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胆囊结石患者效果分析

2018-05-24王少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探查胆总管胆道

王少春

胆囊结石是临床中较为多发、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相关研究表明[1-2],8%~25%的胆囊结石患者患有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上主要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和开腹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但两种方式的有效性尚存在争议[3]。本文旨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40例。研究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7.23±12.21)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病程(3.22±1.67)年。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7.96±12.87)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3.62±1.84)年。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主要方法为:全身麻醉,于右肋边缘行6~20 cm的斜形切口,常规切除胆囊,从纵面切开1~2 cm胆总管,清除可见结石,完全清除后,用生理盐水洗净。手术结束后,若胆道镜检查后未发现残留结石,置入T型管,并将胆总管进行缝合,留置引流管于网膜孔处。术后大约3周,T型管造影,若未发现结石,则将T型管拔除。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主要方法为: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采用一般的“四孔法”穿刺,创建人工气腹,将压力维持于10~15 mmHg,将腹腔镜置入,并对胆囊三角进行解剖,常规切除胆囊,在胆囊管上下1 cm处切开胆总管,并将胆道镜置入其中后将结石取出,若未发现残留结石,置入T型管,使其进行引流,并将胆总管进行缝合,留置引流管于网膜孔处,在网膜孔处留置引流管,术后大约3周,T型管造影,若未发现结石,则将T型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并发症包括胆漏和切口感染等。疗效评定标准[4]:患者血象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结石全部清除,患者基本无损伤为显效:患者血象基本正常,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结石全部清除,患者轻微损伤为有效;患者血象和生命体征无明显转变或恶化,结石少量残存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3 6,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出现胆漏1例,未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出现胆漏3例,切口感染6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5 3,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断发生改变,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5-6]。此类疾病具有病情反复等特点,容易使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7]。因此,探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非常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开腹技术已无法满足当代治疗的需求,微创外科具有恢复迅速、安全性高、创伤小等特点,易于被患者和患者家属接受,因此其逐渐将传统开腹手术取代,被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也越发广泛[8-11]。分析其原因为:传统开腹手术虽具有临床应用时间长、手术视野开阔等特点,但其并发症较多,不利于实现患者的远期预后。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具有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势,主要体现为:(1)可以对胆道的完整性起保障作用,从而预防切口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2)手术切口较小,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出现机体损伤,从而减轻患者疼痛。(3)可以对结石起到彻底清除的作用,从而防止出现胆漏等现象[12]。由于受到样本量、时间等因素限制,本研究未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较传统开腹手术不良反应更少,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关养时,陈旭辉.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1):1435-1436.

[2]雷洪峰,谌建平,华伟.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6):33-35.

[3]彭颖,侯纯升,徐智,等. 腹腔镜手术治疗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2):107-110.

[4]赵洪阳.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50-51.

[5]汪强.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5):50-51.

[6]李宇,郝杰,孙昊,等. 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与分期内镜取石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比较[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2):202-208.

[7]孙勇,顾殿华,张建淮,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的外科处理[J]. 肝胆外科杂志,2014,22(6):438-440.

[8]柯延壮,候本新,刘松平,等. 两种方法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8) :2736-2737,2740.

[9]李博. 不同方式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17,38(1):92-93.

[10]李文鹏.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 河北医药,2017,39(4):584-586.

[11]杨冠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7,41(7):611-613.

[12]马克强,鞠天伟,冯智明.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0):52-53.

猜你喜欢

探查胆总管胆道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杨家圈遗址水田遗迹探查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