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建筑60秒

2018-05-25倪阳,肖毅强

世界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城市形态现代性建筑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倪阳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设计师

NI Yang

Vice President, Deputy Chief Designer,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UT

我有一次跟朋友去吃饭,吃了一半儿,厨师出来跟我们聊天。他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如何用一个字来概括广东菜。大家众说纷纭,最后他说了一个字——“甜”。“甜”的意思是说:对新鲜食材的原汁原味的一种调度,他紧接着又问如何去调度这个“甜”?看我们一脸茫然,他又说了一个“咸”,就是说通过“咸”的控制调度“甜”。其实在很多的设计过程中都有相似的一些感觉和手法。比如,我们在设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时候,我们想得到一种宁静和肃杀的场景,但周围车水马龙,非常纷杂糟乱,这时候我们用了围墙这种手法,将建筑空间既隔又连,使我们的场景得到控制。在731侵华日军第部队遗址规划及罪证陈列馆新馆建筑设计中,我们采用类似的手法,以下沉广场把握场景,也就是所谓通过我们这种“盐”的处理来得到一种场景。这种场景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宁静、一种安祥、一种平和。□

肖毅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XIAO Yiqiang

Professor, Deputy De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CUT

当前中国建筑学发展在两个层面上依然存在较大的缺陷,我个人认为,第一个层面是:城市环境层面,缺乏环境关联:缺乏对城市环境、景观环境的关联和尊重——建筑设计只是孤立地关注建筑单体的美学问题,在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上存在基本缺失。而且环境关联我个人认为还是一种专业操守,也就是说做建筑不能仅仅只是考虑地块内的问题。第二个层面是:技术细节层面,缺乏技术美学:对结构、构造、材料的技术美学思维不足。对结构、材料运用的坚固性、耐久性、可替代性等工程技术问题考虑不足,无法上升为有价值的细部美学。

由于两个层面观念的长期缺失,导致我们专业思维上长期不能“靠岸”,也就是在“宏观”层面和“细节”层面不能“靠岸”。最终无法形成专业界的“共同价值观”。这里的“共同价值”并不是说要去形成一种统一设计模式,而是说我们需要一种共同的出发点,这个也是国际建筑学的共识。这就是我们中国建筑往往很难在某些层次上与国际语境对接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我们需要重新去确立这种基点,也就是说要明确我们要倡导什么?目标是什么?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正确的?这样的做法对建筑学是不是有贡献的?这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城市形态史:工业革命以前

History of Urban Form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作者:A.E.J.莫里斯/ A E J Morris

译者:成一农 等

出版:商务印书馆,2011

英国城市学家A.E.J.莫里斯(A E J Morris)教授的《城市形态史:工业革命之前》 第一版出版于1972年,1979年的第二版扩展了欧洲与美国城市的例子,1994年的第三版新增了两章,即第九章“西班牙和她的帝国”、第十一章“中东的伊斯兰城市”,并对原有九章中的六章增加了新内容;中国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了此著作的中文版,即是根据Prenice Hall 出版社的1994年版第三版而译成的。

1974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W·莱泼斯(John W Reps)教授在伦敦的书店里偶然看见了《城市形态史》一书,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因此力促此书在美国出版,并为其美国版撰写了序言,此后,两位学者开展了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对于莫里斯教授的这部著作,莱泼斯教授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其是“目前最好的有关城市规划和发展史的单卷本通论性著作,即使在将来恐怕也难以赶超。莫里斯在熟练运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其他学者的专业研究的基础上,融合了自己的研究和观察。他的著作达到了一种似乎不可企及的博大精深。”这大概也是许多读者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掩卷而思最深切的感受。

莫里斯教授在书中多次提到我们现在学习城市建设史时常见的几本著作,包括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S.E.拉斯姆森的《城镇和建筑》、埃德蒙·培根的《城市设计》以及斯皮罗·科斯托夫的《被塑造的城市:历史上的城市模式及其含义》。无疑这些通论性的著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指引,但莫里斯教授的《城市形态史》在内容和视野的广度、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和大量的精美图片等方面,仍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2014年,当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术图书馆偶然翻阅到这部著作时,立即被其大量精美的图片,尤其是城市平面图所吸引,这些图片和相应的理论分析,为每一位读者构建起了一个清晰而宽阔的阅读框架,和许多令人难忘的城市故事。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对于所要讨论的重要观点,作者总是精心选择其他权威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为补偿说明或对比说明,或通过亲身考察城市来获得新的见解,体现出作者所具有的渊博的知识、对资料的娴熟使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虽然有大量的引用,但作者自己的研究观点仍非常清晰,如对简·雅各布斯有关“城市早于农业产生”观点的委婉的反驳(详见中文版17页、60-61页)、对希波丹姆(Hippodamus)作为“城镇规划之父”地位的质疑(详见中文版52页、94页、124页)以及对于刘易斯·芒福德某些观点的谨慎更正(详见中文版154页)。

