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林业合作的新角色

2018-05-23代洪海董杰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国林业中非非洲

代洪海 董杰

“一带一路”倡议的出现,让我国林业产业在资源开发中发生了重要的角色转变,从资源的输出者变为资源的投资、生产者。这种新角色的出现结合着“一带一路”的大背景,让我国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范围和空间。近年来,中非合作在不同领域中稳步提高,林业资源作为非洲重要的资源,在“一带一路”中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对此本文结合我国林业产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林业产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与非洲展开深入合作的必要性,并针对合作中存在的几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我国林业产业转型寻找到新的出路。

一、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总值上涨,产业结构比例不均衡

据中国林业局发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底,中国林业总产值已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2012-2017年间,中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超过12%,始终保持世界第一林业生产、贸易国的地位。东北地区集中力量发展森林药材、中东部地区主力发展人造板材,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和东南地区的花卉产业是我国林业产业总值上涨的重要因素。但相比丁林业总产值的提升,我国林业产业茌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上衣均存在较大的问题,林业产业制造业比例过高,第二、三产业比例不均衡,林业新能源开发力度较弱。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

1.2林业产业资源储备初步形成,总体林业资源不足

我国林业产业中以五大布局基地为主的林业产业生产集群已经初步形成,并在技术储备、人才引进和资金支持上显现出规模效应。我国中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以及西南、西北地区在林业产业的发展上有着不同的发展思路。在资源储备上,森林旅游点已经超过9000处,既能为旅游产业提供足够的林业支持,又能形成我国森林资源的资源储备补充。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5亿亩的储备林,年新增木材供应能力超过九千万立方米,建立了林业化学实验基地。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林业资源水平明显不足。首先体现在林业资源总量上,依旧不能与建国前相比。其次,我国林业产业资源品种单一,人工林附加值较低,产品种类单一,科技衍生品较少,林业资源勉强供心,不能适应国内市场发展的需求。

1-3境外投資与贸易环境多元化,林业产业角色转变

“一带一路”战略施行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在海外形成了自己的产业战略据点。沿线地区的林业资源丰富地区都有我国林业产业的投资身影。仅俄罗斯、东南亚和非洲部分地区,我国就已经购买或租用海外林地7千万hm2,实际投资额38亿美元。大中型林业合作项目337个,对外输出人员超过5万人,海外雇员接近8万人。其中大部分林业产业投资地区分布在俄罗斯、东南亚诸国。随着近年来动荡不安的海外局势,东南亚地区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提升,导致我国不得不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另寻新的林业产业合作者。非洲地区地广人稀,林业资源丰富。尤其以非洲东海岸“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政局稳定,市场广阔。在新一轮的中非林业产业合作中,我国林业产业能够以优势的价格和相对出色的技术储备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一转过去被动的林业产业发展态势,产业角色发生了深刻的转变,由过去的资源生产者变成当前的资源储备者以及深度加工者,实现了我国林业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推动了林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

二、“一带一路”下中国林业产业布局非洲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需要通过资本、技术的输出,唤醒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再利用经济发展形成的新兴市场带动国内外贸易的不断升级。这其中,中非在林业产业上的合作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2.1中国林业产业角色转变的必然要求

长久以来,我国林业产业一直是以森林资源初级加工甚至资源出口为主的初级林业产业模式。但是随着我国东三省、西南地区林业资源的减少、产业结构模式的不断调整以及我国经济技术力量的增强,我国林业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首先表现在我国林业资源的新技术开发上。比如今年来大力发展的泓森槐,在诸如建筑、造纸、造船、水产品养殖等其他领域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次我国依附于森林资源的服务业、旅游业等商业也带动了我国林业产业的转型。相比之下,单纯的林业产业生产则需要借助与非洲的合作来实现产品原材料的数量保障。在这个产业转移和输出的过程中,中国林业产业已经初步完成了在产业链中角色的转变。

