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人群外周血幼稚粒细胞的检测及分析

2018-06-04张润玲

检验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显微镜血常规粒细胞

马 芬, 张润玲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7)

血常规检验最传统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近年来,随着血液分析仪的不断发展,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血常规检验已经从最初的手工法,进入到目前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检测,不仅加快了检测速度,提高了检测的精密度及准确度,也给血常规检测拓展了诸多新的参数,进一步拓展了血常规的临床应用价值,幼稚粒细胞比例(immature granulocyte percentage,IG%)就是这些新参数中的一项。为了更好地了解幼稚粒细胞(immature granulocyte,IG)在不同正常人群外周血中存在的状况,以便为临床医生准确地判断受检者的真实情况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我们选择先进仪器检测结合涂片染色后显微镜下直接白细胞分类计数,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6年4月来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的体检儿童(2~6岁)、体检成人(18~45岁)及产检孕妇的血常规标本,从中挑选出经检查健康、临床无影响IG%检测疾病的受检者标本共计6 014份,其中正常儿童组标本4 920份,正常成人组(孕妇除外)标本448份,孕妇组标本646份。

1.2 仪器与试剂

1.2.1 仪器 SYSMEX XN系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日本Sysmex公司),OLYMPUS CX21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1.2.2 试剂 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原装配套试剂、瑞-吉氏染液(珠海贝索公司)。

1.3 检测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1~2 mL,上机进行血常规分析,记录各标本仪器检测的IG%,分别统计不同组别、不同性别外周血IG%超出正常参考区间[1-2]的例数,并计算占其百分比;所有IG%超出正常参考区间的标本制作血膜片,瑞-吉氏染色,显微镜读片验证并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本研究以下所指检出率均以显微镜复片IG为阳性的例数计算。

1.4 参考区间

IG%参考区间男性为<0.5%,女性为<0.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IG%超出正常参考区间的检出例数与本实验组总标本数的比值定为检出率,仪器共检出IG%超出正常参考区间标本458例,全部推制血膜片后,用瑞-吉氏染液染色后,显微镜下复片。见表1。

当IG%>1.0%时,仪器检测与显微镜复片符合率逐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所以当IG%>1.0%时,可直接采用仪器检测数据。

正常儿童组及正常成人组外周血IG检出率与正常参考区间比对,IG检出率非常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此参考区间适合正常儿童及成年人(孕妇除外),IG%检出率在相同年龄组的不同性别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孕妇组外周血IG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整个孕期,孕妇外周血IG检出率逐步升高,特别在孕中、晚期IG检出率明显升高,直至生产前期。见表3。

与现有IG%参考区间相比,孕妇外周血IG%升高大部分为轻度升高,约90.7%的孕妇外周血IG%<2.0%。见表4。

表1 不同IG%标本仪器检测与显微镜复片阳性例数的比对

表2 外周血IG%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

表3 外周血IG检出率与孕周的关系

表4 外周血IG%与孕周的关系

3 讨论

IG包括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外周血如果出现IG,重要的潜在信息是骨髓造血功能破坏、髓血屏障破坏、出现髓外造血。IG%检测可用于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的监测,还可用于临床诊断或辅助诊断炎症患者或败血症患者及此类患者的疗效观察。

外周血出现IG能对血液病的诊断提供线索[3-4]。有文献报道IG%对感染、败血症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5]。因此,准确界定IG%参考区间非常重要。本研究明确了现有的IG%参考区间,对于不同年龄段、 不同性别的正常人群确实是适用的,但孕妇除外。

从上述观点中可以看出,外周血IG的检出意味着机体有炎症反应,甚至有可能是造血系统出现恶性病变,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在孕妇这一特殊人群中,IG的检出率非常高,可达36.69%,且随着孕周增加,检出率也随之升高。

妊娠期间,定期检查能连续观察、了解不同阶段胎儿发育和孕妇身体变化的情况,所以孕妇需要做定期的产检来确定胎儿发育和自身的健康,从而保证安全的分娩。但在孕期,孕妇全身器官为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出现了一系列生理变化,而这些生理变化会导致孕妇在各种检测指标上与正常非孕妇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也包括外周血白细胞的一些参数变化[6]。

正常胎盘并非是完善的、细胞透不过的屏障,在人类正常妊娠中,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中的胎儿血量估计是0.1~0.3 mL,孕妇血中胎儿细胞的主要类型包括滋养叶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有核红细胞等[7]。此前对于孕妇外周血有核红细胞的检测及分离,以及有核红细胞对于无创性产前诊断的可行性研究较多[8],也有对外周血有核红细胞数量与孕周关系的相关报道[9],但对于孕妇外周血IG的出现及其是否与孕周有相关性的研究较少,如果只是单纯的以正常非孕期妇女的参考区间去衡量孕妇的检测指标,势必造成孕妇一些不必要的担心和恐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孕妇这一特殊人群不能简单地用常用的参考区间去衡量,需要确定一个适用于孕妇的IG%参考区间,以正确评估孕妇在孕期的身体机能及状态,方能避免临床医生的误判及孕妇不必要的担心。

本研究由于时间有限,未对同一孕妇在孕期的不同时间段及其产后外周血中IG%的变化作追踪调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正常孕妇IG%在2%以内,但由于此次实验IG%分组间距过大,不适合做正常参考区间统计,这部分工作将在下一步研究中作更详细的分析,期待能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可信、可行的检验数据。

[1]江虹,曾婷婷,刘怡玲,等. 未成熟粒细胞检测的评估及参考范围的建立[J]. 检验医学,2010,25(3):171-175.

[2]PEKELHARING J M, HAUSS O,JONGE R DE et al. Haematology reference intervals for established and novel parameters in healthy adults[J]. Sysmex J Inter,2010,20(1):1-9.

[3]漆晓玲,刘翔. 血液常规检测幼稚粒细胞的临床价值评价[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8(11):57.

[4]路卯,包旭光,王晋霞. 血液常规检测幼稚粒细胞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2):2809-2810.

[5]王乐见, 史春娟, 李飞,等. 未成熟粒细胞旗标对败血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2015,30(3):238-239.

[6]石艳艳,罗红权,李宁,等. 正常妊娠妇女不同孕期血常规参数变化的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7):2442-2443.

[7]陈春林,宋小磊,余艳红,等.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4):276-279.

[8]郑桂琴,聂李平,巫世娟,等. 孕妇外周血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与FISH分析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58-4459.

[9]郭帅帅,佟丹,蒋丽.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目与孕周关系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08,29(18):195-196.

猜你喜欢

显微镜血常规粒细胞
《用显微镜看大象》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血常规解读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显微镜下看沙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