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操作孔与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效果

2018-05-23陈慧勇万仁平黄淼龙李友涛王林辉廖洪亮粤北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韶关512026

吉林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双孔单孔肺叶

陈慧勇,万仁平,黄淼龙,李友涛,王林辉,廖洪亮,甘 稳(粤北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 韶关 512026)

各种癌症病症中,原发性肺癌无论在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于首位,如今,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病因。针对早期肺癌患儿,多采用系统淋巴结清扫、外科肺叶切除方法治疗,而在治疗方式上,多为开胸手术,但易造成较大创伤[1]。相比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此外,患者术后还不易感受过重疼痛感,特别是手术耐受差、肺功能不强及年龄大者,更为适用[2]。针对VATS操作孔而言,作用为定位、拉拽与使用切割闭合器,既往以双操作孔(双孔)使用较多,伴随VATS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单操作孔(单孔)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关于两术式实际应用效果方面的比较却不多。本文特选取8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对比单孔与双孔VATS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行VATS 治疗8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纳入标准:术前经影像学与介入经皮穿刺活检或经支气管镜联合检查,依据2009修订的肺癌国际分期标准[3]确诊为Ⅰ~Ⅱ期原发性肺癌;无其他肿瘤病症与病史;术前经ASA分级,均为Ⅰ~Ⅱ级;无胸部手术史;本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行VATS。排除标准:排除既往行新辅助化疗者,另排除不同意VATS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孔组41例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29~88岁,平均56.4岁;合并慢性支气管炎1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7例,冠心病6例;双孔组44例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28~87岁,平均56.3岁;合并慢性支气管炎1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8例,冠心病7例。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协助患者行健侧卧位,气管插管,并进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①单孔组:找准腋中线,取第7肋间(或第8肋间),作一切口,长度约为1 cm,将其当做观察孔,将胸腔镜置入。依据肺叶裂发育情况,另结合胸腔内粘连实况,取腋前线第5肋间(或第4肋间)作一稍长切口(2 cm),同样作为操作孔,依据解剖变异及肺叶裂发育等情况,开展肺叶切除操作。依照“单向式”顺序,对支气管、肺动静脉进行适当性处理。术中,取肿瘤组织,冰冻处理,然后送病理检查,当确定为恶性后,对第13组、11组、10组、9组、7组淋巴结进行清扫,在左侧对5组、6组淋巴结进行清扫,右侧对第2组与4组淋巴结进行清扫。②双孔组:另外于肩胛线第6肋间(或第5肋间)作一切口,长度为2 cm,当作副操作孔,于双操作孔下,行切开操作,其余操作同单孔组。

1.3观察指标:①手术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个数。②疼痛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VAS)[4],对两组术后3 d时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③并发症发生情况:完成手术后,持续随访2周,逐一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肺炎、皮下气肿、持续液气胸与肺不张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3 d VAS对比: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3 d VAS、拔管时间及手术时间较双孔组,均显著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术后3 d VAS对比

注:与双孔组相比,①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完成手术后,单孔组中,2例肺不张,占4.88%;4例持续液气胸,占9.76%;2例皮下气肿,占4.88%;5例肺炎,占12.20%;双孔组中,4例肺不张,占9.91%;5例持续液气胸,占11.36%;2例皮下气肿,占4.55%;5例肺炎,占11.36%。两组上述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原发性肺癌行VATS治疗,尚没有统一的操作体系与标准,需依据手术情况及实际需要,酌情选择操作孔数量。在治疗原发性肺癌的各类术式中,双孔VATS应用效果已被临床证实,且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手术方式[5]。近年来,随着VATS技术的日渐成熟,单孔VATS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相比已成熟的双孔VATS,单孔手术仅需用一个操作孔便可开展手术,由于不需要多造孔,因而对患者损伤较小,但关于两种手术方式的总体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却相对较少。针对肺癌根治手术而言,术中需全面清扫临床上普遍认为较难清扫的淋巴结区域,而清扫的最终效果能够间接反映出手术的操作效果[6]。经本次研究可知,单孔组与双孔组在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双孔VATS与单孔VATS在清扫淋巴结效果方面,基本相当,也就是说,可以不作第2操作切口,此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7-9]。另外,由本次研究还可知,单孔组在术后3 d VAS、拔管时间、手术时间相比双孔组,均显著低于后者,由此表明,单孔行VATS,患者疼痛轻,这对患者恢复十分有利。针对有基础疾病患者,或老年者及肺功能差者,尤其是身体条件与传统开胸手术不相符、不适合的ⅠA期肺癌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时,可选择单孔VATS。伴随手术技术日益发展与成熟,各类医学器械研发力度的增大,以及术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持续完善,在此种背景下,单孔VATS在处理治疗肺门血管方面,较双孔VATS,更佳有效与便利,还能节省用于作另外以操作孔的时间。

综上所述,针对原发性肺癌患者,采取单孔VATS治疗,整体操作简便,可较好减轻患者疼痛,加速康复进程,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王希文.单、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效果的比较[D].中国医科大学,2013.

[2] 王代波.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

[3] 张业强,陈 娟,高小见.单操作孔胸腔镜在纵隔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12):885.

[4] 罗永升.开胸手术和胸腔镜下手术对原发性肺癌的治疗价值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60.

[5] 李 运,杨 帆,赵 辉,等.58例复杂原发性肺癌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2,28(8):467.

[6] 程吕欢,马 镛,郑任珊,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复杂原发性肺癌疗效[J].中国老年学,2013,33(19):4902.

[7] 张锡贵,倪 武,林育超,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复杂原发性肺癌的价值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5):1923.

[8] 卢秋良,林 芳,刘 煌,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复杂原发性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3):145.

[9] 饶新辉,刘汉云,梁锦崧.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肺癌手术效果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76.

猜你喜欢

双孔单孔肺叶
箱涵埋深对双孔箱涵结构计算的影响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东北地区双孔石刀研究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