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学与创作: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青年学人访谈

2018-05-25苏平,张瀚

世界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建院华工华南

引言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华工设计院)始建于1953年,是全国重点高校中最早成立的甲级设计研究院之一。经过60余年的积淀和发展,该院已经成为一个技术力量雄厚、人才结构合理、专业配套齐全、设计手段先进的全国著名设计机构。除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陶郅、倪阳、方小丹,广东省勘察设计大师汤朝晖、孙一民、韦宏等众多杰出建筑师、工程师作为创作带头人外,华工设计院还拥有一支人才梯队完整、设计水平领先的青年建筑师团队;他们代表着华工设计院最具有创新活力的设计力量,历年来从这里申报的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就达到20名。这些青年学人大多数都有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以下简称华南建院)学习研究和设计实践的成长经历。本文通过对华工设计院青年建筑学人的访谈,追忆华南建筑教育对他们从业的启蒙和影响,以及在设计院工作中对建筑创作的体会和思考。

1 求学篇

苏平:各位青年建筑师都曾在不同阶段进入华南建院求学,在设计院期间也与学院开展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对华南的建筑教育深有体会。这里想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在华南建院学习最深刻的感受,及其对自己日后专业发展的影响?

邓孟仁:踏入母校的时候对建筑学一无所知,所幸众多学识渊博的老师无所保留地向我们传授他们的知识,也让我感受他们对建筑的热爱与激情,这使我在建筑设计这条道路上不断积累、学习,并坚持向前。(设计作品:图1、2)

蒋涛:自1996年师从岭南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求学,见证一个个项目由创意到建成,其中的每一份创意与激情、艰难与超越,都化作使用者热爱的场所,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建筑师的责任与价值。(设计作品:图3、4)

郭昊栩:由于家学渊源,很小就知道华工的建筑红楼,一直心向往之。后来如愿进入华南建院学习,最大的感受就是到了一个高手云集的博大江湖,时时耳闻传奇故事,领略上乘招式。在初出茅庐的日子,也抄过秘笈、访过名师、借过兵器、挨过拳脚,一层一层地潜心修炼自己,渴望有朝一日也能自信执剑走天涯。承蒙各路神仙的不吝赐教与悉心点拔,得以在红楼的宏构下自由汲取营养、恣意成长,终日游走空间内外、结交各路高人,快乐而不知时日……我想,红楼是一个自觉的场所,多年以来培养出代代建筑学人,人事在变,不变的是那份容人思想的自在。(设计作品:图5、6)

罗建河:我觉得华南的建筑教育开放包容的特点比较鲜明,善于呵护学生的思维自由,与广州这个城市的文化特质非常相融。记得大三有个“山地俱乐部”的课程设计,我想用“井缘寨”作为主题,借以表达对“井”的情感。交“一草”时,我只是在一整张A1的拷贝纸上用了大量的文字,再附些图例阐述了“井”对于一个村落的场所意义,然后画了一堆构思泡泡图,没有提出很具体的设计方案,照理这是一份不合格的成果。交图时心里蛮忐忑的,但没想竟得到当时年轻的指导教师孙一民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说这个想法很好,继续做!这份作业后来被评为优秀,并代表华南参加当年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而且还获了奖。(设计作品:图7、8)杨勐:我在大学毕业几年之后,对如何设计建筑越来越感到困惑,开始不适应工作环境以及不满意所接触的项目。为了找回从前的建筑理想和设计自信心,我决定重返校园,在华南建院继续深造。学习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实践,结识了众多热爱建筑设计的师长和同学,打开了我的设计视野。华南建院推崇的产学研一体的设计模式,务实创新的设计氛围,也吸引我在毕业后继续留在设计院工作。一晃20年,希望自己能继续为“华工设计”的成长出一份力。(设计作品:图9、10)

