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志愿者之校建设

2018-05-26郑永森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意义措施问题

郑永森

[摘要]志愿服务已经被诸多高校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建设志愿者之校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为社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和谐,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查发现,建设志愿者之校存在志愿服务时间分布不均、项目类型相对单一、社会支持不够积极等问题。建设志愿者之校应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建设、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志愿服务文化的培育以及志愿服务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志愿者之校;建设;意义;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3-0015-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2016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以及团中央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指出志愿服务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大学生也成了志愿服务事业主要服務人员。近几年,部分高校将有些高校已经将志愿服务列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并将“建设志愿者之校”作为高校战略发展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打造志愿服务育人平台,不断提高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校园文化。

一、建设志愿者之校的重要意义

(一)志愿服务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志愿者之校建设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仁者爱人”、“尊老爱幼”等耳熟能详的成语正是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体现,这些思想与志愿服务精神内涵高度契合。在开展志愿服务时还应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传统文化与志愿服务事业拥有共同的根基、一脉相承。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之一,是与他人的合作,是与社会的互动,是与自然的相处,完成志愿服务任务有助于大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而“鸟巢一代”、“海宝一代”、“UU—代”等青年志愿者的表现,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来服务社会和他人,在志愿服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者之校建设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吴俊峰、宋继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得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由职业发展、爱国与荣誉、情绪调节、社会支持、认同、价值观、共情和学习八个因素构成。志愿服务功能清单将志愿动机分为六种,价值观、提高自己、社交、职业、保护性、认识。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来看,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大学生参与志愿者的重要动机。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中与服务对象以及社会之间进行双向互动,有助于完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开阔个人视野,有助于提高专业水平,有助于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格,有助于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志愿服务还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机会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各类人群接触,有助于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志愿者之校建设就是要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促进大学生的知行合一和社会化转变,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志愿服务是社会劳动形式的一种,志愿者之校建设可以为社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志愿服务虽然不以物质报酬为回报,但是志愿服务是社会劳动形式的一种。志愿者在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中,大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可以为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不小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在志愿服务体系相对成熟的国家,志愿服务创造的经济价值占一个国家GDP的8-14%左右。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170万志愿者为奥运会节省成本42.75亿元。若以大学生兼职的劳务报酬10元每小时计算,一个学校一年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总时间为10万小时,则直接节约社会成本为100万元。大学生志愿服务以无偿的形式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一方面因为节省人力成本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大学生专业知识创造经济价值。建设志愿者之校,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人力资源,让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专长,创造经济价值。

(四)志愿服务是传递文明的重要渠道,志愿者之校建设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需要融进积极温暖的社会互动中,这种助人方式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使得志愿服务精神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不断传递,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传递社会关爱,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信任,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志愿者之校就是要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志愿者成为培育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

二、建设志愿者之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6年,笔者通过问卷对提出建设志愿者之校的某所学校的20000余名学生进行了全样本的调查。发现在建设志者之校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从志愿服务时间上的分布上看,存在“累积志愿服务时间多,平均志愿服务时间少”“注册人数多服务时间少,骨干志愿者人数少服务时间多”“参与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多,参与其他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少”等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数量、质量分布不均现象。具体体现在该校每年志愿服务总时间超过了10万小时,但人均志愿服务时间不到4小时,全体志愿者的人均志愿服务时间为5.6小时。注册志愿者达到了学校总人数的80%,但70%的志愿服务时间是由15%骨干志愿者完成的。该学校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有参与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经历,而且参与各类赛会志愿服务的时间达到了全校总体志愿服务时间的55%。

(二)从志愿服务项目分布上看,存在“志愿服务组织多,志愿服务项目少”、“团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多,自主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少”“临时项目多,长期项目少”“非专业的项目多,专业的项目少”等众多现象与问题。目前自主开发的志愿服务项目较少,很多志愿服務项目是自上而下的开展,大多是志愿服务组织缺少创建项目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学生志愿者参的志愿服务类型主要是:大型赛会服务、关爱服务、公益机构服务、环境保护服务、交通与治安服务。这也反映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类型主要以常规型志愿服务活动,涉及专业知识的专业型志愿服务活动较少。

