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义对婚姻的影响

2018-06-05郑鹏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女性主义

郑鹏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寄予了作者的婚姻观念,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塑造了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与时人相比,伊丽莎白不仅敢于强调男女平等,还敢于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庸俗社会进行对抗。本文将具体探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义对婚姻的影响,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女性主义;婚姻

引言:

女性主义思想是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对女性独立起着重要作用。简·奥斯汀所处年代具有突出特征:男女发展不平衡,男尊女卑问题严重。奥斯汀是社会的反抗者,为了表达女性自我,她在《傲慢与偏见》中塑造了伊丽莎白这一女性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观念。伊丽莎白的思想直接决定了她对婚姻的态度,在她看来,婚姻是双方的平等选择,是爱人共建的产物。这一婚姻观念在当时掀起热潮,也对后人产生重要影响。

1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义特征

在简·奥斯汀所处年代,女性没有权利接受学校教育。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男女地位严重不平等。男性主导社会,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女性主导家庭,必须承担起所有家务,做好抚养子女的工作[1]。女性生来就是男性的附属品,以取悦男性作为最大的乐趣。如果男性不满,女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简·奥斯汀笔下的伊丽莎白与众不同,她自幼喜爱读书,有着较高的知识素养,逐渐养成了男女平等的意识。虽然伊丽莎白也没有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但她通过自学,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伊丽莎白有一位姐姐和两位妹妹,姐姐美貌绝伦,却内蕴不足;妹妹天真活泼,却愚蠢粗俗。伊麗莎白虽然没有动人的美貌,没有天真好动的可爱,却对万事万物保有热忱,有着自己的主见。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伊丽莎白的机敏。当达西邀请伊丽莎白与之共舞时,伊丽莎白大达西的思想进行了剖析,并直接指出自己不爱跳舞,保留了自己的尊严。达西是黄金单身汉,是时下普通女性的理想丈夫,但伊丽莎白却拒绝了达西的请求,没有落入传统女性的思想窠臼。

简·奥斯汀之所以描写这样一个女性形象,是想站在男女平等的视角上,对男权社会进行批判。与伊丽莎白不同,姐姐简美丽迷人,性格温顺,是男性梦寐以求的妻子。而伊丽莎白一心反抗,直接拒绝柯林斯先生的婚姻请求,否定了母亲的结婚提议。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对待婚姻时,伊丽莎白更加看重的爱情而不是资产[2]。通过塑造伊丽莎白这一女性形象,作者传达了女性独立的呼唤,突出了女性尊严的价值。

2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义与婚姻选择

伊丽莎白一共有四位姐妹,如何将自己的女儿全部嫁出去,成为班纳特太太的最大忧患问题。对《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整部小说都离不开婚姻这一主题。简·奥斯汀并不否认婚姻的价值,但她认为婚姻必须是平等的,男女双方必须具有爱情。

从某个角度来看,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义思想直接决定了其婚姻选择,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伊丽莎白拒绝了柯林斯先生的求婚;第二是伊丽莎白经过思想矛盾接受了达西的求婚。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比较低,女性的婚姻选择并不以自身想法作为转移,而是要完全取决于家庭安排。在外界看来,伊丽莎白的经济条件较差,与柯林斯先生缔结婚姻,可以解决遗产继承的问题。伊丽莎白冲破了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向社会习俗发起了挑战。她直截了当表达了自己对柯林斯先生的厌烦,从心出发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在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之后,好朋友夏洛蒂却答应了柯林斯的请求,屈服在现实社会的男权压迫下。从这里可以看出,伊丽莎白与朋友的处事方式完全不同,她追求的是自由与爱情,而朋友追求的是平淡与安稳[3]。

在经过强烈的思想矛盾后,伊丽莎白最终接受了达西的求婚,这也是她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在最初相识时,伊丽莎白对达西存在偏见,并指出了自己对达西的不满。直至最后与达西解除误会,伊丽莎白才开始正视达西的优点,让达西走进自己的内心。当时社会强调门当户对,伊丽莎白却没有在意这一社会准则。她心仪达西,便接受达西的好意,选择后半生与达西共对风雨。在婚姻这一天平上,达西的爱与伊丽莎白的爱是平等的,伊丽莎白的独立与机敏换来了达西的尊重。从这里可以看出,女性地位与男性地位等同,女性必须尊重自己,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结论:

综上所述,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伊丽莎白这一形象,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女性主义思想对婚姻观念产生影响:想要成就一段美好的婚姻,必须尊重女性地位,保留女性的尊严。

参考文献:

[1]温虎林,杨桂琴.伊丽莎白的"理想婚姻"与奥斯丁的"婚姻理想"——《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人物形象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59-60.

[2]杨桂琴.《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理想婚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43-144.

[3]徐冰冰.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夏洛特与伊丽莎白婚姻选择不同的必然性[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2):73-73.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