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上桑葚红

2018-05-30宫凤华

湛江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桑葚桑树

◎ 宫凤华

《诗经》云: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采桑女悠闲轻盈,霞光下相伴回家。采桑葚和采薇采葛一样,弥漫着浪漫的风情和古雅的意蕴。

又到了桑葚甜桑葚酸的季节了,我总忆起老家门前的桑葚树,以及采摘桑葚时的浪漫场景。桑葚,犹如江南小巷里的古装女子,撑着一把油纸伞袅袅婷婷走来,于初夏时节里显得格外的夺目与鲜艳。

桑叶似丹青妙手挥毫时不慎泼洒的墨渍,洇在春风里,化作了一团氤氲朦胧的绿云。桑树皮呈灰褐色,间以白斑纹,枝杈纵横,树姿壮健。夕阳下,桑树沐着余晖,倒映在清亮的河水中,如一幅色调明快的水彩画。

桑葚们饱吸日精月华,粒粒晶莹饱满、玲珑剔透。淡青、绛红、浅紫、酱紫,表面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绒毛,阳光映衬下泛生一团团金色的光晕。桑间滴落的鸟鸣,清灵流动,大珠小珠落玉盘。夕光濡染,桑树沐着余晖,倒映在清澄河水中,如吴冠中的清淡水墨。

乡下孩子擅长爬树。朝手心啐一口唾沫,抱着树干,双手交错攀爬,双脚用劲蹬踩。爬到树腰,双腿叉在枝桠间,开始挑熟透的桑葚摘。捏着一粒紫黑色的桑葚,轻轻一吮,艳红的果汁立时染满嘴唇,酸涩清甜的滋味令人陶醉。那酸甜交融的味道堪称绝配,既汁水横流,生津止渴,又隽永绵长,回味无穷,爆浆的果汁让味蕾陷入鲜美的沼泽中。

大家不停地挑摘,准确地丢进树下女伴们的竹篮里。桑葚儿连同桑叶簌簌地往下落,地上一片狼藉。有时只见绿叶飘落,不见桑葚儿下来,她们就使劲地抽,轻轻地拣,慢慢地嚼,一脸的惬意。那种感觉真可谓“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而眼前所见的则是“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了。

大家有时连洗也不洗,就把摘来的桑葚塞进嘴里。半青半紫的桑葚嚼起来酸溜溜的。熟透的桑葚,一咬,津液四溢,嘴角满是红紫,如涂了口红,手上也是乌紫乌紫的,如染坊的伙计。

时光变迁,而今徜徉于村庄,很难觅见桑树的倩影,如同草屋、炊烟一样,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可我心中的桑葚情结却丝毫不减。桑与麻远古时代就是家园与农事的象征,“惟桑与梓,必恭敬之”。

桑葚也从古籍中溢出几缕清凉的绿光: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晋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多么淳朴恬淡的归隐生活;唐代司空图《虚中寄华山》“黍苗侵野径,桑椹污闲庭”再现桑葚无人采摘,委身污泥的凄切;宋代陆游《初夏道中》“桑间葚熟麦齐腰,莺语惺惺野雉骄”渲染了一种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清代叶申芗《阮郎归》“翠珠三变画难描,果果珠满苞”将桑葚写得惟妙惟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采桑女的曼妙腰肢和妖娆身影,呼应着古拙柔美的桑树。古朴浩荡的历史,因此变得温润绵软。故宫博物院藏《宴乐铜壶》和成都百花潭出土的《画像铜壶》青铜器,上面都有采桑图。采桑女曼妙的腰肢,呼应着古拙柔美的桑树。梵高的画作《桑树》中,繁茂的枝叶,既像女人烫过又染成红色的头发,又像一个燃烧的大火炬。让人感受到烈日下的桑树充满了生机,洋溢着生命的芬芳。

在我国古代,桑葚被称为是“神仙上药”,认为吃了会“长生不老”。清代汪灏《广群芳圃》里记载:“始皇闻鬼谷子先生言,故遣徐福人海求金菜玉蔬并一寸葚”。桑葚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既可洗净直接鲜食又可略蒸后晒干食用,还可配合其他药物一起调配食用。可以与红枣、首乌、桂圆、女贞子、枸杞子等一同调配药膳,如桑葚桂圆膏、桑葚枣仁汤、桑葚枸杞饮等。

若把桑葚洗净捣碎放入坛罐中,加糖密封,可酿成桑葚酒。还可把桑葚晒成桑葚干,作为可口的零食。用桑葚和冰糖熬成果酱,涂在面包或蛋糕上吃,满嘴的芬芳甘甜。南方粤菜馆里有一道菜,新鸡伴桑葚清蒸,果香及甘酸滋味也被一同渗入,嫩滑腴美的鸡肉,嚼起来颇具乡野气息。清雅情趣,犹如芸娘天泉烹茶,香韵尤绝。她的灵魂在月光下散发出清静的香气。

桑葚红紫时,我总想起故乡罗敷一样淳朴又不失妩媚的采桑女。“女执懿筐,爰求柔桑。”杲杲春阳下,她们脸膛紫中透红,蝶般翩跹在绿意沸腾的桑树间,如一幅色调明快的水彩画。

有桑葚的村庄才是丰盈的村庄,有桑葚的童年才是温馨的童年。桑葚的滋味浸入我们的骨髓,甜的是恬淡平和的乡村生活,酸的是远去的迢迢光阴和心中的缕缕乡愁。

猜你喜欢

桑葚桑树
桑树下的快乐
桑葚治病小验方
桑葚染红的夏天
桑树?童年
采桑葚
我的小桑树
桑葚干能解酒吗
古桑园里摘桑葚
打伞的人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