(三)从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情况来看,存在“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关注不够”的现象。该校高度重视社会对志愿者关注,采取了各种措施积极向社会宣传推荐志愿者,但志愿者的社会关注度还是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志愿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社会组织或团体直接支持的志愿项目很少,甚至还存在少量的志愿服务活动是由学校提供交通以及餐饮等保障;二是志愿者获得家人朋友支持的比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调查数据显示,仅68%的学生家长支持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志愿者获用人单位的认可度急需增加。社会企业在招聘学校毕业生时,只有极少数企业关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经历,表示优级先录用志愿者。

三、建设志愿者之校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由于参与志愿服务是个体的自主选择,其个人的力量和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如何让个体力量发挥壮大,让这种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了志愿服务组织亟须解决的问题。志愿服务组织还是重要的信息平台,每一个志愿者都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组织得到信息共享,进而增加其服务的机会。志愿服务组织是传承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的重要载体,组织性已经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特征。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首先要以志愿服务组织为主体,广泛深入宣传,招募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是容易受舆论导向倾向性影响的群体,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再现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宣传志愿服务的典型事迹,提高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研究表明,性格因素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之间的相关性很弱,被人邀请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促进因素。有些大学生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太相信自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在被邀请的时候,这些疑惑都将可以得到解决。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公开招募或组织成员积极邀请,可以让一些原本不太愿意、不太可能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也乐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其次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提高对志愿者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志愿服务项目的有效运行,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可以结合大学生志愿者的个人实际情况和需求,并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证志愿服务过程中科学、有序的进行。志愿服务组织还应建立议事规则、招募选拔流程、项目实施细则、考勤制度、保障与激励制度、安全应急制度等。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制度建设,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针对组织内部情况进行细分,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用,要根据当地法律法规的情况、社会支持的力度、内部成员的积极性来进行设计相关制度。

(二)科学开发志愿服务项目

大学生志愿者已经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但大学生实际参与情况远不如参与意愿高。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缺少合适的志愿服务项目。这也侧面证明了志愿服务项目数量有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的提升,因为只有不同种类的志愿服务项目、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形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热情。而建设志愿者之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开发更多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指的是志愿者组织分析社会需求,结合自身资源确定开展志愿服务的目标和范围,策划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的行为。开发志愿服务项目一般应该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践行志愿精神。因为有些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动机优先和单纯强调场面轰轰烈烈的现象,出现了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尴尬,导致社会上有少数人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作秀。因此,志愿服务项目开发应坚持的首要原则是践行志愿精神。由于志愿服务活动是不计报酬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时构建一定的超越物质利益的意义框架非常重要。这种意义框架便是践行志愿精神。践行志愿精神一方面要避免志愿服务沦为临时性的政治运动,另一方面还要避免志愿者成为廉价劳动力。第二、坚持需求导向。志愿服务项目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符合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志愿者不计物质报酬地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造福于他人和社会,如果所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甚至导致服务对象消极反感,志愿服务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与此同时志愿服务项目还应该符合志愿者的动机需求。不同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不同的动机需求,在满足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后,组织还应考虑志愿者的期待,进而提升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志愿服务组织要对服务对象和志愿者的需求有清醒的认识,开发出服务对象需要、志愿者乐意参与的项目。另外,志愿服务组织开发项目时不能忽视组织自身健康发展的需求。志愿服务项目开发应从组织的自身定位出发,结合组织的发展目标,合理设计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第三、合理控制风险。志愿服务项目开发还得在志愿服务组织的权限与服务能力的范围之内,量力而行,合理控制风险。志愿服务组织要根据自身的组织能力、志愿者专业素质、掌握的各种资源情况,以及组织存在的困难,进而进行合理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对于超出组织服务能力的项目,要充分论证其实现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风险。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进行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时,不仅要考虑到服务时间的合理安排、服务所需的专业知识、服务经费的额度限制、法律政策的具体规定等因素,还要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人身安全,避免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尽可能把未知与已知的风险控制到最小,做好安全应急和风险控制的预案。第四、考虑持续发展。良好的志愿服务项目是志愿服务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志愿服务组织在进行项目开发时要考虑项目的可持续开展性和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性。此外由于大学生志志愿者流动性大,志愿组织应该结合专业特长开发可接力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而建立志愿服务基地,这也有助于志愿服务项目的持续开展。

