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杜邦分析法改进研究

2018-06-08杨岩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杜邦分析法盈利能力

杨岩岩

[提要] 杜邦分析法是全面评估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偿还水平的财务分析方法。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为了降低经营中的风险,企业不再追求单一的业务模式,而是体现出多彩的投资活动和复杂的盈余结构等特点,但是传统的方法无法做到将企业的经营状况彻底有效的分析出来。本文分析传统的杜邦分析法在财务运用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杜邦分析法;可持续增长能力;盈利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7日

一、传统杜邦分析法的不足

传统杜邦分析法的主要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利用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围绕核心指标进行不同维度的分解,化大为小,逐个分析,根据企业运营的资产、资本结构、销售规模、成本水平等特征,将净资产收益率分解成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系统地评价与分析企业的总体生产经营能力。再根据总资产收益率的特征,将它转化为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运用杜邦财务体系来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能够有针对性地反映指标的变动趋势和解释指标的变动原因。可知,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反映资产增长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传统杜邦分析法关注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而没有涉及发展能力相关评价。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关注点聚集在盈利能力上,没有衡量企业盈利的同时是否使企业资产价值和股东权益增加。很多时候,报表上企业获得高利润,现实中却面临企业的黑字破产——现金短缺,正是经营主体只寻求高利润,忽略了企业真正的持续发展能力。传统的方法对可持续能力这方面的分析是欠缺的。

(二)指标不匹配。总资产与净利润这两个指标间是不匹配,这样总资产报酬率作为核算企业资产的实际报酬率则不准确,净利润是企业的各项收益扣除了成本费用后属于股东的部分,而总资产反映的不止是股东、债权人等享有的权利;销售净利率用于评价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指标中的净利润是企业的各项收益扣除了成本费用,然而净利润不是全部由销售收入带来的,与销售收入不匹配。

(三)忽视公司股利支付能力。股利分配政策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投资的回报和成果,作为投资者更喜欢股利支付率高和支付水平稳定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代表着经营情况好、发展稳定,值得长期投资。所以,合理、稳健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保障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其前提。传统的杜邦分析法没有分析这一关键因素。

(四)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无区分。金融活动主要指的是融资活动,为经营主体供应资金。只有辨别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才能准确核算经营活动产生的效益和金融活动产生的效益,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情况。而传统杜邦分析法并未将两种活动进行区别,笼统的用总资产和总负债进行指标核算。

基于以上分析,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传统的杜邦分析法适用于日常经营活动单一、不存在对外投资等多样性的经营模式的企业,企业的经营利润是唯一的利润来源,企业不存在债权人,全部资产都是企业内部产生,这样便不存在指标不匹配的问题。

二、杜邦分析法的改进

(一)以可持续增长率为核心指标。引入可持续增长率为核心指标,不再以凈资产收益率为中心,考虑了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企业经营者要平衡好高收益和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恰当地协调对股东投资回报与经营主体资本积累的关系。可持续增长率不仅与净资产收益率和股利政策密切相关,还跟企业销售规模、盈利能力、运营能力、资本构成等也存在密切关系。只有协调好各个方面,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发展,为企业所有者带来较多的财富。

(二)经营活动、金融活动的获利性分开研究以改进传统杜邦分析法。经营利润并不是公司的核心利润来源,即企业同时存在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传统的杜邦分析法无法准确地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将经营活动、金融活动的获利性分开研究以改进传统杜邦分析法。根据不同盈利活动,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重新分离,更加准确分析企业的获利性。根据公式所知,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股东权益=税后经营利润+税后金融损益股东权益=经营资产报酬率)(ROS)×权益乘数(经营)+税后金融损益/净金融性负债×财务杠杆率=税后经营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净经营性资产×权益乘数(经营)+税后金融损益/净金融性负债×财务杠杆率+税后金融损益/净金融性负债=税后经营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经营)+税后金融损益/净金融性负债×财务杠杆率。

由于单独分离金融活动,权益乘数已不适合作为财务杠杆的考核指标,需要单独计算筹资活动成本,以分析财务杠杆作用。财务杠杆率是一种手段即企业运用负债来调整权益资本收益,而经营负债并无成本,没有财务杠杆作用,所以金融负债才是真正负债的成本。企业经济活动分解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是由经营资产报酬率(ROA)和权益乘数(经营)决定,ROA体现了企业利用资产开展经营活动盈利的能力,权益乘数(经营)反映了公司经营活动的杠杆能力;税后金融损益/净金融负债反映了企业金融性资产的报酬率,与财务杠杆率一同作用,反映了金融活动对企业获利能力的贡献能力大小。综上,针对传统方法的缺陷,加上可持续增长率,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剖析,再接着利用指标之间的关系,将净资产收益率分解成经营活动的收益率和金融活动的收益,在此层面不断往下分解,从而构建分析体系的基础剖析指标。

(三)对传统方法进行改善时,需要关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的界定。通用的资产负债表将资产(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负债)与非流动资产(负债)两类,这种归类无法得知各项经济活动投入的资产负债情况,应该将其进行重分类,调整为直观反映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在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时,经营性的资产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提及的资金,金融性资产是指以经营活动多出来的资金开展投资活动所关乎的资产的原则来划分:(1)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涉及的资产、负债,属于经营性资产、负债。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属于生产经营所需)、短期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重大影响、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等;(2)新金融性资产和负债是企业用多余资金购买的金融性工具或筹集的资金。将资产按照经营性资产和金融性资产进行区分,负债区分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根据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净金融性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进行分类,重述资产负债表。二是净利润的分配。根据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的界定,企业的净利润划分为经营活动利润和金融活动利润,经营利润包括毛利润、各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和属于经营活动的投资收益。金融活动利润包括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金融活动的资产减值损失和投资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反映的是经营业绩,金融损益是金融活动的成果。

三、改进前后对比

传统杜邦分析法和改进杜邦分析法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得出的结论是有差异的。具体区别是传统方法除了能有反映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指标外,不能反映出可持续发展能力、支付能力、经营活动盈利能力、金融活动盈利能力等能力,而改进后的指标可以将所有能力通过指标反映出来。

综上所述,传统杜邦分析法适用于业务单一、盈余简单的企业分析,对于投资多样化、盈余复杂的多元化企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持续增长能力可以引导经营主体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财务状况全面分析时,关注经营主体的持续增长能力,与现实增长率进行比对,分析深层次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使得企业可持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一致。分离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的杜邦分析法能更加有效地评价企业获利能力;分离两种活动不再将企业的获利能力简单地归为经营活动的效果,企业金融活动的贡献能力不容小觑,改善了评价效果。总的来说,做出变化后的方法在原来的体系上延伸了方法,使得分析者对公司的财务情况有一个特别宏观的了解,以指标的变化来完善经营主体的发展策略,将该方法变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分析工具,修改后的方法也更加客观、准确地体现经营主体各方面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新名,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唐桦.以权益净现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4.

[3]卢呈,林楚琪.杜邦分析法再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6(9).

[4]贺佳媛.杜邦分析法下的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以青岛海尔为例[J].商业会计,2016(12).

猜你喜欢

杜邦分析法盈利能力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浅析提高火电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措施
外部治理环境、公司特征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实证分析
杜邦分析法下的企业营运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