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与创新

2018-06-07默秀红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5期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给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互联网+”思维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出发点。在介绍“互联网+”的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探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作者简介]默秀红(1970-),女,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工作,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组织与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5-0030-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以知识服务为宗旨的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图书馆如何积极谋划,创建出适应移动互联网和用户行为习惯的新型服务模式,重组业务流程,实现资源优化、跨界融合等图书馆服务发展新业态,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图书馆未来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互联网+”内涵和特征

(一)“互联网+”内涵

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中心,采取一整套网络信息化技术,例如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将资源信息扩散、应用在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凸显出信息数据流动性的过程。“互联网+”中的“+”不是加法,也不是合并同类项,而是互联网和各个产业部门或产业实体的深度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通过这种连接,产生反馈、互动和能量,最终出现大量能量反应的创新和融合。

(二)“互联网+”特征

“互联网+”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的6个特征。了解“互联网+”特征,便于全面透彻理解“互联网+”的精髓。跨界融合就是突破行业的局限,寻求各行各业的合作。过去传统工业的结构化模式,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乃至大数据技术的冲击下,正在被颠覆,而这种颠覆带来的结果就需要产业之间的融合,因此跨界融合思维会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适智慧”。“互联网+”的核心就是创新。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的就在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所有的发明创造也都是让产品更加人性化,尊重人性是“互联网+”發展的基本特征。自然生态本来就是开放的,“互联网+”的任务就是把原本各种制约创新的要素去除,事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终极目标。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互联网+”思维尚未真正建立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部分图书馆人受固有的传统和惯性思维的束缚较深,对“互联网+”知之不多,对“互联网+”没有正确认识,因而在工作中缺乏“互联网+”思维、无创新意识,不擅于利用“互联网+”来作精准分析和辅助决策。认为“互联网+”不过是流行一阵的热词而已,对“互联网+”存有不信任和不理会,对“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工作如何创新感到茫然。实际上互联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像空气、阳光、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

(二)图书馆面临大数据的技术挑战

21世纪,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和物联网等各种传播渠道,使得图书馆的信息总量迅猛增长,这种海量大数据的出现使得用户很难方便、精准地检索到所需的数据资料。因此,要满足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提高从大数据中挖掘、分析和萃取信息的技术和能力。图书馆在不断提升个性化服务过程中,需要满足用户的信息获取服务,还要开展“超越文献”需求的网络、人际信息分析,来持续跟踪用户所关注的信息,才能为用户定制高质量的知识服务,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分析海量数据以及潜在价值时,要求使用较高的数据库技术和专用的数据存储设备,但是目前多数图书馆的数据库等服务技术、功能和手段还不能满足对大数据进行处理的实践要求。

(三)“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的人才挑战

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要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随着图书馆研究对象的虚拟化,互联网的数据和信息成为图书馆科学研究的主要组成对象,这就要求馆员拥有更强的数字化交互式信息管理能力,对海量虚拟化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与管理,特别是数据和信息背后的深度知识挖掘以及整合等问题,都要求员工既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又要精通计算机软件使用和开发技术。目前,各高校图书馆这种复合型人才都相对匮乏,这也是高校图书馆转型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举措

(一)确立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图书馆要实现“互联网+”,必须先导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的核心思维是用户思维,这种思维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客户思维,是以注重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需求研究为基础,在各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数据分析来跟踪和把握用户,拉近用户距离,增加用户的参与动力,是充分尊重用户体验的一种用户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其“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多种科学技术的支撑下,高校图书馆在为社会经济服务、文化服务、教学和科研服务过程中,以新时代“用户思维”为导向,结合“互联网+”的跨界融合、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等基本特征,从根本上改变眼光,改变思考和学习方式,才是新时代做好“互联网+”图书馆服务的可行路径。“互联网+”思维方式的真正改变,应该是一种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是对传统业务的改造和重组,必须是深达骨髓的。

(二)创新图书采购模式

图书馆传统的采购方式主要是书目报式采购、Marc数据采购以及现场式采购三大模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强大技术的支撑下,高校图书馆需要革新原来的采购方式,将图书采购的供应链系统加入到云的应用中,实现图书馆、馆配商与出版机构数据信息的实时对接,实现上中下游三方的无阻碍线上互动。图书发行商、馆配商、出版社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现了信息对接和共享,这样读者就可以变成供应商的客户了,读者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求,扮演采访人员的角色来购置自己喜爱的图书。例如:长沙市图书馆在2010年开始与书店合作,开展“你的书我买单”活动,该活动就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云平台,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现场挑选自己喜欢的且不违背图书馆采选原则的图书,采购人员或书店现场就能进行查重、编目、录入、盖章和借阅等手续,实现了“现采即借可还”,读者看完可归还图书馆,图书所有权仍归长沙市图书馆所有。“你选我购”的采购方式,会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需求,让图书馆的“供”和读者的“需”真正地对接起来。这一新的图书采购方式是真正从读者的需求出发,按需定制。这样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提高了图书馆图书的利用率,这种用户高度参与的采购方式,会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迸发出新的活力。

(三)以数字终端为导向延伸图书馆服务

数字移动阅读在高校备受大学生读者喜爱,高校图书馆在做好传统阅读服务的基础上,要顺势而为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丰富数字资源类型,依托“互联网+”新技术,构建数字化图书馆阅读推广平台,如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来完善数字阅读推广服务。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很多图书馆推出数字阅读APP,读者自己可以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下载,从而实现在移动设备上阅讀海量藏书。图书馆在打造阅读推广平台过程中,可通过精心设计数字阅读栏目,为读者打造不同的数字阅读空间。在阅读内容上,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以大学生和教师为重点服务对象,一方面提供具有本馆专业知识特色的阅读资源,满足他们的学习和科研需求,提高读者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着重推荐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题材的文学佳作,也可提供历史、哲学、艺术等不同类别的学习内容,不断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在推送的形式上,应充分融合新媒体,提供包括移动阅读的文字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和交流互动等多种阅读推广形式,提高阅读效果。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馆员是图书馆的核心和灵魂,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是任何物质资源、财力资源都不能代替的,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员工是影响图书馆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馆员的地位还不是很高,很难吸引到有才能的高水平的IT人才,但是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不再是单一的纸质文献了,大数据正在逐渐成为图书馆工作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图书馆正在逐步从一个文献中心转向成为一个数据中心。对知识的管理和创新都离不开高素质的馆员,因此,图书馆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建设完善的培训体系,加强馆员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紧跟时代大潮,秉承“互联网+”的全新思维和理念,发扬互联网“平等、参与和分享”的精神,以融合与协同创新为主要目标,加强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挖掘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提供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和充满创新活力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微口网.马化腾首部著作《互联网+》;解读“互联网+”时代的六大特征[EB/OL].[2015-5-20].http://www.vccoo.com/v/986477.梁荣贤.“互联网+”浪潮下的“图书馆+”战略[J].图书馆学刊,2016(9):28-31.

[2]闰建,李瑞,刘萨娜.机遇、挑战与展望:‘互联网+”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创新[J].重庆理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76-81.

[3]吕亚娟,张兴.基于用户思维的“互联网+图书馆”发展转型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6(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