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018-05-26周瑾

东方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前润物无声诵读

周瑾

摘要:本文探讨了利用课前时间背诵古典诗词的方法和成效,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前;古诗词;诵读;润物无声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中学语文每册都选编了一定的篇数,还在附录中编辑了“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为古诗词学习的补充。如何让学生又快又牢地背好古诗词、喜欢古诗词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用好课前三分钟,引导学生诵读,让学生轻松完成古诗词背诵任务,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都会从新发的课本上找一首比较容易背诵的古诗或古词,先让学生试着默读,再找一名学生读给全班听,师生一起评论他朗读的情况:字音读的准不准、节奏划分得正确不正确等等。然后我就带领学生初步了解诗词的大意,画出名句,體味深层含义,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明确朗诵的语言技巧:停连、重音、节奏、语气等。学生掌握这些后,顺便提出诵读要求:明天课前检查背诵。在进行了简单的指点后学生很快就能背诵,第二天检查时,纷纷举起手。我先指名三四位同学背诵,见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都能背诵了,再提议全班齐背,点面结合,共同进步,增强学生背诵的信心。这样学生会认为古诗词背诵并不枯燥乏味,而是产生一种成就感,渐渐的就培养出背诵的兴趣了。我接着布置了第二首的背诵任务。

全册古诗词背诵之后,下一步开始复习巩固。巩固基本上一天一首,多是第一天布置,第二天检查背诵、理解、名句内涵等,然后师生自由评议,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其余时间里,我引导学生进行扩展背诵。找出思想内容、行文技巧相似、或同一诗人、同一时代、或相同的题目等等的诗词,两天或三四天一首,由学科代表或喜爱书法的同学抄在后黑板上,我点拨一下诗词大意和表达技巧,每节课前三分钟内,或课余时间,学生有意无意地朗读。一学期下来。也积累不少,不仅扩展了诗词学习内容,还掌握了一些理解、欣赏的规侓,培养了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第一、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古人云:“启其蒙而引起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在开展课前古诗文诵读活动里,几乎每个学生都始终显示出对这项活动的极大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来。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积累了语言,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自豪感。而我在活动过程中采用的鼓励和表扬措施,还有竞赛和表演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

第二、培养了学生表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诗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在所有文学体裁中,它是最富有灵气与情感的一种形式。诗词美,主要在于他的语言美、意境美、韵侓美。在课前三分钟的古诗词诵读中,我通过不断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调动和培养了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感觉更敏锐,情感更细腻,心灵更丰富。面对一池荷花,会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登高远望,会感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积累了大量的诗词后,作者眼中的景物自然会有一种不一般的美感,不知不觉便培植了一颗诗心。

第三、培养语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课前古诗词诵读的积累,学生的语感明显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也提升了。

在学习了诗歌《月下独酌》后,我带领学生欣赏了咏月组诗。咏月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古诗中的“月”有着丰富的象征寄寓:首先是象征团圆,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次是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三是把月亮当成美好的象征,爱的象征,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诵读咏月诗,不仅是一种精神享受,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知和传承,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借着《月下独酌》契机,给学生推介了一组咏月诗词,并让学生尝试着写篇《月下随想》。在学生家来的随笔本上,我看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彩——

一轮明月挂在星空,犹如一个恬美的姑娘,把柔和、皎洁的银光静静地洒向人间。她不像晚霞那样浓艳,而是那么素雅;也没有夕阳那样灿烂,只给你淡淡的柔光,那么清新。此刻,月色透过枝头,在湖面上撒了一层碎银,朦胧的月儿投下美妙的影子,在水面上泻下浮动不定的光,好像无数的银鱼儿在那里跳动。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王维的一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晚,却有皓月当空;花儿虽谢,却有青松山泉,淙淙泻与石上,宛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静。

——学生王紫薇

我静静地望着天上的那轮圆月,思绪纷飞……月亮,那么通透,皎洁,无暇,它好似古代的皓镜,但它反射出的却是思念。它时而圆,时而弯,时而暗淡,时而明亮,那么淡然悠远,静静地看着人间的悲欢离合。每当看见那轮明月,我便想起了远方的爸爸,回想起爸爸与我的往事种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爸爸,此刻你也许正望着月亮,默默诉说着对我们的思念之情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知道我们的分离是暂时的,只希望独在异乡的您好好保重自己,别太牵挂我们。我会耐心等待,等待着我们的相聚,到那时,让我们一起漫步小湖,共赏明月。

——学生王成栋

读着这一行行优美的文字,我欣喜着,感动着,简直不相信他们竟出自我的学生之笔,我真切感受到诵读积累古诗词对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写作能力方面“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促进作用。

第四、课前古诗词的背诵有利于提高成绩。

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还要让他们的成绩不断提高,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纵观这几年的中考和我们镇每学期的质量检测,古诗词的默写和运用都占有一定的比例。那么作为学生就必须掌握它,才能考出好的成绩,而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在平时就把这些知识化整为零,化有行为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掌握,既备战抽测,也备战中考,它不需要我们过多的强调,过多地教学,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利用点滴时间,坚持经典诗词的诵读,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沉淀和累积的过程,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学生自然会逐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那一天的豁然开朗、恍然顿悟之后形成的东西就是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人文素质,就是谁也拿不走的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马长俊:《速读 上旬》2015年第6期

[2]中学导报 教学研究 2014年25期

猜你喜欢

课前润物无声诵读
马则中
马启雄
刘作平
让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谈数学课堂的学具准备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