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南理工建筑学人(1977-)

2018-05-25

世界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设计

陶郅TAO Zhi

1955年出生

1978年入学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学士、硕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012年第六届梁思成建筑提名奖

2012年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2004年亚洲建筑推动奖

2000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这些年的职业生涯中,我设计了许多大学,而我对校园的最初理解应该是从母校华工开始的。校园如同人一般,都有其不同的性格。初入华工,中西融合的校园建筑、红艳似火的木棉树和书声琅琅的湖滨小岛都在展示着它开放包容而又潜心治学的性格。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重拾学习机会的我们无疑是求知若渴的,当时的老师们非常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同时也乐于向我们传授新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华工作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前沿阵地,对亚热带地域性的关注从始至终贯穿了我们整个大学生涯的学习。

研究生阶段,我师从龙庆忠教授做了大量岭南传统建筑的研究,而那段时期又恰逢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建筑思想的大量涌入,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烙印。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营造建构的实践、对地域表达的关注,以及西方建筑理论中对逻辑正确的追求、对空间形态的拿捏,这些都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我后来的设计之路。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

《中庸》总纲的这句话,应该是我一直以来的执着追求,即在设计理念上着眼于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追求崇高的审美理想;而在细节刻画中又穷极精致详尽的微观之处,探索纯熟的技艺之美。

建筑师是一个很诗意的工作,能够将头脑中灵感飞扬的想法付诸于实现。建筑师又是一个很现实的工作,永远是在各种约束限定条件下工作,只能小心谨慎地一遍遍寻找,力求找到一个满足各种限制的更为合适的解决之道。

关于环境

建筑只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一个媒介,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协调或平衡建筑与社会、自然、人文等一系列的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建构有意义的物质空间。环境本身就是最好的设计师,不动声色地牵引着我们做出判断和选择。

这些年的设计实践让我明白,当作品被大众认可,其实是使用者在建筑所处的环境中产生了情感共鸣。我们设计建筑,更多的是设计特定环境中的空间体验。在长沙滨江文化园的设计过程中,我的关注点就在于对整个环境的把控,对于场所氛围的营造,而不在于对建筑本身的刻画。

关于逻辑

中国传统建筑自古以来偏重于实践的不断打磨,而忽视了对于理论的总结探究。中国的古建筑可以在匠人精神的推敲斟酌之下日臻细腻精致,但却缺少一以贯之的设计逻辑。因此,在向西方建筑学习的过程中,补上这一课,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建筑从诞生那天起,他的本体就是空间,但必须承认的是,建筑师们却不得不天天与形态打交道。很多国外的建筑师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建筑形式语言,但我们也要看到,他们必然是在自然和自我逻辑上不断完善最终成为经典的。

我始终认为逻辑上的“顺理成章”比形式上的“震撼人心”更为伟大。

关于未来

华工有个很好的平台——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对于建筑科学,包括我自己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也是关于建筑低能耗方面的研究。

从古至今,对于建筑的评判都离不开实用、美观这些感性的标准,我想试图寻找一种客观的评价方式,尝试构建绿色建筑设计价值观。其实就是希望当建筑师陷入到模棱两可的选择时,能够多一个价值判断标准。

关于未来,我相信技术的成分会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之中,包括跨学科交流结出的硕果。但这绝不是否定艺术的价值,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不过是帮助建筑师完成一些单调的重复工作而已,充满创造性的合理构想依然是建筑设计发展的源动力。

回望这些年来的设计历程,有积累也有反思,接下来要做的还有许多,实践永远在路上。□

1 乐山大佛博物馆

2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3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

4 福州大学图书馆

5 南京工程学院江宁校区

6 郑州大学

李保峰LI Baofeng

1956年出生

1978年入学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学士)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建筑》杂志社社长

2017年意大利弗洛伦萨国际设计周优秀设计奖

2017年德国S.ARCH最佳完成项目奖

2017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2016年DEZZEN世界10座优秀公共建筑

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建筑教育奖

2001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不靠关系,仅凭考试就能上大学?1977年我将信将疑地参加文革后的首次高考,居然被录取。以22岁“高龄”混入了校门,仿佛梦境!机会难得,大学4年成天泡在绘图室和图书馆,当时如饥似渴阅读的杂志就是这本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建筑》,人多书少,每期杂志几乎都被翻烂。

华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放前沿的广东,创新氛围浓厚,三年级时参加蛇口住宅竞赛,获了奖,奖品是一支英雄牌钢笔,奖品虽小,却给了我专业发展的自信。30多年来,我虽寓于学校,甚至在行政岗位兼职长达15年,但始终不弃实践,恐与彼时埋下的基因有关。当时华工似有个亚热带建筑研究所,与我无任何交集,但后来我的研究方向居然是建筑与气候适应性,这恐怕也源自于当时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当下建筑教育的若干思考

本人在设计及教育领域工作了30多年,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近十几年全社会在加速变化。变化的社会定会对建筑学产生影响,而建筑学的变化也必将对建筑教育产生影响。以下是我的几个思考。

全科教育和全人教育

建筑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生活,不能将建筑学悬置到空中。我记得在一所大学跟学生座谈,学生说我们很自豪,我们学校只有两个专业,一个叫建筑学专业,一个叫非建筑学专业。我觉得很奇怪,建筑学是社会大分工的行业之一,怎么能把这个专业悬的这么高?为什么会这么狭隘?教育的内容有“道”、有“法”、有“术”,我们不能把“道”给忘了,我觉得全人教育应该讲的是“道”的问题,应该是把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对行业的理解,放在时代变化的大背景下理解,我们要倡导批判性思维。

学科的划分及融合

建筑、规划和风景园林在2012年以前属于同一个一级学科,现在变成3个平行的一级学科了。这种调整是对城乡规划及风景园林专业对人居环境之重要性的认同,对学科发展是好事,但是现在出现了孤立的倾向。有些规划专业专家提出城乡规划专业要去建筑化,但我认为建筑学不应该去城市化,不应该去景观化。我曾在一个学生设计作业上看到老师的批语:“配景?”显然这个老师并未将景观当成设计的一个部分,他仅仅在讨论与真实设计无关的构图。我指导建筑学大五毕业设计时,明显感到经过近5年专业训练的学生仍然缺乏城市的意识和能力,我认为,3个一级学科的设立不应导致3个专业的孤立,在教育上更应该强调三个一级学科的整合。

经验和研究

1988年在美国纽约的MoMA举办过一个“de construction”展,我们这些接受传统的建筑教育的年轻人基本上都看不懂,当时我在慕尼黑工大请教一些60多岁的老教授,老教授们说“我们不屑于谈论此事,他们根本不会盖房子,一群吹牛家(talkitects)”,言语中充满了不屑。3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参展的这批建筑师影响了当今的世界,影响了这个行业!尽管我并非百分之百认可他们所有的观点,并非认同他们所有的作品,但客观地讲,他们并非吹牛家,他们的眼光更长远。这件事特别值得我们思考,就是如何看待老教师的经验。建筑设计当然需要经验,而经验与从业时间和承接的项目数量成正比,但经验是基于过去的,基于过去的经验而得出的对未来的判断或许有用,但未必可靠,知识更新尤其重要。在社会快速变化的当下,研究显得尤其重要,要研究和设计并重,不能吃老本。

研究的“片面深刻”和“设计的全面综合”

研究型大学肯定要做研究,为了研究的深刻,有时我们允许适度的片面。但我们的生活世界是连续的,片面的研究不能反应真实的生活世界。

我看到一个绿色大赛的通知,叫“唯绿杯”绿色建筑大赛,我觉得叫“唯绿杯”绿色设计大赛是可以的,因为唯一的内容是绿,但是建筑设计的目标绝对不是唯一的,无论唯什么都是对建筑设计的曲解,建筑设计必须全面,诸多目标必须整合。

培养目标与学制

学业和事业是两回事,尽管二者有些关联。

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导致这个时代有多层次的需求;学生的特质也有差异,学生在校的目标一方面是学习知识和方法,全面提高素质,另一方面是在专业学习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质。这就是世界大部分国家将本科定义为通识教育、将硕士定义为“专业教育”的缘由。

当下中国几乎所有学校的建筑学都采用五年制,据说是跟国际职业建筑教育对接。但纵观世界各国建筑教育,相当多的国家根本没有五年制本科,在原来采用五年本科学制的国家中,许多学校又改成了四年制,这反映建筑教育界的共识。中国的建筑教育本是舶来品,世界各国都在缩短学制,我们为何非要从“长”计议?5年本科、3年硕士的建筑教育学制太长,更何况许多学生毕业后并不当建筑师,中国的建筑学学制亟待修改!□

1 恩施大峡谷女儿寨度假小镇

2 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3 武汉中船重工722研究所

陈雄CHEN Xiong

1962年出生

1979年入学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学士、硕士)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015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一等奖

2015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运输及基础建设项目组别)卓越奖

2012年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

2011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06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质奖

作为中国最早的建筑学科之一,1932年勷勤大学建筑系创办至今已逾80多年历史。而1952年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成立,则已过60多个春秋。1979年,我有幸入读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成为华南建筑人,从这里走向社会,走进自己的建筑人生。华南建筑教育,历来深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老师们强调形式服从功能,重视平面布局和功能流程,造型风格现代。教学注重实践,注重技术,全面发展,强调“上手快”,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983年大学毕业之后,我有幸师从林克明先生和郑鹏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那一年林老已达83岁高龄。林老是中国老一辈著名建筑师,1920年留学法国学习建筑,1932年创办勷勤大学建筑系。两位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建筑创作的执着精神,对我们即将开始的建筑师职业,无疑是极好的指引。

30多年过去,我们始终感恩母校,因为我们的根在华南理工,根在“建筑红楼”。

中国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技术的融合: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已经为建筑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大型公共建筑成为新技术的重要载体,其建造方式的革新实践将引领建筑的发展,而人工智能技术必将进一步加快建筑发展。建筑师为首的专业设计团队,其设计方式方法也将随之深刻变化,BIM、AI等新技术应用使设计过程更加可视化,技术深度大大增加,与业主方、施工方的沟通更加直观,设计、制作和建造过程更加一体化。

文化的传承: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从来就承载着人们对美、尊严、身份的表达,满足人们对归属感及标志性的需要。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中国历史悠久,建筑体系以木构为主,体现东方的美学神韵。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如何以当代的形式加以演绎并发扬光大,在现代建筑中体现传统的构图之美、庭院之美、空间之美。

地方性的表达: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建筑如何兼具本土精神与国际特色。气候、地理、历史、文化对建筑的长期影响,逐步形成了建筑的地域风格特征,体现了地域的独特气质。随着全球化文化交流的深入,不同地域的风格也互相影响,但地域气质需要传承下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是全球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持续生存的战略选择。我国建筑业的能耗占总能耗的1/4,加上相关建材生产的能耗,接近总能耗的1/2。如何有效控制建筑能耗,需要适度建设,采用可再生能源、可回收材料。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体量巨大,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满足其功能,建筑设计必须更加重视通过适宜的材料选择及设计手法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的目标。

建筑回应城市:建筑和城市在本质上具有同构性和相似性,建筑收容了城市解体出来的多样性内容,其内部功能极大丰富,功能复合、空间集约,成为微型城市。

在现代商业社会,建筑更多服务于开发商及私人业主,产生越来越多的城市孤岛。尤其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下,如何营造城市公共空间,需要建筑与城市更多互动,开放建筑并赋予建筑更多的公共性,创造更多的场所让人们去会面、去享受,鼓励城市生活,才能保持城市的活力,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建筑业体制调整: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筑工程招投标机制的调整尤为重要,避免低价中标,无论是设计和施工都应如此。从设计、材料、制作和施工全过程都必须保证,通过工厂预制装配式、建筑工人的培训、合理的工期和造价、安全风险的管控等环节,才可能达到高质量目标。

创作当随时代:建筑与经济发展、时代潮流息息相关。建筑的现代性首先源于其功能性,建筑师需要掌握实现当代功能的关键技术。建筑师需要创新的、更具活力的、与人互动的、富有动感的当今建筑语言,实现当下人们对丰富空间体验的追求。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信息交流的瞬时性,建筑的创作更多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

建筑师的责任: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的建筑师们和工程师们是幸运的,我们的作品可以相对长久地存留大地。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责任也是异常重大的,我们想象中的世界构成了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建筑是一个关系到未来世世代代的重大责任,我们确实任重道远!

