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薪火
——“华南系”建筑教师谈学与教

2018-05-25徐好好,庄少庞

世界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华工华南建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的教师集体有着丰富的学缘构成,有超过60%来自国内外的各个高校。其中曾经在本校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就读的“华南系”教师也占据了近70%的比例,他们是从1990年代至今,在华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保证建筑系师资的重要来源。华南系教师,由于其教育背景,他们的所学、所思、所以为教对学院教育特色及历史传承起着至为关键的影响,是学院目前的骨干力量。

本文访谈的17位老师,年龄跨度从1960年代至1980年代,在建筑学院任教最长的29年,最短的5年。男教师16位,女教师1位。其中本科阶段在华工学习的11人,硕士阶段10人,博士阶段13人,有6人在华工经历了完整的本科到博士阶段建筑教育。海外硕士1人,海外博士1人,联合培养博士1人。教学和研究领域上有14人在建筑设计方向,3人是建筑历史方向。这些老师是华南建筑教育的直接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认识华南建筑教育的重要样本。

访谈提出的3个问题,是对17位老师选择建筑教育作为职业的背景,对他们在华工学和教的过程中受到前辈学者的影响,对他们理解华南建筑教育传统和在践行中的传承,对他们期望未来华南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这4个层次逐一展开。受访老师选择他们最有感受的问题进行回答,并辑录如下:

1 谈谈您进入华工建筑学院学习的经历对您选择建筑教育的影响?

施瑛(1970s):在华工建筑系本科学习期间,亲身感受到老一辈建筑教育家如陆元鼎、叶荣贵、赵伯仁、刘管平、邓其生、肖裕琴等教授对建筑的激情,对专业的追求以及对学子们传道授业解惑的热情,使我感受到建筑教育工作的崇高价值,促使我做出成为一名建筑教育工作者的选择。

教师们大多来自“老八校”,当然本系优秀学生留校的也不少,但大家都合作无间,我们学生也经常参与他们的工程实践工作。教师们都非常热爱教师本职的工作,也能够很好地与工程设计实践进行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每个教师基本都有自己研究上的专业强项,学生们有某方面的专业问题都可以在某个老师那里得到解答。“传帮带”一直是华南建筑教育培养师资的传统,我刚刚参加教师工作时,就是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学到了不少教学经验,逐步适应专业教育工作。

冯江(1970s):1997年开始师从吴庆洲教授攻读硕士,吴老师常对我们讲其师龙庆忠先生的言论和事迹,对“士”的精神以及“为学之道”与“为相之道”印象尤为深刻,受此影响,毕业之后申请了留校从教。华南建筑教育的许多前辈学者、教师、建筑师始终令人心怀敬意,注重知行合一的态度诠释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从他们的工作中可以不断发掘充满启发性的理解与思考。

肖旻(1970s):在1990年代自己读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研究生的时期,专业教师群体主要是龙庆忠先生在1980年代培养留校的研究生群体,在他们身上一方面折射出传统学术训练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一群体后来在建筑学各分支均有建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华南建筑史学科的开放性和潜力。值得一提的是在1990年代房地产热潮和广州这一前沿城市背景下,积极参与建筑行业实践与坚持理论研究容易形成戏剧性的比照,有意思的是华南建筑学科、建筑教育仍能对此予以包容,这其中的积极因素是值得关注和继承的。作为一名研究型高校的教师,同时身处建筑学这一职业色彩鲜明的学科,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定位和方向,这一需求可能比普通的学科更为突出。传统产学研结合的提法,产学结合,产研结合较为普遍,研学结合的潜力也许值得进一步挖掘。华南在本科生中推动历史建筑保护等专门化教学实验,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朱小雷(1970s):我从1996年进入华工攻读硕士到2003年博士毕业,于2006年返回华工任教至今,已经在华工学习和工作18年,深受华南建院的建筑学教育思想的熏陶。

1 广州国土档案馆(设计:施瑛等 )

2 清远江南客运站(设计:施瑛等 )

3 四川美院新校区国油版雕系馆(扩初)(设计:冯江,徐好好等/象城建筑)

4 广州清平市场二期改造工程(施工中)(设计:冯江,徐好好等/象城建筑)

5 东莞生态园办公楼(设计:何镜堂,蒋涛,王静等)

6 东莞生态园办公楼(设计:何镜堂,蒋涛,王静等)