1 天雄广场

2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

3 南京设计学院

4 东莞生态园控股有限公司办公楼

5 贵阳未来方舟B5B6地块商业综合体项目

6 华南理工逸夫人文馆

陈子坚:建筑学是一门精彩有趣、广博的学科,吸引着无数优秀学子投身其中。在华南建院求学的过程中,无数的通宵达旦占据了我们青春的回忆,无尽的孜孜不倦的对完美的追求也构筑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拥有文艺的触角,保持客观的理性,践行细致的生活体验,设定恒毅的专业目标,这是每个建筑学子所经历的刻苦求学的过程。无论建筑学科如何随着时代演变,华南建院的老师们对自身及学生的高要求,同学们之间的鼓励和追赶,逐渐培养了华南建筑学子在日后工作中对自我的高要求和不断超越,并且代代相传,打开了岭南建筑一片坚实而广阔的天地。(设计作品:图11、12)

丘建发:从1995年开始本科学习,到2000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至今,已在华工度过了23年。在华南建院的学习中,从各位师长、前辈身上传承了严谨务实、注重实干的华南传统。而在华工设计院十多年的工作中,尤其是在何镜堂院士的身教言传中,学习到开放与包容、传承与创新融合的岭南派建筑精神。回忆这20多年的建筑经历,非常感谢能有在华南学习的宝贵经历,感谢有华工院这样的工作环境。感觉正是勤奋、务实、创新的华南建筑氛围、建筑传统,培养了一批批的华南建筑人,并且鼓舞我们在艰辛的建筑路上不断前行,迎接一个个新挑战,取得一个个新成绩。(设计作品:图13、14)

郑少鹏:在华南建筑的5年本科学习让我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7年的研究生学习和实践强化了我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开启了我创作实践的道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让年轻的建筑学子快速成长为职业建筑师,更塑造和传承了岭南建筑人理性务实、灵活创新的建筑观。以创作实践为起点,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研究中寻找解决问题之道,完成创作实践作品,并进一步提炼升华为理论思考,从更高层面指导创作实践。(设计作品:图17、18)

黄骏:华园二十余载,师生情深意切。求学始于懵懂,不知建筑何物。幸得众师谆谆,方寻小径渐入。快乐岁月流连,山中一日三秋。不觉已近不惑,此间两鬓成霜。犹记恩师明镜,教训做事成人。成材各看修为,师道必守规矩。学海无涯不倦,知书闻道终生。如今为师成父,道义责任压肩。惟铭历代先贤,自知所学未足。勤劳可补拙笨,努力亦能建业。今日心中感怀,深念一路坎坷。我辈诸子共勉,携手同行创造。天时地利人和,乾坤星转斗移。放眼明日光景,必会更加灿烂。(设计作品:图15、16)包莹:环境育人,传承与创新是校园不变的主题。母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才辈出,务实创新。能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学习工作生活20多年,我是幸运的。在这20年中,碰上我国建筑高速发展的时代,碰上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项目,我是幸运的。在20年中,能够近距离地接受建筑前辈对我的谆谆教导,言传身教,我是幸运的。深知自己的幸运,常怀感恩的心,尽力去传承华南建筑人的传统,深恐未能延续。这个行业高速运转了十多年,也许这个行业会慢一点,也许慢一点才是建筑最适合的与最好的时期,也期许每一个华南人能够找到自己的幸运!(设计作品:图19、20)

7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研发楼

8 常德大剧院

9 广州南沙明珠湾开发展览中心

11 福州大学图书馆

12 天津科技大学体育馆

盘育丹:17年前有幸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成为2001级建筑学系的一名新生。华南的设计基本功训练非常严格。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一的徒手线条和仿宋体练习,这是每周必交的作业,它不但是练线,更是练心。心静才能画好每一根线条、写好每一个字,线条和仿宋体练习就是让大家做到慢、匀、稳,从心浮气躁练成心如止水。回过头来看这些貌似简单枯燥的练习,却对华南建筑学子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帮大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帮大家练就了从容的心境,为此后的职业生涯做好了铺垫。(设计作品:图21)

2 创作篇

苏平:各位青年建筑师近年来在华工设计院主持和参与了大量重要的公共建筑项目,对当代的中国建筑发展具有切身的实践体会,请问这些经验对大家在建筑创作上带来了哪些新的感悟?对于未来的建筑设计又有着怎么样的思考?