岭南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结合气候及环境:当代建筑向传统建筑学习,建筑设计必须更加重视隔热、遮阳、通风、防雨、防潮,通过适宜的材料选择及设计手法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的目标。

结合庭院与自然:无论传统与现代,岭南建筑都体现了亲近自然、空间流动的特点,设计结合庭园成为显著特色。

集约资源与空间构成:岭南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用地经济性更加突出,当代建筑越来越多采用集约空间的构成模式。□

1 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2 揭阳潮汕机场航站楼及配套工程

3 深圳机场卫星厅

罗竑LUO Hong

1963年出生

1980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

广州市天启正业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创始合伙人、总裁

2017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二等奖

2017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之“华彩奖”住宅与住宅小区设计类一等奖

2017年度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

2017年第九届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

2016年度广州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1980年,当我进入华工建筑红楼学习时,建筑学专业还未达到炙手可热的程度。那时候,老师们都还没有自己的工作室,我们的设计作业都还是“纸上谈兵”,大学期间也没有长时间的设计院实习机会。但是,华工建筑红楼的老师们以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和认真耐心的教学态度,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了贴近市场的设计方法,使华工的毕业生在设计行业内普遍得到“上手快”的赞誉。正是得益于华工建筑红楼的良好基础教育,加上对建筑设计的热忱,使我成为同班中的“少数派”,至今仍“坚守设计阵地”。

现代建筑面临的挑战

对于当代建筑面临的挑战,我想结合国内现阶段的情况从两个方面谈谈想法:

1 建筑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问题

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在现代主义盛行的年代,“形式跟随功能”成为建筑创作的主要原则。当时,国内的设计方针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因此,当时国内建筑设计是以功能性为主导的,至少功能性和艺术性是均衡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全球化浪潮涌入国内之后,建筑物对城市形象、企业形象的象征意义被拔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时期,建筑的艺术性,或者说建筑造型在一些公共建筑中被过度重视,出现了众多为了争“地标”、夺“眼球”而牺牲建筑功能、或者形式和功能完全脱节的建筑。以个人之见,在当今这个追求多元化价值观的时代,作为企业或个人投资的项目,在遵循规划条件、协调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对于功能和艺术孰轻孰重,可以有其个性化的选择;但是,对于使用公共资源进行投资的项目,则应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现行设计方针,不宜过分追求形式、耗费公共资源能源。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创作理念上,更加要从管理制度上建立明晰的指导方向。

2 寻找当代建筑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

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得到高速的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乡村的凋敝。“十九大”文件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乡村振兴并不是要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要保留、突出乡村应有的生产功能和文化功能,把乡村建设成为符合现代生活、生产需求的美丽乡村。在过去几十年中习惯了创作“高大上”的城市现代建筑的建筑师们,如何面对这个新的课题?当代建筑如何与富有地方文化和环境特点的乡土建筑结合起来?需要广大建筑师进行思考和探讨,并在建筑实践中寻求解决途径。

建筑文化传统和新技术

建筑文化传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积淀和演化而来的,其中也映射着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体现在建筑空间形态方面,有宫殿寺庙的形制殿堂、民居的院落布局、还有各种亭台楼阁等等;在建筑风格和构件方面,有各式各样的坡顶墙头、白墙灰瓦、斗拱挑檐等等。这些无一不与建筑的功能特性、建筑所处的地理气候和民族文化、建设和材料的技术水平等密切相关。因此,每一个时代的变迁和每一次技术的发展,必然会给建筑文化传统带来新的冲击,带来新的建筑语汇,以新的表现手法演绎建筑文化。作为地处岭南地区的建筑师,如何继承和发扬岭南建筑特色,一直是我以及整个事务所团队思考和实践的主要课题。继承传统并不是简单的造型复制和粘贴风格标签,而是要将设计回归建筑功能的原点,寻找建筑空间的本质,以理性的分析和反复的推导,将形成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各个因素,融入现代建筑的骨髓中,形成适应当地地形、气候和文化的新岭南建筑。我事务所主创的一系列项目均秉承此设计理念,例如“广州亚运文化体育中心”。该项目以“体育是友谊的纽带”为创作立意,选择了带内庭的环状建筑方案,外墙面自然沿升至屋面,相互搭扣,以流畅灵动的曲线造型诠释了创作立意。建筑空间布局采用了与传统岭南建筑异曲同工的内庭院式,并在东西两侧局部留出架空层,将自然风导入内庭,也使建筑的内外景色互相交融。整个建筑平面开敞通透,造型轻巧流动,色彩明朗淡雅,虽然没有使用典型的传统岭南建筑造型和符号,但能突显岭南建筑的特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达到了建筑传统文化与新技术的完美融合。□

1 韶关市韶洲宾馆一号楼

2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3 粤电信息交流管理中心

4 粤电信息交流管理中心

5 广州环球都会广场

6 广州环球都会广场

倪阳NI Yang

1963年出生

1981年入学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学士、硕士)

2018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设计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018年Archidaily中国年度建筑大奖

2017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

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质奖

2011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

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质奖

我是1981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读书的,那时候的学校还叫华南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在设计院工作,一晃已有30多年了。

在我们入学的那个年代,华南工学院已经进入到第二代的教授主课,除了林克明和龙庆忠两位元老还在带研究生,元老夏昌世移民去了德国,而元老陈伯齐已经故去多时。这些教授早年大都在德国、日本学习,据说当时在中国其他大城市受到了传统英美势力的挤压,他们才纷纷来到广州,因此华工建筑学系也有“轴心国”的别称(一笑)。据日本东大教授坂本一成介绍,当时最盛时期曾有7位东京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在华工建筑系任教。也正是早期的这批教授,将德国和日本严谨、先进的治学理念和低调、务实的工作作风带给了华工,并深深地根植于这块沃土。

在华工建筑系学习时的第二个印象是:强调亚热带建筑设计研究,就是现在经常提到的地域主义或在地性。在这批老教授的带领下,华工建筑系在研究岭南建筑的应对策略和工程实践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教学上老师积极提倡观察和实践,这在当时改革开放之初的学校教学建设中显得特别不同。当然,在强调通材教育的年代,也有人质疑过这种地域教学模式是否过于狭隘,使很多学生就业受制于南方地区。但现在回想起来,正是由于华工建筑系的“专”,才使其独树一帜,“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这种专注的精神也和德、日教育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严谨、务实、低调、专注,这就是我读书时对华工建筑学系的认识。

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建筑发展可以简单地分为建筑理论和建筑建造发展两大部分。建筑理论在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提出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批判发展已形成多元并存、百舸争流的景象。建造又可分为技术和材料两部分,当下技术的跃进已为建造业带来了极大的进步,它让建造变得更经济、更精准、更有效率。但反观新型基础建筑材料,其发展却成了建筑发展的一大瓶颈。

从我们祖先定居之初,人类的建筑材料就一直伴随着建筑文明的发展,早期人类用黏土、木材、石材、石灰等材料创造出灿烂的建筑文化。到了19世纪初,英国人阿斯普丁(Joseph Aspdin)申请生产波特兰水泥专利,并将其大量运用于修建泰晤士隧道工程,掀开了近代基础建筑材料发展的新篇章。好的粘接性、易塑性、低成本一直是制约建材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泥的生产无疑为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而钢材冶炼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较经济的成本也为钢材进入建筑市场提供了可能,它们共同推动了建筑的快速发展并催生了现代主义的产生。

当下,由于新型材料的缺席,建筑设计发展也面临了极大困境,建筑师只能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或寻求手法上的突破,这与现今其他领域的材料发展形成了巨大反差——例如在飞机工业中钛合金、碳纤维的应用。诚然,基础建筑材料有其自身特殊性,例如对可靠性、耐久性、低成本、易生产等有较高要求,但100多年以来的停滞不前已严重影响了建筑学科的发展,甚至束缚了人们的想象力。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材料的发展理应远远快于历史中的任何一个时期,而现状却非常严峻。有理由相信加快基础建筑材料进化的研究,将会改变建筑的现有设计模式,为建筑发展带来又一个春天。□

1 广州二沙岛羽毛球训练中心

2 越秀金融大厦

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4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5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马震聪MA Zhencong

1965年出生

1982年入学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学士)广州市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2015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

2009-2017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二等奖8项

2015年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2年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

2000年广东省劳动模范

1982年高考,当时成绩还可以,基本全国学校和专业可以任意挑,因此挑了广东高考分数最高的专业——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刚进大学时对建筑学一点感觉也没有,但受华工建筑学老师务实的态度影响,在开放的学术氛围下,我很快就爱上建筑学,并在4年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中,掌握了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日后建筑师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当时选择是随意的,但最后结果是终身受用的,感谢华工建筑学!

