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讯

2018-05-22

艺术品 2018年4期
关键词:联展茶馆艺术

蔡澜、苏美璐书画联展

蔡澜与荣宝斋由制作《用心》二字的木版水印而结缘,继2017年底在北京荣宝斋举办的行草展之后又于今年春季携插画师苏美璐在香港荣宝斋举办书画联展。展出蔡澜60幅文字和苏美璐60幅图画。苏美璐为这次展览画的海报也在现场出售,加上各种书法的衍生品,如瓷制印刷等,都平易近人。展览于2018年3月28日至4月3日在香港荣宝斋举办。

自我有乾坤—吕寿琨与早期水墨运动

吕寿琨(1919—1975)被誉为香港“现代水墨运动”的先驱。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吕氏画作已在欧美备受好评,成功地弘扬中国绘画的实验性。吕氏凭着对古代画论及西方当代艺术的深厚认识,指出中国艺术有助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从当时附和西方艺术的风气另辟新径。此次展览从香港艺术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与吕氏家族挑选51件代表性作品,展示吕寿琨前瞻而宏大的艺术哲学,并呈现扎根传统而突破中西藩篱的力作。展览于2018年3月16日至4月14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文化和生活

文艺复兴是意大利历史上最辉煌的文化运动之一。它通过接受、复兴、利用和改造古典文化传统,即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精华,实现了文化革新,在文化、艺术以及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引发了深刻而持久的转变,开启了西方文明史上的一个新时代。本次展览不仅包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绘画,还有服装、日常生活用品和建筑影像。希望观众朋友们通过丰富的展品来探究这个时代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独特之处,更深入地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展览于2018年3月27日至6月22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

本次展览选取了中国美术学院的15个教学案例,希望借此来展现国美9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它所代表的“先锋”“现场”与“宣言”的力量。这个展览全方位展现了中国美术学院的文化坐标、教育理念和艺术成就,探讨了中国特色美术教育的创生机制与动力机制,叩问着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实践路径与发展路径。展览于2018年3月25日至4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

本次展览根据徐悲鸿在油画、国画、素描、书法等方面的历史性贡献,分为:民生关切—油画篇,家国情怀—国画篇,致广尽精—素描篇,儒雅沉雄—书法篇,终生为师—教育篇,典守精粹—藏画篇6个版块。 展览于2018年3月16日至4月22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

本次展览于2018年4月26日登陆上海博物馆,作为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英国风景画展,展览将全面追溯英国风景画历时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并向英国对世界视觉艺术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致敬。展览将精选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一批极富美学价值和独创性的英国风景画馆藏作品,对风景艺术为何成为 “英国视觉想象的核心”作出诠释。展览持续至8月5日。

梅竹双清—苏州博物馆藏梅花与竹子题材画展

本次展览特别遴选苏州博物馆藏明清以来梅竹精品共计40多件,其中包括夏昶的《墨竹图》、陈继儒的《梅石水仙图》、项圣谟的《山水兰竹图册》、王翚、杨晋、徐玫合作的《梅竹寒禽轴》、罗聘《筤谷图》及吴昌硕《梅石图》等,形制有手卷、立轴、册页等,风格有没骨水墨亦有双钩设色,有工细写实一路,也有泼墨大写意之风。或一枝横斜,绰约自好;或老笔纷披,萧瑟有声;又有高士坐卧其间,佳丽徘徊其下者。披卷展对之间,可以赏其逸趣、会其清兴;感怀君子德风、羡慕文人雅韵。展览于2018年3月17日至6月3日在苏州博物馆举办。

只把春来报—近现代名家画梅藏品联展

王冕《题墨梅图》“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一诗中传递出的是一种自信、坦诚、定力、自知、清醒、谦逊的梅花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与价值观,是“新时代”的精神与价值观,也是本次展览的主题—“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杭州国画院继“清气满乾坤—当代名家画梅展”以后,于今年3月又推出“只把春来报—近现代名家画梅藏品联展”,征得民间收藏上百名家的140多幅画梅作品一齐展出。展览于2018年3月28日至4月25日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举办。

不忘初心—李学伟书画篆刻展

本次展览展出李学伟书画篆刻作品110余幅(件),这些作品承载了其50余年人生历程的艺术精品,是第一次集中而全面的展示,也是其艺术生涯中第一次举办个展。李学伟自幼受其父影响酷爱书画篆刻艺术,师从李光远、陈复澄、姚哲成、王镛诸先生,集各家之所长,在恩师的指导下,研习临摹历代名家名作,在理论与实践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50年的临池不辍,不断创新发展,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展览于2018年3月16日至23日在沈阳日报美术馆举办。

见证交通茶馆—陈安健个人作品展

本次展览于2018年4月14日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正街4号附5号交通茶馆开幕,并同期在交通茶馆和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内的坦克库艺术中心两处场地展出以陈安健“茶馆系列”为主的数十幅油画作品。展览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黄桷坪的艺术生态和艺术家的个人创作之间的关联,茶馆不是简单的民俗画、风情作品,也不是简单的怀旧和对往昔的追忆。对于茶馆的描绘,艺术家是联系当下关注未来的,是以介入的形式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展览持续至5月7日。

写向云林—王叔重画展

本次展览展出的是沪上青年艺术家王叔重作品,其新近创作的《松》系列作品气象一新,可以说是他浸淫传统后求变的开端,他不追求一味的传统,甚至可以抛却固有的思维,所以此次他大胆地尝试性地将空间的墙作为纸,试图打破并重构观者的思维体系。展览于2018年3月31日至4月26日在上海仓下艺术空间举办。

德拉克罗瓦作品展(1798-1863)

本次展览由法国卢浮宫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携手推出,将回顾艺术家欧仁·德拉克洛瓦的艺术生涯。本次展览也是自1963年纪念德拉克洛瓦逝世100周年展之后首次大型回顾展,共展出180余幅作品,包括1820年在“沙龙”上引起轰动的著作,以及部分鲜为人知的宗教、风景主题绘画。展览于2018年3月28日至7月23日在法国卢浮宫举办。

猜你喜欢

联展茶馆艺术
《茶馆》
2022年“霞印天下”海峡两岸纪念徐霞客书画联展开幕
俱乐部联展
“素墨丰盈” 首届当代中国焦墨画作品联展开幕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清雅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