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窍化栓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AMP和β-E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2018-05-24韩永平李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通窍血浆脑梗死

韩永平 李云

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也可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指的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引发的一类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情况,导致局部的脑组织出现受损现象,且其损害性具有不可逆性特征,导致患者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等现象[1-2]。其中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征,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一类重大原因,使得其给家庭与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3-4]。为此,积极进行临床诊断的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对该类疾病患者采取通窍化栓汤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1月23日—2016年3月21日至我院就诊的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诊断后疾病被确诊,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均符合《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的相关内容,存在偏瘫、头痛、眩晕、瞳孔变化、口舌歪斜等症状,同时将存在症状性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精神病、恶性肿瘤患者排除。

采取奇偶数分组方案,每组均占据81例。常规组:男性45例,女性36例,年龄区间为45~87岁,平均(65.26±3.21)岁;平均病程为(2.92±1.03)d;实验组:男性43例,女性38例,年龄区间为46~86岁,平均(65.82±3.18)岁;平均病程为(2.89±1.08)d。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基础方案进行治疗,给予20 mg的尼莫地平片口服,每日服用3次,连续服用30 d;给予250 ml的氯化钠注射液(0.9%)+20 ml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每日1次,15 d/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给予100 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每次剂量为100 mg,每日口服1次,连续服用30 d。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窍化栓汤治疗,药物组成方剂包括见血飞、血当归、天麻、金毛狗脊各15 g,大血藤、威灵仙各30 g,水蛭10 g,水菖蒲12 g。将药物放置在500 ml的水中,小火煎煮为300 ml的药物剂量,分为3次服用,每日3次,每次服用100 ml。

1.3 观察项目与判定标准

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和β内啡肽(β-EP):两组患者治疗前(1 d)与治疗后(30 d),收集其空腹状态下的2 ml静脉血液标本,放置在试管内,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10 min后,收集其上清液放置在冰箱内保存备用(温度为-20℃),之后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完成相关指标的检测工作,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书上的内容进行操作[5-6]。

临床疗效:依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7]的相关内容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记录至SPSS 21.0的统计学软件中,临床疗效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浆cAMP与β-EP含量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浆cAMP与β-EP

治疗前,两组的血浆cAMP与β-EP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浆cAMP水平与β-EP含量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2.2 临床疗效

与常规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面的优势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8-9]一类症状,其中医学研究多半集中在活血化瘀的方面,且认为对该类疾病患者采取活血化瘀类药物进行治疗可达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其病因较为复杂、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个体差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采取活血化瘀类方案进行干预往往无法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10]。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选取的中医药通窍化栓汤相比传统医学对于中风的认识存在较为相似的方面,是在民间收集、临床观察等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类中药方剂,其组成部分包括络石藤、大血藤、见血飞、金毛狗、威灵仙、水菖蒲等,可达到祛瘀通络、宣畅气血的功效[11-12]。

本次研究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药通窍化栓汤对症干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血浆cAMP与β-EP含量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且以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另外,实验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更为显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

综上可述,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笔者建议采取通窍化栓汤进行临床干预,便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β-EP含量分析(±s,ng/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β-EP含量分析(±s,ng/L)

实验组(n=81) 90.98±65.41 24.05±19.85常规组(n=81) 91.20±65.74 35.12±18.2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cAMP含量分析(±s,ng/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cAMP含量分析(±s,ng/L)

实验组(n=81) 27.72±2.10 32.85±1.96常规组(n=81) 27.96±2.21 31.10±1.95

表3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

参考文献

[1]蔡金,唐朝政,王梅,等. 苗药通窍化栓方对急性脑梗死病人ET和NO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8):2051-2054.

[2]董国玲,董天勇,张文静,等. 通窍化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ET及NO水平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8):988-991.

[3]唐明,安朋朋,任志珍,等. 通窍活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大鼠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5):462-466.

[4]唐朝政,朱广旗,蔡金,等. 苗药通窍化栓汤对MCAO大鼠急性期脑梗死区VEGF表达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16,36(4):596-599.

[5]李乐军,陈丽萍,刘晓丽,等. 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62例[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283-286.

[6]赵立波,谢代鑫,孙后超,等. 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1):1140-1142.

[7]杨明,程玉静,管士伟,等. 中药治疗痰湿体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2):69-72.

[8]王春燕,朱永通,邓建华,等. 中药烫熨联合电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肢体麻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9):1048-1049.

[9]周永红,胡怀强,王新陆,等. 复健片促进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康复和神经再生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100-104.

[10]沈卫,林东.中药心脑血脉宁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9):65-66,69.

[11]沈露,刘启胜,朱建光,等. 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糖和血脂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5,26(19):2824-2827.

[12]张翔,刘从国,张继红,等. 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Meta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4):873-876.

猜你喜欢

通窍血浆脑梗死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