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腰傣女装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

2018-05-21王灵珊

世界家苑 2018年4期
关键词:造型

摘 要:傣族具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它的服饰也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花腰傣为例,以其独特的造型及其结构做探讨、研究,汲取其精华,并将其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制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服饰。

关键词:花腰傣;现代女装;造型;傣锦编织

傣族文化是在一个封闭式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花腰傣是最具傣族文化特色的。其色彩斑斓的服饰,琳琅满目的银饰彩带,是其引人注目的特色,并因此而得名。花腰傣不仅完整的保留了傣族先祖对自然与灵魂的崇拜,而且还保留了民族的文化信仰。因而形成了现在内涵丰富的最原始的傣族文化——花腰傣。

当今社会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关注和保护力度不够,一些精美的民族元素和精湛的手工艺术也已失传。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民族元素和精湛的手工艺术文化,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接纳这种独特美的形式。本论文主要以花腰傣的造型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花腰傣的不同支系做一定分析,然后探讨花腰傣女装盛装造型及其在现代服装的中的运用及实现方式。

一、花腰傣女装造型在现代女装设计中运用的可能性

花腰傣作为傣族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的一个傣族分支,无论是在色彩亦或是造型方面都独具特色,而傣族服饰可以最直接的吧花腰傣的原始宗教信仰及其婚恋习俗等展现出来。

我国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傣族的织锦上也尽情的体现着热带雨林气候所带来的物种多样性。在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民间丝绸之路)的站点中,德宏也曾作为一个“重要战略要塞”出现。民间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德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傣族织锦的原本图案受到一定的冲击。德宏地区的傣族织锦开始向内陆靠拢出现了大量的大象局部四方连续图案和几何纹。德宏地区的傣族织锦开始与西双版纳地区的傣锦有明显区分。前者运用几何纹较多后者运用动物的自然形体较多。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后又受到国家开发大西北等政策的支持。云南地区以自身的文化底蕴为支撑铺桥修路、开发旅游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又回到人们的视线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区域。这些政策使得云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给了傣族人民一些在生活上的巨大变化。80年代后的傣族自然经济开始逐一解体,妇女儿童不再和以前一样织衣做布为生,开始得到了教育的机会。不只是傣族包括我们现代的任何一个民族,人民开始脱去穿了千年的民族服装,换上更为现代更为时尚的服装,这些服装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他只是符合了人体工程的运作原理和现代的审美观念,可说将傣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相结合既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需要,也符合现代服饰创新的要求。

二、花腰傣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运用

傣族织锦可以说是最直接反应花腰傣元素特点的服饰了,在图案风格上开始有区分:德宏地区的傣锦和西双版纳地区的傣锦。两者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德宏地区的傣锦因为与我国内陆地区的贸易加强,在傣锦的图案上发生了改变。德宏地区的傣锦在色彩上大量使用黑色红色等色彩。在花纹图案上,选取动物图腾例如大象的某个身体部位进行抽象演变形成几何体的形状再进行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形成图案。德宏地区的傣锦制作上有众多的菱形三角形等几何体组成的图案,而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锦上,所选取的色彩以亮丽的桃红、粉绿为主,在花纹图案的设计上也以动物或者人类的自然形体为准。

在现在的傣族织锦服装创作中有两个个方向可供选择:1.是将傣族织锦中的图案二次创作,并以创新的图案为中心进行服装设计。2.是将现有的傣族织锦面料直接进行服装设计,摒弃现有傣族服装的款式造型,创造更具有时尚感的服装款式。前者,在图案的创作上难度更高于后者,对傣族织锦中的精华部分把握要求更加精确,对于服装的造型部分也更加趋于流行风尚,拥有现代时尚元素程度高于民族元素,能否被称之为成功的设计之前,取决于二次创作的傣族织锦图案是否具有民族元素的同时也保持了时尚感。而后者是在现有的傣族织锦面料的基础上进行服装创作,保持了原有的民族元素同时,夸张前卫的廓形也产生了时尚感。对于这种创作方法的难点是对服装廓形的设计和如何在设计中突出傣族织锦面料的特点。对于服装廓形的设计的要求更高。两种设计方法有不同的侧重点,前者在于如何展现民族元素,后者在于如何展现时尚感。两种设计方法在难度上不分伯仲。

三、傣锦编织工艺在现代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方式中的运用

传统手工傣锦的工艺复杂制作十分缓慢,一米长的傣族织锦根据面料图案的复杂程度耗时也在几天到几个月之间不等,传统纺车的构造是由轴和架子组成,转动纺车的两侧用来缠绕纺线,再将架子的中轴开始转长穿过空心管,左右手并用一边释放纤维一边摇车捻线,再将捻线缠绕起来,操作复杂繁琐,需要反复操作,这些繁琐的工艺导致手工傣族织锦的价格更是远超工业织锦几倍,可见如果继续使用手工编织的方式,对于傣族服饰的传承与流行是及其不利的。

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傣锦也从手工品中渐渐被工业产品所替代,可以说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市场的抉择,笔者认为将傣族文化与现代服饰生产工艺向结合才是保护傣族文化的最好方式,只需要注意,在花纹图案上继承傣族服饰大量使用的菱形、三角形的几何体等元素;在工艺手法上保留手工傣族织锦的凹凸感和双面花纹;在制作材料上可以结合棉麻制品、纤制品,蚕丝等,利用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傣族服饰的产出率。文化需要传承,但是也需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这需要我们将民族特点与现代服饰生产工艺完美的结合起来,手工固然珍贵,但是实现方式不必拘泥,在尊重民族文化特点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生产,这是我们服装工作者的使命,笔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赋予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更多的现代气息,推动我国服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向致寰.云南新平县花腰傣服饰研究与创新设计[D].北京服装学院,2016年.

[2]池瑞花.新平花腰傣盛装服饰美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解晓丹.云南花腰傣服饰的女性传承[J].怀化学院学报,2016年.

[4]张超,朱曉君,张天会,果霖,徐人平.花腰傣服饰中的行与色[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5]袁焱.穿在身上的艺术——新平花腰傣服饰文化浅说[J].学术探究,2001年.

[6]王灵珊1987年5月 云南工艺美术学校 大学本科 高校讲师 研究方向 服装

(作者单位:云南工艺美术学校)

猜你喜欢

造型
汉代画像石对现代造型艺术的影响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浅析情感化造型语言在JWF1213型梳棉机外观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汉字家具造型新概念设计
基于内外流场仿真分析对整车性能研究和优化
北魏佛教石窟雕塑造型与装饰风格的分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