和很多学建筑的学生一样,我毕业后就进入到设计院,从一个为产值奋斗的设计人到一个有追求的建筑师,这得益于在设计院的各位前辈、同行的影响和一些有追求的业主帮助。

广与专

在进入设计院的第三年,我负责设计由香港霍英东先生捐赠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英东门诊楼,这项目得到我院顾问总建筑师佘峻南院士的指导,他除了在方案和技术上给了很多建议外,在职业发展上也给了很多建议,其中他提到:“建筑师知识面要广,但同时也要专,要专注在某一领域,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佘总这一建议影响了我一生。

在设计广州天河正佳商业广场时,我就研究国内外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为后来完成太古汇、保利商业水城东岸和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商务组团一期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打下基础。除了大型综合体,我还关注了超高层建筑和主题公园以及相关建筑,通过实践学习相关理论和技术,往“专”的方向努力。

关注技术

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作为建筑师要关注建筑理论、思潮,关注文化和传统,关注建筑构造、材料和技术,但在国内设计院,建筑、结构、水、电、空调分工细致,很多建筑师除了自己专业外,一概不懂,也不关心,这影响建筑师的发展,同时限制创作空间。

在与美国SOM事务所合作设计珠江城(广东烟草大厦)时,发现SOM的建筑师,对各专业很了解,对世界上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很熟悉,能够娴熟地将新技术和新材料与建筑设计完美结合,创造出“零能耗”概念的建筑。这对我们有很大启发,后来我们在广州白天鹅宾馆改造中大胆应用新技术,将新技术和设计结合在一起,将白天鹅宾馆的能耗降低到一个新水平,为业主每年减少1000多万元的费用。

开拓与创新

对于新领域的开拓与创新,在过程中往往是很困难和痛苦的,但结果是喜悦的。在2010年初,受广东长隆集团的委托,承接了珠海长隆海洋王国。这一主题公园,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设计语言和方法完全不同,有自己的方法和理论,涉及主题创意、动物饲养、维生系统、内外包装和游乐设备等专业,同时50多hm2用地,上百座不同特色的建筑,对建筑师是很大考验,挑战了建筑师的学习、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考验建筑师的基本功。项目在2014年建成,第一年就达到年游客量500万的成绩,获得主题公园奥斯卡奖的TEA全球主题娱乐协会2014年度唯一“主题公园杰出成就奖”。由于得到长隆业主的肯定,我们先后承接了长隆集团的珠海长隆横琴湾酒店、企鹅酒店、国际马戏城、熊猫酒店、大鱼馆、清远长隆项目等。

开拓与创新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领域,这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尤为重要。□

1 广州市珠江城

2 广州市太古汇

3 广州新图书馆

4 广州市周大福中心

5 湖南省人民会堂

黄捷HuAng Jie

1964年出生

2000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华南设计中心主任

北建院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院)董事长、总建筑师

2018年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017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

2017年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设计奖

2016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金奖

2013年广东省土木建筑十佳中青年建筑师

我自1989年硕士毕业后来到广州,近30年来一直根植于岭南大地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前期由于个人学识及地域文化的局限,还是遇到一些事业发展的瓶颈,感到有点迷茫和焦虑。后来为了提升自己,下定决心学习深造,2000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学位,师从何镜堂院士。在校学习期间,何老师对我悉心指导和多方关照,他在理论学习、工程实践、人品塑造等方面的表率和教诲使我终身受益,并深受岭南建筑学派创新精神的浸润。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我从岭南出发,自觉把岭南建筑文化求真务实、开放包容的设计理念,融入遍及全国和海外的建筑实践,先后设计完成了多项技术含量高、功能复杂的文化公共建筑项目,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历史上,岭南人在岭南建筑文化上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从而使岭南传统建筑不断有创新的形态出现,只要“万物皆备于我”,便可接纳融合。岭南建筑从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按不同的时空条件而变化,不拘泥传统形制和模式,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颖的形式,以体现时代气息。因此岭南建筑文化总能开风气之先,不断创新。

设计展示其独特文化底蕴的岭南新建筑,离不开岭南地域文化原创性这一精神原点。对地域文化的提炼、抽象和创新,是岭南建筑文化延续和发展的精髓。基于地域文化的岭南新建筑创作,就是要既立足于岭南,做到融会贯通、形神兼备,回归岭南生活世界;又不拘泥传统形式,勇于创新变革,以超越模拟的象征手法,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表达出地域文化的创新之美。在其中多文化融合共生,给予人们以视觉冲击力和无限想象的空间,将文化艺术的感染力引入审美。引发人们在岭南建筑文化背景下的共鸣,引导他们参与其中,获得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体验。

基于自然环境的岭南新建筑创作,就是将建筑师对自然的理解和情感用建筑语言表现出来,这实际包含一种回归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艺术情结。将自然意象融入建筑的灵魂,在较深层次上探索和表现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岭南新建筑的自然意象的表达,是与信息时代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分不开的。基于科技的岭南建筑文化创新就是通过高科技节能环保手段以及BIM技术的运用,使建筑既散发出科技的魅力,又蕴含着人类情感的活力,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日新月异的建筑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岭南新建筑上得以最充分的展示。

探索岭南建筑文化特质的再现与重构,力求以传统的色彩、地方的材料,经过抽象的细部,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表达等手法去体现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以现代的建筑语言创造符合现代岭南人生活方式的建筑空间,使人居环境既有现代时尚感又有历史价值感,赋予当代岭南新建筑以鲜明的地域特色。

面向未来的岭南新建筑创作就是要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岭南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关联更加密切,强化了市民对城市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致力于创造崭新的建筑语言,不应只重复历史形式,力求为城市和建筑开创一种新的语境。对于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不追求简单的形式符号的借用,而是发掘并强调城市无形、内在的特征与脉络,对城市建筑文脉进行“提炼”,贯穿岭南城市的历史和未来,赋予其抽象而全新的形态和情调,创造出富于时代感和生命力的岭南新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市民交往的聚集场所,社会化的城市共享平台,人们在此聚会、交流、体验和审美。公共文化建筑应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基地内各种错综复杂的“城市流”,顺应城市主要公共性文化需求,塑造具有文化活力的“艺术空间”。

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作为现代城市居民共享的“精神场所”,在城市公共生活中举足轻重。文化公共建筑是高层次的综合文化产物,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代表了城市发展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如何使公共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实现文化建筑的艺术化、生活化,把文化公共建筑融入城市公共生活中去?建构 “艺术空间”,是我们建筑师的光荣使命。

面向未来的新建筑中,新技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方案创作构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所创造的生命体般的建筑形体与空间对于建筑技术的“艺术性”要求极高,常常需要挑战力学基本原理性、突破现有“技术性”的极限,实现和拓展建筑设计的创新空间。这就要求建筑师与工程师密切配合,一同寻求新的技术体系的可实施性以及高效合理性,使其“艺术性”与“技术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完美结合。岭南建筑设计创新首先是观念和文化的创新,其次是手法和技术的创新。在适应自然、融合共生的基础上探索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立足传承、勇于超越是我们在新时代岭南建筑文化创新上不懈的追求。□

1 广州歌剧院

2 武汉琴台大剧院

3 中山舰博物馆

庞伟PANG Wei

1966年出生

1984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

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

2015年入选文化部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

2010年入选第六届欧洲景观双年展

2002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荣誉设计奖

2002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环境艺术类金奖

我是在1984年考进华工建筑学系的,今天回头看,这对我的人生而言,此事份量之重,相当于又投了一次胎。在这之前,我生活在青海西宁,长冬无夏的高原之地,然后,这一年正好18岁,考上了大学,坐了一共60多个小时的绿皮硬座火车,到了广东,中国最南端,湿热无冬的改革开放“热土”。当年的华南工学院远比今天草木葱茏,连空气里都是亚热带植物的芳香,以至于我在很长的时间里,感觉自己有被“致幻”的恍惚,当然,一面狼狈不堪地忍受蚊子的叮咬和高数、英语、党史等课程,一面接受建筑学的启蒙,尤其是制图训练的日子就这样动人地开始了。于此同时,我仍然如中学时代一样,痴迷于毫无目的的阅读和诗歌写作……大学求学期间,我休学两年,于1990年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教学、实践和理论

我从1990年参加工作,到了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顺德,在设计院开始建筑设计的实践,很快,目睹和经历了邓小平南巡后的经济改革热潮,并深浸在珠三角自下而上的活力和热度之中,对这块土地和其文化、人群有了并非旁观者的观察和体会。几年后我又到了南海,在镇区级政府从事过重点规划和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2000年创办广州土人景观,同年,以中山岐江公园项目作为开始,进入了迄今为止已干了18个年岁的景观设计领域。中山岐江公园,2002年获得ASLA首次颁给中国大陆的年度荣誉奖,随后又在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得了环境艺术类的金奖。得奖名单里,俞孔坚老师是我们这个设计团队打头的,写在第一个,我是第二个,得奖名单里还有邱钦源、黄征征,也是广州土人的。我带着当年广东设计力量的这班人成立的广州土人,搁下了当时手头所有的事情,全心全意,胼手胝足,与俞老师带领的北京土人一道,为这一个项目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从设计到艺术效果监理,直至因该项目的开创性,甲方在社会上找不到合适的承建单位,于是要求我们设计施工一体化。我们这班设计者,十分艰苦地,居然1:1把这个项目在自己手里建了起来,现在开玩笑讲,我应该是当下时兴的所谓EPC的元老级人物呢。

做完岐江公园,我们发现,自己原来是个项目公司,成立了一年半时间都是在做一个项目,现在项目结束了,这才真正到了广州,一点点找活儿,接设计项目。一路下来,从顺德新城区四馆到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从南昌利玛窦广场到深圳正中街头广场,从力迅上筑到光大花园榕岸……一直到这些年的美的总部大楼、福田记忆公园……我们一直活跃在南中国景观实践最真实的语境和现场中,一系列项目有完成的,有未完成的,有接近满意的,更有满是遗憾的,不知不觉中,时光荏苒,已是距创业之时近20个年头的样子了。

我也参与了这个时期不少行业学术和教学活动,比如,2006年的首届南中国青年建筑师展,我是发起人之一(其他发起人是广州的周洧、冼剑雄、关鸣和深圳的刘晓都);2012年文化部首届中国设计大展,我和李虎、史建一起是空间组的策展人;2013年至今,担任《景观设计》专业杂志的学术主编;2017年受聘担任深港建筑双年展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时,我也受聘几家高校的客座教授,并在更多的学校做过讲座演讲,以及参加他们的工作坊、评图等教学活动。

如果说有什么理论思考,简单说一些:(1)不要指望一部《园冶》打天下,不要迷信古代的经典,当代的城市化、人口、环境、社会文化已今非昔比,与古时大相径庭,我们走的路,面对的问题比古人复杂得多,我们要说今天的话,做今天的建树。(2)景观是人们的文化,在大地上的投影。一切纠缠不清的景观问题,都来源于文化自身的纠缠。(3)中国人的大地,浸染了中国诗歌文学、历史文化的“体液”,就景观而言,它早已不是物理的,我们伫立在诗性(文化)大地上,并兼具创造与守望的双重使命。(4)“方言景观”,中国文化有其生态系统,延续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文化自觉。景观应该说自己的地方话,而不要让所谓“世界语”一统天下,沦陷为同质化的世界。(5)设计者的知识和生命状态决定了设计的状态,当前的设计教育和从业环境,有许多令人痛心的遗失,景观成为资本和权力“空间生产”的一个内容,这是一个强大至令人恐怖的存在,不容无视,不容忽略。□

1 岐江公园(摄影:黄志坚)

2 南昌江中置业利玛窦广场(摄影:庞伟)

3 福田记忆公园(摄影:黄志坚)

肖毅强XIAO Yiqiang

1967年出生

1985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硕士、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2017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7年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16中国建筑设计奖之建筑教育奖

2014年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银奖

我是俗称的“三华李”,即学士、硕士、博士都是华南培养的,算上出身于校园的“土著”身份,华南于我便是“家乡”。华南建筑的开创者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教授在我儿时已是校园里的传奇故事。1980年代带领我们入门的老师都是这批留德留日回国教授们的学生;我的硕士、博士导师刘管平先生,当年留校任教时便是被分派到夏昌世教授带领的教研团队,从事岭南庭园建筑教学和研究。源于德日教育体系的科学理性观念通过代际传承成为华南建筑的核心价值。可以说,华南教育给我烙下了浓重的务实、严谨的属性。

