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利亚上空的那些“矛”与“盾”

2018-06-05杨慧君

太空探索 2018年6期
关键词:增程战斧巡航导弹

文/杨慧君

▲ 美国战斧巡航导弹

4 月 14 日,美英法三国以叙利亚“化武袭击”为由,在未经联合国授权和批准的情况下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等地发起了以空袭为主的军事行动。根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三国发射的 105枚导弹中有 75 枚被叙利亚的防空系统拦截。但美国军方却声称,所有导弹均成功命中目标。对此,外界无法判断争执双方孰对孰错。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天叙利亚上空上演了一场巡航导弹和空地导弹与老式防空系统的精彩对决。那么,美英法三国都发射了哪些导弹?它们都有何过人之处?叙利亚的防空系统性能如何?

新老“勇士”齐上阵

根据美国军方统计,美国、英国、法国的海空平台共发射了105枚巡航导弹和空地导弹。具体包括:美国海军舰艇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法国海军舰艇发射的海军型巡航导弹、美国B-1B轰炸机发射的增程型贾斯姆空地导弹。此外,还有法国战机发射的斯坎尔普巡航导弹,以及英国战机发射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战斧巡航导弹于1983年开始服役,在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中一战成名,成为美国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首选武器,具有打击成功率高、作战效果好、性能优异等特点。

优异的战绩和较高的效费比使美国患上了严重的战斧巡航导弹“依赖症”,逢战必用“战斧”。战斧巡航导弹也不负众望,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升级,“战斧”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即“战术战斧”。与前几代“战斧”相比,“战术战斧”在原有制导方式基础上引入了双向卫星数据链,可以在飞行中重新编程,还可在空中巡逻待机,作战使用效能和灵活性大大增强。

英法战机发射的“暴风前兆”和增程型斯坎耳普导弹,是两国联合研制的一款机载防区外发射巡航导弹的不同叫法。虽然作战经验不如“战斧”,但也毕竟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了,战场表现可圈可点。该导弹采用复合制导,射程超过300公里,是英法航空兵实施远程精确打击的主力武器。

▲ 美国增程型贾斯姆空地导弹

本次空袭中有两位战场“新兵”值得关注:法国海军舰艇发射的海军巡航导弹和美国B-1B轰炸机发射的增程型贾斯姆空地导弹,它们在叙利亚战场,上演了自己的“实战处女秀”。

法国的海军巡航导弹其实就是英法联合研制的斯坎耳普巡航导弹的改装型。与“斯坎耳普”相比,海军巡航导弹加装了一个大型的固体助推器,便于导弹垂直发射,还采用了内埋式的进气道,射程约1000公里。总的来看,海军巡航导弹外形上更像美国的“战斧”,因此也有“法版战斧”之称,具备突防能力强、海上昼夜全天候部署作战、防区外打击等特点。

▲ 法国斯坎耳普巡航导弹

▲ 美军宙斯盾舰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 机翼下悬挂的增程型贾斯姆空地导弹

增程型贾斯姆空地导弹也是首次用于实战。它是美军贾斯姆空地导弹的改进型,通过换装更省油的涡扇发动机和增加燃料等措施,射程达926公里。该导弹具备较强的隐身能力,雷达反射截面积比战斧巡航导弹低一个数量级,更难以探测。

坚强的老式防空系统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叙利亚防空武器装备以3种系统为主:S-125“涅瓦”、S-200“织女星”与“山毛榉M-2”,此外还包括至少一套铠甲-S1防空系统,它们有效击退了美英法的导弹袭击。其中,战绩最好的是铠甲-S1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拦截概率超过90%,而山毛榉M-2防空导弹系统的拦截概率则超过80%。

S-125“涅瓦”是一种用来对付中低空目标的全天候近程地空导弹,1961年首次公开出现。该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为2.5马赫,破片杀伤型战斗部重84千克,单枚导弹破片数量可达3670块,2发齐射杀伤概率95%。

