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018-06-08廖杨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模式

廖杨月

[提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企业如果要在这一阶段中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创新企业管理方式。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实现有效运用是必经之路。本文介绍虚拟人力资源的概念,描述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状况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从招聘虚拟、培训虚拟和薪酬虚拟等三个方面构建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項目来源: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创新创业校级项目(项目编号:cxcy2016131)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19日

2014年5月,习近平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第一次提及“新常态”。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而正是处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我国企业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以及创新驱动成为主导的经济现状,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此之前,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现了它的改革与创新,并逐渐向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又该何去何从?

一、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虚拟”的英文释义为“virtual”。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virtual”一词经常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报刊和杂志的标题中出现,它几乎已经成为了技术的代名词。计算机行业的相关技术行业文献中经常出现这个词,我们将其翻译成“虚拟”,如“虚拟内存器”、“虚拟现实”和“虚拟空间”等。

“虚拟”在计算机语言中的含义,简而言之是“虽然没有直接的物理表现或物理存在,但是却能够一样行之有效”。借助于“虚拟”在计算机中的概念,延伸到企业管理中,“虚拟”是指企业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借用企业之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专业性服务,来弥补自身的弱势资源及整合自身的强势资源,以增强对市场环境风云变幻的适应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方法。可以说,“虚拟”是强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种经营哲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随之走向虚拟化,而中外研究学者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事实上,他们下的定义都大致相同。根据Connell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种使员工在没有人力资源部的条件下输入、修改、获得信息的技术都被认为是虚拟的,这些技术包括:网络、数据库、局域网、浏览器、文件镜像和多媒体。Lepak和Snell则认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伙伴关系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组织获取、发展和筹划智力资本的一种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新构架。

在本文中,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组织为了有效实现自身的总体战略目标,在建立合作关系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帮助企业更好地获取、发展和筹划人力及物质资本的一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1、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自形成之初就离不开互联网的技术依托。正是由于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才创新了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而产生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

2、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它包括: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上的虚拟;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跨组织、跨地域的人力资源;推行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为目的的人力资源外包活动。

3、时间和空间的独立性。虚拟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短时间内迅速整合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来达到组织目标,使其能够发挥更强的自主性。

4、管理方式的柔性。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每个步骤的实现都充满灵活性,增强了适应性。例如,在招聘这一环节,就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选择网络招聘、广告招聘、校园招聘等不同方式。

5、注重伙伴关系的建立。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在完善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企业个体与组织外部多方面、全方位的伙伴关系网,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在较短时间内获取组织所需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状况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由于我国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还未发展成熟,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企业领导层也没有过多重视与运用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例如,我国的国有企业在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之初就开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招聘,当时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发现:在组织需要引进外部人才时,一般都是通过张贴海报、派发传单或者校园招聘等方式告知招聘信息,其结果是不仅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耗时耗力,招聘信息到达范围也明显不够深入。后来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开始利用电脑在一些网站上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由于网络特有的时效性和获取性,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很短时间内便收到了来自各个地方的简历,但此时又出现了另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简历的确通过短时间获得了,但后期的简历筛选以及组织笔试和面试不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吗?

相较于中国国有企业,西方企业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运用得更为得心应手。其主要原因是:电脑起源于西方,在一定程度上,西方的互联网技术比中国发展得快、更成熟,再加之其对人力资源更为关注,因此,西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并进行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以远在国有企业开始进行网络招聘之前,西方企业就开始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板块。例如,对于简历堆积如山的窘境,西方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将电子简历附在招聘信息的后面,使应聘者可以通过填写电子简历然后发送至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网站,再运用信息技术对大量简历进行初步筛选。在整个过程中,企业耗费了更少的人力和财力,并展现出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独有的魅力。

现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然而中国企业在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中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表现如下: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实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资金缺乏;企业内部缺乏创新型人才和高技术人员;整个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等。

三、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

现阶段,虽说中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才初露锋芒,但通过中西方企業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合理运用以及获得的有效成果,我们不难发现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管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一)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基本职能在本质上对于企业运营的影响甚微,所以许多公司便将这些职能移交给其他专业服务公司或个人顾问,这就相当于将其职能虚拟化了。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企业将部分基本职能外包给外部机构或顾问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推行核心业务,进而削减一些操作开支,从而有效控制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促进企业战略化人力资源管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企业开始利用网络研发各类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以期对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最终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网络化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合二为一,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的基础上,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冗杂的事务中抽身出来,去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发展战略。

(三)推动企业管理方式改革与创新。立足于企业战略要求和时代发展特点,企业实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促进其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优化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企业长远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运用取得的重大成果势必会辐射整个企业,便有利于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接受,继而就能够推动企业管理方法的创新。

四、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与应用

(一)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互联网技术自普及以来就受到了大众一致好评,其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寻求自身的发展必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员工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等来对组织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

1、招聘虚拟。随着企业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组织内部员工流动性和可替代性的持续增强,企业的招聘工作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员工招聘虚拟化已是大势所趋。招聘虚拟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外部中介机构在组织的委托下,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严格筛选,为企业提供较为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另一种是企业借助互联网在各类招聘网站(包括企业自身的官网)上登出“职位空缺”信息,以吸引人才参加面试。

2、培训虚拟。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企业内部的员工培训不外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请外部专业培训机构针对企业经营特点对员工进行统一培训;另一种则是培养企业内部的培训师以便更好地反复运用有效资源。如今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网络培训效率更高,也更为方便,而且门类齐全,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借助于网络技术,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随时与培训师保持跨地区交流,大大增加了培训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水平。

3、薪酬虚拟。一直以来,薪酬管理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对员工进行薪酬管理也是一项繁琐而艰巨的工作。不难发现,诸如工资的设计、核算与发放等都是人力资源部门最基础的业务,对公司的战略性发展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将这些工作交给组织外部的专营公司就成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的一种方式。这些专营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优质,来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由此,薪酬管理方式的虚拟化不仅能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还能促进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

(二)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运用。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结合了信息网络的快速高效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独特性与先进性,在新常态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合理配置物质和人才资本,它可以顺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虚拟化发展要求,将大量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实行外部化或员工自主化,企业便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这种创新而又未广泛普及的模式对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及实现企业的优化转型都是极具合理性的,其独特优势会在企业发展中展露无疑。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这个大背景下,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有效适应它并且从中获益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本文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在确定组织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可以首先通过互联网技术完成人才的甄选与录用,其次根据人才的不同特点进行线上或线下培训,最后依靠外部专营公司的力量对员工进行薪酬管理。在整个过程中,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紧密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特点,把握它的整体态势从招聘虚拟、培训虚拟和薪酬虚拟三个方面创新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且升华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顺应经济新常态,企业必定要逐步加大各方面的自主创新力度,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因此企业应当首先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力争在新常态下获取更大的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蔡雯.浅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3).

[2]吴丹,程俊杰.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及其趋势研究[J].知识经济,2007(12).

[3]何晓丽.组织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分析[J].管理与财富,2009(3).

[4]黄智铭,董雄报.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度评价[J].系统科学学报,2012.20(1).

[5]刘全.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

[6]孙英杰.浅析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J].东西南北:教育,2015.

[7]汪贤喆.浅析我们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J].商场现代化,2016(23).

[8]姚文通.习近平的“新常态”[J].现代领导,2014.

[9]祝欣.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J].读秀,2004.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模式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