教学、研究与实践

这里俗称“学研产”关系,特别想就高校建筑教师的状态进行讨论。由于全球高校在排名体系下对研究影响力的关注,高校学者被要求除教学外更需具备研究能力。各高校往往对建筑学科实施“同等待遇”,导致建筑学教师疲于应对,大量精力投入研究,而其建筑实践设计能力无法纳入考核体系。排名评价导向下的建筑学科教师素养与人才构成发生改变,建筑学专业教育导向也发生偏移,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全球建筑学教育正在共同面对的问题。必须提醒,如果为了应付排名指标而将教师个体按“学研产”进行分类对待,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建筑学教育与其他工程学科的重要差异在于建筑设计思维的训练。建筑设计与工艺设计、结构设计等“工程设计”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是一种在边界条件不完全确定、人文艺术与工程技术综合作用下的循优思维。要求教育者本身具备良好设计实践能力,以教导学生理解和应对复杂的过程决策。当年留德时看到的德国教授可谓理想“模式”:享有声誉和行业经验的高水平职业建筑师方具备申请大学建筑学教授资格。教授既负责教学和研究,同时还进行建筑设计实践;在设计课堂上能够敏锐地引导学生实现既富有想像力又能技术落地的设计,并利用人脉带来行业各类资源支持大学教学和研究。显然,去实现“理想模式”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只能希望建筑教育者可以承担起一种责任:自身保持持续设计创作能力。

还可以讨论研究导向对设计教学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建筑教育中越来越多研究属性在设计教学中导入,使得设计过程的分析方法和过程判断具备科学性,从问题分析、目标确立、路径选择可以富有成效而不仅依赖于主观经验,“研究性设计”成为建筑教育的热点议题。另一方面,必须清醒认识,研究毕竟不是设计,也不能代替设计。建筑设计教学中将研究性工作直接作为设计成果的倾向让人担忧。无论如何,我们需要比以往更呼唤“学研产”兼优的全能型建筑教师。

新技术与建筑文化传承

首先,可以讨论建筑技术进步是否会导致与建筑传统割裂的问题。从地域性的角度来看,生活方式与气候地理的密切关系构成了地域建筑的文化本底,长周期的历史过程造就了明确的建筑文化惯性。当代建筑学依然是在建筑传统背景下的继续推演,其中需求与技术的变化是推动改变的重要原因。因此讨论技术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建筑文化交流圈的主流技术影响,如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给建筑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建筑文化传统内在的“结构性”进化,即具地域性智慧的传统技术在当代条件下的创新发展。我们必须在国际交流的背景下讨论地域性,同时关注地域性的本体价值。我们团队一直在研究传统建筑的空间设计价值。传统建筑空间在应对地域气候环境方面有许多营造智慧,通过对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性论证,总结普遍性规律,指导当代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例如岭南传统骑楼街区空间体系对指导当代城市设计的价值,岭南传统梳式布局民居和竹筒屋建筑的气候空间智慧在当代公共建筑中的创新运用等等。

其次,还可以讨论技术进步对建筑师设计工作的影响。今天可以通过改造古老的建筑很好地满足当代的使用:所谓新技术并不可能改变建筑学这个古老行业的本质——建筑学便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建造。如果建筑设计过程被程式化,就像当前大量商品性的住宅建设那样,在闭环中的大量性重复工作和比对过程很应该被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代劳。然而,基于历史与人文尊重的建筑设计工作的开放性特征是无法替代的:在边界条件不断堆叠与变化下的设计创新能力,依然需要建筑师长期的阅历积累和思维能力积淀,建筑师的较长成长期,本身便是新技术与建筑文化积淀不断交融作用的过程,并最终转化为创造价值的创新设计能力——对此我们依然充满信心。□

1 《零能耗示范建筑 生态凹宅》(主编)

2 EFG广日电气技术研发中心

3 华南理工大学教工活动中心

4 广州南沙发展电力大厦

汤朝晖TANG Zhaohui

1967年出生

1985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

1995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博士生导师

T&Y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始合伙人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杨晓川YANG Xiaochuan

1968年出生

1986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任建筑师

T&Y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始合伙人

2017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三等奖

2015年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第八届优秀建筑创作奖 优秀建筑佳作奖

2015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2014年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师联合会(IFLA) 景观规划类杰出设计奖

2013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公建类二等奖

汤朝晖:我的本、硕、博全部都在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可算是资深“华工人”。在早年的求学与工作经历中,岭南建筑学派的两位宗师:林克明先生与龙庆忠先生都还健在,有机会聆听过两位老先生在不同场合的发言,弥足珍贵。本科阶段的学习,只能算刚被老师领进门,及至后面正式师从何镜堂先生深造,对建筑设计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当年的学生到今天的教师与执业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海纳百川求真务实的建筑学教育,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建筑创作方法,不仅为我所继承,也会伴随着我对后辈的建筑教育,继续传承下去。

杨晓川:我的整个建筑教育经历,以及毕业以后的执业过程都没有离开过华南理工大学。很荣幸能聆听“华工人”先贤们的教诲,为后来博取众家之长、吸收中西建筑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想建筑学的教育和执业对我来说不单是一门学科、一个职业,它更是给了我一双重新看世界的眼睛和探寻建筑、城市和世界之美的钥匙。导师赵伯仁教授、何镜堂院士及资深学长蔡建中先生的言传身教,做事先为人的楷模,让我终身受益。今天作为建筑师和建筑学专业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不单要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做事原则,更要保持岭南建筑学派的核心价值,并加以创新发展。

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当代中国建筑师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本土建筑学理论如何与时俱进地发展的问题。在我们的文化自信已得到巨大提升的今天,这一点显得更为迫切。行万里路,是我参悟建筑的重要手段。我对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价值的深刻认知,是当我通过游学欧洲,对西方建筑的发展脉络有了较丰富的现场感性认识后,才得到顿悟的。历史发展周而复始,美学原理却亘古不变。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就是以其整体性为一项重要特征的。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传统建筑文化有共同的价值观。只是长时间自我封闭后重新开放时,在受到当代外来思潮瞬间冲击下,我们的文化自信有过一段时间的迷失。反映在建筑学领域,就是在建筑设计追求与众不同的同时,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性格正在逐渐流失。相比之下,欧洲的吸引力来自于欧洲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和谐统一的城市性格,而当代欧洲建筑师并不以建筑设计的与众不同作为其设计的出发点,而是尽力寻求与城市公共空间和谐共存的方式,并且这一点也是公众的集体共识。因此,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应回到自身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根。中国古语云:“居移气,养移体”。其中的哲学含意之一,就是优良的公共空间与环境质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城市公共空间秩序的好与坏,跟影响社会稳定与否的因素密切相关。建筑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哲学。当代建筑设计,仍需要讲究“无为” 与 “有度”。 “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指不妄为。“有度”是指审时度势、因地而变,是要适应与尊重环境。建筑师应该具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让建筑作品的个性服从于公共空间,存异必先求同。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在探讨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的关系时,在中国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组成中,岭南建筑是具有独特性格的一部分。由于地理与历史的原因,岭南地区一直有得风气之先的优势。岭南建筑以其布局自由、轻巧空灵、开敞流畅的特点,适应了中国岭南地区气候的温暖、潮湿、多雨,还以其博采众长、东西合壁、兼收并蓄的特点,对外来文化不断地吸收融合。关于岭南建筑的起源多有考证,有学者甚至追溯至先秦两汉。明末清初,岭南建筑逐渐成熟,成为中国主要的建筑流派之一,与岭南地区早已广为人知的岭南音乐、岭南画派等其他门类的艺术具有相似的特征与艺术同构性。因此,岭南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中国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在当代国际化建筑大潮的冲击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如何让现代科技、现代材料与岭南建筑的文化传统和谐共生、与时俱进,是当代中国建筑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年来,以广州为基地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人,在岭南建筑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中逐渐成为了中坚力量。其领衔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以“两观三性”理论为现代岭南建筑作了新的诠释。其中,“两观”指建筑的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指建筑的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以此为指导思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人的建筑作品一直是扎根岭南,辐射全国。其众多的设计作品,并不停留在对岭南建筑传统的简单形似模仿,而是通过对建筑作品所在地的气候、地域、文化等环境特征的深度解析,结合当代的建筑手段与建筑材料,去再现岭南建筑传统的神韵特征,是对岭南建筑精神更高层次的传承。体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人对建筑文化传统的传承与现代化新技术的融合所作的思索与努力。□

1 广崇左文化中心

2 柳州李宁体育馆

3 肇庆学院艺术中心

4 向莆铁路抚州站

盛宇宏Eric Shing

1967年出生

1985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总建筑师

2017年地产设计大奖·中国金奖

2015年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公建类一等奖

2015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大奖”酒店组卓越奖

2008年中国杰出青年建筑师2007年中国十大设计师

1985年,我作为全国第一届高考免试保送生,进入了华工建筑学系建筑学专业,成为30185的一员。回忆求学经历,虽已过去了逾30年,但许多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湖滨厅的五柳炸蛋,

东区饭堂的小炒和赤膊打饭的拥挤,

百步梯上上下下的快乐,

还有:大冬天洗澡房里洗冷水澡时的“壮烈高歌”,

礼堂里一票难求的霹雳舞大赛。

更多是:背着画架画夹,满校园到处写生的快慰;

建筑红楼里那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晚,

东二宿舍11点停电后的烛光……

最难忘的是:

课堂上,各位老师严格而亲切的指导和指正,

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一辈子的心灵归所——

华南理工建筑系,深深的感恩、永远的致敬!

