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科学设计高中数学课堂问题

2018-05-18黄富国

考试周刊 2018年49期
关键词:课堂问题高中数学

摘 要:当今社会强调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倡导学生全面发展。虽然已经不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但是数学学科在所有学科中仍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利于拓展学生们的思路,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更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然而,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十分的枯燥无聊,复杂的数字、巨大的计算量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学习化难为易,对科学设计高中数学课堂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如何科学设计高中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问题;科学有效

一、 引言

高中学生面临着人生重要的转折点高考,因此,学习一刻都不能耽误,并且得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关联。数学是高考中的一个大科,而且是相对来说较难的一个学科,数学学得好就可以使学生更具优势,并且能将数学上学习到的逻辑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然而,数学又是一个比较复杂和枯燥的学科,如果教师可以对课堂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将更有利于学生们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 科学的设计课堂问题的原则

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的难度系数来说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良好的高中数学基础不仅有助于高考成绩的提高,而且可以为大学高等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平时大量的练习习题和认真完成课堂问题。因此,想要使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就要从最基础的设计课堂问题开始做起,科学的课堂问题不是老师掌控课堂,学生跟随老师的步伐,而应该是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然后学生自己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老师的课堂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设计课堂问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如果脱离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核心思想,那么课堂就失去了灵魂。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兴高采烈,而学生能听懂的却寥寥无几。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要以学生的思维作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应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和教学中发现的难点进行问题的设计。与此同时,还要课下多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思维特点和课堂难点,从而对课堂问题进行丰富。教师应切忌只根据教学任务设计问题,教学应该因人而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该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从而进行高效教学。

(二) 小组合作学习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当今流行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十分高效,被很多学校所采用。高中数学老师可以将课堂问题分为独立完成式问题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两种,独立完成式问题为比较容易掌握和必须掌握的基础题型,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为比较综合复杂的拓展问题。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这一问题的看法,形成思路拓展从而发散思维,进行思想交换从而对这一问题记忆更加深刻。例如高中数学的“三角函数”部分就是其中的重难点部分,教师可将这部分的难点内容单另拿出来做成一个专题习题,让同学们进行合作学习,在增强同学们学习技能的同时又增加了学生们的竞争感和友谊。“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两个人进行交换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两个人进行交换每个人都有两种思想”说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三) 随堂完成课堂问题的原则

随堂完成课堂任务指的是学生随堂完成问题,教师随堂批改,教师随堂指出学生错误,学生随堂改正老师指出错误。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任务定期完成而且使课堂更加高效,学习效率更加高。

(四) 适度原则

高中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应当适量、适度。课堂问题不应过多或过少,过多会使学生感到厌倦,过少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两者都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

三、 科学设计高中数学课堂问题措施

(一) 进行课堂问题创新

当今社会是创新的社会,社会未来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也因追求创新,使学生更加具备创新能力。例如高考题中的概率题,从近些年的出题趋势来看,概率题的设计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应用性和创新性,使之更好地与高考接轨。

(二) 增强问题的设计的互动性

老师与学生的想法难以达成一致和难以相互理解是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对于高中数学的几何题来说,几何题空间性强,表达起来比较困难,造成了老师难以准确表述自己的意思进行精确讲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几何题一类的课堂问题时应该加强问题的互动性,加强沟通和理解,使老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更好的表达,更好的将思路进行综合,将解题方法进行消化。

(三) 设计问题解题方法和结果多样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求学生进行多种方法解題,培养学生的多维创新思路。例如,很多题既可以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又可以用转换法,还可以用反证法。如果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三种方法并且能够将其灵活运用到各种题型中,那么即使学生在高考中因为紧张而忘记一种,或者一种方法解题困难复杂时可以及时转换思路,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结语

高考是学生们的人生大事,应当慎重面对。教师作为学生们坚实的后盾应当给予学生们足够的支撑。高中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老师应该竭尽全力的科学设计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效率以给予学生们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赵德铃.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浙江天台育青中学,2014.

[2]李国冰.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简析[J].数学教育,2012,(03).

[3]林啸.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M].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4]刘晓林.浅析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的重要性[J].高中教育,2012,(07).

作者简介:

黄富国,重庆市,重庆市合川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问题高中数学
提问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与小组合作探讨的深入研究
议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