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龙:华南建筑“港漂”青年学人

2018-05-25吴铁流

世界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华工建筑学香港

沙龙时间:2018年3月13日

沙龙地点:PLUS 8工作室,尖沙咀,香港

参加校友(按姓氏音序):蔡幸玲(2011级建筑学)、陈川(2000级建筑学)、陈熹微(2003级建筑学)、陈玉莹(2002级建筑学)、陈喆(2006级建筑学)、陈中宇(2005级风景园林)、陈志东(2000级建筑学)、韩晓博(2005级风景园林)、何婥君(2006级建筑学)、胡嘉(2004级建筑学)、胡建宇(2006级城市规划)、胡蓉(2002级城市规划)、胡熙(2008级风景园林)、黄慕贞(2006级建筑学)、黄文靖(1997级建筑学)、赖潇(2004级建筑学)、赖小红(1996级建筑学)、劳靖恒(2007级建筑学)、李晓声(2000级建筑学)、罗磊鑫(2006级建筑学)、马宝君(1997级建筑学)、潘小玉(2001级建筑学)、全科(1999级建筑学)、吴晖心(2002级建筑学)、吴铁流(1996级建筑学)、吴夏滨(2011级建筑学硕士)、冼涣笙(2006级建筑学)、许琳莉(2006级建筑学)、徐萱(2006级建筑学)、张梦(2009级建筑学)、张玮璐(2005级城市规划)、张燕(2002级城市规划)、钟佩茜(2010级城市规划)

引言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作为历史悠久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华南地区建筑院校的领头人,几十年来为香港输送了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在香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近年来,21世纪后毕业的校友在香港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年轻的团体。这股“新势力”有在国外深造、工作后回来的,有到香港深造继而留下来工作的,也有从内地直接到香港工作的。他们分别在国际大型公司、本地明星事务所或地产公司任职,还有的独立创业。不同的人生道路和经历让每一位校友都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际遇和感受。2018年的初春,这群“华工港漂”聚首一堂,畅谈大家在香港工作、学习、生活的经历和体会。

1 工作篇

HW: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聚一聚、聊一聊。首先想大家谈谈为什么选择在香港工作。香港有些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1.1 公司管理:设计与事务

CC:我去英国留学之前在内地设计院工作过几年,相比起来觉得香港的公司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香港公司的管理机制会更成熟,架构更完善,让设计师有更多的空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不会被很多别的杂事困扰着。在香港很多日常管理事务都有各种专门的团队支持,比如说合同,就会有法务的同事给你一些建议,这在内地不太常见。

1 沙龙合影

KQ:我在香港一家成熟的大型地产公司,部门分工也很细。有设计管理、施工管理、项目管理,有些部门专门分管商场营运、酒店营运、娱乐事业营运,等等。这跟大型设计公司的状态没什么分别,大家都做好自己的一部分。我现在主要负责设计管理,工地日常运作就不在我的责任范围,因而也可以抽身出施工方面各类合同税务等复杂问题,可以比较专注于老本行——设计,但也会因此不能掌控项目的全面。每种机制都会有妥协吧。

CL:刚才说的在大公司里有专门的法务和商务支持,这其实跟公司的规模有关系。我之前在香港的英资公司,因为规模不大,在对接内地项目的时候,合同、报批、跟甲方的协调,所有都还是要建筑师去做,没有专门的一组人帮忙。在英国的中小型公司情况也差不多,杂事还是要自己干。

JY:我们公司算是香港本地比较老牌的事务所。在做内地项目执行的时候,负责的事务也比较纷杂。坏处就像刚才说的,无法处理复杂的、需长时间专注处理的深度设计问题,但好处是能接触很多不同的事,对整个项目的流程会有所了解。

1.2 公司文化:香港与内地

EH:香港跟国外比较接轨的还有公司文化。人际关系比较平等一点,设计团队的等级层次不会太多,初级设计师也能跟项目负责人一起头脑风暴,一起讨论设计。

YX:我们公司算是本地事务所里比较注重设计的,在实用兼顾美观方面都有很不错的实践。但是也因此无论大小的设计意向和细节都需要由大老板决定,而各层级项目经理也有不同的设计想法,这样造成了过多的重复性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对于我个人而言,对项目设计把控力度比较小,相对于国际性公司发挥空间也小。