自1993年创办汉森伯盛,25年以来,我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建筑设计实践,我们一直致力于做“融于自然和环境”“对城市空间有贡献”的项目设计,以下就列举我们的两个经典项目案例,与大家分享。

从自然中生长而成的建筑——阳朔河畔度假酒店

(1)生于自然,融于环境

在为酒店创造一个适宜旅客住宿的内外空间时,如何能在规划设计中始终尊重用地内的自然环境,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原生的一石一树,以谦恭的姿态与环境和谐共生是我们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用地内有几十棵百年大树,这些树木姿态优美,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决定保留原有的树木,将其融入新的建筑及环境中,使今后入住酒店的客人能在自然馈赠的绿荫里怡然自得。因此,协调用地中的原生态树木和酒店建筑实体,成为设计中的第一个着力点。

(2)“让”“退”“越”的艺术

面对复杂的环境及各种限制因素,在外部空间设计时,我们提炼出3种设计手法:“让”“退”“越”。在规划设计中将建筑平面做到退让,在树木的空隙中展开,精心保护了所有的古树。在保证房房观河的前提下,退出大片空地,客房建筑只是点状接触到“30m退让线”,层数退减至二层,主体建筑的退让使河岸避免压抑;这也令漂流在遇龙河上的人在畅游山水之乐时,也能感受到原生态的自然之美。设计生发于自然,将建筑置于景中,且环境亦不因建筑的介入而有所破坏,如此,一幅山水画卷便得以重构。第三是“越”的手法,中轴线上为保留大树,用木桥飞越此组树冠,进入大堂,创造出世外桃源的意境,也为进入酒店的客人带来一种全新的入住体验。

(3)建筑语言融入当地文脉

针对建筑是采用传统桂北民居的形态,还是采用更现代的手法,经过反复推敲,最后决定运用当地材料,以简洁的手法将传统建筑中的斗拱穿斗、飞檐等中国化、地域化的建筑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以桂北民居的形态为基础,不断提炼,采用中式建筑符号去表达新建筑,表达中国人脑海里面,或者说在骨子里面的情怀;同时我们也没有完全拘泥传统建筑元素,也使用了包括混凝土、钢结构等现代的建筑材料来表达传统建筑的符号跟语言,达到了最初的设计效果。

用得最多的,就是把鼓楼的元素运用在酒店设计里。当时我们给甲方的主题就是散落在河边的桂北民居,因为它就是落在河岸边形态散落的一组建筑,尺度非常的宜人。所谓尺度,就是这组建筑不会给在遇龙河上漂流的人以压迫感。其次,就是以鼓楼形式做的酒店大堂。建筑平面就是鼓楼木建筑的柱网布局,梁上加柱,层层旋转,这个高耸空间代表对传统的一种致敬。

基于城市角度的建筑创作——尚东柏悦府

尚东柏悦府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CBD核心区内,占地面积14,300m2,总建筑面积为96,000m2,高198m共52层。由中心交通核连接3幢塔楼,有顶级豪华住宅99套,每层有5个独立电梯,有430m2和740m2两种主力户型。设计的出发点是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设计一幢与核心地段、核心区域相适应的标志性豪宅建筑,为城市形象添彩。“城市设计可定义为:城市设计是一种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为最终目的,对城市的营造巨细皆兼的整体性创造活动。”

由城市的绿肺“珠江公园”的绿树引发“萌芽”的设计概念,由此衍生出城市新生态的探索和城市活力在于创新的思考。我们也一直思考建筑的形体是否可以打破住宅的方盒子定式,创造出世界级令人难忘的形态,更像一个有机体如春天的“萌发”的新芽。顺着这样的思路并结合住宅的实用功能,基于结构与建筑技术与建筑成本的考虑我们将体形进行优化与简化,在优化过程中,我们深入思考广州羊城的文化,导入了“麦穗”的元素符号,其形自由向上,肌理丰富,寓意着丰收与喜悦,更加契合广州羊城的文化象征与精神,更符合城市文脉。

城市设计需要找出影响天际线形成的必然因素,以控制其有序的形成和发展。在高楼林立的今天,尚东柏悦与周边住宅形成错落有致、各有特色的高度差距,更与广州西塔共同形成一条连绵起伏的有韵律、有节奏的波浪形天际轮廓线,突出城市景观的视觉焦点。成为猎德桥、大道(广州南北主动脉之一)区域和珠江公园区域内的天际线高潮和地标,并因曲线优美与西塔“小蛮腰”遥相呼应。□

1 云山诗意·广州

2 阳朔河畔度假酒店

3 尚东柏悦府(2.3摄影:张庆令)

曹劲CAO Jin

1969年出生

1986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本科)

1997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硕士、博士)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2017年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岭南特色规划设计”银奖、铜奖

2009年国家文化部创新奖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卓越项目奖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杰出项目奖

能够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度过漫长的求学生涯,从本科到硕士、博士,是一生中美好的回忆。初入校门时是“美好的八十年代”,南风吹拂,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心田初耕,新世界扑面而来。本科毕业后偶然地进入当时算是冷门的文物保护行业,工作7年之后,带着深化专业知识的热望,考回华工师从邓其生先生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从事建筑遗产保护工作20余载,亲历了这个行业从寂寞清冷到蓬勃发展的历程,能在这一领域默默深耕所爱,离不开红楼里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于我而言,母校不仅仅是系统化完成自身教育和知识储备的地方,更难忘的是许多年前红楼课室里彻夜不熄的灯光,是弥漫着的自由与多元的气息。

建筑前沿理论与思潮

乡村的价值正被重新发现和认识。近期,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共同推出了《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代表了国际遗产和景观学界对乡村景观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对乡村景观遗产的界定做了拓展——“一切乡村皆是景观”、“所有乡村地区都可以被当作遗产解读”。在倡导记住乡愁和保护文化传统的当下,这份文件具有适时的启示意义,旨在通过对乡村景观遗产价值的认知、保护和推广,寻求方法以应对乡村景观及其相关社区所面临的危机,目的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各方之间的适度平衡。对于目前正在推进的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实践也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传统有可能是指引未来的一把钥匙。在过去30年的城镇化热潮中,中国的城市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是争奇斗艳各显风骚,同时却又如此相似莫辨彼此,“千城一面”和建筑文化特色缺失已备受质疑和诟病;与此并行的是被遗忘的失语的乡村,正在迅速走向颓败。

然而,也许正是在乡村,还保留着那些地域、乡土营造。江南的雨巷、蜀地的吊脚楼、岭南的镬耳屋……这些与土地、气候、风物息息相关的景观,是传统建筑文化的原始基因,表达了更为质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区域的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也因此为我们的未来保留了多样性的可能。曾经,新岭南派建筑继承与利用地域传统,为传承地方文化独辟蹊径;今天,在国家文化复兴的政策导向下,以现代建筑语汇重新诠释中国传统和地方文化,正成为一种广泛的直面当代、根系本土的积极探索。□

1 《先秦两汉岭南建筑研究》

2 香港大埔头村敬罗家塾修缮后

3 香港大埔头村敬罗家塾神龛修缮后(2.3摄影: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4 广州市番禺区潭山许氏宗祠(修缮)

5 广州市番禺区潭山许氏宗祠中堂(修缮)

6 广州市大学城岭南印象园

冼剑雄XIAN Jianxiong

1968年出生

1986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硕士)

广州市冼剑雄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执行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总建筑师

2017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优异奖

2017年第九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优秀奖2017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二等奖

2016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15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等奖

1998年中国建筑学会全国青年建筑师奖

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毕业后留职华工设计院,我总共在华工学习工作了13年。 这13年是我人生非常难忘的时期,从建筑学的启蒙到跟着导师深入钻研,再到做了人生第一个超高层建筑作品,在华工的这13年也是形成我自己建筑观念的重要时期。直至以后出来自主创业我也依然在不断践行着从学生时代起就日渐形成的对建筑的理解,对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的坚持。回想华工求学的经历, 感触最多的是觉得幸运,我们那一届正值最好的年华,身处南粤改革开放大地,年轻朝气,求知欲旺盛,社会环境宽松,建筑业蓬勃兴起,大量的书籍资讯,大量的国外思潮涌入,各种日新月异的现象,各种类型的实践,可以说那时候建筑学是最令人羡慕、也最令年轻人向往的行业,建筑学子们也是最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一群人。

当代建筑发展到今天,在愈趋全球化的语境下,如何能保有本土地域文化的身份认同,将会是建筑在科技发达、人工智能愈趋发展之后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现代主义建筑曾经高效地解决了工业革命之后大量城市化高密度人群的居住问题,理性而统一,强调效率而忽略情感,它完成了那个时代发展的历史使命。而如今,全球越来越趋同,行业科技的发展使得标准化、装配化、协同性更加成熟完善,人类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复制创造出相类似的建筑,而有一样是人工智能不能代替的,那就是人类的情感需求和精神追求。建筑承载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人群的集体记忆,它是在地的,唯一适宜性的,建筑师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赋予建筑以文化内涵和内在灵魂,寻求在全球科技一体化的时代保持各自文化的差异性,在普世价值观里寻求特定文化的特定内涵,这些是我认为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建筑业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跟国际先进国家的理念和技术差距越来越小,但人们厌倦了千城一面的城市和建筑,越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越是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传承本土的文化传统,回归与超越,是中国建筑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我有幸在2015年参与编写了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编的 《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之广东卷的工作,通过对岭南传统建筑要素的梳理解析并结合大量实践来探讨传统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的策略方法。建筑师应该不断地回归审视自己民族优秀的建筑文化和智慧,才能从中汲取营养,然后用现代的建筑语言来阐释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建筑。回归对于我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时间维度上的回归,即回归传统,萃取营养;二是回归到建筑的本质,即抛开所有热闹虚华的表象做纯粹谦卑的建筑,真正以人为本,而不是权威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我相信只有深刻的回归才能找到超越所依托的土壤,未来根植于历史,国际根植于本土,这是当今建筑师们应该走的路。

对于岭南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切入, 即绿色生态、以人为本、对传统建筑文脉的尊重、传统建造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合创新,这5个方面分别回应了岭南建筑文化传统所包含的生态型、和谐性、文化性、技术性以及多元性。岭南传统建筑具有朴实的生态思想和内涵,从顺应自然的生态规划布局到围合通透的建筑空间组织再到相容共生的室内外建筑环境,处处体现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自然主义建筑理想,与现代生态建筑学的诸多理念不谋而合。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框架下,传统建筑具有层次分明的空间规划,丰富多变的空间结构,精致细腻的场所空间,这些无一不是以人的需要和感受为出发。无论社会怎样进步,人类怎样发展,人始终是建筑的中心,所以就算在当下乃至未来以人为本的设计都是贯彻始终的。对传统建筑文脉的尊重包含了针对旧建筑的修旧如旧、新旧共生的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这对旧城改造以及城市更新具有特殊意义。在设计理念上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鉴古立新,形神兼备,将传统、地方文化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营造独特的建筑文化意向。在技术层面上的传承应本着将传统建造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原则,包括地方材料与新材料的结合,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以及现代建筑科技的地方化适用,概括来说就是现代技术地域化,地域技术现代化。最后,多元文化的融合创新需要建筑师本着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外来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积极探索不同文化并置融合的方式。如今世界是平的,文化的传播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高效快捷,国际的和本土的都会在一片土地上相容相合,和而不同,建筑也理应反映当下时代的这种状态。□

1 广晟国际大厦(摄影:王艮,非潮摄影)

2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摄影:陈中)

3 力迅上筑(摄影:绿风摄影)

4 力迅时光里(摄影;非潮摄影)

5 珠海市工人文化宫模型(摄影:冼剑雄)

6 珠海市基督教堂模型(摄影:廖家升)

叶敏Michelle Yip

1972年出生

1990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

1995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硕士)

扉建筑创始合伙人、主创建筑师/扉美术馆馆长

2015年AD-2015年全国100家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机构2015年香港理工大学 “明日客房酒店竞赛”全球前三名

