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封时刻

2018-06-05张海锋陈毓莹龙虎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8年4期
关键词:开河水文站河段

张海锋 陈毓莹 龙虎

2017年11月18日,黄河宁蒙河段流凌。

2017年12月4日,头道拐水文断面上游4公里处封冻。

2018年2月10日,黄河宁蒙河段长达852公里的河段冰封,大河敛气息声,顿失滔滔,冰成了河的主宰。

2018年3月18日,黄河全线冰融,两岸安澜。

至此,121天的2017—2018年度黄河凌汛期结束。其间,作为基础支撑的黄河水文人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顺利完成凌汛测报任务,向上级及地方防凌部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凌情信息。

周密部署:

冻融汛情蕴匠心

2017—2018年度凌汛期间,黄河流域气温总体呈两头偏高、中间偏低的态势。受气温波动的影响,年度稳定封开河历时较常年偏长,封冻段最大长度较常年偏长50余公里,且开河期槽蓄水量释放集中,其中头道拐站凌峰流量为2005年以来最大。2017—2018年度凌情与往年相比,较为特殊。

为应对凌汛期不同阶段出现的各种情况,黄委水文局及早进行了周密部署,强化担当意识,全面落实各级防凌责任制。严格按照黄河防总的要求,密切跟踪天气形势,强化预报会商分析,确保凌情信息准确上传下达。

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黄委水文局安排水情人员会同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宁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黄委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对宁蒙河段河道进行凌汛前实地查勘,进一步了解桥梁、险工等特殊河道情况,为迎战黄河凌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进入2017年11月份,黄河宁蒙河段气温骤降。黄委水文局开始滚动分析气温、水情、凌情特点,在重要预报发布节点多次组织气象、凌情会商。经过深入分析和会商研判,准确预报了宁蒙河段首凌日期、首封日期及各河道断面开河日期等重要凌情信息,为宁蒙河段防凌及调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其中,流凌预报预见期6天,误差0天;封河预报预见期7天,误差2天。

2018年2月初,春暖冰融。水文局再次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宁蒙河段凌情进行了查勘,并多次分析研判2月中下旬宁蒙河段气温变化趋势以及宁蒙河段开河发展形势,及时发布开河预报。负责凌情预测的水资源室主任刘吉峰自信地介绍说:“整个开河期,黄河各水文断面开河日期预报预见期最长达13天,误差为0天到1天。”

宁蒙水文水资源局编制的《黄河宁蒙河段冰情巡测任务书(试行)》和《黄河宁蒙河段冰情巡测技术规定(试行)》,对年度凌汛巡测工作进行了更为周全的安排。“今年,我们通过雷达水位计、无人机及监控系统对流凌密度进行了测算,对部分河段进行了重点巡测,不出所料,我们准确监测到了凌汛期的首封。”经历过34次凌汛的巡测队队长马振平说起来很是自豪。

这种自信与自豪,来自于一份份及时准确可靠的水情、凌情信息,来自于一个个黄河水文人蕴藏的匠心。

传承精神:

驻测巡测探冰情

巡測是凌汛期间获取水文要素信息的重要方式。为及时掌握黄河最新冰情发展动态,向上级防凌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凌情信息,在稳定封河期,巡测队员需要在固定观测断面量冰厚、测水深;在开河期,需要对开河界面上下游、易出现冰塞冰坝的河段、重要桥梁险工和薄弱堤段加大巡测范围和频次。

黄河防凌任务最繁重、最关键的宁蒙河段,河道复杂多变,滩地宽阔,沟渠纵横,但车辆无法到达主河道边。为了精确观测到凌情,巡测人员只能徒步在有时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中,穿越近3公里的滩地,加上测验时间,大多时候往返需要3个小时左右。

“从水文站首次观测到流凌开始,一直到宁蒙河段全线开河,每年我们要在外面跑4个月。”工作13年,10年在巡测队的王亚飞说,“封河关键期每天大概跑1000公里,有时候跑太远没法及时返回,会就近找个地方休整一晚,第二天继续巡测。”