CL/KQ:其实国外很多公司都是这样的,我想只要是有一些名气的事务所,老板对设计总是要全面控制,不会放过一点点细节。有些大公司还会有一个设计委员会,一帮老板“指点江山”,要把方案A加上方案B和方案C变成方案F,然后再衍生出F1和F2,最后英文字母都用光了。

LX:在内地,特别是我们上一代人,他们所经历的变化实在是太剧烈了,所以到最后真正能坐下来做设计的人很少。我到香港之后,看到公司的董事还能坐下来画图,就觉得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香港的公司感觉大家还是主要在谈论设计。设计做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在这里还有热情,这是态度的问题。不过内地也有比香港好的地方。内地对等级的观念没有香港那么分明,一个设计师的成长会相对快一点,同龄的香港本地同事在对市场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方面是有点欠缺。但是内地对等级看得不太重,也可能是浮躁心态的成因之一。

HJ:我来香港之前在某院士工作室工作了3年半。那里是内地少有的保持良好的创作氛围的地方,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创作欲望。无论你是哪个等级,所有人都做方案,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方案一轮一轮筛选,直到最终优化。

XB:我刚来香港,有些事情我还在适应中。在内地工作和生活完全是交汇在一起的,想分都分不开;但在香港,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现在我下班了就可以把手机关掉,同事的电话号码也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好的是你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不好就是同事之间的感情特别弱。

1.3公司与平台

CC:香港的公司比较懂得打造自己的平台,根据公司的定位可以得到一些相应档次的项目,设计师干起来会比较有动力。

XS:我之前在的一家伦敦明星事务所,只接标志性项目,高设计费也不改图,所以客户基本上都是钱多又只想买到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的人或公司;现在的就是商业设计公司,接项目主要看效益,基本都是做商业综合体之类的,所以客户基本上都是地产开发商。定位不一样所以业务类型也有点不一样。EH:内地的甲方来香港找设计公司,大都真的想要找好的设计,觉得品牌代表品质,不只是图个方便。所以遇到真的是冲着你的设计来的甲方机会要大一点。

JY:我们公司前些年在设计方面不太强,所以业务比较偏向项目执行,主要跟国外的公司对接。因为平台积累的问题,甲方在设计方面给予的话语权和设计时间都比较少,很难有像一些国际大公司那样的设计自由。

1.4 设计与执行

JY:我们公司强调自己可以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从事项目前期到后期所有阶段设计工作的团队。但在实际操作中,则是把设计和执行这两部分分开,由两个不同的团队负责。由于这种分工,前期设计人员不需要负责落地,对后面的规划和技术的关注和了解程度都不高,设计在后期深化的过程中因前期内部遗留的问题而困难重重。

YX:这跟香港特有的“绘图员”职位有关系。老板和设计师都不用做劳力活,于是对规范就不太清楚,反而绘图员会懂得更多。

HJ:我来香港才一年,之前8年都在内地工作。内地的大设计院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他们看方案的时候根本不会讲一些浮在半空的东西,直接就会问技术的问题。我现在的工作偏重于前期,因为后期依赖内地的单位配合,很多实际的问题考虑也就不是很全面。香港公司这种细分工的完备制度可以让每个人都很专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但可能就没有全局视野。我越来越觉得建筑师就好像是一个“在被规则制约下的规则创造者”,在甲方、市场、社会制度的夹缝中跳舞。谁能够最好地把握创意与实际落地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厉害。

1.5 创业机会

KQ:在香港创业的机会成本太高了,不要说人工,光是房租,相信大家都有切肤之痛。另外,香港政府的支持、本地市场规模也远不如内地大,所以真的非常难。

CL:我接触的设计咨询公司,如果是热衷设计的小公司,老板基本上都是富二代,因为只有他们能亏得起。其他人很难有这个机会。

ZD:我觉得开公司的机会成本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讲,要不打工,要不自己做,要不就改行。其实改行的人还是很多的,因为做建筑设计说实话很难发大财。不过开公司成本真的很高,没有准备好的话风险会很大。

2 求学篇

HW:刚才谈了很多工作上的不同体会,现在把话题转到在香港学习的情况。在香港读书的校友你们觉得在香港跟以前在华工读书有什么不一样呢?

