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点亮诗歌教学

2018-05-21陈雪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绘画诗歌情感

陈雪

【摘要】本文利用“绘画”技术进行诗歌教学,将诗歌的情感、思绪等融进图画中。学生在朗读、思考、假设、联想、品味的过程中,对诗歌的意象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同时,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剖析,梳理出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诗歌 绘画 情感 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60-02

“诗歌是人类的母语”。它通过精炼的语言凝结情感,使得文字具有“文学性”“抒情性”“音乐性”“跳跃性”。诗歌离不开情感,而对情感的把握又往往是通过语言、意象来实现。“绘画”艺术为诗歌的审美经验和语言艺术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通道”,将绘画应用于诗歌教学,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设计理念

《雨巷》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诗两首》。单元要求指出,鉴赏诗歌应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因此,我基于教材要求,对《雨巷》一课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方法

1.读书指导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叶圣陶)。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通过“初读感知——细读韵味——享读深化”来展开教学,随着朗读层次的递进,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图画教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诗歌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涉及到理解“我”与“姑娘”之间关系等的问题,教师可勾勒出雨巷简图、“我”的形象,“姑娘”形象,以及这二人的行走的轨迹,将抽象化为具象,从而营造诗歌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

3.谈话激趣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用对话的形式点拨学生,营造诗意隽永的课堂氛围,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分析诗歌的意象,探究其深层意蕴;标明诗歌的每句结尾处的音节,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基础,辅以绘画、注音、批注等形式,理解诗歌韵律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苦闷而又饱含希望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充满希望的价值观念。

四、教学过程

1.情境渲染,诗意导入

导入语:故事发生在江南水乡,江南的雨,来的太轻太急,打湿了姑娘的绣花鞋。这位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她撑着一把油纸伞,在雨巷中,徘徊着、等待着、张望着,她在等待什么......在戴望舒的笔下,这样一位水乡女子在寻找着什么......而她又会不会遇见“独行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巷》,一道去邂逅这位如丁香一般的女子......

2.我是“朗读者”

(1)朗读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朗读。朗读后,教师正音和补充字义。

(2)品味

《雨巷》这首诗带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呢?请结合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明确:“愁怨”“哀怨”“彷徨”“凄清”“迷茫”等)

3.绘画比拼赛

(1)思考

1)诗中的“我”有没有真正遇上这位姑娘?

2)诗歌围绕“丁香一般的姑娘”展开(展示丁香花的具体形象),具体描写了“我”和“姑娘”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请用图画的方式展示。

(明确:希望——远了(飘过)——消散——希望,“我”与“姑娘”的邂逅的过程构成了这样一幅图画。)

(2)分析意象

1)诗歌中“丁香一般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姑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和希望/爱情的感伤/自我形象的外化/对知己的寻觅......)

2)背景资料链接

社会方面:《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大革命失败的阴影笼罩着中国。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后来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施蛰存的家。

个人方面:戴望舒隐居施蛰存家时,结识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并爱上了这位年轻活泼的姑娘。但由于两人的性格相异,使得这段初恋并未结果。

4.闻香品语言

(1)再读

学生在理解诗歌意象的基础上进行再次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

(2)品味语言

1)标注每句结尾处的音节,探究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朗读诗歌第一节,关上书本后复述第一节的内容,比较复述出的内容与第一节的内容在形式上的不同。

(明确:①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一,且间隔重复一个韵:ang。②诗歌采用了“跨行断句”的方式,将一个句子拆分成三行或两行,有利于形成诗歌缓慢悠长的节奏。③全诗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首尾呼应,且重复出现“雨巷”“姑娘”,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5.写作工作坊

(1)享读

学生在理解诗歌意象与韵律、节奏的基础上,对诗歌整体再次朗读。

(2)拓展迁移

“等待”是一个不老的话题。人生,便是等待。“我希望逢著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是等待;“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等待;“孤雁不饮啄,非鸣声念群”,是等待......

请以“等待”为话题进行诗歌创作。

(写作要求:①诗歌表达尽量含蓄,可以效仿《雨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②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③表达真实的情感。④字数、行数不限。)

五、教学总结

本课堂从“绘画”入手,引领学生进行朗读、思考、假设、联想、品味等一系列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梳理出“我”与“姑娘”的行走轨迹,进而对意象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学生也对诗歌的语言做了剖析,字字斟酌,句句品味,将抽象语言与具象图画相结合,建构起对文本自身、对作者的情感脉络。

猜你喜欢

绘画诗歌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诗歌岛·八面来风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