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研究

2018-05-24谭家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考试分数医患内科

谭家英

近年来,随着国内医患矛盾事件的频繁发生,社会对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素质的关注越来越来多,同时如何有效解决医患人员之间的矛盾问题成为医院和社会关注的焦点[1-3]。目标化管理是通过培训,评分考核等方式促使护理人员意志力提升,提高护理人的沟通能力,有效改善医院的整体形象的重要管理理念[4-5]。本院为了优化护理质量,于2016年7月引进目标化管理理念并将其应用到医院内科护理管理中,目标化管理有效改善了医院内科护理质量,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表1 目标化管理前后我院内科护理质量对比 [n(%)]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7月将目标化管理理念应用到本院内科护理管理中,内科护理人员共计9人。性别女,医护工龄为3~5年,年龄为28~38岁,平均年龄(32.0±5.3)岁。以2016年7月作为分界线,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作为传统组,将2016年8月—2017年7月作为观察组,分别随机抽取两组内科就诊的50例患者,对比分析实施目标化管理理念前后本院内科护理质量变化情况。

1.2 方法

传统组:护理人员均接受本院传统的护理管理制度。

观察组:在传统组工作时间制度基础上,对护理人员实施目标化管理,包括:(1)内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2)提高护理人员之间沟通交流,鼓励优秀护理人员护理技巧交流分享;(3)护理理论及技能考试。对不合格的的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和补考,激励护理人员自我学习意识;(4)对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质量;(5)对因护理人员工作失职导致的医患事故即可辞退。

1.3 评价指标

医患纠纷次数、理论考试分数、技能考试分数、考核次数、患者满意度、医院接收投诉次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目标化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对比

由表1可知,观察组经过目标化管理后,医患之间发生纠纷的次数低于传统组,同时各随机抽取的50例患者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目标化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考核及医院投诉情况对比

由表2可知,观察组经过目标化管理,护理人员的理论考试分数及技能考试分数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医院的被投诉次数从9次降到0次,但是护理人员被考核次数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目标化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考核及医院投诉情况对比(±s)

表2 目标化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考核及医院投诉情况对比(±s)

传统组 78.5±10.7 80.3±9.7 6.4±2.7 9观察组 93.5±7.1 94.3±5.5 13.2±3.2 0 t值 -3.504 -3.767 -4.872 -P值 0.003 0.002 <0.001 -

3 讨论

近年来,医患之间的纠纷频频产生,反应了医院对护理质量缺乏重视[6-7]。且科技层次的逐步提升,大众的生活层次与维权理念也逐步提升,其对于护理的质量及成效也予以了大量的规定。常规的护理计划已无法与大众的规定相符,医院之中护理监管的革新已尤为急迫。面对这种问题,医院如何改善其护理质量,关键在于管理。良好的管理不仅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同时,还需要优良的管理策略,而现阶段,国内对于改善医院之中的护理质量应用最多的管理策略是目标化管理[8-10]。目标化管理是在医院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目标化纠正[11-12]。目标化管理即在组织之中的监管者与下属,在既定的目标之中所促成的协定,且产生书面的文件,定时凭借一同指出的目标当作凭据,以监测与评测达成一致与否的监管方式。目标化管理理念即借助监管目标的设定,进而鼓励组织组织之中的各个组员,并引领患者的行为,可以高效地激起组员的主动性。有相关的调研指出了,目标化管理对于提升医院之中护理监管的高效性与施行医院之中监管的现代化来说均尤为关键。目标管理囊括了3大版块的内容,汇编目标、施行目标与对目标成果施行考评。有调研指出了,目标化管理的目标即为了使护理的操作者能够有章可循,同时,在施行这类目标期间,医护人员为了可以高效地达成目标,会主动地提升自己的理念知识与技术操作层次。所以说,目标化管理可以全方位地提升医护人员的主动性,并增强护理的成效及质量。

为了有效地验证目标化管理对于本院提升护理质量的作用,我院随机抽检了2016年7月前后各两年各50例经内科护理的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同时,统计护理前后投诉事件次数,结果医患之间发生纠纷的次数低于传统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理论考试分数及技能考试分数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护理人员被考核次数却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静等[12]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应用目标化管理理念对改善医院形象,降低医患纠纷以及提高医院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效果,其还可以使平日的护理操作更为有条有理,提升了医护人员对于工作的主动性,且增强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目标化管理理念对医院其他科室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樊霞. 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214-216.

[2]徐晓霞,沈彩霞. 目标管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2666-2669.

[3]郭小丽,姜淑霞,玛依努尔·买合苏提. 目标管理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构建与实施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质,2015,34(5):689-691.

[4]王凤香. 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63-264.

[5]冯依玫. 浅谈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4):170,174.

[6]王丽梅. 目标管理与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基本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0):2444-2446.

[7]李小会,杨雪梅,赵亚芸,等. 对护士长实施目标管理与量化考核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1):66-68.

[8]张群,张蘅. 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医保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2015(7):54-56.

[9]尚勤,胡登科,李静静. 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7):173-176.

[10]张晓娟,周素红,李洪艳. 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3):119-121.

[11]高媛.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5,22(31):173-175.

[12]黄静,吴遍红. 危机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医院管理论坛,2014,31(6):50-52.

猜你喜欢

考试分数医患内科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考试分
透过试卷分数查找知识能力缺陷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