2.1 从理论到设计

XL:我在这边读研印象最深的是毕业设计。我们要首先研究理论方面的东西写成论文,再推导出设计,这个从理论出发的设计过程之前在内地没有体验。我当时摸索了很久都找不到切入的题目,幸亏教授一直都很扶持我。在香港会遇到更多引导型的老师;内地也有老师很有启发引导性,但也有一些属于强行灌输型的。

2.2 方案汇报能力

LL:我当时在华工的5年基本上对讲图这个环节没有怎么训练,后来到了香港每一个作业都要做方案汇报,这个环节很重要,因为有的人做个4分能讲到5分,也有可能做到了5分但讲完就只能得4分。HY(学院代表):建筑学院近年在这方面是有很大进步的,办了很多公开评图,还有在商业中心的书店搞过像沙龙一样的各种开放的评图活动,同学都要站出来讲自己的方案。

HW:特别是现在有不少留学回国的年轻教师都知道讲图的重要性,这对华工的教学肯定会有帮助。

2.3学习氛围:香港与华工

XL:在华工我很喜欢大家一起赶图的那种感觉,这是在香港体验不到的。以前在华工赶图大家一起画到很晚,半夜三更一起听歌、聊天、开玩笑,而且互相帮忙,这种氛围在香港是完全没有的。这边的学校感觉更像是一个社会,大家各自为政,为自己的学分奋斗。

CL:在国外也是这样。中国大学的特色就是同一个专业的人住在同一栋楼里,是一种集体生活。国外的学生宿舍,同一层楼各种各样的专业都有,生活的圈子跟读书的圈子完全不一样。

MZ:还有华工的专业教室,对各个班、各个年级同学之间的感情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在香港读研的两年特别辛苦,压力特别大。我们组5个人有两个都要去看心理医生。不过现在回头看,其实很感激那两年,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试过可以同时干那么多事情。

3 社会文化篇

3.1 “软着陆”与“硬着陆”

CC:当年在AA毕业之后,首先考虑想留在伦敦,但因为家人,就回来了。选择香港是觉得这里社会比较稳定,呆得还是比较舒服吧。

HW:香港社会的确比较文明,对在国外生活比较长时间的人来说会比较容易适应一些。几年前我从瑞士搬到香港的时候就有的人说这算是一种“软着陆”,不会像直接回到内地那样“硬着陆”。

KQ:当时我在英国考虑回国的时候,也有想刚才说的“软着陆”和“硬着陆”的问题。如果直接回内地,在国外学的整套系统和思维方式都要重置。香港从教育开始到做设计的流程跟国际上很多地方还比较接近,所以就选择了香港。

3.2 内地人在香港:成见与优势

HW:大家觉得在香港读书和工作,“内地人”这个标签是一个问题吗?

XL:当然是了。当时在学校我们城市设计全班几乎都是内地人,城市规划那边就几乎都是香港人,他们就经常事无大小都投诉我们。但他们不会直接跟我们说,只会站在一边小小声地骂,然后去找教务处,让上级来压你。有一次教室一个垃圾桶打翻了,规划班一个香港男生直接就来质问我们。我想他怎么可以这么武断呢?后来发现真的是我们班的内地学生弄的,我都气死了,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在香港学生面前就代表了整个内地人群体,也就更加剧了他们的偏见。

MZ:我倒是觉得作为内地人在香港是个优势,特别是做内地的项目。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项目组里就只有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大陆人,有时候视频会议或电话会议,老板都需要我去复述一下对方的普通话内容。其实很多东西只要你不想着它是个缺点,它就不是缺点,反而要清楚自己的优点。我在学校的时候也没有遇到刚才说的那种事情。有些时候吵一吵也就过去了,不会觉得太严重。

3.3 香港社会与文化

HW:香港其实有很多根基上的优势,像刚才提到的管理、平台、设计品质等等,但近几年好像有点迷失,没有抓住一些机遇去进一步发展。在座有的在香港已经很多年了,不知道有没有体会,一些香港本来可以发扬光大的东西现在都没有了。

LX:我觉得香港是一个“打工文化”相当强烈的地方。老板说行就行了,事情做得好不好他们内心深处是不关心的。但是我们这种在内地过来的人就会觉得,既然参与了这个项目,我们对这个项目是有责任的。即使老板可能觉得你跟这个项目没什么关系,我们自己心里也会有一份执着。把这个现象再放大到整个香港社会,为什么会错失了一些机会,就是因为这种“打工”的心态。