2014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CIDA中国室内设计大奖

2012年第九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

2011年第二届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筑巢奖)银奖

入华南理工大学前,我在全国重点中学就读,受数理化训练而偏理性思维,入学后对没有标准答案的建筑学不太适应,课程成绩都是B。当时建筑市场人才稀缺,我二年级已经做模型画图、三年级有建成项目并不时得到委托方赞扬“设计实用”,才坚持下来。直到五年级博物馆课题作品才拿到第一个A——把展厅设计成每级高差1m、连续上升的观展动线。评图的著名教授赵伯仁老师特意向全班讲解这个没有标准层的设计。于是发觉,用逻辑推演的“实用”建筑既被市场接受也被学术认可。1995年考取华工设计院何镜堂老师及深大建筑学院许安之老师联合培养硕士。何老师的设计“辩证法”与“矛盾论”帮助我建立了设计方法论,而许安之老师的国际视野及对可持续发展命题的持续关注则深深地影响了我后来的设计方向。

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从后现代主义开始,建筑学一直探索现代与传承。我们可以从中国建筑传统中获取什么养分?没有大木作,不用砖瓦,如何做出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在于园林,园林来自山水画。园林意在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连接关系,亭台楼阁都有范式,但不同的组织关系便构成了不同的画面。山水画其实是蒙太奇,在二维的画面表达一个连环、不同时空发生的故事,园林就是还原这个故事的空间场景。

在当下,找片土地造园机会不多,也不必要。既然在意不在形,亭、台、楼、阁就是不同尺度比例的空间,重要的还是“故事场景”。于是我们开始试验“建筑内造园”。

亿达总部大厦的顶楼是第一次尝试。我们把十六、十七楼看作一片250m2的土地,外墙就是围墙。于是在这个15m×15m×6.6m的边界内造起园来,有山有水,有一线天有仙人桥,还有登顶回望纵观全局的观景台。然而全场没有只砖片瓦,更没有灵石清水。一切都是意象,通高两层的片墙就是山了;穿过山,来到“临渊羡鱼”——黑如镜面的就是水了。没有水却有鱼,那是天窗玻璃鱼池的倒影。沿着山路,亭台楼阁就是那些会议室、经理房、财务部、秘书处……再后来星海音乐厅的大堂改造是把“山水”视作“阳、阴”。近百米的栏杆如同舞动的长龙是视觉焦点,乃是“山”;而地面铺装则顺应建筑平面所包含的三角形和弧线的设计,让新融入旧,能容万物谓之“水”。紫泥12门则由内而外了,没有围墙露出了“山水”。

“内建筑”,常常被看作是“室内设计”,这又是学科现时一大弊端——很多建筑师因为不屑于做“室内”,往往成了“外立面设计师”。造园者,不只建筑房屋,从选址择地、造景立意,到花木陈设无不考究。

建筑前沿理论与思潮

2006年完成亿达总部大厦设计后,我组建独立设计工作室,同时得到亿达业主的支持,2007年初开办公益当代美术馆,至今已11年。期间,一直思考建筑与艺术如何打破界限。2008、2009年,我们策划的“还有心灵”及“用不用”两个展览,一个是在欧洲被视为当代艺术家的埃丝特·比克曼(Esther Birkman)首饰作品展,一个是当代艺术家冯峰把其作品作了“有用”的改造。通过这些展览对设计和艺术的边界提出探讨。

2010年在德国参观埃利亚松作品展,发觉当代艺术改变了观看方式,演进为与空间和环境结合的浸入式体验。我们开始思考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建筑对艺术有何作用。

2012年到访日本,听大地艺术祭的发起人北川富朗先生讲他们怎样用艺术复兴乡村。当中不少作品是应特定的现场而做的在地创作。这些“不动产”式的作品与当地文脉环境及人的活动紧密融合,似乎更接近建筑的本质。

于是,我们用Art/Architecture两个词合并造了一个新词“Artecture”,指那些加强人与环境、人与人的连接的在地创作,包括公共艺术和建筑。中文翻译为“艺术营造”。在中国传统,没有“建筑”一词,而营造就是——创造性的构建。2012年承接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时我们做了第一个尝试——琶洲影迹。用拆迁收集的砖,请艺术家造了一个露天小剧场,从旁边的回迁楼下望,正是旧村以前的村口祠堂和大榕树剪影,新的聚会空间延续了历史的记忆。有了这个开端我们决定通过参与旧城微改造继续探索Artecture艺术营造的方向。2015年建筑团队Asemble因为带领居民共建一条荒废的街道而获得英国当代艺术最高奖“透纳奖”,这让我们确信建筑与艺术结合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是当代艺术和建筑学共同的发展方向。2016年及2018年的普利兹克奖透露出同样的信息。2017年,美术馆开办10周年,我们邀请当代艺术家宋冬重建亿达总部围墙。作品名“无界的墙”,本身也是展览空间,而围合的空间举办无数社区艺术活动,把办公楼的后院“私地公有”。重新定义围墙,重新定义展厅,重新定义公共性,这个作品成为Artecture最好的注解。从这个作品开始,我们决定成立“无界社”,联合建筑、艺术、社会学、人类学、植物学等多学科实践Artecture艺术营造——以创造性的方式加强人与环境、人与人的连结。□

1 二沙岛文立方(摄影:郑庆龄)

2 成都石象湖雅乐轩酒店(摄影:杨宜春)

3 亿达总部大厦

4 紫泥十二门(3.4摄影:郑庆龄)

何健翔HE Jianxiang

1972年出生

1991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蒋滢JIANG Ying

1976年出生

1994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2017年《建筑评论》“新于旧”建筑更新奖("New into Old" Awards Highly Recommended byArchitectural Review)

2017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Design for Asia,DFA)建筑与环境类银奖

2016年瑞士BSI (BSI Swiss Architectural Award)建筑奖提名

2015年《建筑实录》年度全球十大“设计先锋”事务所之一 (Design Vanguard 2015 byArchitectural Record)

2015年德国设计协会ICONIC奖

第一次独自远离家乡,第一次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龄人共同学习、生活,第一次自由地在某种未知但令人神往的综合性学科中畅想和游历。在华南理工大学(华工)求学阶段的回忆极其丰厚,这段回忆以及相似的经历构成了我们今天共同生活和创造的基石,尽管这种记忆对我们俩而言不尽相同。对于当年未谙世事的建筑学子,校园的景物、场所和氛围给了我们一个独特的建筑起点;而校园中5年自由的梦想和学习时光则赋予我们今后的建筑人生一个不断开放和求知的思维。至今,华工仍是存在于我们之间的重要传统,以至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仍然发生在这个城市,而且未来也仍将左右着我们的创作。

关于建筑操作

当代建筑学的问题已远非单纯的空间和材料构筑问题,尤其在当下的中国社会。随着媒介和网络社会的形成,建筑已经延展为跨越学科、时间和文化的综合策略性操作。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建筑观念和操作不再行之有效,建筑专业甚至已经陷入沦为资本和权力工具的危险。面对如此挑战,建筑及其学科必须在观念、方法和操作层面进行转变,方可继续成长。虽然现实情况不太乐观,但我们仍然强烈地认为(尤其在当下中国城市中),建筑是留存城市记忆、梳理都市文化和展望城市未来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对于源计划,探究和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人的生活状态是我们进行建筑和空间设计的原始动力,希望从中通过建筑学对空间和物料进行创造性组合搭接而达至对现有城市和生活的重新梳理编织,因而对社会经济现实的批判性观察和研究是这种设计方式的依据和着眼点。我们喜欢发现并抓住建筑场地的某些被现实掩藏的物态上或者精神上的自然特质而将其强化。这种探索和发现在每个项目的现场都会呈现不同的方式,并由此导出不同设计方法和逻辑。我们乐于见到这种差异化和多样性,虽然这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

关于建构文化

建筑是一种书写,材料是书写的字符。建筑不是简单的物料加技术的集合,而是一个具有文化含义的特殊建构文本。建筑起源于人类对栖居的思考。最初的建筑仅由单一有限的材料构成,人们专注于特定材料的编织、搭接和联系。从技术角度看,建筑是人们将一系列的建造材料在某个特定的地点按照建构的逻辑组织起来的结构体系。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古典的建造传统提出强力的挑战,全球工业化发展让人工合成材料层出不穷,材料种类的增加大大丰富建筑的表现力,但同时过分充裕的材料选择往往让建筑本体所应有的材料性被过分的物性所遮蔽。

面对城市历史和民间艺术的散失以及几乎令人窒息的都市背景和种类泛滥的建造材料,我们仍坚信建筑设计应揭示场地、空间、建构和材料的内在关联和自明性,使它与周遭的混沌状态加以分离。我们对材料的选用非常节制,在一个项目中去关注单一有限的材料。当然在不同项目、不同语境中材料的选择也会有所区别。我们喜好纯净单一的基本建材,如钢、混凝土、玻璃、原木和原石等。材料的选择与空间和场所相关,对材料诗性和建构本体的追寻会贯穿于我们每一个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关于风景和城市

居依·德波在他的《景观社会》中以警言式的文体批判性地讲述了一个全面“景观化”的社会。在“景观社会”中,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它的“影像”再现所取代。当城市蔓延和扩张达到一定程度时,城市物态也就是资本和权力的投射,建筑也就是城市影像所制造的布景。建筑不再是真实生活的空间和场所,建筑和原有的城市、土地发生分离,城市原有的完整性被彻底击碎。原本充满复杂性和多义性的设计退化为单一的景观和影像生产,设计生产也被程式化为某种标准的影像生产流程。

面对“景观城市”的泛滥,我们希望重新建立以身体去体验的空间真实,重拾建造的文人传统,以“风景”为媒介,以“风景”对抗“景观”。建构“内在风景”的重要一极应是主体的直接体验。“风景”之所以内在,一是因为它是发自体验主体的内省,二是风景的介入必须来自“景观”的内部,而不是外部,因为对于目前的景观而言,不存在外部:景观已无所不在。

建筑(造)作为介入的“风景”(建构),如同空间漫游者,游走、观察、领会和行动。介入是轻触式的,安静并谨慎,它不祈求主宰,而是保持新旧空间文本的共存和共生;它是点穴式的,引发对话和思考,继而是时间和空间文化的再生产。“风景”的建构包含3个维度:物象、时间和技艺。□

1 2013深港建筑双年展价值工厂原料筒仓改造(摄影:董京宇)

2 折艺廊(摄影:张超)

3 花房匣居(摄影:Liky Photos)

4 连州摄影博物馆

5 万科松山湖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集合宿舍

6 蔡宅(4-6摄影:张超)

陈海津CHEN Haijin

1973年出生

1991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中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2010年第八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2009年广东省注册师协会优秀建筑创作奖

2008年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公共建筑设计大奖

2005年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建筑红楼,灯火通明的绘图室,头发花白的老师周边围着一圈又一圈的同学,激情四溢的讨论,此起披伏的喷枪压缩泵曝气的声音;背着画夹意气风发的面孔,迎着第一缕阳光,拖着疲惫身躯走回宿舍的迷糊,东二宿舍山墙上的小洞及飞檐走壁的身影,开题时的兴奋,临交图的焦虑……这就是我对大学生涯的回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红楼,老师们手拉着手把我带进了“建筑”这扇大门,它给我最大的教益就是开放平等的学术心态和质疑权威性的学术思维,老先生们的严谨治学风气让我受益终生。走出校门的这些年里,每隔那么一段时间,我又会回到建筑红楼,如朝圣一般。

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挑战

作为建筑师,挑战、机遇都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的问题,或是说,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互联网、人工智能在以人们无法想象的进度发展的今天,建筑面临着一直以来无法清晰明证的“艺术和建筑的关系”的挑战, 同时又有了新的挑战。这些问题首先是:我们如何去界定建筑这门学科?在艺术和建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装置艺术、 临时建筑、艺术建构、空间雕塑等的不断发展。雕塑、建筑、景观以及构筑它们清晰的分野是否依然存在?建筑作为一门自主的学科应如何去界定?建筑应该回归本源,平行于其他艺术形式例如绘画、雕塑等平行发展,还是建筑应该海纳百川,包容所有,建构一个更广泛意义的建筑学理论学科?这也许就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第二就是建筑的时间性问题。一直以来建筑给予我们的“成果”或“结果”是实的、可视、可用、不变的。可在新的时代里,一切都越来越不固化。建筑是否还是我们所理解的“石头的史书”?还是像弗兰克·达菲所说:“不存在所谓建筑物的东西,理解建筑的正确方式是将其视作多个由不同生命长度的建筑元素组成的层(Layer)。”也就是说建筑还将是个时间的概念,它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演变,是个生命体。

第三就是建筑与技术发展的关系。数字化、人工智能正在颠覆着我们的建筑观,新型材料的应用及空间中的再虚拟化等技术。使体验成为了建筑的主题。这似乎覆盖了我们以空间作为建筑核心的理论。而体验更多地涉及了心理学的因素,建筑似乎在实体和虚拟之间徘徊。所以说,未来建筑的变革一定是来自建造技术的变革。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建构一个适合未来建造的建筑学理论?

