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高危群体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筛查研究

2018-05-23侯谦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风险饮酒阻塞性

侯谦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务处,石家庄,050000)

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据研究,50%~75%的脑卒中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1]。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数量呈递增趋势,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有研究指出,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的首要致死原因[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则是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原发性失眠患者全脑血流量减少,这种脑低灌注易导致患者脑卒中发病率上升[3]。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睡眠呼吸障碍管理愈发被人们所重视。但目前仍存在对脑卒中高危群体睡眠障碍问题重视不足,针对脑卒中高危群体睡眠障碍问题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筛选出脑卒中高危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脑卒中高危群体失眠和阻塞性睡呼吸暂停发生率及其相关特点,为针对脑卒中高危群体的预防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进行筛查,筛选出信息完整的脑卒中高危群体5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4例,女329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9.4±4.3)岁,同时存在失眠和OSA症状的观察对象125例,不存在失眠和OSA症状的观察对象86例,其余均为单一症状。高风险OSA组422例,男182,女240例,低风险OSA组141例,其中男52例,女89例;失眠组180例,其中男82例,女98例,无失眠组383例,其中男152例,女231例。本调查研究秉承自愿原则,所有观察对象均属于自愿参与。排除患有脑卒中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统一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采用与观察对象进行面对面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观察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吸烟饮酒史,同时对所有观察对象体格检查结果进行统计,计算观察对象体质量指数,测定具有OSA风险的观察对象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对OSA高风险组和OSA低风险组的观察对象进行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对失眠组与无失眠组的观察对象进行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同时具有失眠和OSA高风险的观察对象的相关危险因素。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4],量表共7个维度,各维度均为0~3分,总分为0~21分,总分<7分说明观察对象睡眠质量较好,总分>7分说明观察对象睡眠质量差,分数越高说明观察对象睡眠质量越差,分数>7分定义为失眠;用Stop—Bang问卷[5]对观察对象进行OSA筛查,Stop—Bang问卷得分≥3分则提示具有OSA高风险,得分越高则OSA风险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中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计量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失眠组与无失眠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高血压、心脏病、吸烟饮酒、焦虑、抑郁等均会导致观察对象失眠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失眠组与无失眠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OSA高风险组与OSA低风险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高血压、糖尿病、饮酒、AHI均会导致观察对象OSA高风险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OSA高风险组与OSA低风险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3 影响观察对象失眠和OSA高风险相关因素分析 高血压、饮酒可能均会不同程度的对观察对象的失眠和OSA高风险率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影响观察对象失眠和OSA高风险相关因素分析

2.4 影响观察对象失眠和OSA高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高血压、饮酒均为影响观察对象失眠和OSA高风险率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影响观察对象失眠和OSA高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睡眠相关性呼吸障碍包括OSA和低通气,其中90%为OSA[6]。近年来,部分学者研究表明:睡眠时间<6 h更易导致脑卒中发生[7]。OSA则被普遍认为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联系,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患者罹患脑卒中[8]。但既往文献多数研究方向仅限于睡眠障碍与脑卒中患者的联系,对于脑卒中高危群体的相关研究较少。脑卒中高危群体相较于健康群体更容易罹患脑卒中。因此,做好脑卒中高危群体的健康预防工作,对于减少脑卒中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高危群体进行失眠和OSA筛查研究,了解其相关特点,为临床预防脑卒提供参考。

据研究,患者负性情绪滋生,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下降严重的患者甚至会使患者产生睡眠障碍、睡眠紊乱等[9]。本研究中,失眠组观察对象焦虑、抑郁得分显著高于无失眠组,与上述结论一致。另一方面,本研究中,高血压、心脏病、吸烟饮酒等均更易导致观察对象失眠症状的发生。其中高血压易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或者脑供血不足,近而导致失眠的产生[10]。有研究指出,酒精会使睡眠变浅、醒转次数增多等现象发生[11]。烟酒之中含有部分物质对人体脑部神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的睡眠机制。

有研究表明,男性OSA高风险率较女性更高[12],本研究中,OSA高风险组男性占43.13%,OSA低风险组男性占36.88%,与上述结论存在差异,可能由于本研究选取样本数量较少有关。除性别之外,本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饮酒更易导致患者OSA高风险率升高。据研究,OSA易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发生时间多在夜间和清晨,与脑卒中关系密切[13]。近年来,有学者指出OSA或与糖代谢异常相关[14]。本研究中,OSA高风险组糖尿病例数占比显著高于OSA低风险组。由此可见,OSA与糖代谢异常或许存在一定相关性。

另一方面,本研究将单因素分析中可能影响脑卒中高危群体的4相关因素(高血压、心脏病、饮酒、AHI)经过多次拟合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2个因素(高血压、饮酒),上述因素是失眠和OSA高风险的独立相关因素。

综上所述,了解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特点,对于存在失眠和OSA的脑卒中高危群体进行观察和预防时,应对于同时存在高血压、饮酒、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等情况的脑卒中高危群体应予以重点观察和预防,做好脑卒中高危群体的预防工作,减少脑卒中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林芳.综合睡眠干预在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18-20.

[2]董胜莲,邢凤梅,吴庆文等.脑卒中后老年人居家不出现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12-213.

[3]刘凌云,孙英娜.脑卒中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2):220-221.

[4]龚为群,阎萍,杨世权,等.Epworth嗜睡量表联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在不同程度鼻源性OSAH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6,45(32):4549-4551.

[5]杜丽娜,李哲,唐向东,等.四种量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2):3407-3410.

[6]陈晓,林其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的综合治疗[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6):66-69.

[7]杨雪捷,于海波,黄杏贤,等.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2):5560-5562.

[8]魏玉清,王菡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及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8):7-9.

[9]杜辉,李桂侠,吕学玉,等.失眠的心理生理发病机制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3,8(5):507-509.

[10]杨信举,张远凤,刘娟,等.远程认知行为治疗对高血压共病性失眠的疗效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4):331-335.

[11]史宇航,孟祥月,牛垚飞,等.中医药治疗酒精依赖性失眠[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6):1036-1037.

[12]王碧瑛,赵建铭,黄杰凤,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变化相关因素的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5(6):369-372.

[13]吴思,刘建红.高血压病对OSA的影响研究进展[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6,3(1):47-52.

[14]佘燕朝,侯小妮,王庆美等.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综合管理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435-439.

猜你喜欢

高风险饮酒阻塞性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高风险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请勿过量饮酒
《陶渊明 饮酒》
高风险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
与猫狗共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