(三)大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社会学家认为决定个体动机的往往不是个体属性,而是社会属性,也就是说社会文化对行为动机有决定性的影响。著名人类学克里福德·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同时,通过符号体系,人类才得以相互沟通”。一个人如果与志愿服务文化氛围中的个人经常互动,会增加他对志愿服务精神以及志愿者社会角色的认同。建设志愿者之校需要大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以承载志愿服务文化内涵的符号载体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通过学生与志愿服务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志愿服务文化转化为大学生的个体文化。

培育志愿服务文化首先要构建志愿服务文化符号。象征符号是社会互动的中介,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在符号互动过程中,人在客观地对待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客观地对待自己,并将自己在环境中某一确定位置进行客观化,扮演自我角色。志愿服务组织的服装、口号、旗帜、名称等都是志愿服务符号建设的重要载体。1987年我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电话热线在广州诞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众多的志愿服务符号,如“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会标;志愿者服装红马甲等等。志愿服务符号的出现是志愿者与受助者之间,以及他们和更大范围的公众之间互动的结果,同时志愿服务符号也加速了这种互动,推动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如深圳某高校延续大运会志愿者口号“I am here”,提出了“I am still here”的志愿服务口号。

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其次需要拓展文化传播载体。符号的互动离不开传播载体,文化传播不得不关注传播途径。志愿服务文化符号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载体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网络平台。马兰诺·塔斯卡诺认为,公共信息经由媒体以及新科技工具向社会传送的流动方向,远远超过传统沟通策略所能控制的程度。在“互联网+”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在网络平台发布任何信息。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利用網站、微博、论坛、公众号等网络载体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传播志愿服务符号。二是校园标识。作为信息载体的校园标识具有明显的符号特征。学校可以建设志愿服务文化长廊等与志愿服务相关的建筑标识,将志愿服务文化可视化。三是课堂传播。研究发现将志愿服务内容与高校课程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拥有更高的积极性。《志愿服务理念与文化》、《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已经成为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选修、甚至必修课。

(四)积极构建志愿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志愿服务应该是社会各界共同支持配合的公益行动。在志愿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和对资源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突显的情况下,志愿服务精神更需要社会广泛认同与关注。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利于活动持续发展。2015年6月23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村企业家支持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傅思和强调,企业家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国内和国外的实践来看,成功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家,都非常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此外还可以通过公开组织的服务范围、服务时间等信息,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等方法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保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获得专业的技术指导以及资金支持。总之,建设志愿者之校,需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给予志愿服务组织各种资源的大力支持。

志愿服务组织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有赖于组织的公信力。当前,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助医助学、救急救灾、生态保护、赛会服务等领域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基本覆盖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服务质量以及组织运作的透明度、诚信度对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建设志愿者之校,要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的公信力,争取社会各界以不同的形式支持志愿服务事业,为志愿服务组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洪松.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M].北京: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2015:2.

[2]吴俊峰,宋继文.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维度构成实证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0(3):45.

[3][美]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4.

[4]李晓燕,方萍,陈泳欣.志愿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完善路径[J].学术交流,2013(4):99.

[5]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50.

[6]王杰.符号互动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5):100.

[7]王玉生,盛志宏,李燕.网络公益组织资源动员策略探析——以广西公益联盟的成员组织为例[J].学术论坛,2014(8).

猜你喜欢

意义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