文化传统和新技术

对于中国建筑师而言,文化传统似乎是一个全球化及中国语境的问题。而文化传统的传承又是我们避不开的命题。当代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大拆大建,接受西方现代建筑的洗礼,融入世界建筑潮流。表面上文化传统似乎丢之殆尽,但如果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其实在这一过程中,一种新的建筑学传统也在浮出水面:借用传统文化的空间逻辑接受新技术的现代化建造,多元化地传承传统建筑文化。一些建筑师包括王澍、刘家琨、马岩松等实验性的实践,正在推动着对中国建筑传统的再认识和创新。而新技术的出现,例如数字化、新材料、新工艺也使之成为了一种可能。而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师在世界建筑舞台上的登场也使中国建造或是中国建筑传统有了自己的声音和语境。从这个角度来看,新技术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文化传统的重新构建,使文化传统的传承成为可能。□

1 广州鹿鸣酒家改造

2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3 广州科学城孵化中心

4 《码字与码砖》

林周生LIN Zhousheng

1974年出生

1992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硕士)中恒建筑设计院(广州)有限公司 院长

2009年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2008年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公共建筑设计大奖

2008年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2008年广东省优秀设计奖

1992年的秋天,怀着对建筑和城市艺术的梦想和热情,我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学习,那时的华南理工建筑系教师队伍人才济济,给我们授课的有老一辈的刘管平、叶荣贵等老教授,也有思想活跃的中青年教师王家强、孙一民等。本科5年时间,让我掌握了基本的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印象最深的是到了五年级,学校安排了来自德国的托马斯教授与学校老师一同带我们的毕业设计,给我们带来了德国严谨、理性、逻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1997年,我有幸师从何镜堂院士,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何老师推崇结合生产实践进行建筑设计理论的教育方式,非常有效地让我在短短3年里,完成了从一个建筑系学生到具有实际工程设计能力的建筑师的转变。华工红楼8年的美好时光,让稚嫩褪去,让智慧成长。

改革开放40年,当代中国建筑,在开放中得到了长足进步,有赖于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城市和建筑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沿海的改革开放前沿的发达地区,到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地区,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各种高楼大厦接踵毗邻。在这其中,不乏过去几年外国建筑师留下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建筑形象,但更多的是本土建筑师受西方当代建筑思潮影响、同时结合中国现实要求及文化传统的设计作品。本土建筑师从一开始的盲目抄袭,到现在开始思考本土化,结合传统文化,地域特点,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及作品,如浙江的王澍教授,华南地区的何镜堂院士等。

正如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走了很多的弯路,出现过很多的阵痛一样,中国的城市和建筑也生产了很多的糟粕,这些糟粕更多的是早期文化上的不自信、盲目的拿来主义造成的,但与各地方政府的不尊重规划、不尊重文化也有莫大的关系。好在最近几年得到一定的扭转,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和经济领域不同的是,城市和建筑是百年大计,一旦形成,几十年都难以改变。尤其是城市规划,各地盲目的扩大城市,建设新城,任由开发商用提高容积率的方式参与旧城改造的行为,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多数城市出现旧城区的进一步严重拥堵,新城则是大面积“鬼城”的出现,这些都给城市造成了几十年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与此同时,广袤的乡村一直未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乡村建设基本停滞不前,近年来,中央提出的美丽乡村等口号落到实处经常走样,甚至沦为开发商跑马圈地的由头和说法。按目前的做法延续下去,很快地乡村也将逐渐滑向和城市一般的深渊,并且将遭受到比城市更加严重的自然破坏、生态破坏、文化破坏等等。

以上所有问题究其根源,应该与过去几十年,以GDP为主导的地方政绩观息息相关。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追求土地财政,因此造成城市及乡村的建设地产开发模式化,造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放弃城市的文化历史,以及原有的城市肌理、人文特征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急需政策制定者自上而下进行改革,改变现行的很多做法。

一、改革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做法,尽快推出房地产税,让地方政府可以从存量地产中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减少盲目扩张城市的冲动。同时由于房地产税是根据存量房产的价值进行征税,将推动地方政府积极改善和提升老城区的居住环境,直接优化城市的空间景观环境。

二、严格的优化和遵守《城市规划法》等相关法规,不允许政府换届随意调整城市规划及城市土地的使用。

三、发动建筑师,规划师等专业从业人员积极参与乡村规划和建设。广东省的“三师志愿者下乡”活动,就是这方面很好的尝试。通过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等志愿者下乡对口帮扶,逐步提高乡村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专业素养,最终逐步影响乡村规划的建设的效果。

四、建筑师和规划师们应该少点哗众取宠、曲高和寡,多挖掘中国文化传统、居住习惯、地域特点,多思考平民老百姓的真实需求。一句话,多些朴实无华,但满足当代真实需求,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的作品。□

1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2 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3 萝岗行政服务中心

汪奋强WANG Fenqiang

1975年出生

1993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硕士)2005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三室主任

2008年中国建筑学会“第七届青年建筑师奖”

2017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

2015年第十四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银质奖

2013年国际体育建筑学会IOC/IAKS金奖

2009年国际体育建筑学会IOC/IAKS银奖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三室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孙一民教授领衔创立于2003年,工作室现任室主任汪奋强来自华工建筑学系93级。团队绝大部分技术骨干由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组成。

秉承母校务实、包容的学风,华工设计院工作三室建筑师们是一个简单而质朴的团队。坚持做有价值而不仅是有产值的设计,坚持不断精进自我完善,是这个团队一直坚守的原则。毕业后留在母校设计院平台上继续工作,提醒着这里每个建筑师需要一直以一种“未毕业”的状态不断学习和更新固有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从而完成建筑师职业带来的人生修行。

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比近年崛起的新兴行业,古老的建筑行业危机四伏、暗流涌动:日益严峻的行业生态、资本主导的建设模式、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考验传统的理念方法,冲击传统的工作模式,拷问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良心,召唤行业变革。

在建筑师感叹话语权日渐式微的背景下,“为谁而设计?”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相比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IT行业,建筑行业的分工方式让建筑师与使用者渐行渐远,在某种程度上建筑设计越来越变得只为客户(政府、开发商)而不是为用户(使用者)服务的附庸,另一方面,“独特的建筑师情节”又生产出了大量孤立于城市的孤芳自赏的作品。只有正视当前社会正经历的变革,重新审视建筑设计与城市、与使用者的关系,从设计本源出发,积极探索更新设计理念和方法,重新挖掘设计创新带给社会的价值,行业才可能顺利度过危机,重新焕发生机。

教学、实践与理论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体育建筑等公共建筑以及城市设计领域的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探索,先后完成了北京奥运摔跤馆、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广州亚运游泳馆、广州亚运武术馆(南沙体育馆)、深圳宝安体育中心、江苏淮安体育中心、广东江门滨江体育中心、武汉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中南大学体育馆、界首体育中心等一批大中型体育场馆设施的设计。另一方面,在文化教育建筑领域也创作了大量作品。先后中标实施了叶剑英纪念馆、中国客家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太原大学、常州工学院、武大文科楼等。获得的奖项包括国际体育建筑学会金、银、铜奖各1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2项,其他国家级奖项11项,省部级奖项30余项。

从城市出发,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注重更大范围城市视野进行设计,是团队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立场。江苏淮安体育中心是从更大范围城市发展的角度,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对体育中心进行总体规划的一次尝试。

和其他类型建筑类似,公共体育建筑普遍存在设计、建设、运营脱节的问题。从项目前期介入,从决策策划开始,结合场馆建设和产业运营的需求,向业主提供全过程服务,要求团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江门保利滨江体育中心是团队结合运用了多年研究实践成果,向业主提供全过程服务的实践。

团队依托高校平台,结合建筑创作的同时,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主持在研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中荷英)1项,省级国际合作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重点项目1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项,华夏科学技术奖1项,教育部科技奖1项,已形成了“产、学、研”共同促进的良好机制。

在BIM概念被炒得昏天黑地的今天,BIM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翻模对图的阶段,真正将BIM整合进自身工作流程的团队,可谓少之又少。经过8年多的实践,团队已经完成了BIM整合工作流程的建立,未来将继续探讨这种工作方式在广度与深度上的扩展。□

1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2008年奥运会摔跤比赛馆)

2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2008年奥运会羽毛球及艺术体操比赛馆)

3 2010广州亚运会游泳跳水馆

4 南沙体育馆

5 淮安市体育中心

6 江门市滨江体育中心

苏涵SU Han

1975年出生

1993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硕士)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执行总规划师、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2017年云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2017年云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2015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2011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2011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表扬奖

1993年高考后,我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进入建筑学系学习。93建筑学专业有3个班共102人,不但来自五湖四海,还荟萃了全广东省的各种状元和建筑世家的子女,很多同学身负绝学。在建筑学系的名师调教下,在高手如云的氛围中,我度过了元气满满的5年,挡不住对建筑学的热爱,对建筑红楼的留恋,我决定再干3年,考研!