2.2“一带一路”宏观战略的整体规划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林业产业已经对大部分国家的林业资源进行了直接的投资,比如俄罗斯、罗马尼亚、土库曼斯坦、印度、菲律宾、缅甸、老挝等国家签订了森林合作的备忘录。与此同时,由中国政府或者中国企业投资的林业产业开发地区已经在全球170余个国家进行了产业布局。但是由于政局和地域等原因,中国林业产业在非洲的直接投资覆盖率较低。尤其是“一带一路”蒸蒸日上的发展背景下,这种投资格局的不均衡导致“一带一路”宏观战略难以实现其最大效果。并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非洲林业投资需要从最初的原木、锯材开采出口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带动和提高当地的林业资源开发和经济就业率。因此,中国林业产业加大对非洲的产业布局和合作对整个“一带一路”战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3储备并维护我国森林资源安全的必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退耕还林战略的不断实施,森林资源已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重视和保护。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他行业对林业产业的依赖程度还非常高。所以加快“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非林业产业合作,有助于中非之间的森林资源互补和经济经贸往来。并且,通过建立基于“一带一路”分非洲林业基地,可以摆脱我国森林资源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林业合作的角色创新

新时代的“一带一路”,是一条充满着希望的世界经济复兴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所有的参与者都有着光明的未来。尤其是中非林业合作中,属于新型合作范围的林业产业交流,必然会带给中国林业产业新的角色和定位。

3.1转变政府角色,建立中非林业合作新体系

在以往的国际投资中,政府往往亲力亲为,充当开路先锋的角色。但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林业合作中政府角色可以适当做出转变,由以往的事必躬亲变为指导规范监督的角色。要做中非好林业产业合作中政府角色的转变,政府应当把握住两项主要的发力点。首先是做好政府间的金融和税收政策调整。进一步加强对非洲林业合作国家的税收优惠力度,扩大享受特惠免税政策的范围和数量。立足中非间金融现状,推广人民币的林业产业结算以及其他财政和货币政策。其次,政府要做好宏观指导。通过对中非林业产业规模和渠道的统计,调整未来几年内对非洲林业资源的进口数量控制,有目的的规范和引导企业间对非洲林业资源的投资方向,避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叠效应,最大化利用市场的“余量”。

3.2调整企业角色,提升自身竞争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非林业合作中,企业逐渐成为这个林业产业对外投资的主角。在广阔的非洲大陆上,充满着无限的商机。因此,企业在林业资源的开发和投资中,需要不断调整角色与定位,提升自身的技术和资金储备,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首先,企业应当提高对投资目标的风险评估,在政治稳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对非洲林业资源投资的风险。其次是要加强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利用,通过国际发展银行、亚投行等相关的政策性银行调整自身的资金融资渠道。第三是加强技术的研发,提高对林业资源的加工生产技术、对林业资源的应用开发技术等,利用非洲丰富的林业资源和众多的木种,研究出更为先进和节约的木材生产方式、经济作物开发方式等,促进中非合作中的林业产业结构转变,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3创新社会角色,强化人才培养新机制

在未来的中非合作中,人才也是需要重视的重要资源。对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林业合作也需要展开人才培养的交流与合作。对此,社会角色就成为带动中非林业合作的创新开发点。对此,国內教育机构和企业可以合作开发针对“一带一路”下中非战略合作的人才培训班,通过对语种、法律、商务贸易、金融交易等方式培训,培养出一批熟悉国际贸易,了解林业产业生产和开发现状的高精尖专有人才。同时也可以通过引进非洲留学生等方式,促进中非间人才的交流和互动,减少林业合作的隔阂与障碍,促进中非林业产业合作的进一步交流。

总而言之,我国林业产业对外投资逐渐加大,对外输出力度不断深入,带动了我国林业产业转型和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中国需要在合作政策、法律法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保护等方面制定更多的规则,以保证中国在非洲林业投资的利益,同时也不会破坏非洲现有的政治经济结构和生态资源平衡。努力实现我国与非洲在林业产业上的合作双赢。

猜你喜欢

中国林业中非非洲
1980年代以来关于近代中国林业史研究述评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中国林业重要文化遗产评定标准初探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中国林业经济》杂志投稿要求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中国林业企业海外生存之路——秘鲁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