HW:很多香港人从做学生的时候就这么想了,人生的志愿就是“打工皇帝”,所以老师说行就行了,没有去想到底自己想要什么。我有时也去看看香港学校的课程设计,感觉他们可以把图画得很漂亮,但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就非常欠缺。他们所追求的都是稳稳当当的毕业,找一份好工作,开始每个月赚几万块,这已经是人生最大的飞跃了,很难对未来有想象和憧憬。

KQ:从历史来看,香港一直是“精英社会”。几十年前,所有港大出来的人就是管理香港的人,他们的心态就是:老板是英国人,我们就是为英国人“打工”。这种心态就传承到现在。另外是香港社会推崇专业化,他们觉得能被称为“专业人士”,能提供专业知识和服务,就已经有了成就感,不需要做老板。香港的社会就像很多的齿轮,每个齿轮有一定的职能,香港人只要在自己的职能做好就很自豪了。

CL:其实香港1960-1970年代不是现在这样的。那时正是香港城市发展最蓬勃的时期,很多人都创业,要自己打天下,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李嘉诚这些人。他们那个年代成本比较低廉,很多事都可以去试去做。现在的毕业生除非家里有钱,否则不可能自己去做什么。

ZD:我觉得其实不只是香港人和内地人的区别,而且是一个年龄段的问题。内地近几年发展得特别快,社会有一种“狼性”,每个人都想着往前冲。很多人做几年就觉得自己非常牛,要自己开公司。对比起来,香港是一个很传统的“专业社会”,每个人都稳稳当当地过一辈子。当然也是要看每个人的个性。也有一些内地小朋友只求“打工”,凡事觉得无所谓,“交了功课”就完事的;同时也有一些很有主动性和责任感的香港人。其实香港人挺负责任的,这跟他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有关。你交给他的事情他一定会做好,虽然未必会再往前一步把它做得更好。

HW:香港这种成熟的社会和香港人求稳的习惯却导致了对创新的约束,比如说香港陈腐而严苛的建筑法规,使很多国外通行的做法在香港都变成不可能。相比起来内地因为起步晚,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反而使人的思维更宽了些,对规范也比较勇于突破。

WL:近年内地研究智慧城市、大数据,特别是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相比起来,香港规划的眼光还是不够长远。

JY:香港的“试错成本”太高,每次犯错都总会有很多人责怪你,所以很多决定都是根据以前的经验,用最被接受的“合适的”方式去做,整个文化就缺乏一种冒险的精神。在内地的自由探索空间相对会大一些,因为它不是一个很有定势的环境,你不知道怎么办,你上面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办,反而有很多可以让你尝试的机会。

4 华南校友篇:团结的华工人

HW:大家觉得作为华工毕业的人在香港有什么优势?

HJ:华工教育出来的学生比较实干,上手特别快,对于公司来说培训成本很低。很多国外学校回来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真正干上活,这对公司来说很亏。

XL:我感受最大的是我刚进公司的时候,我上司跟我说:“我认识好多你们华工的人!在美国有个华工的人特别厉害,在哪里哪里又有一群……”我听了就觉得特别自豪。

MZ:有很多业主也是华工的。我们项目在广州分管的就是华工的师姐,感觉特别亲切。现在帮我们做风洞试验的广州亚热带实验室也是华工的人,于是就加班把它做了。感觉华工的影响力在这边真的挺大的,师兄师姐也特别亲切,找工作也会帮忙。

XB:我是硕士才来到华工。从准备考研的时候就已经体会到了华工人的团结互助,直到后来来港求职也是一样,只要能找到华工的校友,无论能否帮上忙都能做到事事有回音。现在在香港逐渐安定下来后,还能遇到这么大的团体经常碰面交流,这跟其他学校的毕业生相比实属难得。香港很大也很小,业内的人都彼此认识,只要提起华工,这种无形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能给奋斗在外的华工学子很多鼓舞。

结语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香港的校友团体的确是颇具规模的,仅21世纪毕业的这一群体至今已达50多人。他们保持着华南建筑特有的实干精神,对设计仍然充满执着与热忱,对香港社会和行业状况的利弊不乏敏锐的观察和判断。希望这个新的独特的群体能凭借学校的坚强后盾在香港搭建一个平台,让华工精神从这些“港漂”身上发扬光大。(感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孙一民院长、苏平副系主任、申宏宇辅导员和Plus 8创始合伙人陈志东校友的支持和意见。)□

2 沙龙现场

3 沙龙现场

猜你喜欢

华工建筑学香港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一战时期的法国华文报刊和华工教育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香港
鲜为人知的华工“一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