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导入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8-05-18康钧

考试周刊 2018年44期
关键词:导入方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语文课,导入非常关键。因此,课堂的导入阶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渲染课堂气氛,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课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导入方法也是千姿百态。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合学生以及所教授内容的特点,对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问题展开一些探讨。

一、 析题法

开门见山,分析标题含义,引起学习兴趣,了解文章内容。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大家齐读两遍课题后揣摩揣摩,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由标题学生得知“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这种导入法使人感到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也容易接受。

二、 引用法

可以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名言、警句、诗词、成语、典故,激发学生兴致。如上《湖心亭看雪》一课,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般的杭州,有美丽的西子湖。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已学过不少,还能记住吗?学生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的景美吗?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诗人笔下的西湖在春夏两季春意盎然、温柔缠绵、风光旖旎。可是,冬天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引用于课文有关的诗词、名言警句等导入新课,能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还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电教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电教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让学生从进入课堂开始,就仿佛徜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或信步漫游,或曲径探幽,得陶醉之情趣,尽求索之愉悦,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如教学课文《音乐之声》一文时,用电影《音乐之声》的音乐视频,将学生带入课堂,载歌载舞的表演,活泼欢快的情调,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与主人公的生活、命运紧紧相连,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让学生领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玛丽亚热爱歌唱、活泼欢快的天性,这样既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进行下面的学习,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恰当使用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生机。

四、 抒情法

运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上《散步》一课之前,先深情吟咏: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妈妈,是我们每个人情感的主角。我们爱妈妈!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饥饿的时候,妈妈是美食;困难的时候,妈妈是手杖;黑暗中,妈妈是烛光;幸福中,妈妈是微笑。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妈妈衰老了,我们该如何回报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对衰老生命的呵护。

五、 故事法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用此法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夸父逐日》,“这节课我请同学讲故事”,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谁知道夸父逐日的故事?请他讲给我们听听”。讲完,我说:“我们教科书里也有这则小故事,不过是篇古文,请同学们比较下,你们听的和书上写的有哪些不同?”学生迫不及待的翻书,朗读、翻译、比较。可见此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翻译文言文也很有帮助。凡是故事性很强的文言文都可用这种开讲的方法。

六、 谜语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的引出教学内容。如上综合性活动课《莲文化的魅力》我出了这样几个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小脸白无瑕,洁净又大方,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池里一只碗,大雨落不满,小雨纷纷下,珍珠一串串。”“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盆,身体一节节,满肚一窟窿。”我的谜面刚说完,学生便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谜底。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明白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了解了莲的特点。

七、 音乐法

借助于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作为导入的途径。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这种方法灵活多变,利于调动学生情绪,使之进入作品的意境。上朱自清的散文《春》,用多媒体展示春冬对比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背景音乐。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经典名曲《蓝色多瑙河》所表达的是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到来的期盼、欢悦,与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官,再读课文,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八、 实物法

借助实物引入,简洁形象,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易于为学生接受、理解。如教《核舟记》时,我拿出一个核桃,让学生用尺量了核桃的长宽高,想象自己是微雕大师,能把它雕成什么样。再通过与课文比较,得出结论:作者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刻画了微雕大师高超的技艺。

九、 温故法

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温故知新”,以旧启新,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如讲《孔乙己》,联系《藤野先生》一文,文中道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人肉体的苦痛,而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他回国后,用笔当武器,写了许多小说和杂文“探求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寻求疗救得方法”。我们今天学的《孔乙己》,就暴露了中国民众的弱点,揭示了这种弱点形成的原因,希望找到救治它的方法。这样的导入巩固了旧知识,开启了新知识,点明了写作背景,唤起学生对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敬仰之情,为学生理解课文酝酿了良好的气氛。

参考文献:

[1]成进强.中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王传宝.例谈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

作者简介:

康钧,甘肅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导入方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