从非学术的角度来看,这本按照线性历史时期展开论述的著作,以非常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料,向读者讲述了世界上不同城市的多元发展背景和路径以及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远比旅游指南或游览手册的内容更丰富,视野也更广阔,由此引人浮想联翩,给人一种即刻前往的向往、好奇与冲动;因此,《城市发展史》也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教科书和城市发现指南,值得放进我们旅行的背包中,帮助我们穿越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个人喜好的角度来看,第一章“早期城市”、第四章“中世纪城市”、第八章“十六到十九世纪中期的英国”和第十一章“中东的伊斯兰城市”尤其精彩,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本人的城市历史知识,弥补了许多欠缺部分。

宏大的叙事、严谨的论证、丰富的素材和精美的图片,构成了我对《城市形态史》的整体印象,在对作者脱帽致敬的同时,我不仅疑惑,在过去40年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什么我们没有出版一本这样足以感动所有读者的杰作?□(撰文:卢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作者: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

出版:商务出版社,2015

严格地说,这不是一本关于建筑或者城市的书。作者想要论述的是:现代性是什么?所谓的现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但是这本书完全可以被当作一本关于现代建筑的著作来读。在这本书里,建筑师可以看到一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豪斯曼、柯布西耶、尼迈耶、密斯、格罗皮乌斯、雅各布斯……,一些耳熟能详的场所:彼得堡、纽约、巴西利亚、包豪斯、水晶宫……。建筑与城市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最重要的物质载体,现代性的一幕幕剧情都需要这个舞台来承载。建筑与城市已经与现代性融为一体,如同大理石之于大卫,无法分割。

全书分为五章:(一)歌德的《浮士德》:发展的悲剧;(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克思、现代主义和现代化;(三)波德莱尔:大街上的现代主义;(四)彼得堡:欠发达的现代主义;(五)在象征的森林中:关于纽约现代主义的笔记。

第一章讨论的是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态的变化:人如何脱离传统的静态社会,进入一个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并在其中找到自我,如何在其中成为一个“发展者”,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并为环境所改变,“发展的过程将一块荒漠转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物质的和社会的空间,但它同时却在发展者自身内部再创了一块荒漠。这就是发展造成的悲剧”。第二章回到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来讨论这种精神状态的出路。 是否有可能使一种建立在无穷尽的发展欲望之上的本质上的虚无主义,重新获得意义,使在这个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得以化解。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以巴黎、彼得堡和纽约为对象,探讨了现代城市从初期到1970年代所经历的几个典型阶段:豪斯曼改造在传统空间秩序之上开创了现代性空间,波德莱尔、本雅明等在其中看到了一个现代社会的端倪:人们开始满怀期待地投入一种不断运动和变化中的现代生活;而在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混乱然而丰富的现代街景实则在与一个旧的社会秩序碰撞,这实际上是对于所有“发展中社会”的现代性的一个寓言;而在纽约这一章,现代性发展推到极致之后,人们发现了其虚无并试图重回现代城市初期的丰富、运动和自由。但是作者强调,这并非是一种怀旧而是延续着现代性的精神,试图将变化和自我认同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现代性的努力。

如果将本书作为一本关于现代建筑与城市的著作,可以如此阅读: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现代社会如何改变了人们的体验和思想,带来了何种问题。而后面围绕3个城市的三章内容,即是现代性在不同时间、不同文化上在城市、建筑与街道中的具体表现,描述了现代性在物质环境的发展过程,探讨了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另外,由于现代社会中人的改造努力和自身的日常体验息息相关,所以它也揭示了物质环境与人的复杂关系。在关于现代建筑与城市的所有论著中,可以说没有一本书在思想上达到了本书的丰富程度和深度;另外,也没有一本是如此地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命题,将建筑与城市问题深深植根于现代人的思想与经验:前者塑造了环境,后者被环境塑造。□(撰文:王韬,清华大学《住区》杂志副主编)

猜你喜欢

城市形态现代性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高密度城市形态下的规划探索
抽象与现实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