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分子分型在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中的预测作用

2018-05-24李雪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B型A型亚型

李雪梅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不超过60%[1],数据统计死亡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被称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2]。新辅助化疗能缩小肿块、杀灭转移癌细胞、降低临床分期,改善预后,临床应用广泛[3]。研究发现,乳腺恶性肿瘤在分子水平上特异性明显,临床病理特征相同的患者预后常存在差异,对指导乳腺癌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4]。文章现以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为例,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表1 不同分型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价(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标准:(1)病理学检查确诊原发性乳腺癌,无远端转移;(2)新辅助化疗适应证;(3)近期未接受乳腺癌相关治疗;(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新辅助化疗禁忌证;(3)一般条件差,不耐受化疗;(4)中途退出。全部入选病例均为女性,年龄33~67岁,平均为(52.8±9.1)岁。

1.2 方法

依据免疫组化结果,将入选病例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评价不同分型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统计无病生存率。

1.3 乳腺癌分子分型标准[5]

Luminal A型:ER(+)和/或PR(+),Her-2(-)。

Luminal B型:ER(+)和/或PR(+),Her-2(+)。

Her-2亚型:ER(-),PR(-),Her-2(+)。

基底亚型:ER(-),PR(-),Her-2(-)。

1.4 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价[6]

参照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分型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价

84例患者中,A型14例,B型39例,Her-2亚型16例,基底亚型15例。Her-2亚型、基底亚型化疗有效率高于A、B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存率评价

无病生存率:A型(92.86%)和B型(92.31%)高于Her-2亚型(75.00%)和基底亚型(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型与Her-2亚型比较χ2=9.13,P=0.030;A型与基底亚型比较χ2=9.96,P=0.029;B型与 Her-2亚型比较χ2=8.44,P=0.040;B型与Her-2亚型χ2=8.59,P=0.041)。

3 讨论

新辅助化疗是现阶段临床治疗乳腺癌化疗新方法,已被广泛认可及应用,在提高乳腺癌手术切除率、增加保乳机会、延长患者生存、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

乳腺癌分子分型是基于免疫组化的乳腺癌分型方法,应用简单,可操作性强,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开展,替代基因表达谱分子分型,为新辅助化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8]。本次临床研究对比观察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研究发现Luminal A型、B型无病生存率(92.86%、92.31%)高于Her-2亚型、基底亚型,但化疗有效率较低,与文献[9]报道Luminal A型、B型1年无病生存率(91.4%、88.7%)相近。有研究发现[10],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无淋巴结转移等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目前认为Luminal A、B型患者多肿瘤体积较小,临床分期早,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对内分泌治疗较敏感,有效率较高[11],而Her-2亚型、基底亚型总体分期较晚,细胞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易发生内脏及神经系统转移,故无病生存率低,成为了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乳腺癌预后存在相关性的理论依据[12]。

综上所述,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存在差异,以此评估新辅助化疗化疗疗效及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1]盖希,范凤凤,李占文.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及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J]. 浙江医学,2018,40(2):202-205.

[2]黄伟忠. 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和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1):43-44.

[3]马建萍,马芬兰.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12):2041-2044,2048.

[4]严菊华.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1):11919,11922.

[5]周立民,张哲,孙湄杨,等.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4):1969-1971.

[6]于晶晶,薛志广,吴雅媛. 28例炎性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J]. 癌症进展,2017,15(7):818-820.

[7]董熠,李祥攀,宋启斌. 分子分型在乳腺癌放疗中的价值及应用[J]. 肿瘤学杂志,2017,23(3):170-174.

[8]郭俊字,黎骋. 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421-423.

[9]何翠瑛,苏贞栋,陈燕红. 乳腺癌分子分型在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中的预测作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12):1431-1433.

[10]张进儒. 乳腺癌分子分型在ET方案化疗敏感性及预后方面的预测作用[J].当代医学,2016,22(12):60-61.

[11]张惠灏,朱有志,吴坤琳,等. 分子分型对老年乳腺癌TE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29-631.

[12]李双,范红敏,肖菲菲,等. 不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32(1):39-44.

猜你喜欢

B型A型亚型
验 血
基于CYP2C9亚型酶研究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A型肉毒素在注射面部皱纹中的应用及体会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
AZA型号磨齿机工件主轴的改造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潜伏》等4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