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让学引思”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追问”

2018-05-23张慧

关键词:让学引思阅读教学

张慧

摘要:阅读教学离不开提问,而进行适当的“追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促进师生双方思维火花的碰撞。要想进行有效的“追问”,教师必须找准“追问”的切入口,把握“追问”的方向,处理好“追问”的预设与生成。

关键词:让学引思;阅读教学;追问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49-1

“追问”,是指建立在前次提问和学生回答基础上的、与前者有某种逻辑关联、并朝着同一个方向设问的连续提问方式。“追问”的作用在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一定的迁移或是加深问题的难度,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思维品质得以增强。提升课堂教学的“追问”水平,要注意三点:找准切入口、把握“追问”方向、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一、找准“追问”的切入口

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文本会涉及很多问题,但并不是说处处都得“追问”。什么问题需要“追问”下去,什么问题不需要“追问”下去?有论者指出应该问在意外处、问在困惑处、问在空白处:还有论者指出应问在难点,问在疑点,问在容易产生误解点。笔者以为,不管在哪处设置追问,一定要结合“教学目的”、“学情”和“文本”三个方面。

1.首先是对“教学目的”的考虑。无论是教师预设好的“追问”,还是课堂临时生成的“追问”,它们的实施都必须遵循适时的原则,即抓住“追问”的时机。当然,“追问”的时机与“追问”的目的是紧密相连的,只有知道为了什么而问,才能寻觅到合适的“追问”时机。蒋剑波认为有效追问的时机有四种:去伪存真要追问、生成新知要追问、促进思考要追问、因材施教要追问。也就是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追问”其想法,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当课堂生成新知识点时,教师也应该不吝“追问”,例如关于文章的主题、诗眼、线索等,或是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关键词句的理解,这些都需要“追问”学生的想法。

2.其次是“学情”的考量。当学生处于混沌、临界、僵持状态时应是实施追问的最佳时机。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后,教师提问:“通过阅读课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父子深情?”学生表情漠然。这时教师开始追问:“假如你父亲要爬过这么高的月台为你去买几个橘子,你会怎样?”于是,学生纷纷大发议论。当学生的思维陷入了瓶颈,出现了暂时停滞、相持不下的状况,而这种状态并不像混沌状态时的全然没有一点头绪时,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加以追问,这样就很容易打破僵局。当然,学情是复杂的、千变万化的,所以,教师还要根据实际加以调控,运用好“追问”。

3.再次是对“文本”的把握。教师可以从文本中就地取材,提出“追问”。例如:教师可以对文本的标题进行“追问”:作者为什么会设置这样的标题,你从中可以读到哪些信息?当然,文本中还有很多值得师生去细细品味的关键词句,这些词句对于理解文章意思、架构文章线索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样也可以作为“追问”的切入口。

二、把握“追问”的方向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按其课堂教学层面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两类:即“主问题”和“辅问题”。

1.关于“主问题”。所谓“主问题”,是指根据文本和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出的那种高屋建瓴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那种“一击空谷,八方皆应”的问题,那种“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问题。可以说,几个“主问题”就能构成一节课的框架。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进行主问题的设置。

2.关于“辅问题”。“辅问题”是指为了有利于主问题的顺利解决,从侧面辅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辅问题的设计要紧扣学生的学情,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风格,使其更具生成性,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主问题”和“辅问题”的设置,把握好“追问”的方向,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

三、处理好“追问”的预设与生成

不论是“追问”切入口的把握,还是“追问”整体方向的把握,都与“预设与生成”这一关系的处理息息相关。

1.弹性预设。“追问”的具体过程不可预设,但“追问”的终点、起点和基本路线却是可以預设的。起点指的是学生的学情,包括总体的以及个体的思维水平、兴趣特征、情绪特点等方面的特点;终点则是指课堂教学总目标、各个教学环节的子目标。在把握了起点和终点之后,按照“手段——目的”的分析方法,基本路线的部署也就顺理成章,即在起点和教学目标之间设置好阶梯式的教学内容和相对应的问题。

2.引导生成。如何引导学生生成,古代教育专著《学记》给出过这样的解答:道而弗牵,强而弗抑,牵而弗达。这就是说,不可用细碎的“追问”约束学生的思维,把学生逼到预设的套子中,而要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思维的自由前进;不可用忽视回答的“追问”来压制学生的自由思考,而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可用落到空处的“追问”灌输给学生,而应顺着学生的思维路径。“追问”需要教师为学生的思考铺设台阶,但是却不能代替其“拾级登山”,因为“山阴道上的美好风景是非学生自己体验不可的”。

“让学引思”的课堂是尊重学生美好天性,激发学生精神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课堂。“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所引发的学生的思考也是不断深入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刻、敏捷、灵活”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当善用“追问”的策略,这就意味着,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质疑、体验、探究,建构知识,提升能力,追求人生意义的一个历程。笔者也希望能够借助“追问”手段,在教学中真正实现“让学引思”。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英语教学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英语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