13 玉树博物馆

14 上海大学东区

蒋涛:未来建筑的发展,必然与新时期人类的需求与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建筑师必须敏感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从使用者的角度去发现与解决问题,创造引领时代的建筑,才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王扬: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物质空间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经历彼在、今在、恒在的时空转换。近年来,以何镜堂院士等为代表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创作研究团队紧跟国家发展脉搏,在公共文化建筑设计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本人有幸参与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并有所思考体会,如宁波博物馆的江南水院力图唤起海内外游子的家国情怀、烟台文化中心以“长平流雾、烟绕云台”的诗意意向塑造了市民喜闻乐见的公共活动场所、牟平文化中心的建筑空间意向对刚劲有力的昆嵛山脉做出了积极响应、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二期工程是对传统藏式建筑的现代演绎(图24)、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的设计原型源自客家土楼(图25)。

邓孟仁:建筑学发展至今已不是从前单纯的功能与空间设计,也不是单专业的奋斗,例如全球气候变化下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建筑学必须与多学科、多专业、多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模拟,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提供科学的保证;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对建筑学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建筑空间变得更加多元化、形象化,更能清晰地传递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和建筑的更好互动,所以建筑学发展将会与信息技术、生态技术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15 澳门大学图书馆

16 学生活动中心

17 松花江路改造

18 震中纪念地-从希望广场看纪念馆主体

19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二期扩建工程

2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

21 泰州中学新校区

吴中平:“务实”是在求学期间,华南理工建筑教育给我留下最强烈的烙印。它强调建筑师重视实际的需求和问题,快速应对,提供理性而周全的解决方案。这个特质成为我建筑创作中的基因。同时,我也不断试图超越它:在建筑设计与研究过程中,积极面对现实,深刻分析问题的本质,但不断提醒自己需要更多的批判与反思,跳出固有模式的羁绊,给予创新性的应对策略,设计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作品。(设计作品:图26、27)

张振辉:我硕士毕业即受聘于华工设计院,专注于建筑实践,后攻读博士。实践与思考的并举使我认识到:建筑师作为“有限理性”的人类主体,在日趋复杂的当代新环境中首先面对主体性挑战——如何打通从主体心智到真实建筑的隐形屏障。现实需要一种以主体实践为主轴的设计认知与思维框架,引导建筑师的心智紧扣当前涌现的需求、机会、制约,开放动态地卷入、吸收、融贯包括历史积淀而成的建筑学知识体系在内的广阔资源,不断桥接构建有效创新、激发体验的优质建成环境。这成为我持续关注的设计研究课题之一,并将成书为《从概念到建成:建筑设计思维的连贯性》。(设计作品:图22、23)

何小欣:我1999年入学华南建院本科,自2004年师从何镜堂院士之后,一直致力于文化博览建筑的设计与研究工作。在华南多年的学习与实践,让我体会到优秀的建筑是在理性中生成,在感性中升华的。建筑有着多重的属性,其从无到有的过程应该是一种理性的逻辑思维过程,自然、社会、文化、功能、技术、行为以及需求等等,都是建筑空间和形态生成的灵感来源和依据。然而,最动人的建筑也往往暗含着感性的直觉,正是这种内在的微妙给予各种外在因素以全新的内涵和外延,让建筑在自然的规律、文化的传承、哲学的思想、数学的理性等领域以外达到艺术的高度,给予人精神的共鸣与升华,这也是单纯的数字和智能技术所无法替代的建筑人文特质。(设计作品:图28、29)

3 结语

当各位华工设计院青年学人回忆起当年在华南建院求学的青春岁月时,最为深刻的印象都集中在前辈老师们对专业的热情、言传身教的指导、以及对华南建筑务实学风的传承。虽然青年建筑师们在创作实践中也时刻面对着各种困惑和挫折,但也仍然如前辈一样,保持着对建筑设计的一份执着与热忱,延续着华南建筑所特有的实干精神和创作活力。依托华南建筑独具特色的产学研平台,祝愿他们在未来的设计创作中能够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22 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23 钱学森图书馆

24 藏学文化研究中心

25 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

26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

27 惠能纪念堂

28 中华慈善博物馆

猜你喜欢

建院华工华南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时代建院
热烈祝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院90周年
一战时期的法国华文报刊和华工教育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华南风采
记华南女院前三任校长
华南掠影
苏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牵华南
鲜为人知的华工“一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