2017年12月3日,头道拐附近流凌密度达封河标准,巡测队根据气温条件及经验判断可能在头道拐上游的什四份子险工封河,当晚便直接驻扎在什四份子附近的托克托县。晚上头道拐水文站测得水位明显降低,巡测队次日早晨6时准时出发赶往什四份子河段。当时寒风从冰面刮过,刺骨寒风中厚实的棉服好像失去了防寒保暖的作用,手指冻得难以屈伸。当冰块已经不再滑动,确定稳定封河之后,巡测队队员们立即将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资料和观测结果第一时间上报。此时已是下午2时。

在固定的水文站断面监测是获取凌情的另一种方式。巴彦高勒水文站地处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断面几乎连年封冻,冰情复杂。2018年1月2日晚,巴彦高勒水文站测验断面即将封冻,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谢学东组织技术科有关人员到一线检查指导。当夜气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河面上冷风肆虐,冰寒刺骨,测深杆刚出水面就挂上了一层冰,几条垂线测下来,杆子成了“冰棍”。测验人员不顾冻得发麻的手脚,一个个精神抖擞,互相鼓励,坚守在黄河岸边,在这个不眠之夜开展了4次流量测验,圆满完成了本年度该站封河测验任务。

2018年3月11日晚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的包头水文站,值班人员发现测验断面有稀疏流冰现象,流冰密度达十分之二,水位也在持续上涨。该站立即开展夜间流量测验,副站长高佳不畏艰险,在吊箱进行断面测量和夜明浮标投放的同时,实地施教,给站上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职工传授夜间测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历时4个月的凌汛期,在黄河水文一线传承的不仅有水文勘测技能,还有黄河水文精神。

能力提升:

科技测报添新翼

自2016年开始的黄河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工作,现在在各水文站已逐渐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一年多来,宁蒙河段的凌汛测报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其中,引进的多旋翼无人机,通过高空高清摄像、空中悬停、精确定位、实时图像传输等功能应用,可以在高空对河段冰情进行实时、大范围、高清晰、全方位观测拍照摄像,极大地提高了水文监测的效率。

“以前用再好的望远镜,也没办法这么直观地看到整个河道的情况,现在不用2组人员在两岸同步巡测,也不用冒着凌汛期进入滩地观测凌情遇涨水过快被围困的危险,既安全又高效,还节省人力物力,这真是巡测利器啊!”王亚飞一边小心翼翼地收起无人机,用小刷子刷去支架上的浮土,一边感慨道。

打冰机、便携式测深仪让冰厚测量省时省力。测站视频监控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和机关水情会商系统的建设让水情信息全面共享、畅通便捷。宁蒙水文水资源局机关水情会商室的显示屏24小时清晰显示着7个水文站的测验断面、基本水尺断面、气象蒸发场地、站院等全方位实时监控情况。相控阵ADCP+GPS+罗经系统、SSZ型超声波测深仪、电动铅鱼绞关的推广让水文测报更加精准高效。自动在线测流系统、自动报汛系统的投入生产让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凌汛测报的现代化自动化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些先进仪器的应用,使得获取更为海量的水文信息成为现实。

2017—2018年度凌汛期间,黄委水文局共接收黄河流域水情、凌情信息412万份,发布凌情动态121期,凌情预报6期,凌情通报13期,长、中、短期气温预报222期,径流预报19期,凌情周报17期,手机APP服务398期,巡测行程24700余公里,报送封开河形势图99期,完成宁蒙河段28个固定冰情巡测断面的冰厚水深测量工作,为黄河防凌和水库调度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开河水文站河段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
郭家屯水文站单断沙关系分析
草坝水文站两种蒸发器对比分析
禅意
韩府湾水文站报汛方案
小开河流淌出一条美丽生态带
破冰开河
浅析黄河河段维修养护施工工艺
防凌期宁蒙河段流量演进的分期分河段混合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