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眷恋》的后殖民解读

2018-05-25王煌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死亡

王煌

[摘要]保罗·斯各特(Paul Scott,1920-1978)是20世纪英国文坛非常重要的涉印题材作家,其反映后殖民时期英印复杂关系的小说《眷恋》(Staying On)于1977年获得布克奖。保罗·斯各特一生致力于殖民关系的书写,塑造了大量印度独立前后的人物以及作为殖民者的英国人和作为被殖民者的印度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论文运用后殖民视角,从《眷恋》中滞留在印度的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塔斯克上校之死入手,剖析获得独立之后的印度人,作为曾经的被殖民者,自我意识的觉醒状况和对于殖民者的反抗与报复心理。

[关键词]《眷恋》;死亡;英印关系;自我意识;反抗与报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1-0192-03

一、引言

后殖民时期,对于印度来说,指的是英国结束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印度获得独立后的时期。时至今日,英国虽然已经结束了其在印度的殖民存在,殖民造成的影响却渗透在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殖民文化对于被殖民国家的影响仍顽固地存在,本土文化与原宗主文化之间的冲突仍在继续。这是英国小说家保罗·斯各特在其小说《眷恋》(Staying On)中關注的焦点。正如尹锡南所说保罗.司格特在后殖民时代着力进行殖民时代英印关系即东西方关系的艺术思考,这在后殖民理论广为传播和人类历史步入全球化的今天,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小说描述了在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后,一对滞留在印度的英国上校夫妇塔斯克(Tusker)和妻子露西(Lucy)的故事。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塔斯克上校可谓光彩照人,而在印度独立后却判若两人,风光不再,生活窘迫,最后还搭上了一条命。印度独立后,为了自身的安全,很多英国人纷纷离开印度返回英国,而塔斯克上校却不顾妻子卢西的强烈反对,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印度,租住在一对印度夫妇开的旅馆旁的一间小平房里,拿着微薄的津贴,过着并不充裕的日子。最后,作为朋友的印度夫妇给他写了一封信,命令他搬离租住了几十年的旅馆,他顿感友情不再,遭受了背叛,冠心病突发而死。

塔斯克的死绝非偶然,更不是时运不济,而是必然。他的死亡揭示了印度人对待曾经的殖民者的态度和英国殖民在印度的结束,暗示了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没落和惨败。他的死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死于印度之地,死于印度人之手的,一定意义上象征着印度人民作为一个被统治被奴役的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殖民者的反抗和报复。论文将从英国人和印度人的关系入手,聚焦塔斯克上校的死亡,分析被殖民者在后殖民时期表现出的自我意识觉醒,以及对殖民奴役他们的曾经的殖民者的反抗和报复心理。

二、被殖民者在后殖民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

小说中的开旅馆的印度夫妇,女的名叫莱拉(Lila),是印度人自我意识觉醒的典型。她的丈夫叫弗兰克(Frank),是莱拉的第四任丈夫,一个体型较之莱拉来说比较瘦弱的男人。旅馆房权的所有者是莱拉,而不是如大家所想的弗兰克。虽然弗兰克的职务是旅馆经理,但却无实质的权力,旅馆的一切事物全是莱拉说了算。她不仅在经济和旅馆事务上拥有绝对主导权,就连夫妻性生活方面也有绝对的权力。莱拉经常对丈夫吆来喝去,她对丈夫的需求也只是停留在生理层面。她要求他们夫妇分睡在两个不同的房间,莱拉睡在1号房间“The old Number One”,他的丈睡在2号房间“The Old Number 2”只有在她有生理需求时,才会允许丈夫和她同居一室。寥寥数笔,一个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莱拉无论被冠之于女权主义还是印度新女性,都是区别于印度传统女性的一个典型女性,她的自我意识觉醒体现在她经济独立,没有依赖丈夫的传统女性心理。她不会再像传统的印度妇女一样,甚至有点“西化”或者有意无意摹仿她周围的英国上流社会的女性。否则她不会掌管着家中和生意上的所有大权,她不会换了一任又一任丈夫。这是她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

