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运算 大道理

2018-06-03吕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笔算加减法例题

吕琳

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运算教学显得比较简单,通过反复操练似乎就可以达到又快又准的要求,所以被戏称为“小运算”。然而,运算知识作为数学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学科素养,比如数学关键能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活动经验,小运算可谓是包含 “大道理”。

在实际运算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因小失大”的问题,即关注了运算的正确率,却忽略了运算教学中蕴含的“抽象——推理——建模”的数学思想方法,忽视了运算中包含的运算能力、数感、符号意识等数学学科素养。

为了避免出现这些情况,江汉区编制了《运算教学知识包》。这次编制由江汉区数学教研员段娟老师组织,大兴路小学、大兴第一实验小学、红领巾小学、红领巾国际学校、辅仁小学、北湖小学共同研制、整理完成。

目前,《运算教学知识包》的内容涵盖了小学第一学段“数运算教学”的所有例题,包括运算教学单元、例题知识点、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数学思想、活动经验等内容。

在《运算教学知识包》中,“核心知识”部分关注了算理和算法的关系——算理是算法的依据,算法是算理的可操作化;在“关键能力”“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部分着重提示了各个运算知识点所对应的运算能力,以及符号意识、数感等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点。指导教师们在使用《运算教学知识包》的过程中,不但引导学生学会运算,还能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形成数学思想方法,将运算教学从“双基”扩展到“四基”,体现运算教学在培养学科素养中的价值。

基于以上编写思路,《运算教学知识包》采用了例题表格呈现、单元整体构建、年段系统思考的编排方式。

例题表格呈现

《运算教学知识包》将第一学段“数运算教学”中,所有例题涉及的运算知识点、数学能力、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以表格的方式呈现,以便通过比较,发现知识和方法之间的联系。

将知识包中“20以内加法”“百以内的加法”和“万以内的加法”所呈现的表格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20以内的加法,是根据十进制计数法和位置值原则,运用“凑十法”进行运算;百以内的加法运算是在“凑十法”的基础上,个位上相加满十;万以内的加法仍然以十进制计数法和位置值为原则,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加法运算都是基于十进制计数法和位置值原则,运算本质上有相同之处,又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明确了整数加法的原则和运算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满十进一的方法进行迁移,逐步掌握迁移类推的方法,最后建立加法运算的数学模型。

利用例题表格呈现的方式可以通过对比发现四则运算的异同点。我们将第一学段的加法运算、减法运算和乘法运算的表格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进位加法要满十进一,退位减法要退一当十,乘法运算中要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可见,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运算都是以十进制计数法为原则,只是运用方式有所不同。比较了四则运算,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提示学生发现四则运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抽象出四则运算之间的联系,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运算的推理和建模。

《运算教学知识包》提示我们,要用一目了然的方式,把类似的、有联系的运算知识进行比较,发现知识之间的异同点,在教学中关注四则运算的联系和区别,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把新知识纳入到知识结构中,最终建立数学模型,提高思维的质量和速度。

单元整体构建

《运算教学知识包》的编写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进行观察,注意沟通同类计算中口算、估算、笔算和简便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对不同的运算方式进行整体把握,进行有机融合。

例如:三年级上册《万以内加减法(二)》。

单元例1是不进位加法271+122,学生都能正确进行口算。教材提出笔算,让学生体会到“笔算其实就是把口算的过程加以记录”。

根据这个思路,在接下来学习的“不连续进位加法”“连续进位加法”例题中,知识包在“算法”部分反复体现例2、例3与例1在笔算竖式方面的联系,在“数学思想”部分,提示教师运用“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了解口算和笔算的关系。

这个单元的例4安排了558+225+166,教材呈现了三位数笔算,也呈现了把这些三位数估成整十整百数560+230+170的运算。在口算560+230+170的过程中,又进行了简便运算:先算230+170,再算400+560,呈现了凑成整百数的简便运算。也就是说,教材体现了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运算方式的思维方法。

因此,例4的“算理”和“算法”都是以前面3个例题为基础的,尤其在“算法”部分体现了前面例题中笔算、估算、口算和简便计算的方法,以及这几种运算方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知识包明确呈现各个运算单元的整体架构,帮助教师发现笔算、估算、口算和简便计算互相转化的关系,从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灵活选择运算方法,充分运用数感提升思维的敏捷度。

《运算教学知识包》提示我们,要在具体情境中,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各种运算方式的意义和价值,在运算中提升数感,然后运用数感作出自觉地判断和灵活地选择,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

年段系统思考

《运算教学知识包》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各个知识点与以往的知识之间联系,以及对后续学习起到的铺垫作用,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知识联系,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例如:一年级上学期《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这个单元算法多样化体现得非常明显。

例1:3+2的运算,可以点数、顺着数。在例2:5-3的运算中可以倒着数,可以用数的分与合进行运算,也可以想加算减。知识包在编制这个单元时,就是将1~5的运算教学和6~10 的运算联系起来,进行系统思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的“活动经验”部分强调了算法多样化,以及在具体情境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运算,为6~10的加减运算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1~5的加减法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加1个的时候,顺着数是最简单的;“大数+小数”的时候,运用数的组成算得最快。在接下来关于10的计算中,就可以让学生以此类推,选择顺着数的方式运算9+1,选择用数的组成来解决4+6的问题。

所以,以《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算法多样化”和“具体情境下选择合适运算方法”为基础,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的“算理”“算法”和“关键能力”部分就出现《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思想”部分则提出“推理”的思想。编写知识包提示老师们在教学中不但要“回望过去”,还要“展望未来”,要提示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提高合情推理的能力。

《运算教学知识包》提示我们,系统思考运算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建立运算知识结构,运用迁移等数学方法進行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运算就是具体的推理”,为学生灵活地、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更多可能。

总体来说,本次知识包采用了例题表格呈现、单元整体构建、年段系统思考的编制方式,说明运算教学中应该注意知识沟通、融合渗透、灵活运用的原则。编写《运算教学知识包》,就是希望教师们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改变单纯关注知识的传统模式,形成整体构建、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将关注点从单纯的运算知识过渡到运算能力、数感、推理、建模等数学学科素养上,最终达到在运算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和落实数学学科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笔算加减法例题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口算 笔算 估算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加减法的由来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