玑地方劳动人民爱国、爱党、爱和平的热情向往,生活较先前更好的感恩情怀,年青人听的是乐器配奏简谱声音;耄耋之年者听的却是地方人民的热情高呼语录与口号之声。“谢”(xie)在地方上客家语音,读“恰”(qia),表示谢谢,感谢的意思。

(二)元宵节送神樂曲音与地方方言寓意

南宋极盛时,珠玑巷内的商贩和居民多达千户,连同附近牛田坊一带五十七村,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同时语言的交汇,形成了典型的客家音[2]。哆哆嘞咪(多多来命,祈求降生能健康成长,那年代生命非常脆弱,医学不发达,成活率很低)嘞咪,嗦嘞嗦(手拉手,寓意得到了)咪嘞,嗦嗦咪嘞(所索名来,即报上姓名)哆嘞咪,咪嗦啦哆嗦,啦哆嘞咪戏嗦啦嗦啦,哆哆啦嗦啦多嘞哆戏啦嗦,咪咪嘞哆嘞咪嘞哆啦哆嗦,啦哆嘞咪嘞哆啦嗦啦,哆哆啦嗦啦哆嘞哆嘻啦嗦(都来,齐拉手);嘞咪嘞啦嗦啦嗦咪,嘞嘞嘞咪嗦啦哆嘞,嗦嗦嘞咪嘞哆啦嗦啦哆嘞,嘞咪嘞哆啦嗦啦嗦……重复前曲。地方上人们在元宵节是日,闹得特别高兴,非常信奉神灵,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可以平平安安,人兴财旺等愿望。

(三)开春、迎夏、秋收、纳冬的龙狮仪式与方言寓意

一年四季在于春,春天有了良好的开端,则一年里的收成就有指望,人们办事就能有个好的兆头,有共同美好的愿望。夏收夏种,承上启下,也是劳动人民生产工作最艰苦的时段,暴日汗淋,医学欠发达的年代中暑者甚多,龙狮活动便有求神保佑,以求得到安康。秋收季节,秋高气爽,快人快活,村民们自发性开展对娱乐的改编、创编活动设计的集中期。冬天是相对休闲的日子,是展现各种娱乐活动的黄金时段,因此,舞龙舞狮成了主场。龙狮奏乐基本上是跟农业生产相关,奏乐的曲根据情景,奏出喜悦或伤愁,开庆奏乐:铜锣(长音)哐--哐--哐,镜镲紧跟(长音)仟--仟--仟,铜锣与镜镲两种乐器同奏:“哐--哐--哐,仟--仟--仟”之后,7种乐器(锣鼓、铜锣、唢呐、側锣、镜镲、铜钹、小鋺锣)同奏:钱钱钱-钱·祈档钱,钱钱钱-钱·阁裆钱,钱钱钱-钱·祈档钱,钱钱钱-钱·阁裆钱(楼上、楼下、裤裆都是有钱,地方上说的裤裆是指屁股丫,是一种渴望追求);嘀嘀兜(得的到),哒哒兜,嘀嘀兜,哒哒兜,嘀嘀兜地兜地多,地兜·地兜·地兜-多兜地,哆咪嘞·哆嚜嘞·嚜嘞(再多mele,指再多一点点,哪怕就是一粒谷,一粒豆也好,当时的生活多么艰难),哆啦哆嚜嘞啦(多呀多一点啊)。

二、舞龙舞狮在不同恭贺场所的奏乐意义

(一)学宴、乔迁新居的龙狮仪式与方言寓意

学宴酒席与乔迁宴席的奏乐与仪式是一样,也是龙与狮同舞的表演形式之一。宴席的开端首先是由一个主持独白,其说唱的词曲为:圣贤书,拜孔子-孔子圣人传书生,书生哥,书圣阁-书生今日(吉日)耀(要)登科。书生哥,是地方上对读书人的尊称,先生(老师)常比作父母,学生(徒弟)比作为兄长,即“哥”是辈分兄长之意,对读书人的一种尊称而不是兄弟称呼,是客家民系对后代教育的传承风俗,以父母为上,兄长为亲的教育思想理念。演奏配乐的主曲分为甲、乙两段,甲段:哥哥哥,耀登科,哥哥登科谢师祖;登登登,科科科,登科登科登登科;谢谢谢(qia恰音),曾祖宗,祖宗慧眼佑登科。乙段:中-中-中举,中-中-中举,中中举,中中举,中中举中举中举,中中中,举举举,中中中中,举中举中举,中举中举,中中举……重复。中举中举中中举强调的是举中举,是举人之中的举人,也只是一种愿望,希望能成为国子监生,相当于现在的重点大学之中的高材生。乙段是奏乐前奏主要用在迎接及欢送来恭贺的客人、宴席开始的前奏,以告贺客即将开席,路上所经过的每一个村庄,传递喜讯,分享喜悦,也有暗含欢迎来贺、路上遇到的行人,如做农活的人们、赶市集的人群等,会听曲的人听见音乐就知道办的是什么喜事。