另一位自我意识觉醒的印度人是易卜拉欣(Ibmhim),他虽是塔斯克上校和妻子卢西的佣人,但却不是一个普通的佣人。他的父亲以前是大名鼎鼎的英国上校莫克森·德里(Colonel Moxon-Greife)夫妇的仆人;他的姐夫,正如易卜拉欣给他的小花匠约瑟夫(Joseph)所吹嘘的,是“英国伦敦豪华酒店的侍者”。易卜拉欣小时候也去过英国,也曾跟着父亲接触过英国上流社会;他懂英语,会欣赏音乐和电影。小说第五章夫人卢西让她去买电影票,他直接反问道:“夫人一个人吗?”夫人知道他的心思,便说道:“噢,易卜拉欣你也想去吧。”并笑说道:“为什么不让你去呢?”并且小说第五章也交代了他小的时候就曾去戏院看过戏,跟着侯赛因(Hussein)去剧院看过英语的电影,并且还听过莫克森·德里太太谈论过电影。他也许从小便耳濡目染有了欣赏电影的习惯并且认为看电影是一种高雅的行为。而在此意义上,说明他是受到过英国上流社会文化影响的印度人,他对这种文化的模仿是很自然的事情。难怪在他面对新来的小花匠时,他自己就顺其自然地把小花匠当成他的一个雇员,附属于他。这同时也说明,他不是纯粹带有奴性的仆人,他也有主体意识,他想要成为主人。这种想成为主人的愿望和把小花匠当成他的雇员的行为恰恰表明了易卜拉欣具有自我意识。

三、被殖民者在后殖民时期对殖民者的反抗

莱拉,作为一位本土印度人、旅馆所有者和房东,对这对滞留在印的英国夫妇——她的房客,却从来没有好感,甚至可以说,总是心怀恶意。虽然小说中没有明确交代她如何对这对英国夫妇心怀恶意,但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她对他们的种恶意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这一点颇令读者们深思,莱拉正是一部分本土印度人的代表,他们从骨子里讨厌甚至憎恨这些英国殖民者,他们的反抗是发自内心和骨子里的。在小说中,她经常看不起卢西,有次看见卢西在花园里,还因为园丁的问题和卢西争吵。她的行为充分说明,作为一个被殖民很多年的印度人来说,莱拉对英国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感,她对卢西的蔑视以及她们之间的争吵其实是一种被殖民者被欺压多年怒火的爆发。

和莱拉一样,塔斯克上校夫妇的佣人易卜拉欣的反抗也贯穿了整部小说。每当塔斯克上校对他吼骂和言辞上的侮辱的时候,他不会像一个毫无尊严的下人一样默默忍受。虽然是一个佣人,他却敢当着主人的面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在男主人塔斯克骂他后要收拾包裹走入。虽然离开主人家.一个佣人的下场可能沦为食不果腹的境地,但从他的态度可以看出,在英国人面前,地位低下的印度人并非毫无原则,一味无端忍让。他对英国人的辱骂报以不满,以及他收拾包裹走人的行动,都是一种反抗。

印度房东莱拉瞧不起这对英国夫妇,还敢和他们发生争执,仆人易卜拉欣在遭受主人的不公待遇后几次威胁要拾东西走人。这些无不暗示着作为被殖民者的印度人,他们的内心是隐藏着潜在的反抗意识的。曾经的被殖民者反抗心理,在小说中这两个人物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被殖民者在后殖民时期对殖民者的报复心理

小说中塔斯克上校的死亡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小说开篇即交代塔斯克上校的死亡,然后采用倒叙的手法,将故事步步推进,死亡的原因层层揭开,直到小说末尾又重新回到塔斯克上校的死亡上。这位英国上校的死亡不但贯穿了整部小说,而且在结尾处由于作者再次将故事回到了他的死亡,读者对这一细节定会印象深刻,并会主动思索造成他死亡的背后的真正力量到底为何。作者为什么如此安排呢?纵观引起塔斯克上校的死亡原因,显而易见,莱拉是主要推动者和主要凶手。为了自己獲得更多私利,莱拉准备把旅馆易手,变卖给财团,她毫不顾情面和这对滞留在印度的英国夫妇的死活,毅然决然地要赶走这对已经在她家旅馆居住了多年的英国老访客。她冷血无情,丝毫不念旧情,催促弗兰克写信给塔斯克上校,要求其尽快搬离旅馆。莱拉的解约信是导致塔斯克突受刺激,心脏病突发而死的直接原因,因为塔斯克死的时候,手里还拿着那封信。由此可见,那封信是罪魁祸首。

