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院校学生疏离感的调查研究

2018-05-26肖茜

东方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民办院校学生

肖茜

摘要:本研究采用杨东等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对新余市三所民办院校386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疏离感總量表的三个因素中,民办学生社会疏离感最高,环境疏离感次高,人际疏离感最低;男、女生在无意义感和不可控制感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较高;男生在孤独感和亲人疏离感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不同年级中,除自然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没有显著差异外,疏离感量表总得分和其他维度得分都呈现出显著差异。

关键词:民办院校;学生;疏离感

一、前言

关于疏离感,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包括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等。随着近些年对民办学生的重视度不断加强,疏离感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纵观这些年的研究发现具体到民办院校的学生疏离感几乎没有。由于民办院校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动力不够,学习目的性不强,自我控制力差,纪律比较散漫等与普通本科院校有较大差异,那么这一特殊群体在疏离感层面是否也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以新余市民办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疏离感现状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期望能对今后民办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调查的被试是新余市江西工程学院、赣西学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三所民办院校学生,其中选取有效被试386人,其中大一153人,大二131人,大三102人;男生225人,女生161人。

2、研究方法:本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团体纸笔测试。采用杨东等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测验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整理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民办院校学生疏离感现状

疏离感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1。表中平均数和标准差是全体被试在各个维度上所有项目的平均数及标准差,最高分7分,最低分1分,中点分4分。

2、民办院校学生疏离感的方差分析

疏离感各维度在年级、性别、专业三个因素上的差异性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四、讨论与结果

1、民办院校学生疏离感现状的分析

从表l的结果来看,在三个因素中,社会疏离感最高,环境疏离感次高,人际疏离感最低。说明注重亲情的文化传统对青少年仍有重要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和以往研究存在一定差异[2]。男、女生在无意义感和不可控制感上的平均分都超过4分,说明男女生都具有一定的无意义感和不可控制感,这可能民办学校办学体制和学生自身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因为种种原因经历过高考的失利,在心灰意冷的心理状态下迈进民办学校,竞争失败的阴影使他们容易对自我评价发生歪曲,认为高考的失败让自己进入了民办生这个“无用”的群体,上民办学校是不得已的选择,理想的破灭造成这部分同学往往有无能感与失败感,自信心大挫,认为自己不存在任何优势,同时,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生活目标导致一定程度的无意义感和不可控制感。

2、民办院校学生疏离感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2的结果来看,专业不是影响民办院校学生疏离感的因素,但是性别和年级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在无意义感、不可控制感、孤独感、亲人疏离感和人际疏离感维度上存在着男女性别差异,T检验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多感到无意义感,而女生的不可控制感普遍比男生强,这和以往研究存在一定差异。民办院校男、女生的自我分离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年级中,除自然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没有显著差异外,疏离感量表总得分和其他维度得分都呈现出显著差异。总体来看,各群体疏离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别和年级之间。

参考文献:

[1]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2.407-413

[2]张进辅、杨东.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415-418

猜你喜欢

民办院校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陕西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研究
基于民办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慕课平台使用情况研究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民办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的意义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