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发展研究

2018-06-05陶哲伦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利益

陶哲伦

摘要:如今,经济全球化是世界主流,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各国的联系不断加深,协商、沟通、对话、多元共识成为世界政治发展的主流趋势。全球格局的变化极大地突破了人们的地域意识,促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必须以整体观念看这个世界,以“世界公民”的身份思考问题。同时,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挑战与机遇都已跨越国家界限,对全球所有国家都造成影响,而它们的解决也己经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的界限,远非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能力可以实现的,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凝聚力量,携手共同解决。

关键词: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发展研究

一、序言

从人类拿起石块的那一刻起,人类就从动物中独立了出来。人类走过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路经封建社会,在漫长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历经了两次。战争的洗礼……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结合不同阶段的时代特点,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与转变。

进入21世纪,随着各国的独立解放,各国结合历史渊源与实际国情,也采取了不同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从各国发展情况来看,其中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各有利弊,而在现阶段,理想的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谋求全体人类的发展生存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以全世界的根本利益为基础,倡导突破狭隘的个人、地域和国家的界限,以国际国内人的生存境遇为根本出发点关注的是全人类的发展,主要是指以人类全体的共同利益为核心,国际间立良性互动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它包括涉及全人类的生命健康、生存安全、可持续发展等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根本利益。

二、古希腊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追溯到西方历史开源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应采取“哲学王”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并在《理想国》中提到“如果城邦三个阶级的任何一个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城邦就是公正的。”而这就意味着只要统治者统治,工人们工作,而奴隶们被奴役,国家就是正义的、理想的。这是荒谬的,柏拉图没有将正义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即“人人生来平等,无人享有特权”,而是把它看作以阶级关系为基础的整个国家的一种性能。这是对于个人作为自然人的属性的磨灭,也正是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深刻批判的极权主义。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不能以国家利益作为唯一标准。毕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太过狭隘,人类所应追求的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团体、一个国家抑或是一个联盟的利益。在当今多极化的世界,在大国间的博弈中,我们不能偏离追求人类共同利益这一基础。

三、现代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回到现代社会,从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联名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数名科学家建议实施曼哈顿计划;到在广岛、长崎投下的两枚原子弹所造成的巨大平民伤亡以及后续长达数十年的核污染;再到在冷战时期发表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在思想家与科学家们在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前后的深邃思考和思想转变中,他们希望能够唤醒公众,呼吁人类“记住你们的人性,忘掉其他”,展现了他们对于人类的前途命运的担忧及其社会责任感。时下,结合近来的国际问题及地区冲突,我们应采取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政治问题,防止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演变成核灾难。上到科学家,下到普通民众,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类意识到:这口“锅”还得人类自己背。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较而言,《共产党宣言》中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较为崇尚的社会制度,尽管它的构想与当今社会还有很大的距离,实现起来也有较大的难度。即,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同时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但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诸如此类的问题会一一解决。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发展在实践和思想方面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就是在古代历史条件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实践的产物。在世界史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實践是对古代帝国主义的解毒剂。在世界现代史上,在帝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制造的灾难面前,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欧盟为代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实践突飞猛进,为二战以后世界的和平繁荣奠定了基础。

基于此,我认为未来所构建的社会还有以下几点: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只呆在摇篮里,人类的足迹将会遍布太阳系、银河系,使未来星际旅行成为可能;科技技术的极大进步,基于网络或高于网络的新型平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便利;人类的道德水准和思想认识提高到极大境界,甚至不需要法律的约束,人不会追求一己私欲,人与人之间不会互相猜忌;科技技术共享,不再存在科技封锁,科技资源能源充分利用……

五、总结

立足当下,一个人,一个国家为实现本身的利益而损害他人、他国的利益,最终损害的依旧是自身的利益,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个国是一座孤岛,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国与国的关系也日益紧密国家的交往日益普遍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增进了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全球意识与合作意识,既立足本国的利益需求,又着眼于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各国在全球化的继续深入过程中应该增强协,调与合作,以取代冲突与对抗,平衡利益关系,使相关矛盾真正得到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为国际合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寻求本国利益,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到人类全体的共同利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组织模式的成长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版.

[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论文作者:李裙 指导教师:孟庆艳厂教授

[3]对《理想国》教育理念的批判性思考 作者:耿庆娟[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17-02

[4]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研究 姓名:冯建斌 导师姓名及职称:李敏副教授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爱的共同体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I Love You, Dear China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