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结局分析

2018-05-24贾炎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肌瘤开腹韧带

贾炎峰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H)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 成为目前治疗子宫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3],其具有开腹手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创伤小、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预后快等优势[4],但行LH时易由于多种因素转至开腹治疗,其发生率为6%~7%[5-6]。本研究就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结局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LH)的患者1 0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符合子宫切除手术指征,无生育要求,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子宫肌瘤523例,子宫腺肌症432例,早期宫颈癌31例,早期子宫内膜癌94例。

1.2 方法

患者全麻后,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留置导尿管,臀部抬高20°~30°。在脐孔上缘穿刺,建立气腹(压力12 mmHg左右),首先需了解子宫和其附件周围情况,将右侧盆腔充分暴露,举宫器向子宫左侧摆动,并切断右侧子宫圆韧带,随后沿着腹膜将阔初带前叶打开,并下推膀胱,暴露左侧彭强,摆动右侧子宫,切断左侧子宫圆韧带,电凝处理左侧的卵巢和输软管固有初带,同时切断骶韧带、主韧带、子宫动脉,并子宫全部取出,断离子宫,缝合阴道残端,常规关腹,术毕。

术后记录手术结局,并作Logistic回归性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将P<0.05的危险备选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腔镜中转开腹的手术结局

中转开腹率为4.1%,其中阔韧带肌瘤11例,子宫颈肌瘤12例,子宫腺肌病16例,早期宫颈癌3例,早期子宫内膜癌2例。44例患者中,有29例有腹部手术史。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为子宫肌瘤位置特殊(17例,38.63%)及严重盆腔粘连(15例,34.09%),其次是术中出血(7例,15.91%)及副损伤(5例,11.36%)。

2.2 分析患者Logistic多元回归

分析本次研究,可发现子宫肌瘤位置特殊,盆腔严重粘连,术中出血,副损伤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见表1所示。

3 讨论

3.1 因素分析

腹腔镜术中转开腹率因报道的年度不同而差别较大。分析本次试验,可发现1 080例患者中,中转率为4.1%(44例中转开腹)。本研究就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结局进行分析,中转开腹率为4.1%,其中阔韧带肌瘤11例,子宫颈肌瘤12例,子宫腺肌病16例,早期宫颈癌3例,早期子宫内膜癌2例。44例患者中,有29例有腹部手术史。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为子宫肌瘤位置特殊(17例,38.63%)及严重盆腔粘连(15例,34.09%),其次是术中出血(7例,15.91%)及副损伤(5例,11.36%)。且经Logistic多元回归后,发现子宫肌瘤位置特殊、盆腔严重粘连、术中出血、副损伤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为了避免伤及重要组织,需首选中转开腹,在本次试验中,实施中转开腹的有44例,均是因为肠管粘连所致,可增加组织器官暴露难度性和镜子进入的难度性,缩小手术空间,对此还需进行中转开腹,从而减轻周围组织的损伤性。

3.2 注意事项

本组 44 例LH 实施中转开腹。结合本研究资料,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中转开腹手术率:(1)严格规范手术禁忌证和适应证。首先可通过加强培训,完善医师培训制度,从而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水平,进而避免手术风险的发生;(2)复杂性子宫肌瘤患者在选择TLH术式时应当综合考虑肌瘤的数目、大小、位置及术者的技术因素;(3)注意解剖结构和变异现象,熟记、掌握腹腔镜下的盆腹腔解剖知识,剥除肌瘤前仔细检查子宫动脉和输尿管的位置,手术结束前检查输尿管蠕动情况;(4)需做好肠道准备,加强术前评估,包括实验室检查、凝血四项、三合诊检查、询问以往病史,同时还需重视术后患者的管理,出现持续低热及腹痛要警惕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助于降低腹腔镜的中转开腹率。

综上所述,临床中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确定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以此保证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机体康复[7-8]。

表1 分析患者Logistic多元回归

参考文献

[1]邱慧玲,李玉萍,沙爱国. 改良腹腔镜子宫腺肌病巨大子宫切除术14例报道[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8):758-759.

[2]沈红艳.开腹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因素及其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8):79-81.

[3]付秀芹. 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15):13-14.

[4]陶志梅,陈亚宁.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注射卡贝与垂体后叶素的效果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6):926-927.

[5]张海英.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5):32-35.

[6]闫洪超,许君,仝建业,等.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J]. 山东医药,2013,53(30):66-67.

[7]孙墨红. 开腹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2):157-158.

[8]杨珮,陆立仁,林晓燕,等. 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8):590-593.

猜你喜欢

肌瘤开腹韧带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