硕士阶段,我跟随王加强老师学习建筑设计。他是当时华工青年教师中的才子,曾经设计华工40周年的校徽。那个时代华工的主要教师是华工本校毕业的前辈,有一批名师在建筑界较有影响力。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理论结合实践方面做得非常好,创造力非常强。王加强老师的设计很有灵气,比较重视在实践中运用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等新兴人文科学的理论成果,这一点对我后来的教学及实践很有启发。1999年后我在吴硕贤老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钻研使用后评价理论。这个经历实际上是我在研究与设计结合方面的一种转型。吴老师在建筑科学方面影响了我对建筑学的理解,也坚定了我在后来的建筑教育实践中把设计与研究结合起来的想法。

陈昌勇(1970s):我1996年进入华工,完整、系统地接受华南建筑教育。当年先生们用朴实无华的教育语言传译岭南建筑的经世致用和技术理性的精髓,手把手地教会我们灵活地处理功能、空间、材料、气候等建筑问题。他们对建筑教育的无私奉献鼓励了我投身于建筑教育事业。博士毕业后,怀着对思想自由和教学相长的憧憬,我选择了留校任教,并延续至今。

王静(1970s):从1994年初入华工读书,到2006年清华毕业回华工任教,算起来我与华工已有24载的感情。华南建院的建筑学教育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落下了深刻的烙印。

犹记得,求学时代,华工在全国高校开部省共建之先河,展现了敢为人先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龙庆忠、陈伯齐、夏昌世等教师们一道,将所接受的现代主义思想与南方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以技术理性、务实致用、问题分析为教学主导思想,形成了统一而清晰的教育方法和氛围,培养出了一代优秀的建筑专才和教学团队,使我在华工学习的5年受益匪浅。

来华工工作后,我也很快融入建院对地域性建筑创作、改革建筑教育和扩展学术研究的探求,华工建院地域现代建筑创作精神得到了提升,并逐步形成了全国性的影响,一大批中青年建筑师和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各方面建筑创作和研究成绩突出,岭南建筑学派新生力量崛起。华工需要继续关注与地域特色相关的研究,在亚热带建筑设计、亚热带城市规划设计、岭南风景园林、建筑与文化研究古建筑文物保护修复、岭南民居研究、亚热带建筑技术科学等方面办出教学特色。

2 谈谈您在求学时代的教师群体特点,以及您作为教师在传承华南教育方面的理解?

王国光(1960s):回顾我1983年进重庆大学攻读本科及硕士学位至1990年分配到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再到1997年调入华南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时间已过了30多年。期间的学习及工作所跨越的时空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同的地域特色始终印在脑海之中,尤其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后,边教学边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师从系主任叶荣贵教授和岭南建筑学派代表人物何镜堂院士,尊师的“立足岭南地域特色,严谨治学、学研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深深地扎根于我的教学科研之中。同时在一大批德高望重并富有人文情怀的教授如吴硕贤院士、陆元鼎教授、刘管平教授、吴庆洲教授等影响下,开始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历史人文的重要性,自己主动补短板尽力提高人文修养。在博士论文选题方面,尽量结合华南特色,在何镜堂先生的“两观三性”建筑创作理论的指导下,对环境整体观展开研究,探索建筑创作如何更好地与“自然、人文、技术”有机结合,同时在教学上更加凝练了特色:旨在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发掘地域人文要素,提升建筑设计的品质;从实际建造技术的角度,强化设计的合理性。由于特色突出、目标明确并坚持不懈,在教学成果和指导学生竞赛获奖方面都有所体现。

长期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专业教育上,一直秉承:“弘扬岭南特色,坚持科学理性,学研产相结合,勇于创新实践”的办学理念,十分注重特色自身和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我今后也会以更加开阔的思维,致力于面向未来的高品质多元化专业人才培养。

7 赣州阳明路特色街区改造(设计:陈昌勇等)

8 梅州平远文体中心(设计:陈昌勇等)

9 广州大学新校区演艺中心(设计:朱小雷等)

10 温州规划展示中心(设计:王国光等)

11 南京云锦博物馆(方案)(设计:王国光等)

12 惠州五星公寓(设计:庄少庞等)

13 粤剧艺术博物馆(设计:庄少庞,合作)

刘宇波(1970s):我是1994年来到华南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导师是何镜堂教授。何老师那时已经担任设计院的院长,白天会议非常多,他给我们上课经常是晚上在他家里,课的内容有时是一起讨论方案,有时是合写一篇设计方面的论文。何老师、李老师和我们一起围着餐桌讨论到很晚,回宿舍时往往大门都关了。虽然辛苦,但每次都感觉收获很多。何老师有时会利用周末时间带我们一起去拍建筑作品的照片,一路上谈天说地,留下很多美好回忆。据何老师讲,当年夏昌世教授对他的研究生教育也是这样,主要是利用一起调研和出差的机会进行交流。求学阶段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叶荣贵老师。叶老师当时身体还很好,课一上就几个小时,始终声音宏亮,内容风趣。讲完课叶老师看起来就像刚跑完长跑,满面红光,十分愉快。我后来听说叶老师生病以后还是强撑病体应学生之邀到教室进行课外辅导,讲完课后要靠女儿来接,互相搀扶着才能回家。每每想到这个画面,总是感慨万千。我求学时接触的点点滴滴,现在回想起来无不渗透着华南前辈师长们对专业的执着热爱,对同学们的无私付出。他们就如同灯塔之光,始终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前行。

