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口病100例检测结果分析

2018-05-29庞冲敏杨兴林熊金凤屠大鹏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检验科贵州550004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口病白细胞

庞冲敏,杨兴林,熊金凤,王 燕,屠大鹏(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检验科,贵州550004)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甚至会导致死亡。该病具有播散快、流行性强等特点,可在短时间内造成规模流行。近年来,手足口病已在中国多个省份频发,每次流行均有死亡患者产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父母的关注。为更好地协助临床医生对手足口病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现对本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本院2016年5—10月收治的体温高于39℃的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4~66个月,中位年龄22.12个月。临床诊断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修订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采用日本sysmex公司XT10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器,有效期内配套试剂及质控;采用迈瑞公司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效期内配套试剂及质控;采用罗氏Cobas z480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试剂由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期内试剂及质控。

1.2.2 检测方法 每例患儿分别抽取静脉血2管,第一管抽取静脉血2 mL,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混匀抗凝,后采用日本sysmex公司XT10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第二管抽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迈瑞公司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每例患儿无菌操作取肛拭子1管,采用罗氏Cobas z48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

1.2.3 参考区间 儿童白细胞计数参考区间:8×109L-1~10×109L-1;儿童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中性粒细胞为50%~70%,嗜酸性粒细胞为0.5%~5.0%,嗜碱性粒细胞为0%~7%,淋巴细胞为20%~40%,单核细胞为1%~8%[1];儿童 C 反应蛋白测定范围:0.068~8.200 mg/L;血糖参考范围:3.9~6.1 mmol/L[2]。

2 结 果

大多数手足口病的患儿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高于参考区间;少数患儿中性粒细胞和血糖高于参考区间;本地区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结果以肠道病毒通用型(EV)为主,其次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A组16型(CoxA16)。

2.1 手足口病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白细胞计数高于 10×109L-1者 51例(51.0%),低于 8×109L-1者 34例(34.0%),8×109L-1~10×109L-1者15例(15.0%);中性粒细胞分类数高于70% 者 14例(14.0%),低于 50% 者 46例(46.0%),50%~70%者40例(40.0%);淋巴细胞分类数高于40%者 71例(71.0%),低于 20% 者 8例(8.0%),20%~40%者21例(21.0%)。

2.2 手足口病患儿部分生化结果 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C反应蛋白高于8.200 mg/L者87例(87.0%),低于0.068 mg/L者4例(4.0%),0.068~8.200 mg/L者9例(9.0%);血糖高于 6.1 mmol/L者 14例(14.0%),低于3.9 mmol/L者 7例(7.0%),3.9~6.1 mmol/L者 77例(77.0%)。

2.3 手足口病患儿核酸检测结果 见表1。

表1 100例手足口病患者核酸分析结果

3 讨 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的患儿大多数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 d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患儿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患儿可留有后遗症。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早期识别要点:(1)持续高热不退;(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3)呼吸、心率增快;(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5)高血压;(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7)高血糖。

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糖、C反应蛋白检测作为普通的检测项目,不需要昂贵仪器,一般实验室即能完成检测,但这些检测项目结果对手足口重症的早期识别不可缺少。能引起白细胞增高的原因较多,但急性感染为白细胞病理性增高的最常见原因。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是急性感染中的一类。机体在严重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伴明显的核左移及毒性变化[3]。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版指出,非重症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本研究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白细胞高于10×109L-1者占51%,中性粒细胞高于70%者占14%,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修订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版)略有差异,可能与该组患儿体温高于39℃及患儿合并感染有关。血糖水平主要靠激素调节,但多种病理因素(如颅脑损伤、呕吐、腹泻、高热、麻醉、感染、毒血症、胰腺炎、胰腺癌)等也会引起血糖水平的变化[4]。本研究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血糖高于6.1 mmol/L者占14%,可能与患儿高热、病毒感染及应激状态等引起的血糖水平增高有关。本研究100例患儿中大部分是非重症患儿,少数是重症患儿,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修订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版)中所述的重症手足口患儿血糖增高描述相同。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指标,其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性反应、外科手术、肿瘤浸润时迅速地升高[5]。本研究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C反应蛋白高于8.2 mg/L者占87%,与诊疗指南“C反应蛋白一般不升高”的描述有差异,这可能与患儿都是体温高于39℃且合并感染有关。本研究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EV阳性占65%,阴性占35%;EV71阳性占14%,阴性占86%,CoxA16阳性占3%,阴性占97%。本地区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结果以肠道病毒通用型(EV)为主,其次是 EV71、CoxA16,这与贵州此前相关报道结果相符[6-8]。

临床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糖、C反应蛋白的检验结果可以协助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手足口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核酸分析可确诊手足口病并进行核酸分型。上述多项检验方法联合运用,有助于临床及时区分重症患儿与非重症患儿,让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高患儿生存率,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下册)[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85-268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24-1032.

[3]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1-52.

[4]府伟灵,徐克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0-31.

[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2012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临床医学检验与技术(中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26-327.

[6]阎岩,王定明,胡静,等.贵州省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3):370-371.

[7]李家伟,舒莎,袁茂阳,等.2009年贵阳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24):3826-3829.

[8]杨兴林,李丽,熊金凤,等.2011年贵阳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164-166.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口病白细胞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白细胞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