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南充:“四项扶贫基金”助推脱贫攻坚

2018-05-28蒲洋李松柏

当代农村财经 2018年4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

蒲洋 李松柏

摘要: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为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立足全市脱贫攻坚实际,组建了教育扶贫基金、卫生扶贫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四项扶贫基金”,从制度层面丰富和完善了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为生活特别困难和产业发展启动难的贫困群众点亮了同步小康新希望。本文介绍了南充市探索组建“四项扶贫基金”在基金筹集、使用、管理等工作中取得成功经验,有力助推了全市脱贫攻坚,成效十分显著。

关键词:扶贫基金;脱贫攻坚;取得成效

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立足全市脱贫攻坚实际,组建了教育扶贫基金、卫生扶贫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四项扶贫基金”,从制度层面丰富和完善了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为生活特别困难和产业发展启动难的贫困群众点亮了同步小康新希望。目前,全市“四项扶贫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等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助推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筹资金“三管齐下”,行动迅速、组建快速

资金筹集是建立扶贫基金的前提。南充市精准对接上级要求,多向发力筹集资金,在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当月就全面完成基金组建,并正式投入运行。截至目前,全市“四项扶贫基金”总规模已达10.1亿元,其中,教育扶贫基金4736万元、卫生扶贫基金4634万元、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6.49亿元,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2.68亿元,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是坚持财政投入主渠道。将财政投入作为组建扶贫基金的主要来源,在省级安排的基础上,南充市本级专项安排3900万元,9县(市、区)按教育、卫生基金分别不低于50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每个贫困村不低于50万元,小额信贷分险基金根据贷款需求足额补充的要求,及时调拨资金,做大基金规模。

二是坚持资金整合强支撑。将涉农资金作为组建扶贫基金的重要支撑,坚持“规划引领、分步实施,统筹整合、集中审批,精准使用、突出效益,强化监管、权责匹配”的原则,打破行业界限、部门分割,统筹项目安排,建立“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整合机制,扎实开展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整合投入产业扶持基金和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分别达1.33亿元、0.83亿元。

三是坚持社会投入作补充。将多元投入作为组建扶贫基金的有益补充,在形成市、县(市、区)财政定期投、整合资金投、回收基金及增值收益投入等长效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基金捐赠活动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本地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以及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为基金注资造血,确保基金池子有来水,能够长期稳定保值增值。截至目前,“四项扶贫基金”共筹集社会捐赠资金183万元。

二、抓使用“三位一體”,精准识别、精准投放

资金使用是发挥扶贫基金作用的关键。南充市把财政扶贫政策补充效应发挥到最细小单元,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特殊支撑作用,切实解决脱贫奔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贫困群众看病就医和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特殊困难,得到了基层干部和困难群众的普遍拥护。

一是投放对象精准识别。重点把控基金申报、评议、审核、拨付四个环节,确保政策执行公开透明、基金使用精准投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教育扶贫基金2462万元、救助贫困人口3.32万人,发放卫生扶贫基金863万元、救助贫困人口8388人,无息借出产业扶持基金3.39亿元,帮助5万余家贫困户和1290个贫困村走上产业脱贫路,扶贫小额信贷规模达20.36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0.48万人。

二是投放范围精准把控。准确把握“补政策短板、解个性难题、起兜底作用”的政策定位,严格界定“四项扶贫基金”使用范围,对不同困难程度的贫困户在政策范围内差别化对待,有效避免吃“大锅饭”和搞“一刀切”。 如阆中市去年一季度增加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700万元,带动1130家贫困户直接参与产业扶贫。

三是投放模式精准创新。主动探索扶贫基金使用机制,积极推行“主体带动、村社主导、自主经营”三大模式,确保扶贫基金用在“刀刃”上,产生最大撬动效应。主体带动模式是指,在产业发展基础好、技术力量有保障的贫困村,鼓励贫困户将产业发展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或农民专合社),实行“收益保底、按股分红”。同时,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入产业园区务工,保障长期收益;村社主导模式是指,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贫困户以土地、产业扶持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等持股入社分红,村集体共建共管和统一经营,并在年收益中提取公益基金用于扶持贫困户和防范市场风险;自主经营模式是指,针对有劳动能力和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户,鼓励其自主创业脱贫。如蓬安县杨家镇伏岭村成立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利用产业扶持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养殖黑山羊,采取“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建立脱贫奔康长效机制,农户实行托养,合作社按保底价回收山羊,带动54家贫困户年户均增收7500元以上。

三、强管理“三向发力”,规范使用、公开运行

“四项扶贫基金”精准对接了扶贫开发最急需求,有效弥补脱贫攻坚最大短板。南充市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摆在最突出位置,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切实加强扶贫基金管理,确保“四项扶贫基金”发挥最大效应,推动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健全制度推进规范运行。坚持靠制度管事、按制度办事,结合全市实际制定出台四项基金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基金用途、管理方式和使用范围,确保基金安全高效使用。如嘉陵区详细列出贫困村享受政策对象、条件及标准等内容清单,逐项落实联系责任人和政策执行部门,实行清单管理制。

二是部门联动推进公开运行。坚持分工协作、统筹联动,在市、县(市、区)两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把脉基金管理使用的具体问题,及时化解潜在风险。财政、教育、卫生、扶贫等部门和金融机构通力配合,共同推进基金组建、使用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宣传部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群众关注度高的市内各级主流媒体,开辟专题栏目重点宣传。县(市、区)在乡镇、贫困村政务公开栏连续宣传,将政策解读作为农民夜校的教学内容,确保“四项扶贫基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是跟踪督办推进高效运行。南充市坚持挂图作战、挂责问效,将“四项扶贫基金”管理使用情况纳入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范畴,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市、县(市、区)两级组成专门督查组,不定期深入贫困乡镇村社明察暗访,跟踪了解基金使用情况,特别指导产业扶持基金合理使用,务求真正发挥实效。如仪陇县赛金镇潮水坝、郑家湾和柏垭子3个村,依托中国海升集团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引领1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产业扶持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资金90万元入股园区建设,实现抱团增收脱贫,贫困户去年人均分红850元以上。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财政局农业科)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作用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之浅见
脱贫攻坚战中媒体的职责与使命
关于溆浦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