庄少庞(1970s):我1992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学习,大约在这个时期,老教授们很多都退休了,给我们上课的大都是1960年后的年轻教师,很有活力,在成为他们的同事后,又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开放融洽的氛围使我获益良多。我至今仍记得1997年获得保研资格后拿着一叠作品照片去找导师叶荣贵教授的情景,在研究生学习及随后留校任教的许多年,叶荣贵老师在专业追求和工作态度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在学期间的华工建筑教育是比较务实的,尤其在研究生培养上,导师以项目负责人标准来培养他的学生,我们有很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是那一时期华工毕业生的优势,许多同学毕业后在建筑设计领域发展得非常好。我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中也秉持这种理念,不过,面对新的学科领域发展趋势,未来的华工建筑教育有必要提供更为综合多样的专业发展可能,显然,这方面在最近若干年来有了显著进步,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面对这一挑战是建筑学院教师的责任所在。

陈昌勇(1970s):华南建筑经过几辈建筑人的努力和数十年的沉淀,在教育上已经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第一,坚持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强调传统的手绘和模型制作,夯实以空间为核心的学科基础;第二,坚持技术理性的思想,注重功能理性和技术适应性,始终把适应岭南地域气候作为重要的支点,孕育了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坚持教学相长的模式,强调课堂教育紧密地贴近实践,主张学生适度地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但是,在看到特色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不足。在坚持严谨务实的基础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适度改革,针对个性化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培养一些具有思想前瞻性的建筑师。

钟冠球(1980s):至今还记的,邓其生老师讲的塔,程建军老师每逢上课必穿唐装,孙一民老师、肖大威老师的精彩讲课,肖毅强老师严格的设计课,冯江老师的长头发,贵叔(已去世的叶荣贵教授)全程4个多小时站着给毕业班讲快速设计……我在华南理工求学时期,老师和学生没有那么多,老师的鲜明个性留给学生深刻印象。恰逢计算机技术迅速进入建筑行业以及南方房地产开发大潮的时代,本科生也有机会参与大型公建或者城市设计的方案设计,设计课学习与实践并行结合,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不限于课堂上。在当今更多元化以及更精细化的时代,有很多建造竞赛和小型项目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同样有机会接触到真实材料和实际建造,在实践中创新,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有设计能力还有管理能力。

宋刚(1980s):华南理工因为在岭南,所以充满了一种远离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市井的自由。这种自由只有在慢慢浸润和习惯后,才会发现已经内化为自身价值观的一部分。这里的教育也是如此,刚接触时非常不习惯,没有宏大的叙事,壮阔的传奇,多的只是一些平和的日常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心性。长于斯,难免持有一些批评。等到再回到政治和文化的话语里,才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被同化,而且是基因层面的。

徐好好(1980s):我2010年留校,教过二年级、四年级设计课,五年级的毕业设计,还有朱亦民老师主持的当代建筑思潮课,冯江老师主持的外国建筑史,刘虹老师主持的史纲,孙一民老师主持的联合教学课程,肖毅强老师主持的竞赛课程。这些主持课程的老师,大多也是我学生时代的老师,有些课我也曾经上过,有些则是全新的经验。

从学生身份走上设计教师课堂,这是一个惶恐的开始。到底应该告诉学生可能,还是不可能,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单纯回忆当年学习的境况,似乎也没有什么可靠的线索。倒是想起当年老师们经常拿自己的实践举例,说华工人的长处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也刺激我们尽快进入实践领域,以实操促进学习。

14 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设计:何镜堂,刘宇波等)

15 长春市非洲木雕艺术博物馆(设计:刘宇波等)

16 TIT创意园(设计:钟冠球,宋刚,竖梁社)

17 泉州万科中侨糖厂改造(设计:钟冠球,宋刚,竖梁社)

18 广东省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苏平,何小欣等)

19 广东省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苏平,何小欣等)

在我看来,先生们以“教书的建筑师”为一个很高的评价。华南的建筑老师边教书、边实践,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中对建筑的认识,会对建筑教育本身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我从华南建筑教育中得到的一个大收获。

3 请结合您在华工建筑学院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谈谈华南教育的特色,以及未来的发展?