我研究生读的是城市规划专业,拜在恩师赵红红门下,专攻城市设计方向,有幸参与了珠江新城城市设计等大量研究和项目,在导师和学院各位老师的点拨帮助下,点燃我心中对城市规划的强烈兴趣,于是我走遍了珠三角,最终完成了论文,然后依依不舍离开。回想这8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热爱学习、认真做事。

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东部沿海地区更是超过60%,沿海7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其中京沪正在迈向6万元。快速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给当代建筑发展带来了大量优秀的创作,也有很多挥之不去的遗憾,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科学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进步运用。在中美贸易战中,高科技成为中方最大的痛处,反思我们的建筑设计,从“大洋怪”的美学批判,到狂压工期的产品导向,是否真如任总所言,中国缺少的创新土壤,不止是知识产权,还有歪曲了的价值导向。自主创新研发的速度,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市场对建筑科学技术进度所发挥的导向性作用,还赶不上消费品(如小米的生态链)。被冠以基建狂魔的国度,在很多方面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以高技术引领的建筑设计,会不会成为未来设计院转型的目标,我非常期待。

还有一个挑战就是建筑的资产价值抑制。大量的城中村的增量化改造,存量用地上新建的快销商住产品,在未来刚性需求趋缓、“低欲望”和选择性需求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下,会不会出现资源错配下阻碍城市的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城市的管理者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基于政绩需要还是创造信用的能力提升,已经或即将出现的“事与愿违”在考验着这些和以后的管理者。建筑师是无法用自己的笔来投票的,这需要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建筑文化传统的湮灭和涅槃在不断地上演,我们乐见文化传统被市场认可,惊悚于大量成片的老旧街区被一夜之间夷为平地,而迷茫于未经甄别的历史信息被篡改、夸大和复制。我参与过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街区的列级申报、规划编制,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和建档工作,在边疆还有幸存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灿烂多姿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传统和技艺,徜徉其间有无穷的乐趣。信息化在遗产保护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现代测绘技术手段已经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率来记录真实,从国家和地方层面进一步加大保护的投入力度是未来可预期的趋势,研究和保护的专业队伍可能是应该值得担心的,希望这方面的体制机制在接下来的改革当中能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1 大理创意经济园区城市设计

2 瑞丽市姐告片区总体城市设计

3 大理巍山南诏王宫文化旅游区城市设计

4 昆明市经济开发区总体城市设计

范铁FAn Tie

1975年出生

1993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

ATDESIGnOFFICE英国安托士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董事

2018年《室内设计》(Interior Design)中文版金外滩奖优秀奖

2017年中国年度影响力写字楼2016年获联合国人居示范项目

2009年“大本钟奖”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2002年 Harnourne Maclennan 一等奖

华南理工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重视功能、结构、尺度、人性化、动手能力、手绘等基本功的培养, 而且接触的建筑类型非常全面,涉及的内容包含建筑,室内和城市设计,给我后来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回想起来,我后来在国外继续深造,到了英国福斯特事务所工作以及后来的发展,都立足于这个根基。这个根基不依附在某种时髦的风格上,能让我后期能有更大的空间自由发展。这段经历可以比作一个大树的根,根要扎得深,形成庞大的脉络,虽然表面上看不到,但却要庞大得可以支撑得起上面的枝叶的快速生长。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任何东西只要旧了,看起来总有些让人想收藏的欲望。时间似乎是一个匠人,可以把美的或者不美的东西,最后都变得让人觉得美。不论是教堂寺庙等文化地标建筑,还是一个小村落,甚至是城市的贫民窟,比如深圳的城中村,都能跟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我们看到很多老建筑改造的项目,比如瑞安的天地系列、北京的798、 广州的红专厂、上海的田字坊,伦敦的现代泰特美术馆改造等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在武汉天地,两层高的老房子被改作以餐饮为主的商业街区,老房子之间的尺度非常宜人,还有一些露台更增加了丰富的空间维度,大多数餐厅是西餐,偏简约的软装装饰与老青砖建筑混搭很和谐。而上海的田子坊,原来的房子保留了原住民,展现出来的不是“高大上”,却也清新自然,让人愿意待久一些的小咖啡和小书屋。北京798的厂房多被改造成很有范的时尚艺术展示空间。伦敦的现代泰特美术馆是由老发电厂改造的,内敛而引人深思。这么多案例看来,老建筑的价值是能同时被中西方都认同,档次能上能下,原来建筑设定的功能也是可以改变的。

那改造有没有失败的案例呢?可能是一些改造了但是又没有足够勇气创新的案例是让人不满意的。换句话说,就是改造和加建的部分如果不够新,跟老建筑无法形成强烈的对比,会令人失望。在建筑设计尺度上,材料的对比,构造细节的对比,比如金属,木和玻璃与老建筑的砖,石材,无论从材质和构造上都会形成很好的对比、在城市设计尺度上,通透的玻璃幕墙的新建筑与老建筑立面,新的自行车道、跑步道、绿道以及游乐设施与旧建筑和原有树木可形成鲜明的对比。

把老建筑全部拆除换成新建筑的做法,则浪费了老建筑的价值,而且失掉了一个能联系不同社会背景和年龄段的人的机会。新建的建筑需要满足新的功能要求和新的建筑规范,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特定人群的需求,非常难获得所有人的情感共鸣。老的社区因为日照和消防规范不同,形成的空间尺度比较人性化,是新建社区很难做到的。新建的建筑或景观或城市公共空间,如能塑造一种崇高宏大的地标性,才能跟市民建立起一种交流,但是即便如此,也很难激起与市民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老建筑的价值是很独特的。

仿造老建筑的新建筑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由于建造技术的发展,新建筑的成本通常是更加便宜的。如果要仿得很逼真,成本会很高。且一旦被发现是仿造的,价值还会降低。老建筑跟很多历史事件、人物是有关联的,仿造品缺失了这些,也很难与人产生足够的情感联系。

新建的建筑跟老建筑之间怎样达到有机协调呢?首先需尽量保证老建筑原来的环境特点。建筑跟环境的关系是很紧密的,老建筑孤零零地放在陌生的环境里反而会显得很悲凉,因此社区性的老建筑保护和再利用是更加有效的。其次,新旧建筑的语言要制定清晰的逻辑,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对比。比如新建部分的材料采用与老建筑不同的材料。再次,新建筑或景观与旧建筑在可感知的画面上的主次要以老建筑为主。新建部分采用通透的做法消解自己的体量会是比较好的做法,或者两者要达到和谐的体量关系。最后,老建筑在功能上应该成为社区文化商业等公共活动的核心。

ATDESIGNOFFICE英国安托士事务所设计的武汉杨园旧城改造项目位于武昌。基地面积为300hm2。我们希望增加社区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让杨园保留其自身特色并激发城市活力。这个区域包括创意设计产业核心区、商贸服务区、工业遗产公园区、文化生活综合区、生活配套区、创意家居发展区、培训教育区、滨江总部商务区9个区域,方案通过7.7km长的“绿宝石项链”绿道串联新区域与原有老社区。这条活力纽带中包含有老铁轨,途经保留的老厂房、老砖房建筑。这些老建筑都被激活并注入新的功能,成为该城市设计中最有活力的一面。□

1 北京机场T3航站楼(摄影:nigel Young)

2 武汉杨园旧城改造城市设计

3 “漂浮”的水中城

4 斯里兰卡海港城

5 中交成都研发基地

6 上海中心超高层

吴林寿WU Linshou

1977年出生

1996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WAU建筑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2017年 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国际建筑奖”(Chicago Athenaeum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s")

2017年 A+ Awards入围奖

2017年 Archidaily 年度建筑大奖入围奖

2016年 WA 中国建筑奖“城市贡献奖”入围奖

2015年 首届深圳市建筑创作奖金奖

华工建筑学与所在城市——广州——的商埠气质很契合:注重传统同时对外来事物兼容并蓄。

掩映于绿青树林的建筑红楼建于民国时期,红砖绿瓦的建筑本身便是岭南建筑的经典案例。于其内,岭南园林建筑学科与亚热带气候研究已沉淀多年,以“人”的身体性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的岭南建筑学派,致力于在地域意义上的建筑探索,有别于从文化意义上寻找国际建筑语境下的“中国性”。不以风格样式为出路、从理性技术层面进行探讨的方式,无疑拓宽了建筑类型的维度。根植传统但不囿于此,我虽在华工只念了本科,但有幸在毕业设计时得到孙一民、肖毅强老师的耳提面命,其留洋学术背景及系统知识构架、强调对固有思维的质疑及回归建筑本质的思考,无疑为我打开一扇全新的门,让我在后来的实践中对资本市场主导的流行风格及“前卫”论调保持足够清醒。

我本想回答《世界建筑》提出的4个问题中的两个,但发现面对宏大的议题无从下笔,仔细思量后自我开脱说可能是自身华工建筑学院的基因太过强大。安于南方一隅的建筑学院重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强调设计动手能力,可能同时天生对宏大叙述及革命性纲领缺乏认同感吧。从2011年明确自己的独立建筑师角色,至今只有短短7年的建筑实践,在目前建成项目只有一个的情况下更是无从提炼出自己的宣言式理论,只是自然地去做设计。

创业初期我承接不到太好的项目,更多是参与一些公开竞赛试图来改善局面。直白易懂的概念、吸引眼球的造型及效果图是胜出法宝,两年左右的套路式的建筑投标让我日渐生厌。随着事务所情况好转,委托项目让我直接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促使我对建筑进入更深一层思考,算是入门了。

我对于从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论调下追求“中国性”空间和样式缺乏兴趣,甚是认同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的“我们不是创造一个全新的样式”的论调,更多是对我们生活周遭的日常感悟,然后基于此时此地的实际情况、实际诉求,用空间把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设计手段上,我所关注的往往是一个很小的点,形成空间原型,然后用一种较轻松的心态来尝试实现的可能性。在做山西120师学校时,我曾想:“如果能做一个类似窑洞的空间该多好”,这样每层的学生都可以出来在下一层的屋面活动,从人们熟知的经验出发,抽象再创造出人们似曾相识的空间体验;在做我出生地附近的一个产业园办公楼设计时,想起的就是幼时在天井、院落玩耍的场景,于是我用园林围墙上的景窗及边亭意像形成一幅幅徐徐打开画卷的场景,里面有庭院及天井的印记。我尝试着用严谨的推理手法把某种空间原型变成对建筑空间的主要体验。有人曾说,一个脑袋通过自由联想,和另一脑袋接触并追踪其思路时,未必能实现彼此的熟悉。我想知道的是,假如这两个脑袋处在同一特定建筑空间中,是否就可以实现这种“彼此的熟悉”呢?建筑的自明性是我们寻找的目标,通过理性结构及形式,将人、建筑与场地联系起来。

通过对熟知空间抽象还原的实践,我试图进一步追问先验性的问题——是否存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空间体验,深埋于我们的潜意识或无意识中?如博尔赫斯《永生》里引用所罗门说:“普天之下并无新事……一切新奇事物只是忘却。”我们能否通过建筑空间表达,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一种超越种族及地域的共同记忆?人天性喜欢亲近植物、水、阳光,有时我会在废墟里感受到时光梭影的震撼;甚至在未完成的工地上感受到自然与人工紧密联系的喜悦……这些线索似乎并不会导致对答案的追问,但也许可以让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巨变的中国,以更安静的态度去实践。□

1 山西兴县120学校(摄影:马明华)

2 浙江柯桥轻纺城接待中心(摄影:吴林寿)

3 浙江柯桥轻纺城接待中心(摄影:吴林寿)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设计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当建筑师
有种设计叫而专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