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还有一个人物不能小觑,他就是写那封直接导致上校之死的元凶、上校的好友弗兰克。弗兰克是塔斯克生前关系很好的酒友,两人时常在一起小酌,按照常理来说,塔斯克死之前的头天晚上两人还一起喝酒,弗兰克完全可以提前透露出一点关于让他们搬离旅馆的消息给这位可怜的上校。这样也不至于让塔斯克读到信时让他遭受突然的刺激,自然,一场死亡悲剧有可能就此避免。但是,作为塔斯克好友的弗兰克并没有这样做,而眼睁睁地看着悲剧的发生,任凭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在塔斯克身上发生,即使是死亡也和他不相干。作为朋友的弗兰克不和塔斯克提前沟通或者通风报信,他们俩这种表面契合或者形合而神不合的酒友关系,从-定程度反映了印度人对于殖民者的英国人的文化隔膜,以及作为被殖民者本身对殖民奴役他们的英国人的抵触和冷漠,暗

示了这两种文化其实不能真正融合,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永远不可能成为推心置腹的真正朋友,永远不可能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亲密无间。

除此之外,作为塔斯克身边最亲近的印度佣人易卜拉欣也是对塔斯克死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塔斯克死前几分钟相当于已经把易卜拉欣解雇了,并且也付清了他的工资。塔斯克一再要易卜拉欣离开,不要再出现。可是易卜拉欣依旧来找他,给他送那封死亡信件。通过易卜拉欣最后与塔斯克的对话,可以看出,他幸灾乐祸的心理。“易卜拉欣边说边把信件放到早餐桌上,这封信来自弗兰克经理,我只是在执行我最后一次的职责,以后都不会再来打搅您了,这封信上的内容恐怕要让某人的世界崩塌喽,敬礼。”其实,易卜拉欣和其他的下人们对旅馆要变卖这些消息早有耳闻在斯密斯旅馆、设拉子酒店等的仆人居住区,关于小旅馆归属权的事情已经讨论了数周……”他拿到要转交的信件后也有了不祥的预感,他也能猜到这封信会给对于上校带来什么样的打击。但是,他没有作为仆人应该保护自己主人的那种正常心理,反而径直把信交给了塔斯克,甚至还期待着塔斯克读信之后的吼叫。在意料之内听到塔斯克生气的怒骂之后,“易卜拉欣笑了”这都充分表明,易卜拉欣这位曾经的被殖民者对殖民者的报复心理,他也想将塔斯克置于死地而后快。这位英国曾经辉煌的上校,在老年之后滞留印度,因为他“眷恋”这片曾经“属于”英国的土地,然而他最后的死亡却是非常可悲。毕竟,这个国家不属于你,她有自己的主人,外来者的吆五喝六只会引起失去家园者的反感和反抗。表面看来,是莱拉、弗兰克、易卜拉欣这些他身边的印度人一步步终结了他的生命。然而,他在印度的死亡又何尝不是一种暗示?“这也是对赖在殖民地不走的统治者进行的讽刺和情不自愿的鞭挞。”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已经结束,英国的殖民存在也将随着殖民的结束而终止,大英帝国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再,不要再对昔日的殖民地有所“眷恋”,小说标题是对宗主国和曾经的殖民者一个莫大的讽刺。由于殖民给被殖民国家造成的伤痛,对殖民者的憎恨和报复心理可能早已进入了被殖民的骨子,曾经的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关系在殖民结束后也只能艰难地前进。

五、结语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小说《眷恋》再次用血淋淋的事实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真理。英国历史上在印度的长期殖民存在,不但将其文化植人了印度的本土文化、传统、习俗、心理等几乎所有方面,而且与之发生碰撞、融合。殖民的经历是一段永远无法抹掉的历史,殖民带给印度人民的伤痛也无法从根本上让印度人忘记,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的关系中多了几分苦涩。时至今日,当初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有些早已独立,成为了像印度一样独立的国家,有些殖民仍以保护地等各种名义存在,曾经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恩恩怨怨却仍在继续。这是保罗·斯各特对这一问题的思索,同时这一问题也应该引起每一个人的充分重视,毕竟每一个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幸福生活的权利,各个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关爱、相互帮助,实现人类共同的幸福。

参考文献:

[1]王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尹锡南.保罗·斯格特笔下的“东方”印度及“性神话”的后殖民观照[J].南亚研究季刊,2006(2):72.

[4]尹锡南.保罗·斯各特:身份探索及东西方关系的艺术思考[J].东方从刊,2006(4):38.193

[5]张芳.模拟与杂糅——《眷恋》的后殖民解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3):183.

[6]张芳,屈荣英.浅析《眷恋》中保罗.斯各特的矛盾情结[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198.

[7]Paul Scott.Staying 0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死亡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