姜文艺(1960s):我予1982年考入华工建筑学系读本科,1989年在华工大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那时国门刚刚打开,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华工大建筑学院的教师来源广泛,有从国外不同国家留学回来任教的,也有从国内清华、天大、同济以及华工等院校毕业后来华工执教的。师资多元化形成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思路丰富,思想开放,学术思潮活跃,同时十分注重地域性特色教学。当时的亚热带建筑研究已有相当的影响力,教师很注重设计实践。这种传统与特色一直延续到今天。

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传统与学科特色,更加立足岭南地域文化,注重亚热带建筑创作与科学研究特色,教学思想更加丰富,学科体系更加完善,相信华工大建筑学一定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建筑学科。

冯江(1970s):20年来,切身感受到华南教育的特色在于提供了相对完善又具有较好弹性的总体框架,不追求严格的系统性,从而要求学生在追求兴趣的过程中激发学习自主性,保持完善自我的动力,保持对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和社会现实的兴趣,保持发展个性的潜力和激活创造性的愿望。

施瑛(1970s):我一直在华工,度过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习,本科就留校任教,从大专班教学到本科各个年级、研究生教学都有经历,我的切身体会是,开放融合、创新务实是华南建筑教育的一贯特点,相信未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在传承的基础上,视野会更加广阔,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建筑院校。

罗林海(1970s):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工作近28年,老一辈教育者的谦逊、敬业、勤奋、务实、包容的品格以及对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始终对我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华南教育务实,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对于建筑这一大量性的实践需求是很有帮助的。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建筑设计领域也呈现出丰富的多元化,建筑教育只有在坚持特色的基础上更开放、包容,才能适应发展,迎接挑战。

李晋(1970s):我的博士研究生是在华南读的,我觉得华南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攻读博士期间,跟着导师参加了多项大型公建的设计。由此自己的博士论文的题目、内容就是从实践的体验中提炼而来的,这也为自己后来的教学和科研方向打下了基础。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从实践中来,才能找到问题,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我想这是华南建筑的鲜明特点之一。

华南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一概念很大。我只结合自已的工作学习经历谈一点个人体会。当前建筑创作发展的表象千差万别,若我们在注重教授学生基本功、方法和流派的同时,注意引导他们关注自身的体验与感知,那么也许很多新鲜的视角与逻辑可以由此而发生。

朱小雷(1970s):华工环境下的开放、兼容的学术氛围,深刻影响了我的设计哲学和教育理念,也给我的建筑生涯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基因。在当今建筑教育与实践国际化的背景下,华南建筑学人开拓、创新的意识能够较快地适应时代巨变的步伐。也只有秉持开放的精神,在实践中融汇创新,才能应对现实的挑战。我体会比较深的一点是,华工的建筑教育既重视地域性和传统文化,也重视对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吸收。我相信这种兼容并蓄的理念一定能在未来结出更加丰厚的教育果实。作为教师,如何传承华南建院的优秀精神是一种责任和挑战。

苏平(1970s):从1994年入学,到2002年留院任教,我在华工学习和工作至今已经24载,华南建院的建筑学教育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落下了深刻的烙印。于我而言,无论是来自于地域环境还是思想传统,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始终是我所认同的华南建筑教育的重要特色,也一直影响着自己的教学和实践。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在迎来巨大的变革,开放的理念和方法有利于适应建筑学专业的跨行业和跨学科发展,如何强化华南建院这一优势和特色需要华南建筑学人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熊璐(1980s):本科毕业后来华工建筑学院深造,深刻感受到导师与同学们浓厚的实践氛围与务实的专业精神,即使作为研究生亦有机会参与高水平与大影响力的实际设计项目。在学术研究方面,导师敏锐把握前沿学术方向,让我有机会赴海外进行数字化建筑设计研究,并把握研究方向,指导我在设计实践中应用研究成果。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后,教研组严谨与自信的教学风格让我印象深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教师们常常开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未来我希望能够继承华工的务实精神,开拓创新,为未来建筑设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20 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室内设计(设计:姜文艺等)

21 顺德北滘市民活动中心(设计:姜文艺等)

22 广东药学大学体育馆(设计:李晋等)

23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中心(设计:李晋等)

24 昆明置地广场(设计:罗林海等)

25 福建莆田半山温泉度假酒店(设计:罗林海等)

猜你喜欢

华工华南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一战时期的法国华文报刊和华工教育
华南风采
记华南女院前三任校长
华南掠影
苏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牵华南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