(二)寿宴、添丁的龙狮仪式与方言寓意

珠玑地方民间风俗是在摆寿宴、添丁酒宴时,只邀请龙舞助兴,龙谓之神灵之长寿,规定龙必须是九节以上,越长越好。口传牛田坊有一罗姓老爷在81岁生日那天,正好是孙子满月日,邀请助兴排场的黄、红肤色两条龙都是99节。而狮子的方言谐音同死子,寿宴及添丁酒宴上没有狮舞。寿宴与添丁酒宴同谱同曲,只是添丁酒宴比较欢快,节奏活泼、明捷。舞龙以唢呐的长音“星寿——,星寿——,星寿降人间——”作为拉开序幕的开端,男寿星重复2遍,女寿星重复3遍,所以年长者听起曲的音乐节奏便知道男女寿星。唢呐:星寿·星寿降人间,星寿·星寿降人间,寿满人间·满呀满人间,满呀满呀人间-人间(长音),(众乐器同奏):当当当当当当当-且(请),且且且且且且且,噔且,噔且,寿星到呀,寿星到呀到呀到呀,寿呀寿星到,寿星到来人间齐热闹-大家齐热闹-大家齐热闹呀,齐给寿星行礼道,行呀行礼道,行呀行礼道,行呀行礼道呀·礼到-利到(长音,寿星已被请出来了),给大家发红包利。

(三)庆军(送军)的龙狮仪式与方言寓意

东生先生说,老祖宗讲薛仁贵征战之前,把一些身材高大,力量强势的士兵手持长枪,摆成龙形队列进行对阵操练格斗技术,并通过龙形演练提高士气和军威。而岳飞、朱元璋则常采用双手举石、举树干等重物模仿舞龙舞狮的摇摆、攻击、躲闪等动作,用负重形式锻炼士兵体质,提高攻防能力,达到壮大队伍目的。举行庄严的排龙道场时,规定将军设身龙头且扎有战旗,寓意旗开得胜。牛田坊的大型龙狮活动,在明代嘉靖年间(1521-1566)至雍正八年(1730年)南雄州已形成与盛行节庆唱灯的习惯,况且还非常隆重。[3]宋、明时期就已有隆重的庆军仪式,但不知什么原因,于光宗(1620年)消失了这种仪式。明晚清初有一些所谓的教会形成,通过以舞龙狮集会与扩充教会势力,借龙狮活动进行系列谋反或其他活動。民国十二年此类活动再次昙花一现,之后越来越少,70年代末,龙狮团队首领不愿意组织这一系列的活动,因此,各种仪式活动的行程规矩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纵然使地方上的龙狮文化引向了尽头。

舞龙唢呐奏乐兆意:将相和·将士戚,将士和·相士戚,将和相戚·将戚相和,士戚相和·相和士戚,……重复前曲。舞狮奏乐:铛铛当前,铛铛当前,铛当前,铛当前,铛当前铛当前,铛铛当当当当·前前前前前前,当前当前当当前,前当前当前前当…重复前曲。当时的龙狮武术表演的铛就是盾具,正面是一种不规则且又较厚的挡身牌,其意是士兵利用好铛具,保护住胸部大踏步地向前走(走,是跑的意思),一切行动要听从将领(带兵头目)的指挥,场景壮观,表现了勇往直前,视死如归,敢于献身的报国精神。

三、结语

珠玑地方民间的龙狮文化主要源于牛田坊,早期的北方移民与牛田坊土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长期定居的生活场所,也是最早把北方文化带到珠玑的第一站点。中原文化传入岭南之后,大部分种植在珠玑地方客家民系上,经过了漫长岁月,与当地人民生活习性的结合交汇与演变,形成了珠玑特有文化,并于客家民系继续传播珠三角仍至海外流向东南亚。龙狮各类活动仪式、创编主要集中在牛田(坊)即刘、李、钟、罗、陈六村五姓的大村落。现代地方的龙狮活动已失去了早期的那种龙文狮武的精神阵势,只保留了一些较简单的舞姿招式和近似的龙狮奏乐。

参考文献:

[1]李明华.珠玑古巷一枚维系南北的文化化石[J].粤海风,1997(2):47-49.

[2]刘洋.珠玑巷:万里犹忆宋都繁华[N].开封日报,2014-6-19(4).

[3]胡振邦.粤北采茶戏起源新探[J].上海戏剧,2014(5):52-54.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
关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的法治规范与发展思路探析——以河北为例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事业发展和产业价值
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美术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探究
关于加强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的策略探究
襄阳民间文化传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民间文化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