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思考

2018-05-18韦金仁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5期
关键词:教育功能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韦金仁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也被愈发重视起来,这也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对于整体学生素质的提升也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文章将从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入手,进一步探究如何发挥出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62-01

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指的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思想价值观,实现学生文学道德修养提高的一种教育功能。但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将重心放在学生成绩的提高上,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功能逐渐被忽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那么,基于新课改下所提倡的重视传统文化学习,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值得深究。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防止当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冲击

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發展的见证,在我国文化发展的前进道路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为过去的中国遭受了许多灾难和耻辱,许多人对于传统文化存在着误解之意,认为传统文化难以推动国家之发展,因而对传统文化带有执拗地抵触之感,而对于外来的文化却呈现出莫名的热衷。尤其是在近些年,因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许多外来节日文化和思想观念不断冲击着国人,中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热情逐渐降低,而对于圣诞节等节日却异常热忱,这显然将传统文化置于一种不利的地位中。此外,当代文化中,充斥着各种拜金享乐、权钱至上等不良思想,也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理念造成极大影响,中学生价值观被扭曲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对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防止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意义重大。

(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忱

初中语文教学中科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激起学生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自觉去品读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一些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如,教师通过故事形式教学方法,来指引学生学习《过零丁洋》这一古诗,并邀请学生来再现当时文天祥写这首诗的情形,之后再带领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让学生能够体悟作者当时被俘虏的心绪,从而更为有效地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所在,体会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操,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这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而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也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自身的学习热忱,更为主动去学习吸收传统文化,逐步提升自我文化素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发挥传统教育功能策略

(一)立足教材文本,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初中语文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只将语文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只将注意力放在知识讲授和学生成绩提高上,而对于语文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却缺乏重视感。学生看似是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但实际上并没有理解其更深层的含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改变这一现状,既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以实现对语文教育的有效利用,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对于礼仪教育极为重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包含着许多关于礼仪文化,教师应善用这些教材资源,让学生能够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从而自觉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的重担。例如《论文》十二章中的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舍生取义”,《陋室铭》的“陋室不陋”,这些均是中国传统美德。对于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初中生而言,教师若能科学指引学生来细细品读这些古文,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道德观,让学生感悟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所倡导的文化道德。

(二)结合风俗节日,加强传统文化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还应当切实提升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才能更好地咀嚼、体悟传统文化意义之所在。而传统风俗节日是历经岁月沉淀而继承下来的一种宝贵财产,尤其是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更是我国传统的重大节日,学生对于这些节日也是极为兴奋的,因此,教师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些传统节日的知识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例如,《端午的鸭蛋》教学中,许多学生都知道在端午时要吃咸鸭蛋以及粽子,但是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却了解甚少。为此,教师可于正式开课前让学生通过文献书籍、互联网等来搜集相关的资料。学生在找寻资料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是在探究了解端午节的过程,而随着了解不断加深,学生的兴趣也会被调动起来,更开启了了解其他传统节日的兴致,这对于开拓学生的知识眼界,让学生了解更多民俗文化大有裨益。又如,《水调歌头》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诗歌意境,中秋时节本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可苏轼却只能一人望月,怀念着那远在他乡的弟弟,以此突显苏轼内心的孤高旷远之感。由此来教育学生要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及时相隔千里,也莫忘关怀家人。

(三)培养阅读习惯,引导学习传统文学

阅读是人类精神食粮获取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自我素养的重要工具。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科学指引学生来品读传统文学作品,旨在开拓学生知识眼界的同时,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来使学生不自觉接受传统文化,并积极汲取传统文化精髓。

例如,《岳阳楼记》,相信每个人皆会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所折服,学生阅读中能够学会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发展。而阅读《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篇目时,相信学生也会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伟大所震撼,从而激起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阅读《隆中对》时,学生更会为诸葛亮的政治才干所臣服,感受到只有不断提高自我文化修养,学无止境,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三、结束语

传统文化影响着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将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发挥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能够自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从而实现自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关于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J].教育,2016(10):132-132.

[2]游丽萍.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6(10):67-67.

[3]李斌.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教师,2015(16):68-68.

[4]刘丹丹.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20-20.

猜你喜欢

教育功能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