S-200“织女星”为苏联第二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属于远程中、高空防空导弹。在2008年的俄格冲突中,格鲁吉亚的S-200还曾击落了一架执行侦察任务的俄军图-22M3逆火超音速轰炸机,足可见其防空威力。但叙利亚的S-200明显经过了升级和改装,尽管老旧,但威力却依然强大。

最新型多通道山毛榉-M2E防空系统最大的进步就是具备拦截掠地飞行的巡航导弹的能力。该系统可以对距离2.5公里~50公里的目标实施攻击,命中率在90%~95%之间。在巡航导弹抵达目标前,该系统还可以进行多次射击。

▲ 俄罗斯S-300V4反导系统

▲ 俄罗斯S-200防空导弹

▲ “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

铠甲-S1防空系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弹炮合一系统,装备有12枚地空导弹和2门30毫米口径的自动火炮,可同时发现并跟踪20个目标。该系统最独特之处,是能自动选择使用导弹还是高炮来摧毁目标。

此前誓言要“击落全部射向叙利亚的导弹”的俄罗斯防空部队一弹未发,除了各种警告外,全程就一直在忙着“数导弹”。这很可能是因为美英法发射的巡航导弹通过航路规划避开了部署S-400和S-300V4的基地,或者并未显示攻击俄基地的迹象。因此,并未出现外界媒体预测的S-400对阵战斧巡航导弹的巅峰之战。

▲ 俄罗斯山毛榉防空导弹

隐身智能化是方向

战后,交战双方各执一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外界很难分辨清楚具体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美英法不可能“每一发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否则就不会有叙利亚展示的被击毁的导弹残骸照片,美国也不会在叙利亚军方将两枚未爆炸导弹转交给俄罗斯后,强烈谴责并要求其归还。

▲ 俄罗斯铠甲-S1防空系统

▲ 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

其实,早在1999年的科索沃冲突期间,美军发射的435枚战斧巡航导弹就曾被只有上世纪80年代防空水平的南联盟军队打下238枚。

由此可见,巡航导弹并非完美无缺,其痼疾沉疴不容忽视。以战斧巡航导弹为例,飞行高度低、速度慢、严重依赖外部信息保障系统均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其实,飞行高度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较低的飞行高度有利于提高巡航导弹的突防能力。但5米~25公里的巡航飞行高度,恰恰处于大多数防空武器的有效拦截空域内。

另外,战斧巡航导弹飞行速度低,巡航速度仅为0.72马赫,而且只能按照预定航线飞行,一旦被发现,很有可能成为敌方防空武器牢牢锁定的移动靶子。

远程攻击时,巡航导弹对目标指示信息精度要求高。“战斧”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辅助惯性导航,末段采用红外成像匹配制导方式。由于自主导航能力的需求,对战场地理信息的保障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导弹就可能成为一个“迷路的孩子”,找不到预定攻击目标。

打铁还需自身硬。随着各国现代化防空水平的提高,巡航导弹提高自身突防能力和快速打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高超声速技术和广泛采用隐身技术,让对手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显然,智能化是现代巡航导弹追求的技术巅峰。未来巡航导弹应该能够实现从探测、跟踪、寻的、拦截到最后摧毁目标全过程的完全自主化。随着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发展,将极大推动巡航导弹智能化进程。

未来巡航导弹将进一步增加射程,提高命中精度,缩短任务规划时间,增强打击目标选择能力,提高突防能力,朝着体系化、通用化、多用化、平台化的发展方向发展。

今后的局部战争中,防空与反防空,仍然是战场的主流形态;矛与盾的斗争,还将长时间延续下去。

猜你喜欢

增程战斧巡航导弹
韩军方称朝鲜发射巡航导弹
美陆军授予动力系统公司无人机与巡航导弹防御系统合同
THAAD增程型拦截弹预测制导方法
美新“战斧”巡航导弹战力几何
战斧数到5
战斧牛排
SF5
俄成功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SF5
瑞特思Q2增程版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